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埋垃圾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4:45:36 1
專利名稱:一種地埋垃圾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垃圾箱,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地埋垃圾箱。
技術背景
傳統的地埋垃圾箱大多機構複雜,重量較大,造價較高;為了追求功能 上的齊全,傳統的地埋垃圾箱附加部件較多,結構複雜,部件設置不盡合理, 在實際使用中發現,這些附加部件、活動部件是最容易損壞的,它們是造成 傳統的地埋垃圾箱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外桶由於結 構不合理,在運輸時稍有不慎墜地後易破裂,在安裝、使用過程中因其抗壓 性能不好,容易破損,這些也直接影響到垃圾箱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埋垃圾箱,用於解決傳統的 垃圾箱存在的結構複雜、重量重、造價高和故障率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這種地埋垃圾箱,包括外桶、內桶或內置袋, 內桶或內置袋置於外桶內,外桶上端聯接有大蓋支撐圈,大蓋支撐圈上活動 聯接有大蓋,大蓋帶有垃圾投放口,大蓋上活動連接有小蓋,大蓋內安裝有 開啟小蓋的腳踏開啟機構,小蓋扣置在大蓋上時,封住大蓋的垃圾投放口。 上述方案中的外桶為圓臺形的,桶身採用波紋結構。
上述方案中的腳踏開啟機構的腳踏柄與小蓋支撐板之間通過連杆活動連接。
更進一步的是上述方案中的腳踏開啟機構還包括阻尼器,阻尼器的一端 安裝在連杆上,另一端安裝於大蓋上。 有益效果
1、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時故障率低,壽命長。
2、 本實用新型重量輕,造價低。
3、 本實用新型中外桶的桶身採用波紋結構,抗壓性能好,不會因凍脹而 破裂,抗壓、抗衝擊性能好,不慎墜地也不易破裂;另外,採用波紋結構後,外桶周圍的土自動填充到外桶的波谷中後,還可以起到防漂浮的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處於開啟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小蓋拆除後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 包括埋於地下的外桶1,置於外桶1內的內桶18,外桶1上端安裝有大蓋支撐
圈2,外桶1上端和大蓋支撐圈2通過螺栓緊固聯接,大蓋支撐圈2與大蓋3通 過鉸鏈22實現轉動聯接,大蓋3帶有垃圾投放口 19,小蓋4扣置在大蓋3上時, 封住大蓋3的垃圾投放口 19;大蓋3內側後部固定有小蓋座7,小蓋座7上有 轉動軸9,小蓋4內側後部固定有小蓋支撐板20,小蓋支撐板20通過轉動軸9 與大蓋3轉動聯接;大蓋3內安裝有開啟小蓋4的腳踏開啟機構,腳踏開啟機 構的具體構成為大蓋3內側前部固定有腳踏器座6、其下端通過轉軸8與腳踏 柄5的下端轉動連接,腳踏柄5的前端從大蓋3前側伸出,為方便腳踏,腳踏 柄5的前端安裝有腳踏板21;腳踏柄5的後端與連杆10的前端通過轉軸23轉 動聯接,連杆10的後端通過轉軸24與小蓋支撐板20的後端轉動聯接;連杆10 和大蓋3之間聯接有阻尼器12,阻尼器12的一端安裝在連杆10上,另一端安 裝於大蓋3上;大蓋支撐圈2上安裝有拉板13,該拉板13上連接有地腳板14。 在實際使用時,當踏下腳踏板21時,腳踏柄5以轉軸8為轉動點轉動,拉 動連杆10前移,連杆10拉動小蓋支撐板20以轉軸9為轉動點轉動,此時,小 蓋4打開,將垃圾通過垃圾投放口 19投入到內桶18內;抬腳後,小蓋4在自 重的作用下,自動關閉,小蓋4扣置在大蓋3上時,封住大蓋的垃圾投放口 19,小蓋4關閉時,在阻尼器12的阻力作用下,慢慢回落,可避免產生噪音。在收
垃圾時,用手抬起腳踏柄5,大蓋3打開,此時,將內桶18從外桶1中提出, 將桶內垃圾倒入車內,放回內桶18,將大蓋3關閉,即完成了垃圾收運過程。
圖2、圖3、圖4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 示,這種地埋垃圾箱與圖1所示的地埋垃圾箱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方式中外 桶1為圓臺形的,桶身採用波紋結構,抗壓、抗衝擊性能好,還可以起到防漂 浮的作用。本實施方式中的其它結構與圖l所示的相同。
圖5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這種地 埋垃圾箱與圖1所示的地埋垃圾箱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方式中外桶1為圓臺 形的,桶身採用波紋結構,腳踏開啟機構中的連杆10分為兩段,並且通過一個 拉力大於小蓋開啟力的防護彈簧11,將上述兩段連杆連接在一起。當外力同時 作用於腳踏板21和小蓋4上時,防護彈簧11首先拉伸,對腳踏開啟機構起到 保護作用,防止腳踏開啟機構被破壞,產生斷裂。本實施方式中的其它結構與 圖l所示的相同。
圖6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這種地 埋垃圾箱與圖1所示的地埋垃圾箱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方式中外桶1為圓臺 形的,桶身採用波紋結構,大蓋支撐圈2和大蓋3之間,連接有氣彈簧16和控 制大蓋3開度的拉鏈17,在大蓋3和大蓋支撐圈2之間聯接的氣彈簧16,可使 大蓋3容易開啟和在風天不會突然回落,在大蓋3和大蓋支撐圈2之間聯接拉 鏈17,可控制大蓋3的開度。本實施方式中的其它結構與圖l所示的相同。
本實施方式在收垃圾時,用手抬起腳踏柄5,大蓋3在氣彈簧16的助力作 用下,大蓋3輕盈打開,同時拉鏈17限制開啟角度,此時,將內桶18從外桶1 中提出,將桶內垃圾倒入車內,放回內桶18,關閉大蓋3,即完成了垃圾收運 過程。
為了結構更加簡單,降低造價,本實用新型中的內桶18還可以用垃圾袋來 代替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地埋垃圾箱,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外桶(1)、內桶(18)或內置袋,內桶(18)或內置袋置於外桶(1)內,外桶(1)上端聯接有大蓋支撐圈(2),大蓋支撐圈(2)上活動聯接有大蓋(3),大蓋(3)帶有垃圾投放口(19),大蓋(3)上活動聯接有小蓋(4),大蓋(3)內還安裝有開啟小蓋(4)的腳踏開啟機構,小蓋(4)扣置在大蓋(3)上時,封住大蓋(3)的垃圾投放口(19)。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垃圾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桶(1)為 圓臺形的,桶身採用波紋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垃圾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大蓋支撐圈(2) 和大蓋(3)之間,連接有氣彈簧(16)和控制大蓋(3)開度的拉鏈(17)。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地埋垃圾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大蓋支撐 圈(2)上安裝有拉板(13),該拉板(13)上連接有地腳板(14)。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垃圾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腳踏開啟機構 的腳踏柄(5)與小蓋支撐板(20)之間通過連杆(10)活動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垃圾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腳踏開啟機構 上還包括阻尼器(12),阻尼器(12)的一端安裝連杆(10)上,另一 端安裝於大蓋(3)上。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地埋垃圾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杆(10)可分 為兩段,並且通過一個拉力大於小蓋開啟力的防護彈簧(11),將上述 兩段連杆連接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地埋垃圾箱,這種地埋垃圾箱包括外桶、內桶或內置袋,內桶或內置袋置於外桶內,外桶上端聯接有大蓋支撐圈,大蓋支撐圈上活動聯接有大蓋,大蓋帶有垃圾投放口,大蓋上活動聯接有小蓋,大蓋內安裝有開啟小蓋的腳踏開啟機構,小蓋扣置在大蓋上時,封住大蓋的垃圾投放口。外桶為圓臺形的,桶身採用波紋結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造價低;使用時故障率低,壽命長;波紋結構的外桶抗壓、抗衝擊性能好,具有防漂浮的功能。
文檔編號B65F1/04GK201372076SQ20092009918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0日
發明者張志國 申請人:張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