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放置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2:52:2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具放置架。
背景技術:
在電子組裝廠的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數量的不良品,處理這些不良品的維修人員會用到各種型號的螺絲刀、剪鉗、尖嘴鉗、鑷子、吸錫槍等工具。這些工具因為常用,一般都隨時放置在工作檯面上。這不但影響工作檯面的5S 質量,而且隨意放置的工具很容易碰撞到在維修的產品,導致產品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工具放置架,能夠將各種工具統一收納。
一種工具放置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均設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呈夾角相連的第一板與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凸設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板與所述底座之間具有間距且與所述底座相向,所述第二板上設有卡持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凸設在所述底座上的多個側板,以及蓋設在多個所述側板上並與多個所述側板均相連的頂板,所述頂板及多個所述側板圍成一個容納腔,所述頂板上設有容納孔;所述第三支架包括凸設在所述底座上的多個擋板,多個所述擋板圍成一個放置腔。
其中,還包括設在所述底座上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包括相連的卡持環與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凸設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卡持環與所述底座之間具有間距且與所述底座相向。
其中,所述底座上設有若干第一固持件、若干第二固持件、若干第三固持件及若干第四固持件;一個所述第一支架與一個所述第一固持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一固持件的數量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一支架的數量;一個所述第二支架與一個所述第二固持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二固持件的數量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二支架的數量;一個所述第三支架與一個所述第三固持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三固持件的數量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三支架的數量;一個所述第四支架與一個所述第四固持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四固持件的數量大於或等於所述第四支架的數量。
其中,所述第一固持件、所述第二固持件、所述第三固持件及所述第四固持件均為磁吸座、卡座或螺紋緊固件。
其中,所述底座上對應單個所述第一支架中的所述卡持孔的位置設有定位孔。
其中,單個所述第一支架中的所述卡持孔包括多個腰型孔、多個圓孔及多個方孔。
其中,單個所述第一支架中的多個所述腰型孔、多個所述圓孔及多個所述方孔均陣列分布。
由此,本實用新型的工具放置架,通過設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能夠分別放置不同類型的工具,將各種工具統一收納在工具放置架中,從而避免工具隨意放置在工作檯面上,保持了工作檯面的5S質量。
附圖說明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徵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工具放置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工具放置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件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工具放置架10,包括底座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和第三支架14,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及第三支架14均設在底座 11上。
如圖1所示,其中,第一支架12包括呈夾角相連的第一板122與第二板121。第一板122凸設在底座11上,第二板121則懸空在底座11之上,其與底座11之間具有間距。並且,第二板121的板面與底座111的表面相向,即第一支架12呈折彎形狀,其折彎部分彎向底座111。第二板121上設有至少一個卡持孔(圖未標),工具可以通過卡持在所述卡持孔中而被「懸掛」在第一支架12上。本實施例中,第一板122與第二板121間的所述夾角為90°,即第二板121平行於底座111的表面。此種設計有利於平穩放置工具。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夾角可以根據具體需要予以設定。
如圖1所示,可選的,第二板121上的所述卡持孔分為腰型孔、圓孔及方孔,以此來適配放置不同的工具。例如,腰型孔適用於剪鉗或尖嘴鉗等徑向尺寸較大的工具;圓孔及方孔適用於鑷子或小號螺絲刀等徑向尺寸較小的工具。為了能放置更多工具,腰型孔、圓孔及方孔的數量均可為多個。並且,出於整齊放置及便於加工孔的目的,多個腰型孔、多個圓孔及多個方孔均陣列分布,同種類型的孔也可以集中在一起。
如圖1所示,可選的,底座11上對應第二板121上的所述卡持孔的位置,還設有定位孔111,每個定位孔111對應一個所述卡持孔。當工具卡持到所述卡持孔中時,工具的端部會插入到定位孔111中。從而定位孔111起到定位工具的作用,使工具穩固放置。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不設定位孔111。
如圖1所示,第二支架13包括凸設在底座11上的多個側板132,以及蓋設在多個側板132上並與多個側板132均相連的頂板131,頂板131及多個側板132圍成一個容納腔(圖未標),即第二支架13呈有封蓋的盒狀。頂板131上設有容納孔 (圖未標),工具可以放入所述容納孔進而被收納在所述容納腔中。本實施例中,所述容納孔的孔徑較大,第二支架13適用於收納溶劑瓶等容器。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支架13可用於收容其他類型的工具,所述容納孔的孔徑適配工具外徑即可。
如圖1所示,第三支架14包括凸設在底座11上的多個擋板(圖未標),多個所述擋板圍成一個放置腔(圖未標),即第三支架14呈敞口的盒狀。工具可以放入放入所述放置腔內,進而被收納於第三支架14中。本實施例中,所述放置腔較為狹長,適用於放置吸焊槍或大號螺絲刀等軸向尺寸較大的工具。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設置所述放置腔的尺寸,以適配其他類型的工具。
由此,本第一實施例的工具放置架10,通過設置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 和第三支架14,能夠分別放置不同類型的工具,將各種工具統一收納在工具放置架10中,從而避免工具隨意放置在工作檯面上,保持了工作檯面的5S質量。
如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工具放置架20。如圖2所示,在本第二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底座21上還設有第四支架25。第四支架 25包括相連的卡持環252與支撐件251,支撐件251凸設在底座21上,卡持環252 則懸空在底座21之上,其與底座21之間具有間距,並且卡持環252的環面與底座 21的表面相向。工具的側面卡持在卡持環252中而底面放置在底座21上,由此工具被收納在第四支架25中。例如,第四支架25中收納有膠水瓶,膠水瓶的側面卡持在卡持環252中而底面放置在底座21上。或者,工具也可以懸掛在卡持環252 上。
另外,本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25的數量均不限於為一個。具體的,底座21上設有若干第一固持件、若干第二固持件、若干第三固持件及若干第四固持件,分別用於可拆卸地固定若干所述第一支架、若干所述第二支架、若干所述第三支架及若干第四支架25。其中,一個所述第一支架與一個所述第一固持件可拆卸地連接,並且所述第一固持件的數量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一支架的數量。即底座21上設有一定數量的所述第一固持件,可以根據需要增減所述第一支架的數量,以滿足不同的需要。由於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一固持件之間為可拆連接,因此可以便捷的裝拆所述第一支架。從而本實施例的方案能夠根據需要自由搭配所述第一支架的數量。類似的,一個所述第二支架與一個所述第二固持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二固持件的數量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二支架的數量。一個所述第三支架與一個所述第三固持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三固持件的數量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三支架的數量。一個第四支架25與一個所述第四固持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四固持件的數量大於或等於第四支架25的數量。本實施例中,第一固持件、第二固持件、第三固持件及第四固持件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予以確定,不限於為1個、2個,或者2個以上。
本第二實施例中,可選的,所述第一固持件、所述第二固持件、所述第三固持件及所述第四固持件均為磁吸座、卡座或螺紋緊固件。所述磁吸座即為能提供磁力的基座,例如為基座內置磁體的結構。當採用磁吸座時,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25均依靠磁吸座的磁力作用形成可拆卸連接。當採用卡座時,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25均卡接在卡座中形成可拆卸連接。或者也可以採用螺紋緊固件,例如採用螺紋盲孔或螺絲柱。此時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25均螺接在螺紋緊固件中。上述連接結構與連接方式簡便易行,成本低廉。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不限於為上述所列的連接結構與連接方式。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持件、所述第二固持件、所述第三固持件及所述第四固持件中的結構形式可以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固持件與所述第二固持件為磁吸座,所述第三固持件為卡座,所述第四固持件為螺紋緊固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的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