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7:28:46 2
專利名稱: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電池驅動乘用車的地板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大承載結構的電池驅動乘用車的地板結構。
背景技術:
驅動電池布置在轎車車身地板下方造成地板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傳統乘用車的前座椅橫梁的連接結構不能使用,需要對車身前座椅橫梁結構及連接結構進行重新設計才能滿足空間布置、強度、穩定性等要求。同時,地板下要布置驅動電池,地板結構設計較為困難,電池固定點結構設計更不易。如何設計出簡單易行滿足功能需求的電池固定支架,成為亟待克服的難題。即要滿足電池固定點強度要求,又要滿足車身性能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承載大件,結構穩定的地板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它包括具有通道縱梁的前地板骨架,後地板骨架;前地板骨架的兩側分別連接左邊前縱梁和右邊前縱梁;後地板骨架包括左邊後縱梁,右邊後縱梁,左邊後縱梁和右邊後縱梁之間連接有後橫梁;後地板骨架上連接後地板,前地板骨架上連接前地板,前地板包括連接成整體的中前地板、右前地板和左前地板;中前地板上具有電池安裝空間凸臺,後地板的兩側設有電池後固定梁;前地板骨架中的通道縱梁上設有電池固定塊;左前座椅橫梁與中前地板連接並跨越左前地板與左邊前縱梁連接,右前座椅橫梁與中前地板連接並跨越右前地板與右邊前縱梁連接。後地板前端連接有後地板橫梁裡板,電池後固定梁一端與後地板橫梁裡板連接, 另一端與後地板骨架連接。地板橫梁裡板兩端與後地板骨架連接。中前地板包括凸起的中段,中段一側是左段,中段另一側是右段;左段包括左前段和左後段,左後段具有凸臺,左前段平面為踏腳的部位;右段包括右前段和右後段,右後段具有凸臺,右前段平面為踏腳的部位;中段的凸起、左後段的凸臺、右後段的凸臺下部的空間為電池安裝空間。左前地板包括左通道地板,左通道地板一側設有與中前地板凸臺連接的左側板; 右前地板包括右通道地板,右通道地板一側設有與與中前地板凸臺連接的右側板。左後段的凸臺頂面與左前座椅橫梁連接,左前座椅橫梁一端與中段的凸起頂面連接,另一端跨越左前地板與左邊前縱梁連接;右後段的凸臺頂面與右左前座椅橫梁連接,右前座椅橫梁一端與中段的凸起頂面連接,另一端跨越右前地板與右邊前縱梁連接。左座椅橫梁包括左座椅主梁,左座椅主梁下連接有左加強板,左座椅主梁上連接有左座椅外側支架。左加強板包括與左座椅主梁連接的加強板連接段,連接段的一端設有與中前地板的後段的凸臺面連接的連接板,連接段的另一端設有與左邊縱梁連接的連接板。
電池後固定梁包括衝壓成型的側板和底板,底板上連接有螺母板,螺母板上連接有螺母。後地板頂面上設有後座椅防下潛梁。所述通道縱梁的後端與後地板橫梁裡板連接。本發明前地板具有電池安裝空間凸臺,左右前座椅橫梁與中前地板連接並跨越左右前地板與左邊前縱梁連接,形成穩定結構,即地板結構保證有驅動電池安裝空間,又保證骨架地板強度,剛度的要求;汽車驅動電池後固定支架連接結構也形成框架式結構,也保證了較高的電池固定點強度,又能增強車身性能,對彎曲剛度、扭轉剛度的提高都有很大的益處。同時前座椅橫梁的跨越式結構也保證了座椅下部空間,避免與車輛其他部件的幹涉。該結構安全性高,承載能力大,有利於驅動電池的布置。
圖1本發明地板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2本發明地板結構仰視示意圖。
圖3前地板骨架示意圖。
圖4後地板骨架示意圖。
圖5前地板骨架,後地板骨架連接示意圖。
圖6跨越式座椅橫梁連接結構整體示意圖。
圖7前地板結構示意圖。
圖8左座椅橫梁連接結構放大示意圖I。
圖9左座椅橫梁連接結構放大示意圖II。
圖10左座椅橫梁結構示意圖。
圖11座椅橫梁環境件示意圖。
圖12後地板結構仰視圖。
圖13後骨架、電池後固定梁和後地板橫梁裡板連接示意圖。
圖14電池後固定梁與後地板連接示意圖。
圖15電池後固定梁結構示意圖。
圖16驅動電池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3所示,前地板骨架500包括前部發動機艙支撐架501,前部發動機艙支撐架 501後連接通道縱梁,通道縱梁包括左通道縱梁502和右通道縱梁503 ;左通道縱梁502和右通道縱梁503 —方面是骨架結構的一部分,同時驅動電池前部的電池固定塊510設在上面(如圖2所示)。電池固定塊510上設有連接螺母511。如圖4所示,後地板骨架300包括左邊後縱梁301,右邊後縱梁302,左邊後縱梁 301和右邊後縱梁302之間連接有後-前橫梁303和後-後橫梁304。如圖5所示,前部發動機艙支撐架501的兩側連接有分別連接左邊前縱梁111和右邊前縱梁116,左邊後縱梁301與左邊前縱梁111連接;右邊後縱梁302與右邊前縱梁116連接。
前地板骨架500上設有前地板100。如圖7所示,前地板100的結構,它有三個大型衝壓件中前地板101、右前地板102 和左前地板103焊接組成;中前地板101包括凸起的中段104,中段104 —側是左段105,中段104另一側是右段106 ;左段105和右段106形狀結構相同;以左段105加以說明左段105包括左前段107和左後段108,左後段具有凸臺,左前段107平面為踏腳的部位;左後段的凸臺下部形成的空間是電池安裝空間。左後段108 的凸臺臺面形成左座椅橫梁的安裝位置。左前地板103包括左通道地板109,左通道地板109 —側是與左後段108凸臺連接的左側板Iio ;左通道地板109的左前段與左段105的左前段107連接,左通道地板109 的後段通過側板左110與後段108凸臺連接。左通道地板109的另一側與左邊縱梁111連接;上述結構構成前地板100的左側。前地板100的右側是中前地板101的右段106包括右前段112和右後段113,右後段具有凸臺,右前段112平面為踏腳的部位;右後段的凸臺下部形成的空間是電池安裝空間。右後段113的凸臺臺面形成右座椅橫梁的安裝位置。右前地板102包括右通道地板114,右通道地板114 一側是與右後段113凸臺連接的右側板115 ;右通道地板114的右前段與右段106的右前段112連接,右通道地板114的後段通過右側板115與右後段113凸臺連接。右通道地板114的另一側與右邊前縱梁116 連接;上述結構構成前地板100的右側。中前地板101中段的凸起、左段105後段的凸臺、右段106後段的凸臺下部的空間為電池安裝空間。如圖6所示,座椅橫梁包括左座椅橫梁和右座椅橫梁,左座椅橫梁又包括左座椅前橫梁201,左座椅後橫梁202 ;右座椅橫梁又包括右座椅前橫梁203,右座椅後橫梁204。 左座椅前橫梁201,左座椅後橫梁202、右座椅前橫梁203,右座椅後橫梁204的結構相同; 布置時,左座椅前橫梁201,右座椅前橫梁203在同一直線上;左座椅後橫梁202、右座椅後橫梁204在另一直線上。如圖10所示,以左座椅前橫梁201說明其結構它包括左座椅主梁210,左座椅主梁210下連接有左加強板211,左座椅主梁210上連接有左座椅外側支架212。左加強板211包括與左座椅主梁連接的加強板連接段220,連接段220的一端設有與中前地板的後段的凸臺面連接的連接板221(本實施例中連接板221與左通道地板109 的後段的側板110連接),連接段220的另一端設有與左邊縱梁連接的連接板222。左加強板211在通道地板109的上方,形成跨越形式。左座椅主梁210—端是與中前地板101凸起的中段104平面連接的連接板223,左座椅主梁210的另一端是與左邊縱梁111連接的側板224。左座椅前橫梁201與前地板的連接結構如圖8、9所示左座椅主梁210 —端部的連接板223與中前地板101凸起的中段104平面連接,左座椅主梁210下面與中前地板101 的左段105的左後段108的凸臺臺面連接;左座椅主梁210的另一端通過側板224與左邊前縱梁111。左座椅後橫梁202與前地板的連接結構與座椅前橫梁201在與前地板的連接結構相同,只是在相互平行的不同位置。不累述其結構。
右座椅前橫梁203與前地板的連接結構,是與左座椅前橫梁201與前地板的連接結構的對稱結構。右座椅後橫梁204與前地板的連接結構,是與左座椅後橫梁202與前地板的連接結構的對稱結構。不累述其結構。如圖11所示,顯示出,該座椅橫梁連接結構不僅產生很強的座椅固定點強度,增強車身整體結構剛度,還能有利於避免與環境件(地毯12、前門檻護板13、中支柱下護板 14、後門檻護板1 幹涉,形成舒適的乘坐環境。如圖12所示,後地板400連接在後骨架300上,後地板400前端連接有後地板橫梁裡板401,後地板橫梁裡板401的兩端分別與後左邊縱梁301,後右邊縱梁302連接(如圖13所示)。兩根電池後固定梁450分別連接在後地板400的左右兩側。電池後固定梁450的一端與後地板橫梁裡板401連接,電池後固定梁450的另一端與後骨架300連接;具體的左電池後固定梁451的另一端與左邊後縱梁301連接,右電池後固定梁452的另一端與右邊後縱梁302連接,如圖13所示。後地板400與後-前橫梁303、左電池後固定梁451、右電池後固定梁452之間具有驅動電池安裝空間。電池後固定梁450中段與後地板400的幅面連接。如圖14所示。上述的連接均採用焊接連接。左電池後固定梁451和右電池後固定梁452結構相同,以其中一個描述其結構, 如圖15所示,電池後固定梁包括衝壓成型的側板461和底板462,它是一個整體零件,底板 462上連接有螺母板463,螺母板463上連接有螺母464。如圖1所示,後地板400頂面上設有後座椅防下潛梁403。如圖16所示,驅動電池安裝支架600通過電池後固定梁上的螺母板463及連接板 602,通道縱梁上的電池固定塊510及連接板601與地板連接。驅動電池800設在中前地板101上的電池安裝空間凸臺空間及後地板驅動電池安裝空間中,通過驅動電池安裝支架 600固定。如圖5所示,前地板骨架500中的左通道縱梁502和右通道縱梁503另一端分別與後地板橫梁裡板401連接;上述結構中前地板骨架500、後地板骨架300、左邊前縱梁111, 右邊前縱梁116,左前座椅橫梁(前後),右前座椅橫梁(前後)、後地板橫梁裡板401,左電池後固定梁451和右電池後固定梁452連接成完整的車身支撐骨架,上述框架式車身支撐骨架結構具有穩定高,強度大,剛性高、承載力高等特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它包括具有通道縱梁的前地板骨架,後地板骨架;前地板骨架的兩側分別連接左邊前縱梁和右邊前縱梁;後地板骨架包括左邊後縱梁, 右邊後縱梁,左邊後縱梁和右邊後縱梁之間連接有後橫梁;後地板骨架上連接後地板,其特徵在於前地板骨架上連接前地板,前地板包括連接成整體的中前地板、右前地板和左前地板;中前地板上具有電池安裝空間凸臺,後地板的兩側設有電池後固定梁;前地板骨架中的通道縱梁上設有電池固定塊;左前座椅橫梁與中前地板連接並跨越左前地板與左邊前縱梁連接,右前座椅橫梁與中前地板連接並跨越右前地板與右邊前縱梁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後地板前端連接有後地板橫梁裡板,電池後固定梁一端與後地板橫梁裡板連接,另一端與後地板骨架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地板橫梁裡板兩端與後地板骨架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中前地板包括凸起的中段,中段一側是左段,中段另一側是右段;左段包括左前段和左後段,左後段具有凸臺,左前段平面為踏腳的部位;右段包括右前段和右後段,右後段具有凸臺,右前段平面為踏腳的部位;中段的凸起、左後段的凸臺、右後段的凸臺下部的空間為電池安裝空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左前地板包括左通道地板,左通道地板一側設有與中前地板凸臺連接的左側板;右前地板包括右通道地板,右通道地板一側設有與與中前地板凸臺連接的右側板。
6.如權利要求4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左後段的凸臺頂面與左前座椅橫梁連接,左前座椅橫梁一端與中段的凸起頂面連接,另一端跨越左前地板與左邊前縱梁連接;右後段的凸臺頂面與右前座椅橫梁連接,右前座椅橫梁一端與中段的凸起頂面連接,另一端跨越右前地板與右邊前縱梁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左座椅橫梁包括左座椅主梁,左座椅主梁下連接有左加強板,左座椅主梁上連接有左座椅外側支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左加強板包括與左座椅主梁連接的加強板連接段,連接段的一端設有與中前地板的後段的凸臺面連接的連接板,連接段的另一端設有與左邊縱梁連接的連接板。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電池後固定梁包括衝壓成型的側板和底板,底板上連接有螺母板,螺母板上連接有螺母。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其特徵在於後地板頂面上設有後座椅防下潛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大件裝載功能的地板結構,它包括具有通道縱梁的前地板骨架,後地板骨架;前地板骨架的兩側分別連接左邊前縱梁和右邊前縱梁;後地板骨架包括左邊後縱梁,右邊後縱梁,左邊後縱梁和右邊後縱梁之間連接有後橫梁;後地板骨架上連接後地板,前地板骨架上連接前地板,前地板包括連接成整體的中前地板、右前地板和左前地板;中前地板上具有電池安裝空間凸臺,後地板的兩側設有電池後固定梁;前地板骨架中的通道縱梁上設有電池固定塊;左前座椅橫梁與中前地板連接並跨越左前地板與左邊前縱梁連接,右前座椅橫梁與中前地板連接並跨越右前地板與右邊前縱梁連接。它具有穩定高,強度大,剛性高、承載力高等特點。
文檔編號B60K1/04GK102390438SQ201110316458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8日
發明者李仲奎, 王小川, 秦信武 申請人:東風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