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耳機收納結構、藍牙耳機和智能手錶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5:32:02 3

本發明涉及藍牙耳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藍牙耳機收納結構、一種藍牙耳機和一種智能手錶。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電子設備的便攜性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藍牙耳機來進行通話或欣賞音樂,藍牙耳機自身帶有接聽/掛機功能,可以方便地接打電話。一些藍牙耳機為了便於攜帶,設置在智能手錶上,接到電話時,再從智能手錶上取下,進行接打電話。
然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智能手錶中,收納藍牙耳機的結構設計簡陋,例如僅通過卡槽實現卡接固定,接聽電話時,用戶需要使用一定的力度取下藍牙耳機,拿取操作費力,且不方便,增加了用戶接聽電話的操作和時間,影響了使用藍牙耳機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現有技術藍牙耳機收納結構在取用藍牙耳機時不夠方便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的一種藍牙耳機收納結構、一種藍牙耳機和一種智能手錶,以便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藍牙耳機收納結構,包括收納藍牙耳機的殼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用於卡緊所述藍牙耳機的卡緊機構,以及驅動所述卡緊機構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導電柱,所述導電柱用於與所述藍牙耳機上的導電觸點接觸,獲取所述藍牙耳機接聽按鍵被觸發的第一電信號,以及所述藍牙耳機放入所述殼體的第二電信號,並將獲取的所述第一電信號和所述第二電信號發送給所述驅動機構;
所述驅動機構,用於在收到所述導電柱發送的所述第一電信號後,驅動所述卡緊機構運動,使所述卡緊機構釋放所述藍牙耳機;以及在收到所述導電柱發送的所述第二電信號後,驅動所述卡緊機構向相反方向運動,卡緊所述藍牙耳機。
可選地,所述卡緊機構為設置在所述殼體至少一側的可活動的側殼。
可選地,所述卡緊機構為設置在所述殼體相對兩側的可活動的側殼,兩個所述側殼上還設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用於與所述藍牙耳機上的凹槽卡接。
可選地,所述側殼上設置有齒杆;所述齒杆的軸向垂直所述側殼,並指向所述殼體;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和設置在所述電機上的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杆嚙合;
當所述電機轉動時,通過齒輪傳動,驅動所述側殼往復移動,卡緊或釋放所述藍牙耳機。
可選地,所述側殼為條狀,所述殼體在所述側殼下方還設置有限位板,所述側殼貼合所述限位板進行往復運動。
可選地,所述殼體內側底面設置有齒杆槽和電機槽;
所述齒杆置於所述齒杆槽內,並可沿所述齒杆槽滑動;
所述電機連同所述齒輪置於所述電機槽內,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杆平齊嚙合。
可選地,所述殼體還包括上蓋,所述上蓋用於封蓋所述齒杆和所述齒輪。
可選地,所述藍牙耳機收納結構設置在手帶上,所述手帶與所述殼體連接,用於將所述藍牙耳機收納結構佩戴在使用者腕部。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與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藍牙耳機收納結構配合使用的藍牙耳機,所述藍牙耳機上設置有導電觸點,所述導電觸點用於與所述藍牙耳機收納結構的導電柱導電接觸。
依據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智能手錶,該智能手錶的錶盤上設置有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藍牙耳機收納結構,所述藍牙耳機收納結構用於收納如上所述的藍牙耳機。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藍牙耳機收納結構上設置導電柱接收電信號,並根據該電信號,在藍牙耳機接聽按鍵被觸發時,驅動卡緊機構自動釋放藍牙耳機,在藍牙耳機放入殼體內時,驅動卡緊機構自動卡緊藍牙耳機,實現了藍牙耳機的便捷收納,節省了使用者接聽電話的操作和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藍牙耳機收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藍牙耳機收納結構的卡緊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藍牙耳機收納結構的驅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圈選區域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藍牙耳機收納結構裝配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藍牙耳機收納結構的上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藍牙耳機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智能手錶結構示意圖;
圖中,1、藍牙耳機收納結構;2、側殼;21、齒杆;22、卡接凸起;23、限位板;24、齒杆槽;3、驅動機構;31、電機;32、齒輪;33、電機槽;4、導電柱;5、手帶;6、避讓槽;7、上蓋;8、藍牙耳機;9、聽筒;10、卡槽;11、導電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本發明的核心思想是,在藍牙耳機收納結構上設置導電柱,用來與藍牙耳機導電接觸獲取電信號,並根據該電信號,在藍牙耳機接聽按鍵被觸發時,驅動卡緊機構自動釋放藍牙耳機,在藍牙耳機放入殼體內時,驅動卡緊機構自動卡緊藍牙耳機,實現了藍牙耳機的便捷收納,節省了使用者接聽電話時拿取藍牙耳機的操作和時間。
實施例一
圖1-圖6示出了本發明藍牙耳機收納結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6所示,該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包括收納藍牙耳機的殼體,殼體上設置有用於卡緊藍牙耳機的卡緊機構,以及驅動卡緊機構運動的驅動機構3,在本實施例中,該卡緊機構為設置在殼體左右兩側的側殼2。殼體上還設置有導電柱4,導電柱4用於與藍牙耳機上的導電觸點接觸,獲取藍牙耳機接聽按鍵被觸發的第一電信號,以及藍牙耳機放入殼體的第二電信號,並將獲取的第一電信號和第二電信號發送給驅動機構3。
驅動機構3,用於在收到導電柱4發送的第一電信號後,驅動卡緊機構運動,使卡緊機構釋放藍牙耳機,從而便於使用者取用;驅動機構3,還用於在收到導電柱4發送的第二電信號後,驅動卡緊機構向相反方向運動,卡緊藍牙耳機。
基於本發明的藍牙耳機收納結構,使用者在觸發藍牙耳機接聽按鍵的同時,殼體兩側的側殼2就會自動彈開,釋放藍牙耳機,從而方便使用者拿取,節省接聽電話時拿取藍牙耳機的操作步驟和時間,在放回藍牙耳機時,側殼2又會自動向內運動,卡緊固定藍牙耳機,使藍牙耳機的收納使用同樣方便快捷。
其中,導電柱4可以採用pogopin等彈性結構,在保證良好導電接觸的同時帶有緩衝效果,避免損傷藍牙耳機。
作為卡緊機構的側殼2,可活動設置在殼體的至少一側,只要能實現對藍牙耳機的釋放即可,並不僅限於本實施例中,位於殼體相對兩側的實施方式。
優選地,設置在殼體相對兩側的兩個可活動的側殼2上,還設置有卡接凸起22,卡接凸起22用於與藍牙耳機上的凹槽卡接,實現藍牙耳機的牢固卡緊。當然,側殼2的限位藍牙耳機的結構形式不唯一,也可以採用帶有上包圍結構的側殼,對藍牙耳機進行包覆限位,實現卡緊。
優選地,如圖2-3所示,側殼2上設置有齒杆21;齒杆21的軸向垂直側殼2,並指向殼體;驅動機構3包括電機31和設置在電機31上的齒輪32,齒輪32與齒杆21嚙合。
齒杆21與齒輪32的嚙合配合如圖4放大圖所示,當電機31轉動時,通過齒輪32傳動,驅動側殼2往復移動,卡緊或釋放藍牙耳機。
優選地,側殼2為條狀,殼體在側殼2下方還設置有限位板23,見圖5,側殼2貼合限位板23進行往復運動,不會發生旋轉,卡緊和釋放動作更加準確。
優選地,如圖5所示,殼體內側底面還設置有齒杆槽24和電機槽33;齒杆21置於齒杆槽24內,並可沿齒杆槽24滑動,該齒杆槽24起到導向作用;電機31連同齒輪32置於電機槽33內,齒輪32與齒杆21平齊嚙合。
優選地,殼體還包括上蓋7,上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上蓋7用於封蓋齒杆21和齒輪32,防止齒杆21和齒輪32脫出,還能防止灰塵進入和改善外觀。
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設置在手帶5上,手帶5與殼體連接,用於將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佩戴在使用者腕部,方便使用者隨身攜帶。
此外,該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上還設置有避讓藍牙耳機聽筒的避讓槽7,方便藍牙耳機放入。
實施例二
圖7公開了一種與上述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配合使用的藍牙耳機8,該藍牙耳機8上設置有導電觸點,導電觸點用於與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的導電柱4導電接觸。該藍牙耳機8帶有聽筒9的一側向內放置,以防止聽筒9外露受到汙損。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該藍牙耳機的側邊還設置有與上述側殼2的卡接凸起22卡接的卡槽10。
優選地,該藍牙耳機8上還設置有導電槽11,導電觸點設置在導電槽11內;配合使用時,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的導電柱4伸入到導電槽11內,與導電觸點導電接觸,導電槽11可以起到導向和限位作用,避免導電柱4滑動,保持導電觸點和導電柱4的良好接觸。
實施例三
圖8公開了一種智能手錶,該智能手錶的錶盤上設置有如實施例一所示的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用於收納如權利要求9的藍牙耳機8。通過增設上述藍牙耳機收納結構1,使該智能手錶可方便地容置和拿取藍牙耳機8,使用更便捷,增強用戶佩戴使用的舒適體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上述教導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行其他的改進或變形。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上述的具體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釋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