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2:17:31 2
專利名稱: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轎車配件,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即為轎車行李箱的配套構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轎車大多配置有備胎,大多平放在轎車行李箱內的下部,其中一種布置方式為備胎左部、右部和下部直接與車身鈑金接觸,以便固定備胎,備胎上部採用行李箱地毯遮蓋、裝飾。而另一種布置方式為採用PP注塑零件填充在備胎周邊起到固定備胎和遮蓋鈑金作用,再用行李箱地毯遮蓋備胎。如CN 201472498 U公告的「備胎蓋」,依次包括地毯、成型氈、承載層、緩衝隔音棉四層,在地毯和成型氈之間設有熱熔性薄膜,在成型氈與承載層之間也設有熱熔性薄膜,以避免分層。採用備胎左部、右部和下部直接與車身鈑金接觸,備胎上部採用行李箱地毯遮蓋裝飾的方式,成本較低,但是行李箱地毯開啟後可直接看見車身鈑金,且車輛行駛過程中容易產生異響,所以多於用低檔次轎車。採用PP注塑零件填充在備胎周邊雖然能起到固定備胎、裝飾行李箱的作用,但是,由於PP注塑零件材質較硬,在車輛行駛過程中PP塑料零件容易與備胎摩擦發出異響。因此,要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需要探索新的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它既能滿足遮蓋行李箱鈑金的要求,又能防止車輛行駛過程中備胎與行李箱鈑金摩擦發出異響,同時還能存放隨車工具。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其特徵是右減震構件本體為一整體結構,外型呈長條形狀,與行李箱下部右側空間對應配合;在右減震構件本體上至少設有一道與長度方向垂直的間隔,將左減震構件本體至少分為兩個型腔,用於存放隨車工具;在每道間隔上至少設有一個凹槽。所述的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在右減震構件本體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間隔、第二間隔和第三間隔,這三道間隔將右減震構件本體分為四個型腔,用於放置拖鉤和三角警示牌;在第一間隔上設有第一凹槽,在第二間隔上設有第二凹槽,在第三間隔上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的一種轎車備胎左減震構件,其所述右減震構件本體為均勻壁厚零件,右減震構件本體上的各道間隔的厚度與各型腔的壁厚一致,為20mm,材料為EPP (滿足汽車V O C標準、滿足汽車材料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要求),採用EPP發泡工藝製作。本發明利用了 EPP發泡零件有減震、緩衝作用的特性,有效地防止了車輛行駛過程中備胎與行李箱鈑金摩擦發出異響;同時利用了 EPP發泡材料彈性大、硬度低的特點,合理利用其內部空間布置隨車工具,又遮蓋了行李箱鈑金,起到了裝飾行李箱的作用,該發明可謂一舉多得。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2是本發明與左減震構件本體配套使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所示的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其右減震構件本體3為一整體結構,外型呈長條形狀,與行李箱下部左側空間對應配合;在左減震構件本體3上至少設有一道與長度方向垂直的間隔,將右減震構件本體至少分為兩個型腔,用於存放隨車工具;在每道間隔上至少設有一個凹槽。優選的方案是在右減震構件本體3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間隔6、第二間隔7 和第三間隔8,這三道間隔將右減震構件本體分為四個型腔;在第一間隔6上設有第一凹槽 9,在第二間隔7上設有第二凹槽10,在第三間隔8上設有第三凹槽11,用於放置拖鉤和三角警示牌。所述右減震構件本體3為均勻壁厚零件,左減震構件本體3上的各道間隔的厚度與各型腔的壁厚一致,為20mm,材料為EPP (滿足汽車V O C標準、滿足汽車材料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要求),採用EPP發泡工藝製作。參見圖2,本發明布置在行李箱地板1上的備胎2的左側,與左減震構件本體20配套使用,三角警示牌5的兩端分別卡在第一間隔6上的第一裝配凹槽9和第二間隔7上的第二凹槽10內;拖鉤4卡在第三間隔8上的第三凹槽11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其特徵是右減震構件本體(3)為一整體結構,外型呈長條形狀,與行李箱下部右側空間對應配合;在右減震構件本體(3)上至少設有一道與長度方向垂直的間隔,將左減震構件本體至少分為兩個型腔;在每道間隔上至少設有一個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其特徵是在右減震構件本體(3) 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間隔(6)、第二間隔(7)和第三間隔(8),這三道間隔將右減震構件本體分為四個型腔;在第一間隔(6)上設有第一凹槽(9),在第二間隔(7)上設有第二凹槽(10),在第三間隔(8)上設有第三凹槽(1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其特徵是所述右減震構件本體(3)為均勻壁厚零件,右減震構件本體(3)上的各道間隔的厚度與各型腔的壁厚一致, 材料為EPP,採用EPP發泡工藝製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轎車備胎右減震構件,其特徵是右減震構件本體為一整體結構,外型呈長條形狀,與行李箱下部右側空間對應配合;在右減震構件本體上至少設有一道與長度方向垂直的間隔,將左減震構件本體至少分為兩個型腔,用於存放隨車工具;在每道間隔上至少設有一個凹槽。本發明利用了EPP發泡零件有減震、緩衝作用的特性,有效地防止了車輛行駛過程中備胎與行李箱鈑金摩擦發出異響;同時利用了EPP發泡材料彈性大、硬度低的特點,合理利用其內部空間布置隨車工具,又遮蓋了行李箱鈑金,起到了裝飾行李箱的作用,該發明可謂一舉多得。
文檔編號F16F15/04GK102167096SQ20111008042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明者華安柱, 羅鳴, 蘇忠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