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及其施工方法與流程
2023-05-01 13:00:26

本發明屬於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鋼板組合梁橋由鋼主梁、混凝土橋面板以及連接系組成。對於橋面寬度較大的情況,通常採用設置縱向溼接縫的形式進行連接,在溼接縫處需要搭設模板、連接預留鋼筋並澆築溼接縫混凝土,這種施工方式工序複雜,現場作業量多,同時不便於橋面板的二次更換。
鋼板組合梁橋的快速裝配施工是國內外發展較為迅速的一種施工方法,因其施工速度快、對交通影響小、施工質量好等一系列優點而廣泛應用於橋梁快速建設以及舊橋改造項目中。為實現鋼板組合梁橋的快速裝配,鋼主梁與混凝土橋面板的連接是關鍵技術之一。傳統鋼板組合梁橋多採用鋼筋混凝土橋面板,但是隨著少主梁橋的推廣應用以及主梁間距的逐漸增大,鋼筋混凝土橋面板較難滿足大跨度橋面板的設計要求,鋼混組合橋面板具有較大的抗彎剛度和承載能力,能有效實現較大跨度橋面板的設計應用。鋼混組合橋面板兼具鋼筋混凝土橋面板和鋼橋面板的諸多性能優勢,鋼板在預製過程中可充當底模板的作用。同時,鋼混組合橋面板相對鋼筋混凝土橋面板具有較好的耐久性,能有效減緩橋面板出現嚴重耐久性損壞現象。因此,需設計一種設計合理、施工簡便且使用效果好、力學性能優良的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及其施工方法,安裝和拆卸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並且能有效解決主梁間距過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力學性能優良,安裝和拆卸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並且能有效解決主梁間距過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在於:包括由多道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鋼主梁組成的主梁支撐結構和多個由前至後安裝在所述主梁支撐結構上的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多道所述鋼主梁均為沿縱橋向布設的工字鋼主梁,每道所述鋼主梁均由多個鋼梁節段拼接而成,多個所述鋼梁節段沿縱橋向從後向前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多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的結構均相同且其沿縱橋向從後向前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每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均包括多個沿橫橋向由左至右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每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左右兩側均分別支撐於相鄰兩道所述鋼主梁上;每道所述鋼主梁的正上方均布設有呈水平布設的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左右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之間均通過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進行連接,所述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沿縱橋向布設且其位於所述鋼主梁的正上方;
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包括底鋼板、布設在在所述底鋼板上的橫向加勁結構、多根沿橫橋向從左至後穿設於所述橫向加勁結構內的預製橋面板鋼筋和澆築於所述底鋼板上的預製混凝土板,所述橫向加勁結構包括多道沿縱橋向從後向前布設在所述底鋼板上的開孔加勁肋,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均沿橫橋向布設且其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與多根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均澆築於預製混凝土板內;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每道所述開孔加勁肋均為一個均呈豎直向布設的長條形鋼板,所述長條形鋼板的中部由左至右開有多個鋼筋穿孔;所述底鋼板包括水平底鋼板和兩個對稱布設於水平底鋼板左右兩側的鋼板連接結構,所述水平底鋼板為矩形鋼板,每個所述鋼板連接結構均包括通過多個連接螺栓固定於所述鋼主梁上的鋼板連接條和連接於水平底鋼板與鋼板連接條之間的過渡鋼板條,所述鋼板連接條呈水平布設且其上開有多個供連接螺栓安裝的第一螺栓安裝孔,多個所述連接螺栓沿縱橋向從後向前進行布設,所述鋼板連接條的高度低於水平底鋼板的高度;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均焊接固定在水平底鋼板上,所述預製混凝土板為位於水平底鋼板正上方的矩形混凝土板,每道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均由後向前從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上的所述鋼筋穿孔穿過;
每道所述鋼主梁的上翼板左右兩側均開有一列供連接螺栓安裝的第二螺栓安裝孔,每列所述第二螺栓安裝孔均包括多個沿縱橋向從後向前布設的所述第二螺栓安裝孔;每道所述鋼主梁的上翼板和布設在該上翼板上所有鋼板連接結構組成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的成型模板;
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之間通過呈水平布設的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進行連接,所述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沿橫橋向布設;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中所述底鋼板的前後兩端均伸出至預製混凝土板外側,所述底鋼板的前後兩端伸出至預製混凝土板外側的節段為鋼板外伸段;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預製混凝土板和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組成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的成型模板;每個所述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均與位於其左右兩側的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澆築為一體;
所述預製混凝土板、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和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的上表面均相平齊。
上述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是: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所述底鋼板之間以焊接方式進行固定連接。
上述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是:所述過渡鋼板條為由內至外逐漸向下傾斜的傾斜鋼板條,所述鋼板連接條和過渡鋼板條均為長方形鋼板條;所述底鋼板由一塊矩形鋼板彎折而成。
上述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是:所述開孔加勁肋的左右兩端均伸出至預製混凝土板外側,所述開孔加勁肋的左右兩端伸出至預製混凝土板外側的節段為加勁肋外伸段,所述加勁肋外伸段的長度為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寬度的一半。
上述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是: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中位於預製混凝土板左側的所有加勁肋外伸段組成左側加勁組,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中位於預製混凝土板右側的所有加勁肋外伸段組成右側加勁組;位於同一道所述鋼主梁上方的所有左側加勁組組成梁左側加勁結構,位於同一道所述鋼主梁上方的所有右側加勁組組成梁右側加勁結構;所述梁左側加勁結構和所述梁右側加勁結構上均從左至右穿設有多道縱向連接鋼筋,多道所述縱向連接鋼筋均呈水平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每道所述縱向連接鋼筋均由後向前從所述梁左側加勁結構或所述梁右側加勁結構中的多個所述加勁肋外伸段上的所述鋼筋穿孔穿過;所述縱向連接鋼筋澆築於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內。
上述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是:多個所述鋼筋穿孔呈均勻布設;每道所述開孔加勁肋均包括中部加勁肋節段和兩個對稱連接於所述中部加勁肋節段左右兩側的所述加勁肋外伸段,所述中部加勁肋節段上的所述鋼筋穿孔為供預製橋面板鋼筋穿過的第一通孔,所述加勁肋外伸段上的所述鋼筋穿孔為供縱向連接鋼筋穿過的第二通孔。
上述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是:每道所述鋼主梁的上翼板上方左右兩側均布設有一列剪力釘,每個所述上翼板上布設的兩列所述剪力釘均位於該上翼板上開設的兩列所述第二螺栓安裝孔之間;每列所述剪力釘均包括多個沿縱橋向由後向前布設的剪力釘,所述剪力釘呈豎直向布設且其底部焊接固定在所述上翼板上;兩列所述剪力釘均澆築於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內,兩列所述剪力釘的頂部高度均相同且其頂部高度均低於的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的上表面高度。
上述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是:每道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的前後兩端均伸出至所述底鋼板外側,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的前後兩端伸出至所述底鋼板外側的節段為鋼筋外伸段,所述鋼筋外伸段的長度不大於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寬度的一半。
上述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其特徵是:每道所述鋼主梁中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梁節段之間均以焊接方式進行連接。
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方法步驟簡單、設計合理且實現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橋梁下部支撐結構施工:對所施工鋼板組合梁橋的下部支撐結構進行施工;
所述下部支撐結構包括多個沿縱橋向由後向前布設的支撐橋墩;
步驟二、鋼主梁架設施工:在步驟一中施工完成的所述下部支撐結構上,由後向前對多道所述鋼主梁同步進行架設施工,並完成相鄰兩道所述鋼主梁之間的拼接過程;
步驟三、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安裝:由後向前對多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分別進行安裝,過程如下:
步驟301、第一個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安裝:對多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中位於最後側的一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進行安裝;
對當前所安裝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進行安裝時,採用吊裝設備將該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中的所有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分別吊裝到位,並將各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多個連接螺栓支撐固定於相鄰兩道所述鋼主梁上;
步驟302、下一個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安裝:按照步驟301中所述的方法,對下一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進行安裝;
步驟303、多次重複步驟302,直至完成所施工鋼板組合梁橋的所有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的安裝過程;
步驟304、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澆築施工:對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中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之間的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分別進行澆築施工;
步驟四、縱向連接鋼筋穿設:步驟三中所施工鋼板組合梁橋的所有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均安裝完成後,在所有梁左側加勁結構和所有梁右側加勁結構上均穿設多道所述縱向連接鋼筋;
步驟五、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澆築施工:對每道所述鋼主梁上的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分別進行澆築施工。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所採用鋼板組合梁橋的構造簡單、設計合理且投入施工成本較低。
2、所採用鋼板組合梁橋的施工方法步驟簡單、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預先在工廠完成鋼梁節段預製單元和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預製;在施工現場,僅需要將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通過連接螺栓固定在鋼梁節段預製單元上並對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進行澆築施工,再在鋼主梁上方穿設縱向連接鋼筋,並對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進行澆築即可。
3、所採用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預製加工過程簡單且受力性能好,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底部為底鋼板,在工廠預製時,充當混凝土澆築的底模;底鋼板與預製混凝土板之間通過開孔加勁肋連接為整體,形成鋼混組合橋面板。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具有較大的抗彎剛度和承載能力,能夠滿足雙主梁或少主梁的情況。
4、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的現澆位置處位於鋼主梁的上翼緣上方,能有效減少混凝土澆築模板;並且,縱向連接鋼筋穿設在梁左側加勁結構或梁右側加勁結構內,能有效保證縱向連接鋼筋定位準確。
5、開孔加勁肋的加勁肋外伸段深入到左右相鄰兩個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之間的連接處,加勁肋外伸段上穿設有縱向連接鋼筋,並且加勁肋外伸段和縱向連接鋼筋均澆築於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內,使得左右相鄰兩個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之間的連接處與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連接形成整體,並且共同受力。
6、通過連接螺栓對鋼主梁和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進行連接,施工迅速,並且當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出現病害時便於二次更換。同時,採用連接螺栓進行連接,能有效保證鋼主梁和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整體性能。
7、所採用的鋼板組合梁橋通過連接螺栓將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與鋼主梁進行連接,縱橋向通過焊接將前後相鄰兩個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進行連接,施工速度快,便於快速裝配和橋面板的二次更換,同時簡化了相鄰橫向橋面板之間的連接構造,保證施工速度與施工質量。
8、所採用的鋼板組合梁橋實用價值高,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使用效果好、受力合理,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應用增加了組合梁的抗彎剛度和承載能力,適用於雙主梁或少主梁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
綜上所述,本發明設計合理、施工簡便且使用效果好、力學性能優良的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及其施工方法,安裝和拆卸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並且能有效解決主梁間距過大的問題。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的布設位置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鋼梁節段預製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對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進行施工時的方法流程框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 1-1—水平底鋼板; 1-2—過渡鋼板條;
1-3—鋼板連接條; 1-4—第一螺栓安裝孔;
1-5—開孔加勁肋; 1-6—第一通孔; 1-7—第二通孔;
1-8—預製橋面板鋼筋; 1-9—預製混凝土板; 2—鋼梁節段;
2-1—第二螺栓安裝孔; 3—剪力釘; 4—連接螺栓;
5—縱向連接鋼筋; 6—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
7—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的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包括由多道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鋼主梁組成的主梁支撐結構和多個由前至後安裝在所述主梁支撐結構上的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多道所述鋼主梁均為沿縱橋向布設的工字鋼主梁,每道所述鋼主梁均由多個鋼梁節段2拼接而成,多個所述鋼梁節段2沿縱橋向從後向前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多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的結構均相同且其沿縱橋向從後向前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每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均包括多個沿橫橋向由左至右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每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的左右兩側均分別支撐於相鄰兩道所述鋼主梁上;每道所述鋼主梁的正上方均布設有呈水平布設的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左右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之間均通過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進行連接,所述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沿縱橋向布設且其位於所述鋼主梁的正上方;
如圖2、圖4和圖5所示,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包括底鋼板、布設在在所述底鋼板上的橫向加勁結構、多根沿橫橋向從左至後穿設於所述橫向加勁結構內的預製橋面板鋼筋1-8和澆築於所述底鋼板上的預製混凝土板1-9,所述橫向加勁結構包括多道沿縱橋向從後向前布設在所述底鋼板上的開孔加勁肋1-5,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均沿橫橋向布設且其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與多根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1-8均澆築於預製混凝土板1-9內;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每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均為一個均呈豎直向布設的長條形鋼板,所述長條形鋼板的中部由左至右開有多個鋼筋穿孔;所述底鋼板包括水平底鋼板1-1和兩個對稱布設於水平底鋼板1-1左右兩側的鋼板連接結構,所述水平底鋼板1-1為矩形鋼板,每個所述鋼板連接結構均包括通過多個連接螺栓4固定於所述鋼主梁上的鋼板連接條1-3和連接於水平底鋼板1-1與鋼板連接條1-3之間的過渡鋼板條1-2,所述鋼板連接條1-3呈水平布設且其上開有多個供連接螺栓4安裝的第一螺栓安裝孔1-4,多個所述連接螺栓4沿縱橋向從後向前進行布設,所述鋼板連接條1-3的高度低於水平底鋼板1-1的高度;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均焊接固定在水平底鋼板1-1上,所述預製混凝土板1-9為位於水平底鋼板1-1正上方的矩形混凝土板,每道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1-8均由後向前從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上的所述鋼筋穿孔穿過;
每道所述鋼主梁的上翼板左右兩側均開有一列供連接螺栓4安裝的第二螺栓安裝孔2-1,每列所述第二螺栓安裝孔2-1均包括多個沿縱橋向從後向前布設的所述第二螺栓安裝孔2-1;每道所述鋼主梁的上翼板和布設在該上翼板上所有鋼板連接結構組成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的成型模板;
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之間通過呈水平布設的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7進行連接,所述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7沿橫橋向布設;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中所述底鋼板的前後兩端均伸出至預製混凝土板1-9外側,所述底鋼板的前後兩端伸出至預製混凝土板1-9外側的節段為鋼板外伸段;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的預製混凝土板1-9和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組成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7的成型模板;每個所述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7均與位於其左右兩側的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澆築為一體;
所述預製混凝土板1-9、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和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7的上表面均相平齊。
本實施例中,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的所述底鋼板之間以焊接方式進行固定連接。
這樣,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的所述底鋼板之間形成橫向焊接縫。
本實施例中,所述過渡鋼板條1-2為由內至外逐漸向下傾斜的傾斜鋼板條,所述鋼板連接條1-3和過渡鋼板條1-2均為長方形鋼板條;所述底鋼板由一塊矩形鋼板彎折而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開孔加勁肋1-5的左右兩端均伸出至預製混凝土板1-9外側,所述開孔加勁肋1-5的左右兩端伸出至預製混凝土板1-9外側的節段為加勁肋外伸段,所述加勁肋外伸段的長度為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寬度的一半。因而,所述加勁肋外伸段的外端位於所述鋼主梁的縱向中心線的正上方。
為連接可靠,左右相鄰兩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之間以焊接方式進行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中位於預製混凝土板1-9左側的所有加勁肋外伸段組成左側加勁組,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中位於預製混凝土板1-9右側的所有加勁肋外伸段組成右側加勁組;位於同一道所述鋼主梁上方的所有左側加勁組組成梁左側加勁結構,位於同一道所述鋼主梁上方的所有右側加勁組組成梁右側加勁結構;所述梁左側加勁結構和所述梁右側加勁結構上均從左至右穿設有多道縱向連接鋼筋5,多道所述縱向連接鋼筋5均呈水平布設且其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每道所述縱向連接鋼筋5均由後向前從所述梁左側加勁結構或所述梁右側加勁結構中的多個所述加勁肋外伸段上的所述鋼筋穿孔穿過;所述縱向連接鋼筋5澆築於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內。
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鋼筋穿孔呈均勻布設;每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均包括中部加勁肋節段和兩個對稱連接於所述中部加勁肋節段左右兩側的所述加勁肋外伸段,所述中部加勁肋節段上的所述鋼筋穿孔為供預製橋面板鋼筋1-8穿過的第一通孔1-6,所述加勁肋外伸段上的所述鋼筋穿孔為供縱向連接鋼筋5穿過的第二通孔1-7。
如圖2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每道所述鋼主梁的上翼板上方左右兩側均布設有一列剪力釘3,每個所述上翼板上布設的兩列所述剪力釘3均位於該上翼板上開設的兩列所述第二螺栓安裝孔2-1之間;每列所述剪力釘3均包括多個沿縱橋向由後向前布設的剪力釘3,所述剪力釘3呈豎直向布設且其底部焊接固定在所述上翼板上;兩列所述剪力釘3均澆築於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內,兩列所述剪力釘3的頂部高度均相同且其頂部高度均低於的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的上表面高度。
實際施工時,對鋼梁節段2進行加工時,需同步在鋼梁節段2的上翼板上焊接固定兩列所述剪力釘3。並且,每個所述鋼梁節段2和焊接在其上的兩列所述剪力釘3組成鋼梁節段預製單元。
本實施例中,每道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1-8的前後兩端均伸出至所述底鋼板外側,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1-8的前後兩端伸出至所述底鋼板外側的節段為鋼筋外伸段,所述鋼筋外伸段的長度不大於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7寬度的一半。
本實施例中,每道所述鋼主梁中前後相鄰兩個所述鋼梁節段2之間均以焊接方式進行連接。
實際施工時,所述縱向連接鋼筋5為縱向受力鋼筋且其前後兩端分別錨固於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的左右兩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螺栓4呈豎直向布設。
並且,所述連接螺栓4包括上端帶螺帽的螺杆和安裝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母位於所述鋼主梁的上翼板下方。
如圖6所示的一種基於鋼混組合橋面板的裝配式鋼板組合梁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橋梁下部支撐結構施工:對所施工鋼板組合梁橋的下部支撐結構進行施工;
所述下部支撐結構包括多個沿縱橋向由後向前布設的支撐橋墩;
步驟二、鋼主梁架設施工:在步驟一中施工完成的所述下部支撐結構上,由後向前對多道所述鋼主梁同步進行架設施工,並完成相鄰兩道所述鋼主梁之間的拼接過程;
實際施工時,相鄰兩道所述鋼主梁之間通過多道沿橫橋向布設的橫向連接梁進行拼接為一體,多道所述橫向連接梁沿縱橋向由後向前布設,所述橫向連接梁為水平鋼梁且其與所述鋼主梁之間以焊接方式進行固定連接;
步驟三、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安裝:由後向前對多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分別進行安裝,過程如下:
步驟301、第一個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安裝:對多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中位於最後側的一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進行安裝;
對當前所安裝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進行安裝時,採用吊裝設備將該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中的所有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分別吊裝到位,並將各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多個連接螺栓4支撐固定於相鄰兩道所述鋼主梁上;
步驟302、下一個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安裝:按照步驟301中所述的方法,對下一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進行安裝;
步驟303、多次重複步驟302,直至完成所施工鋼板組合梁橋的所有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的安裝過程;
步驟304、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澆築施工:對相鄰兩個所述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中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之間的橫向現澆混凝土結構7分別進行澆築施工;
步驟四、縱向連接鋼筋穿設:步驟三中所施工鋼板組合梁橋的所有鋼混組合橋面板節段均安裝完成後,在所有梁左側加勁結構和所有梁右側加勁結構上均穿設多道所述縱向連接鋼筋5;
步驟五、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澆築施工:對每道所述鋼主梁上的縱向現澆混凝土結構6分別進行澆築施工。
實際施工之前,先在加工廠對所施工鋼板組合梁橋所需的所有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和所有鋼梁節段預製單元分別進行加工。
其中,對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進行預製加工時,先在預先加工成型的所述底鋼板上焊接固定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並在由多道所述開孔加勁肋1-5組成的所述橫向加勁結構上穿設多根所述預製橋面板鋼筋1-8,之後再在所述底鋼板上澆築混凝土並獲得預製混凝土板1-9,完成鋼混組合橋面板單元1的預製加工過程。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