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9:21:41
專利名稱: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電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
背景技術:
—般的加熱裝置如
圖1所示,該加熱裝置10透過一第一電刷11及一第二電刷12分別與一第一導線111及一第二導線121形成連接,而該第一導線111及該第二導線121電性連接交流電源,則當電源導通時,該加熱裝置10形成電路迴路中強大的阻抗,則該加熱裝置10即能產生熱能而作能對待加熱物品進行加熱;然而,由於該加熱裝置10是分別連接於第一導線111與第二導線121,第一導線111及第二導線121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則在電路迴路導通時,電路迴路的導線周圍即會產生磁場,而當第一導線111與第二導線121之間的距離越大時,電路迴路所產生的磁場越弱,而電感值亦越大,而當電感值越大時,亦會同時升高電壓,造成電壓的波動;如此,便更會直接影響加熱裝置的加熱作用,使該加熱裝置的加熱效率不良,而造成加熱裝置加熱效能不彰的缺失;有鑑於此,本發明人潛心研究並更深入構思,歷經多次研發試作後,終於發明出一種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主要目的是解決公知導電結構的電感值大而會影響加熱裝置效能的缺失。為達前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一導電結構供以電性連接一加熱裝置,而該導電結構包含:相穿套的一第一導電管以及一第二導電管,該第一導電管及該第二導電管分別為以低電阻而具導電性的材質製成的空心管結構,且第一導電管與第二導電管之間設置一絕緣單元,該第一導電管及該第二導電管分別導通高頻交流電源,且該加熱裝置再分別與該第一導電管及該第二導電管電性導通。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電管及所述第二導電管穿套的方式為第一導電管套設於第二導電管外,或是第二導電管套設於所述第一導電管外。進一步的,所述絕緣單元為一絕緣塗層塗布於所述第一導電管與第二導電管接觸的面上,或以一絕緣套管套設於所述第一導電管及所述第二導電管之間。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電管或第二導電管,與高頻交流電源、加熱裝置之間接觸設置一導電塊接觸導通,所述導電塊由低電阻的材質所製成。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為平板結構的加熱板或具有成形部的加熱模板。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為加熱成形上模及加熱成形下模,所述加熱成形上模及所述加熱成形下模可對合併分別電性連接所述導電結構。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接觸一連續滾動式加熱帶設置。進一步的,所述導電結構包含複數第一導電管。[0014]進一步的,所述導電結構包含複數第二導電管。進一步的,所述導電結構包含三個所述第一導電管以及一個所述第二導電管,而其中兩個第一導電管是分別透過一導電塊與所述加熱裝置電性導通,而另外一第一導電管則與所述第二導電管穿套設置,且所述第二導電管穿出所述第一導電管後直接電性導通所述加熱裝置。藉由第一導電管與第二導電管相穿套的結構關係,最大幅度地降低第一導電管與第二導電管之間的距離,藉以最大幅度地降低電感值的產生,從而提高電壓電流的穩定性,當然也就能同時提高加熱裝置的穩定性及效能,且因可有效降低電感量,則又能避免高頻電源末端輸出變壓器的損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為公知加熱裝置的電連接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加熱裝置為加熱板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加熱裝置為加熱板的剖視平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加熱裝置上具有成形部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加熱裝置上具有成形部的剖視平面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各導電管數量設置為三的實施例外觀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配合上加熱成形模及下加熱成形模使用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配合加熱成形上模及加熱成形下模使用的剖視平面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加熱裝置接觸連續滾動式加熱帶使用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加熱裝置10第一電刷11第一導線111第二電刷12第二導線121加熱裝置20加熱板20A成形部21加熱成形上模20B加熱成形下模20C第一導電管30第二導電管40絕緣單元50導電塊60連續滾動式加熱帶70
具體實施方式
[0037]為使貴審查委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附圖詳述如後: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如圖2-圖9所示,一導電結構供以電性連接一加熱裝置20,而該導電結構包含:相穿套的一第一導電管30以及一第二導電管40,且第一導電管30與第二導電管40之間設置一絕緣單元50,該第一導電管30及該第二導電管40分別導通高頻交流電源,且該加熱裝置20再分別與該第一導電管30及該第二導電管40電性導通,其中:該第一導電管30及該第二導電管40分別為以低電阻而具導電性的材質製成的空心管結構,該第一導電管30及該第二導電管40穿套的方式可為第一導電管30套設於第二導電管40外,或是第二導電管40套設於該第一導電管30外皆可;且該第一導電管30及該第二導電管40的數量更可依需求增加為複數,如圖6所示;而該絕緣單元50可為一絕緣塗層塗布於該第一導電管30與第二導電管40接觸的面上,或是以一絕緣套管套設於該第一導電管30及該第二導電管40之間;以及且該第一導電管30、第二導電管40電性導通高頻交流電源或加熱裝置20的方法可分別透過一導電塊60接觸導通,該導電塊60由低電阻的材質所製成,該導電塊60接觸設置於該第一導電管30、該第二導電管40與高頻交流電源之間、該第一導電管30與加熱裝置20之間以及該第二導電管40與該加熱裝置20之間;而該加熱裝置20可為平板結構的加熱板20A,如圖2、圖3所示;該加熱板20A上可為具有一成形部21的形態,如圖4、圖5所示;該加熱裝置20可為加熱成形上模20B、加熱成形下模20C,且該加熱成形上模20B及該加熱成形下模20C可對合併可分別電性分別連接一個該導電結構,如圖7、圖8所示;或是該加熱裝置20A再接觸一連續滾動式加熱帶70設置,透過該加熱裝置20A使熱傳導至該連續滾動式加熱帶70,使該連續滾動式加熱帶70具有加熱效果,如圖9所示。以上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的結構組態,藉該第一導電管30與該第二導電管40相套設的結構關係,使該第一導電管30與該第二導電管40之間的距離減縮至最小值,當該第一導電管30與該第二導電管40之間的距離降低,亦能同時降低整個電路迴路產生的電感,使電感值降到最低,提高電流的穩定性,並能避免電壓的幹擾,如此便能提高加熱裝置20的加熱穩定性,且因可有效降低電感量,則能避免高頻電源末端輸出變壓器的損壞,提聞加熱裝置20效能並提聞使用壽命。另外,上述的實施例皆以第一導電管30與第二導電管40透過導電塊60與高頻交流電源或加熱裝置20導通的電性連接方式作為說明,然,為適應不同的需求,該第一導電管30與第二導電管40的電性連接方式亦能作布局的改變,如圖10所示,其中:如圖10所示,該第一導電管30及第二導電管40的數量及布局可作改變,且是可以設置複數第一導電管30或複數第二導電管40,且該第一導電管30及該第二導電管40的數量不需相同,只要設置至少一個該第一導電管30及至少一個該第二導電管40即可,而如圖10所示的實施例是設置三個第一導電管30以及一個第二導電管40,而其中兩個第一導電管30是分別透過導電塊60與該加熱裝置20電性導通,而另外一第一導電管30則與該第二導電管40穿套設置,且該第二導電管40穿出該第一導電管30後直接電性導通該加熱裝置20而不需透過該導電塊60,如此亦能完成電性導通,達成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功效。而上述各實施例所使用的高頻交流電源,指將50/60HZ的電源,經整流升頻後的高頻率電源,做為加熱用電源。以上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這些並非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做出許多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一導電結構供以電性連接一加熱裝置,而所述導電結構包含: 相穿套的一第一導電管以及一第二導電管,所述第一導電管及所述第二導電管分別為以低電阻而具導電性的材質製成的空心管結構,且第一導電管與第二導電管之間設置一絕緣單元,所述第一導電管及所述第二導電管分別導通高頻交流電源,且所述加熱裝置再分別與所述第一導電管及所述第二導電管電性導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電管及所述第二導電管穿套的方式為第一導電管套設於第二導電管外,或是第二導電管套設於所述第一導電管外。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絕緣單元為一絕緣塗層塗布於所述第一導電管與第二導電管接觸的面上,或以一絕緣套管套設於所述第一導電管及所述第二導電管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電管或第二導電管,與高頻交流電源、加熱裝置之間接觸設置一導電塊接觸導通,所述導電塊由低電阻的材質所製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裝置為平板結構的加熱板或具有成形部的加熱模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裝置為加熱成形上模及加熱成形下模,所述加熱成形上模及所述加熱成形下模可對合併分別電性連接所述導電結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裝置接觸一連續滾動式加熱帶設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結構包含複數第一導電管。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結構包含複數第二導電管。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結構包含三個所述第一導電管以及一個所述第二導電管,而其中兩個第一導電管是分別透過一導電塊與所述加熱裝置電性導通,而另外一第一導電管則與所述第二導電管穿套設置,且所述第二導電管穿出所述第一導電管後直接電性導通所述加熱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熱裝置的導電結構,其主要是透過具導電能力的空心管結構電性導通加熱裝置,且使第一導電管及第二導電管以相穿套的方式配置,以最大幅度降低第一導電管與第二導電管之間的距離,藉以降低可能產生的電感值,從而達到穩定電壓電流,同時提高並穩定加熱裝置的加熱效能,且因可有效降低電感量,則又能降低電壓幹擾,避免高頻電源末端輸出變壓器的損壞。
文檔編號H05B3/08GK203057550SQ20122053157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劉忠男 申請人:崑山渝榕電子有限公司, 劉忠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