無線通信系統中使得中繼節點能夠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該中繼節點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3:15:51 2
專利名稱:無線通信系統中使得中繼節點能夠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該中繼節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系統,更具體地說,涉及使得中繼節點(RN)能夠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術:
如果eNode B與UE之間的信道狀態較差,則在eNode B與UE之間安裝中繼節點 (RN),使得它能夠向UE提供信道狀態優越的射頻信道。此外,將中繼節點(RN)引入到信道狀態較差的小區邊緣區域,使得它能夠提供速度更高的數據信道並能夠擴展小區服務區域。如上所述,在無線通信系統內中繼節點(RN)廣泛用於解決傳播陰影區域問題。與受限於能夠放大/發送信號的轉發器的功能的傳統技術相比,正在開發最新技術,以涵蓋更多智能技術。此外,在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中,中繼節點(RN)技術能減少與 eNode-B數量的增大相關的成本,並能夠減少回程網絡(baddiaul network)的維護成本, 並且,在增大數據處理速率的同時擴展服務覆蓋需要這種中繼節點(RN)技術。隨著中繼節點(RN)技術的不斷發展,針對要由新的無線通信系統所支持的、用在傳統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中繼節點(RN)的必要性也在不斷增加。由於將用於在BS與UE之間轉發鏈路連接的技術引入到第三代合作夥伴項目長期演進技術-高級(3GGP LTE-A)系統中的中繼節點(RN),為上行鏈路(UL)載波頻帶和下行鏈路(DL)載波頻帶應用具有不同屬性的兩條鏈路。BS與RN之間的連接鏈路定義為「回程鏈路」。根據頻分雙工(FDD)或時分雙工(TDD)方案使用下行鏈路(DL)資源的數據傳輸稱為「回程下行鏈路」。根據FDD或TDD方案使用上行鏈路(UL)資源的數據傳輸稱為「回程上行鏈路」。為了在eNode-B與RN之間實現有效通信,RN需要向eNode-B發送UL控制信息。 然而,還沒有探討用於在LTE系統中針對中繼節點(RN)分配eNode-B的傳輸格式的方法、 通過信號通知上述分配方法的方法(以在eNode-B與RN之間實現有效通信)等。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設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一種發送中繼節點(RN)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設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一種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中繼節點(RN)。可以理解的是,通過本發明可以獲得的優點並不限於前述優點,並且根據以下描述,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將容易明白未提到的其它優點。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提供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通過中繼節點(RN)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來實現,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eNode-B接收根據預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傳輸格式的資源分配信息和序列信息;在由所接收到的資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資源區域中的一個或更多個時隙中,通過預定數量的符號來向所述eNode-B發送與所接收到的序列信息對應的序列所應用到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在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中繼節點(RN),該中繼節點包括接收機,其用於從eNode-B接收根據預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傳輸格式的資源分配信息和序列信息;以及發射機,其用於在由所接收到的資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資源區域中的一個或更多個時隙中,通過預定數量的符號來向所述 eNode-B發送與所接收到的序列信息對應的序列所應用到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發明效果如上述所示,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中繼節點(RN)能夠根據新定義的傳輸格式來發送上行控制信息。此外,RN能夠考慮到UL子幀定時和DL子幀定時來有效發送上行控制信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能夠實現的效果並不限於上述效果,並且,結合附圖根據以下具體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其它優點。
附圖被包括進來以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附圖例示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並與本說明書一起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附圖中圖1是例示了無線通信網絡中使用的中繼回程鏈路和中繼接入鏈路的概念圖;圖2是例示了作為移動通信系統一個示例的第三代合作夥伴項目(3GPP)長期演進(LTE)系統的幀結構的概念圖;圖3是例示了 LTE系統中使用的PUCCH或R-PUCCH資源配對(resource pairing) 的概念圖;圖4和圖5是例示了沿直線對齊了中繼節點(RN)的UL定時和eNode-B的UL回程子幀接收定時的幀結構的圖;圖6是例示了基於圖4和圖5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 1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7是例示了基於圖4和圖5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 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8是例示了基於圖4和圖5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 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9是例示了以圖4和圖5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發送調度請求(SR)信道的圖;圖10和圖11是例示了與中繼節點(RN)的UL定時和eNode-B的UL回程子幀接收定時相比按照半個符號(0. 5個符號)偏移後的幀結構的圖;圖12是不僅從eNode-Bde的接收角度而且從中繼節點(RN)的發送角度例示了 DMRS模式的概念圖;圖13是例示了基於圖10和圖11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14是例示了基於圖10和圖11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15是例示了以圖10和圖11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發送調度請求(SR)信道的圖;圖16至圖18是例示了沿直線對齊了中繼節點(RN)的UL定時和eNode-B的UL 回程子幀接收定時的幀結構的圖;圖19是例示了基於圖16至圖18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1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20和圖21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普通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 R-PUCCH格式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22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擴展CP (或擴展的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23(a)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普通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 R-PUCCH格式2的DM 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而圖23 (b)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擴展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2的DM 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M是例示了在圖16至圖18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調度請求(SR) 信道的發送的圖;圖25至圖27是例示了與eNode-B的UL回程子幀接收定時相比按照半個符號(0. 5 個符號)來偏移中繼節點(RN)的UL定時的幀結構的圖;圖28是例示了基於圖25至圖27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1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四和圖30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普通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 R-PUCCH格式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31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擴展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 格式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32(a)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普通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 R-PUCCH格式2的DM 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而圖32 (b)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擴展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2的DM 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33是例示了以圖25至圖27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發送調度請求(SR)信道的圖;圖34是例示了以圖25至圖27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發送調度請求(SR)信道的圖;圖35至圖37是例示了與eNode-B的UL回程子幀接收定時相比按照半個符號(0. 5 個符號)來偏移(或提前)中繼節點(RN)的UL定時的圖;圖38是例示了基於圖35至圖37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1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39和圖40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普通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 R-PUCCH格式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41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擴展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 格式2的DM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42(a)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普通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 R-PUCCH格式2的DM 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而圖42 (b)是例示了基於在使用擴展CP的情況下在UL回程子幀結構中使用的R-PUCCH格式2的DM RS模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43是例示了以圖35至圖37中所示的UL回程子幀結構發送調度請求(SR)信道的圖;圖44是例示了沿直線對齊了 eNode-B與RN之間的UL/DL子幀定時的幀結構的圖;圖45是例示了根據圖44的概念在eNode-B和RN中使用的UL回程子幀操作的概念圖;圖46是例示了與在偏移或建立了 eNode-B和RN的UL/DL子幀定時(或建立了定時落後或領先)的情況相對應的幀結構的一個示例的圖;圖47是例示了根據圖46的概念在eNode-B和RN中使用的UL回程子幀操作的圖;圖48至圖M是例示了在中繼節點(RN)的UL回程子幀中使用的傳輸格式結構的一個示例的圖;圖55是例示了在中繼節點(RN)的UL回程子幀中使用的傳輸格式結構的一個示例的圖;圖56至圖58是例示了用於使得中繼節點(RN)能夠發送DM RS和ACK/NACK反饋的PUCCH/la/lb傳輸格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59至圖61是例示了用於使得中繼節點(RN)能夠發送CQI、或者CQI及ACK/ NACK反饋的PUCCH 2/2a/2b傳輸格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62至圖65是例示了用於使得中繼節點(RN)能夠發送CQI、或者CQI及ACK/ NACK反饋的PUCCH 2/2a/2b傳輸格式的一個示例的圖;圖66至圖68是例示了在使用擴展CP的情況下在中繼節點(RN)的UL子幀處的定時偏移的一個示例的圖;以及圖69是例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中繼節點(RN)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在附圖中例示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示例。參照附圖所給出的具體說明旨在介紹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而不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實現的唯一實施方式。以下詳細描述包括各種細節,從而提供對本發明的完整理解。然而,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即使沒有這些細節,本發明仍然可以具體實施。例如,圍繞第三代合作夥伴項目長期演進(3GPPLTE)移動通信系統來給出以下描述,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並且,除了 3GPP LTE系統固有的特定特性之外,本發明的其餘部分可應用於其它移動通信系統。在一些例子中,為了避免模糊本發明的概念,省略了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裝置或設備,並且,基於本發明的重要功能以框圖的形式來表示。在全部附圖中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在以下描述中,「終端」可以表示移動或固定的用戶設備(UE),例如,用戶設置 (UE)、移動臺(MQ、高級移動臺(AMQ等。並且,「eNode-B」可以表示與上述終端進行通信的任意網絡端節點,並且可以包括基站(BS)、節點B(Node-B)、eNode B(eNB)、接入點(AP)寸。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用戶設備(UE)可以通過下行鏈路從eNode-B接收信息,並且可以通過上行鏈路發送信息。向UE發送的信息和從UE接收到的信息包括數據和各種控制信息。根據UE的發送(Tx)信息和接收(Rx)信息的類別,使用各種物理信道。圖1是例示了無線通信網絡中使用的中繼回程鏈路和中繼接入鏈路的概念圖。根據圖1,RN可以通過中繼回程下行鏈路從RN的eNode-B接收信息,並且可以通過中繼回程上行鏈路向eNode-B發送信息。另外,RN可以通過中繼接入下行鏈路向UE發送信息,或者可以通過中繼接入上行鏈路從UE接收信息。RN可以執行初始小區搜索,例如與eNode-B的同步。對於該操作,RN可以從 eNode-B接收同步(sync)信道,這樣可以和eNode-B建立同步,並且可獲取諸如小區ID的信息。然後,RN可以從eNode-B接收物理廣播信道(PBCH),以獲取小區內的廣播信息。與此同時,RN在初始小區搜索過程中接收中繼回程下行鏈路基準信號,以便能夠確定中繼回程下行鏈路的信道狀態。RN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繼-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R-PDCCH),並且,接收中繼-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基於PDC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或中繼-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SCH),以便能夠獲得模式詳細的系統信息。另一方面,如果UE初始接入了 BS或者如果UE沒有用於信號傳輸的無線資源,則它可以執行到BS的隨機接入過程。對於隨機接入,UE可以在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上向eNode-B發送作為前導碼的預定序列,並且在中繼-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和與 R-PDCCH相對應的R-PDSCH上接收針對隨機接入的響應消息。在與切換情況不同的基於競爭的隨機接入情況下,UE可以通過發送附加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和接收R-PDCCH和 R-PDSCH,來執行競爭解決過程。在上述過程之後,UE可以發送R-PDCCH/R-PDSCH、R-PUSCH/R-PUCCH,作為通用下行鏈路/上行鏈路(DL/UL)信號傳輸過程。在此,從RN向eNode-B發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或從eNode-B向UE發送的下行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下行鏈路(DL)或上行鏈路(UL)肯定確認 /否定確認(ACK/NACK)信息、信道質量指示符(CQI)、預編碼矩陣索引(PMI)和/或秩指示符(RI)等。在3GPP LTE系統的情況下,RN可以通過R-PUSCH/R-PUCCH發送諸如CQI、PMI、 RI等的控制信息。圖2是例示了作為移動通信系統的一個示例的3GPP LTE系統的幀結構的概念圖。參照圖2,1個無線幀包含10個子幀,並且1個子幀包含時間區域中的兩個時隙。 發送一個子幀所需的時間定義為傳輸時間間隔(TTI)。例如,1個子幀的長度可以為1ms,並且1個時隙的長度可以為0. 5ms。1個時隙可以在時間區域中包括多個正交頻分復用(OFDM)符號。3GPP LTE系統可以在下行鏈路中使用OFDMA方案,並且1個OFDMA符號可以代表 1個符號周期。OFDM符號可以視為是一個SC-FDMA符號或者一個符號周期。資源塊(RB) 可以作為資源分配單元,並可以包含與1個時隙相鄰的多個子載波。例如,1個無線幀包括10個子幀,而1個子幀包括2個時隙,並且1個時隙包括7個OFDM符號。然而,子幀數、時隙數和OFDM符號數可以按照各種方式改變。為了便於描述並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假設在一個子幀中包含14個OFDM符號。如上所述,對於RN有必要針對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分別實現兩個模塊(即,發射 (Rx)模塊和接收(Rx)模塊)。表1示出了這兩個模塊的實施示例。[表 1]
權利要求
1.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在中繼節點RN處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eNode-B接收響應於預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傳輸格式的資源分配信息和序列信息;以及在由所接收到的資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資源區域中的一個或更多個時隙中,通過預定數量的符號來向所述eNode-B發送與所接收到的序列信息對應的序列所應用到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預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是中繼-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或者是用戶設備UE與所述eNode-B之間所使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資源分配信息包括資源塊RB索引和時隙跳躍模式中的至少一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預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傳輸格式包括第一傳輸格式,其用於發送指示了從所述eNode-B接收到的碼字的接收成功或接收失敗的ACK/NACK信息;第二傳輸格式,其用於發送指示了信道質量狀態的信道質量信息CQI ;以及第三傳輸格式,其用於發送調度請求SR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傳輸格式對所述第一傳輸格式進行重新使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ACK/NACK信息、CQI和調度請求SR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並且還包括對所述上行控制信息進行解調所需的解調基準信號DM RS。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調基準信號DMRS的序列是通過單個中繼節點RN的不同正交序列來標識的。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所發送到的資源區域中在時間軸上,利用所述ACK/NACK信息和所述CQI對所述解調基準信號DM RS進行正交碼掩蓋處理,使得能夠標識該解調基準信號DM RS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從所述eNode-B接收與針對發送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而要應用的調製方案有關的信息。
10.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中繼節點RN,該中繼節點包括接收機,其用於從eNode-B接收響應於預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傳輸格式的資源分配信息和序列信息;以及發射機,其用於在由所接收到的資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資源區域中的一個或更多個時隙中,通過預定數量的符號來向所述eNode-B發送與所接收到的序列信息對應的序列所應用到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中繼節點RN,其中,所述預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是中繼-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或者是用戶設備UE與所述eNode-B之間所使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中繼節點RN,其中,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資源分配信息包括資源塊RB索引和時隙跳躍模式中的至少一個。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中繼節點RN,其中,所述預定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傳輸格式包括第一傳輸格式,其用於發送指示了從所述eNode-B接收到的碼字的接收成功或接收失敗的ACK/NACK信息;第二傳輸格式,其用於發送指示了信道質量狀態的信道質量信息CQI ;以及第三傳輸格式,其用於發送調度請求SR信號。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中繼節點RN,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ACK/NACK信息、CQI和調度請求SR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並且還包括對所述上行控制信息進行解調所需的解調基準信號DM RS0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中繼節點RN,其中,所述解調基準信號DMRS的序列是通過單個中繼節點RN的不同正交序列來標識的。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用於使得中繼節點能夠發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該中繼節點可以接收根據由基站預先設置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傳輸格式的資源分配信息和序列信息。此外,該中繼節點還能夠在由所接收到的資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資源區域的至少一個時隙中,通過固定數量的符號來發送與所接收到的序列信息對應的序列所應用到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文檔編號H04B7/14GK102326340SQ201080008890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4日
發明者盧珉錫, 文誠顥, 樸奎鎮, 權英現, 鄭載薰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