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遠紅外線針式理療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7:29:11
專利名稱:磁性遠紅外線針式理療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保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磁性遠紅外線理療針。
背景技術:
在我國傳統的中醫醫療方法中常使用到艾絨進行灸療的方法,可以溫 通經脈,驅寒祛溼,對穴位進行艾灸對疾病的治療有顯著療效。現有傳統 的針對四肢穴位的中醫灸療方法是將艾絨點燃後和穴位保持一定距離,燃 燒的艾的熱量及藥性傳到穴位處起到溫灸的療效。隨著中醫現代化的發 展,關於艾灸的治療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現有理論發現除了艾絨自身 的藥性對人體的作用外,艾絨在燃燒時會發射紅外線中大部分波長集中在
8-15微米的區域內。這一區域的遠紅外線與人體自身發射的遠紅線波長 基本相同,在人體接受了這一波段的遠紅外線後將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 加快新陳代謝,促使吞噬細胞的互動能力增強,起到了消炎等作用。在現 有的醫療研究領域中,現有技術使用紅外線發熱陶瓷或其餘材料發射遠紅 外線,並將這一波長段的遠紅外線針對人體的病患處進行照射,給與治療。 而在我國傳統中醫理論中會在上述治療過程中同時配合磁療,由於人體血 液是帶有電荷的,所以磁場對人體的內循環具有真理的作用,配合其餘治 療方法,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但現有技術存在幾點問題,第一,在中醫理論中,人體的病灶處正是 對熱量最為不敏感的部分,而周圍皮膚依然對紅外線照射所產生的熱量非 常敏感,大功率的遠紅外線對人體照射易引起人體的皮膚表面的灼傷;第 二,由於治療設備大多體積較大,並且非醫護人員操作困難,所以並不適 合家庭普通理療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了一種使用具有發射8-15微米遠紅外線特性的遠 紅外材料,並且針對人體病灶處進行小面積針式理療的遠紅外針,同時在 針口處加設磁環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殼、遠紅外陶瓷、針口、供電線路、調溫部件、 磁環,所述的外殼為由耐熱塑料製成的圓柱形空腔體,在外殼的圓柱形空 腔體中填裝有遠紅外陶瓷,所述的遠紅陶瓷受熱升溫後所發射的遠紅外線 波長段集中在8-15微米;所述的針口在外殼的底端,為內環直徑為lcm 以下的空心圓柱體,所述的遠紅外陶瓷與針口上的空心柱體貫通,可通過 針口上的空心柱體向外界發射遠紅外線;所述的供電線路與遠紅外陶瓷連 接,實現電流通路,調溫部件可根據患者在治療時的需要調節遠紅外陶瓷
的溫度。所述的磁環為圓環形,磁場強度為1000-2000高斯,安裝在針口 的外延端。
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的優點在於針對人體的病灶處進行小面 積的針式理療再加磁療輔助,不會對人體其餘的皮膚產生灼傷;而且無需 使用艾條等操作繁瑣的治療方法,操作簡便,效果良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殼l、遠紅外陶瓷2、針口3、供電線路4、調溫 部件5、磁環6,所述的外殼l為由耐熱塑料製成的圓柱形空腔體,在外 殼1的圓柱形空腔體中填裝有遠紅外陶瓷2,所述的遠紅陶瓷2受熱升溫 後所發射的遠紅外線波長段集中在8-15微米;所述的針口 3在外殼1的 底端,為內環直徑為lcm以下的空心圓柱體,所述的遠紅外陶瓷2與針口 3上的空心柱體31貫通,可通過針口 3上的空心柱體31向外界發射遠 紅外線;所述的供電線路4與遠紅外陶瓷2連接,實現電流通路,調溫部 件5可根據患者在治療時的需要調節遠紅外陶瓷2的溫度;所述的磁環6 為圓環形,磁場強度為1000-2000高斯,安裝在針口3的外延端。
權利要求1、磁性遠紅外線針式理療器,包括遠紅外陶瓷(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外殼(1)、針口(3)、供電線路(4)、調溫部件(5),所述的外殼(1)為由耐熱塑料製成的圓柱形空腔體,在外殼(1)的圓柱形空腔體中填裝有遠紅外陶瓷(2),所述的遠紅外陶瓷(2)受熱升溫後所發射的遠紅外線波長段集中在8-15微米;所述的針口(3)在外殼(1)的底端,所述的遠紅外陶瓷(2)與針口(3)上的空心柱體(31)貫通,可通過針口(3)上的空心柱體(31)向外界發射遠紅外線;所述的供電線路(4)與遠紅外陶瓷(2)連接,實現電流通路,調溫部件(5)可根據患者在治療時的需要調節遠紅外陶瓷(2)的溫度;所述的磁環(6)為圓環形,磁場強度為1000-2000高斯,安裝在針口(3)的外延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線針式理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空心柱體(31)為內環直徑為lcm以下的空心圓柱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保健領域,具體涉及磁性遠紅外線針式理療器。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了一種使用具有發射8-15微米遠紅外線特性的遠紅外材料,並且針對人體病灶處進行小面積針式理療的遠紅外針再加磁療輔助,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紅外線灼傷人體皮膚和操作複雜等問題,而且無需使用艾條等操作繁瑣的治療方法,操作簡便,效果良好。
文檔編號A61N2/00GK201150723SQ200720077670
公開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8日
發明者夏海天, 張建君 申請人:上海甲秀工業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