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巖棉板輸送輥道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4:10:56
本發明涉及巖棉生產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巖棉板輸送輥道結構。
背景技術:
輥道輸送線適用於底部是平面的物品輸送,主要由輥筒、機架、支架、支腿、傳動裝置和驅動裝置等部分組成。具有輸送量大、運轉輕快、效率高、能實現多種共線分流的輸送特點。
巖棉板生產完成後,需要通過輥道輸送至倉庫,而將巖棉板從生產設備轉移到輸送輥道的過程,傳統方式為四個工人搬抬,這樣不僅耗費人力、勞動強度大,而且在搬運過程中若四個人動作不能同步,則容易造成巖棉板損壞,產生過多報廢巖棉板,同時工人容易受傷,既不安全又增大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狀而提供一種節省勞力、安全快捷的巖棉板輥道輸送線。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巖棉板輸送輥道結構,包括輥筒、輥筒支架和輥道支架,輥筒支架有兩條,支撐著滾筒兩端,其特徵在於,兩條輥筒支架中的一條上有兩道槽口,兩槽口的寬度與間距與叉車的叉齒相匹配。
所述的輥筒支架高度為叉車的叉齒高度相當。
所述的槽口形狀包括矩形或梯形。
所述的槽口中心點的間距為叉車的兩根叉齒之間間距為600mm。
所述的輥道支架底部設有三種支腳,其中第一種支腳為方形立柱狀,起到支撐整個輥道結構的作用;
第二種支腳:包括成對設置的支撐杆,連接兩支撐杆的連接杆,以及設置在支撐杆下的卡槽;
第三種支腳:包括兩根相互連接直徑不同的圓柱形立柱,其中直徑小的立柱位於直徑大的立柱下方,並在其底部設有方形墊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只需一名叉車司機操作叉車即可,比傳統方式節約了三位勞動力,不許手動搬運,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和人力成本。
(2)叉車運送巖棉板時,叉齒插入廢棄巖棉中,不會損壞成品巖棉板。
(3)由於輥筒支架上有兩道槽口,正好落入叉齒,因此叉齒不會對輥筒造成損傷;同時由於槽口為等腰梯形,方便叉齒落入,不會對槽口造成損傷。
(4)提高操作安全性,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識:1為輥筒,2為輥筒支架,3為輥道支架、4為第一種支腳、5為第二種支腳、6為第三種支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巖棉板輸送輥道結構,包括輥筒1、輥筒支架2和輥道支架3,輥筒支架2有兩條,支撐著滾筒兩端,輥筒支架某一條有兩道槽口。
所述的輥筒支架2高度為叉車的叉齒高度的1.2倍,槽口形狀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邊長度為叉車叉齒寬度的1.2倍,下底邊長度等於叉車叉齒的寬度,槽口中心點的間距為叉車的兩根叉齒之間間距,優選的,為600mm。
所述的輥道支架3底部設有三種支腳,其中第一種支腳4為方形立柱狀,起到支撐整個輥道結構的作用;
第二種支腳5:包括成對設置的支撐杆,連接兩支撐杆的連接杆,以及設置在支撐杆下的卡槽,可以使輥道支架3卡設在軌道上,並移動起到移動支撐的作用;
第三種支腳6:包括兩根相互連接直徑不同的圓柱形立柱,其中直徑小的立柱 位於直徑大的立柱下方,並在其底部設有方形墊塊,其中小直徑立柱與大直徑立柱之間可以相對運動,從而調節輥道支架3的高度。
巖棉板經過適當包裝,使得每包的重量為叉車向上搬運貨物的一般重量,每包底部裝入廢棄巖棉塊,方便叉車的叉齒進入,同時防止叉齒直接接觸成品巖棉塊,對其造成損傷,導致成品報廢。
當叉車駕駛員操作叉車,將巖棉板安放在輥道上時,叉齒正好落入輥筒支架上的槽口內,因此叉齒不會對輥筒造成損傷。
而且可以選擇輥道支架3的不同支腳適應不同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