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墜器的制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1:46:51 2
專利名稱:防墜器的制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墜器的制動裝置,特別是使用於防止高空活動或作業的人 員或物品不慎墜落的防墜器。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意外墜落的事情發生,從事高空活動或作業的人員,都會以防墜器防止 發生跌倒或墜落的情況,防墜器主要是利用一卷收裝置控制一捲軸,使該捲軸可釋放或卷 收一安全帶,以達到控制該安全帶伸縮的目的,並利用一制動裝置使該安全帶帶動該捲軸 轉動的瞬間速度達到一定值時限制該捲軸轉動,然而目前制動裝置主要為利用該捲軸轉動 時所產生的離心力,使擺動件向外擺動,而卡摯於周圍的棘齒中來達到制動效果,但此種方 式為具有下列不足(一 )當擺動件擺動進入棘齒時,捲軸轉動的轉動力會在擺動件與棘齒的瞬間完 全作用於棘齒,進而產生極大的摩擦力,因此擺動件容易產生未完全卡摯於棘齒即停止擺 動,造成卡摯不確實,若旋轉力過大時,即會發生擺動件於棘齒上滑動,而使人員繼續墜落。( 二)由於擺動件及樞接該擺動件的軸系受到體積及結構設計上的限制,其體積 通常無法過大,因此相對的其結構強度亦會較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讓防墜器憑藉制動裝置達到確實防墜的效果,以確 保使用者的安全。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墜器的制動裝置,該防墜器設置有本體、卷 收裝置以及制動裝置,其中該本體由上殼體與下殼體所組成,且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置有支架;該卷收裝置設置有卷收輪,卷收輪具有卷收部,卷收部兩端分別設置有軸部,軸部 樞接於支架內,並於卷收輪上繞設有安全帶,而卷收部一側表面環繞軸部依序間隔設置有 軸柱、第一止擋柱以及第二止擋柱;該制動裝置設置有中空狀的制動件與中空狀的偏擺件以及彈性元件,而制動件固 設於支架與軸部之間,且制動件內側緣上設置有棘齒,而偏擺件設置於制動件內,且軸柱、 第一止擋柱以及第二止擋柱位於偏擺件內,並於偏擺件內側緣上間隔依序設置有樞接部、 第一抵持部以及第二抵持部,該偏擺件外側凸設有卡止部,且樞接部形成凹陷狀,並使軸柱 位於樞接部內,而彈性元件一端連接於卷收部靠近第二止擋柱處,且另一端連接於偏擺件 內側的樞接部與第一抵持部之間,使第一抵持部抵持於第一止擋柱,讓卡止部與棘齒形成 間距,而第二抵持部與第二止擋柱形成有間距。所述的防墜器的制動裝置,其中,該卷收輪於遠離軸柱的另一側軸部上連接有卷
O本實用新型使安全帶抽出本體的瞬間速度達到一定值時,偏擺件會朝向棘齒偏擺,使偏擺件抵持棘齒,讓安全帶無法繼續拉出本體,以確保使用者停止墜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立體圖(一);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立體圖(二);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立體圖(三);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四);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示意圖(一);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示意圖(二)。附圖標記說明1、本體;11、上殼體;12、下殼體;13、支架;131、滾輪;14、固定件; 2、卷收裝置;21、卷收輪;211、卷收部;212、軸部;213、軸柱;214、第一止擋柱;215、第二止 擋柱;22、安全帶;23、卷簧;24、扣環;3、制動裝置;31、制動件;311、棘齒;32、偏擺件;321、 樞接部;322、第一抵持部;323、第二抵持部;324、卡止部;33、彈性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本體1、卷收裝置2 以及制動裝置3,其中該本體1是由上殼體11與下殼體12所組成,且上殼體11與下殼體12之間設置 有支架13,支架13 —側並排樞設有兩個滾輪131,而本體1 一側設置有固定件14。該卷收裝置2設置有卷收輪21以及卷簧23,卷收輪21具有卷收部211,卷收部 211兩端分別設置有軸部212,軸部212樞接於支架13內,並於卷收輪21上繞設有安全帶 22,且安全帶22經由兩個滾輪131之間穿出本體1,並於安全帶22末端設置有扣環對,且 卷收部211 —側表面為環繞軸部212依序間隔設置有軸柱213、第一止擋柱214以及第二止 擋柱215,而卷簧23連接於卷收輪21於遠離軸柱213的另一側軸部212。該制動裝置3設置有中空狀的制動件31與中空狀的偏擺件32以及彈性元件33, 而制動件31固設於支架13與軸部212之間,且制動件31內側緣上設置有棘齒311,而偏 擺件32設置於制動件31內,且軸柱213、第一止擋柱214以及第二止擋柱215位於偏擺件 32內,並於偏擺件32內側緣上間隔依序設置有樞接部321、第一抵持部322以及第二抵持 部323,外側凸設有卡止部324,且樞接部321形成凹陷狀,並使軸柱213位於樞接部321內, 而彈性元件33 —端連接於卷收部211靠近第二止擋柱215處,且另一端為連接於偏擺件32 內側的樞接部321與第一抵持部322之間,使第一抵持部322抵持於第一止擋柱214,而讓 卡止部3 與棘齒311形成一間距,而第二抵持部322與第二止擋柱215形成有一間距。請參閱圖1至圖8,如圖1所示,當使用者於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先將固定件14固 定於穩固的位置,而扣環M扣住使用者,如圖3、圖4、圖6,在正常的使用狀況下,使用者在 移動位置時,會拉動安全帶22以平緩的速度拉出本體1,讓卷收輪21會跟隨轉動,使軸柱 213與第一止擋柱214推動偏擺件32的樞接部321與第一抵持部322,使偏擺件32隨卷收 輪21轉動,而當偏擺件32於制動件31內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會使偏擺件32產生偏擺 力,由於彈性元件33 —端連接於卷收部211靠近第二止擋柱215處,且另一端為連接於偏擺件32內側的樞接部321與第一抵持部322之間,因此在卷收輪21以平緩的速度轉動時 偏擺件32所產生的偏擺力不足以讓彈性元件33彈性變形,而使第一抵持部322抵持於第 一止擋柱214,讓卡止部324與棘齒311形成一間距,使安全帶22可順利拉出本體1,而在 安全帶22拉出本體1時,卷收輪21會帶動卷簧23彈性捲曲,進而產生復位能力,所以當使 用者與本體1間的距離縮短時,卷簧23的復位能力即會帶動卷收輪21反向捲動,以將安全 帶22卷收於本體1內;當使用者不慎產生快速墜落,而使安全帶22抽出本體1的瞬間速 度達到一定值時,如圖3、圖4及圖7所示,當偏擺件32於制動件31內快速旋轉時,偏擺件 32所產生的偏擺力會大於彈性元件33的彈性變形力,使偏擺件32朝向棘齒311偏擺,而當 偏擺件32的卡止部3M進入棘齒311後,卷收輪21的旋轉力即會通過偏擺件32抵持棘齒 311,而在卡止部3M抵持棘齒311時,卷收輪21還是處於自由樞轉的狀態,而在第二止擋 柱215靠近並抵持第二抵持部323後,第二止擋柱215即會將卷收輪21的旋轉力對動第二 抵持部323,而由於偏擺件32的卡止部3M抵持於棘齒311,進而使卷收輪21停止作動,讓 安全帶22無法繼續拉出本體1,以確保使用者停止墜落。是以,本實用新型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失,並可增進防墜器的功效,其關鍵 技術在於(一 )由於偏擺件32的卡止部3 因偏擺力進入棘齒311時,由於卷收輪21還是 處於自由樞轉的狀態,所以卷收輪21的旋轉力不會瞬間作用於偏擺件32以及棘齒311,而 讓卡止部3M具有緩衝狀態,此緩衝狀態時間相等於第二止擋柱215位移至抵持第二抵持 部323所需的時間,使卡止部3 可完全進入棘齒311內,以確實的形成卡摯。( 二)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偏擺件32為中空狀的設置,使偏擺件32形成環狀體,因 此偏擺件32整體的結構強度可大為提升,而使偏擺件32不易因瞬間衝擊力損壞,更可確保 使用者的安全。
權利要求1.一種防墜器的制動裝置,該防墜器設置有本體、卷收裝置以及制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本體由上殼體與下殼體所組成,且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置有支架; 該卷收裝置設置有卷收輪,卷收輪具有卷收部,卷收部兩端分別設置有軸部,軸部樞接 於支架內,並於卷收輪上繞設有安全帶,而卷收部一側表面環繞軸部依序間隔設置有軸柱、 第一止擋柱以及第二止擋柱;該制動裝置設置有中空狀的制動件與中空狀的偏擺件以及彈性元件,而制動件固設於 支架與軸部之間,且制動件內側緣上設置有棘齒,而偏擺件設置於制動件內,且軸柱、第一 止擋柱以及第二止擋柱位於偏擺件內,並於偏擺件內側緣上間隔依序設置有樞接部、第一 抵持部以及第二抵持部,該偏擺件外側凸設有卡止部,且樞接部形成凹陷狀,並使軸柱位於 樞接部內,而彈性元件一端連接於卷收部靠近第二止擋柱處,且另一端連接於偏擺件內側 的樞接部與第一抵持部之間,使第一抵持部抵持於第一止擋柱,讓卡止部與棘齒形成間距, 而第二抵持部與第二止擋柱形成有間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墜器的制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卷收輪於遠離軸柱的另一 側軸部上連接有卷簧。
專利摘要一種防墜器的制動裝置,設置有本體,本體內具有支架,而支架樞接有卷收裝置的卷收輪,並於卷收輪上繞設有安全帶,而卷收輪一側表面依序間隔設置有軸柱、第一止擋柱以及第二止擋柱,而卷收輪一側固設有制動件,且制動件內側緣上設置有棘齒,並於制動件內設置有中空狀的偏擺件,且軸柱、第一止擋柱以及第二止擋柱位於偏擺件內,使安全帶抽出本體的瞬間速度達到一定值時,偏擺件為會朝向棘齒偏擺,使偏擺件抵持棘齒,讓安全帶無法繼續拉出本體,以確保使用者停止墜落。
文檔編號A62B35/00GK201862170SQ20102063539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6日
發明者洪錦芳 申請人:彰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