輥輪的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5:00:01 3
專利名稱:輥輪的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輥輪式輸送帶的輥輪驅動裝置。
以前的這種輥輪式輸送帶有如下所述的結構,即它具有基架;軸心線沿左右方向、能自由旋轉地設置在這基架上的多個輥輪;嵌緊在這些輥輪的軸上的轉輪;和懸掛在這些轉輪上的無端驅動鏈;通過驅動上述的驅動鏈就能使輥輪旋轉。
上述這種輥輪式輸送帶有如下的缺點。即,由於它是用一個無端的驅動鏈使全部輥輪都旋轉的,因而沿輸送方向以規定間隔、把輥輪式輸送帶劃分成幾個區域後,不能只使某個區域的輥輪停止。
當然,可在每個區域分別設置馬達和無端的驅動鏈,通過只使想要停止的那個區域的馬達停止,從而只使該區域的輥輪停止,但由於這時需在各個區域分別設置馬達,因而有成本高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成本低的能只使所要求的輥輪停止旋轉的輥輪式輸送帶的輥輪驅動裝置。
為了達到這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的裝置。即本發明的輥輪驅動裝置包括有輥輪;配設在輥輪的下方的、與其軸心線正交的驅動旋轉軸;能自由上下擺地設置在輥輪的下側、能自由地與輥輪相接觸和脫離的傳動輥;與傳動輥同心地固定在旋轉軸上的轉輪;懸掛在轉輪和驅動旋轉軸上的無端皮帶。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作用。
通過把傳動輥推向輥輪並與其相接觸上,能把驅動旋轉軸的旋轉通過傳動輥而傳遞給輥輪,從而使輥輪旋轉。
另一方面,通過使傳動輥與輥輪不接觸就能使輥輪的旋轉停止。
本發明能像下述的實施例所示地,通過與物品檢測器等裝置組合作用,在輸送過程中的物品與前邊的物品碰撞之前、就使後續的物品停止。也就是說,本發明能較好地用在這種輥輪式輸送帶等裝置中,這種裝置具有能使後續的物品不推壓前邊的物品、或者該後續的物品不會碰撞前邊物品的機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側向斷面圖,圖2是沿圖1的Ⅱ-Ⅱ線取得的把中間部分省略的放大斷面圖,圖3是沿圖2的Ⅲ-Ⅲ線取得的斷面圖,圖4是沿圖2的Ⅳ-Ⅳ線取得的斷面圖。
下面,參照著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說明書中,所謂前邊是指圖1的右側、所謂後邊是指圖1的左側、左邊是指圖1紙面的裡側、右邊是指圖1紙面的表面一側。
如圖1所示,輥輪式輸送帶1具有基架2和軸心線向著左右方向、能以規定間隔沿前後方自由迴轉地設置的多個承重輥輪3(在權利要求裡稱為輥輪)。
上述的輥輪式輸送帶1在輸送方向上、有以一定間隔分割的多個區域5,上述的一定間隔是比物品W長的;在這些區域5裡有四根承重輥輪3。
上述區域5內的承重輥輪3的前後兩根被構成一組,託架7位於這組承重輥輪3之間的下側且固定在基架2上。軸承9通過樞軸8能自由上下擺動地設置在這個託架7上,樞軸8的軸心線是朝前後方向的;在這軸承9裡能自由旋轉地嵌裝著旋轉軸10,旋轉軸10的軸心線朝左右方向、而且在前後的承重輥輪3的軸心線的中間;在這旋轉軸10上嵌緊著傳動輥12和轉輪13。驅動旋轉軸18設在承重輥輪3下方,驅動旋轉軸18上設有驅動輪19,並藉皮帶20帶動轉輪13旋轉,如圖2所示。用這種結構,通過使軸承9擺到上側、並使傳動輥12與前後的一組承重輥輪3相接,就能把傳動輥12的旋轉傳遞給前後的一組承重輥輪3;另一方面,通過使軸承9擺到下側、並使傳動輥12與承重輥輪3脫離,傳動輥12的旋轉就不能被傳遞到承重輥輪3上。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使傳動輥12與前後的一組承重輥輪3相接,用一個傳動輥12就能使兩根承重輥輪3旋轉,因而就能減少傳動輥12的個數;也可以把傳動輥12設置在承重輥輪3的正下方,用一個傳動輥12隻使一個承重輥輪3旋轉。
參照圖2、3、4,在上述軸承9的、以樞軸8為界的與傳動輥12相反一側的面上形成制動瓦14。當傳動輥12擺到下側、與承重輥輪3不接觸時,這個制動瓦14如蹺蹺板那樣、擺動到上側,與承重輥輪3相接觸,從而阻止承重輥輪3旋轉。
在上述軸承9的下部呈下垂狀地設置被動片15,通過設置在基架2上的線性螺旋管等的動作裝置16把這被動片15從樞軸8的下部推到左側,就能使傳動輥12與承重輥輪3相接觸。當不用動作裝置16推被動片15時,傳動輥12就會因自重和圓環狀皮帶20的張力而與承重輥輪3脫離。
當傳動輥12不與承重輥輪3接觸時,如上所述地使制動瓦14與承重輥輪3相接觸,就能阻止承重輥輪3旋轉。即,用這種結構,用一個動作裝置16就能使承重輥輪3旋轉或使其停止旋轉。
如圖1所示,在基架2上的各個區域5的前部位置上設置著物品檢測器23。這些物品檢測器23可使用那些應用光、電波、聲波等信號的透射型或反射型的傳感器、或者與物品W相接觸而作用的機械式的開關等。在由物品檢測器23檢測到物品W時,該物品檢測器23所屬區域5的後續區域5所屬的全部動作裝置16就處於不動作狀態(即不把被動片15推到左側的狀態),傳動輥12處於不與承重輥輪3相接觸的狀態;另一方面,當物品檢測器23沒檢測到物品W時,就使動作裝置16處於動作狀態(即把被動片15推到左側的狀態),就能使傳動輥12與承重輥輪3相接觸。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的作用。
在全部物品檢測器23都沒檢測到物品W的狀態下,使所有區域5的全部承重輥輪3都進行旋轉。
當物品檢測器23檢測到輸送過程中的物品W時,屬於該物品檢測器23所處區域5的後續的區域5的全部動作裝置16都處於不動作狀態,使這些後續區域5的全部承重輥輪3都停止迴轉。也即,後續的物品W在與前邊的物品W發生碰撞之前、立刻一下子被停止。這樣,物品W就不會推壓前邊的物品W,也不會與前邊的物品W相碰撞。
當位於前邊區域5的物品W被送出時,使後續區域5的動作裝置16恢復到原始動作狀態地進行動作,把上述被一下子停止的物品W再往前輸送。
也可以在各個承重輥3的下方設置傳動輥12。
由於本發明具有上述的結構,因而能產生下述的效果。
(1)通過使傳動輥上下擺動就能簡便地只使所要求的那些承重輥輪旋轉。
(2)由於不用過份增加馬達的數量就能簡便地只使要求的那些承重輥輪停止,因而能降低成本。
另外,在本發明的第二方案中,由於能防止與傳動輥脫離的輥子因慣性引起的旋轉,因而能更加確實地防止後續的物品與前邊物體相碰撞。
此外,由於在本發明的第三方案中,利用在驅動傳動軸和傳動輥的轉輪間懸掛的無端皮帶,使制動瓦經常與輥輪相接觸,因而就不必特別設置使制動瓦動作的裝置,就能使結構簡單。
權利要求
1.一種輥輪的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有輥輪,配設在輥輪的下方、與其軸心線正交的驅動旋轉軸;能自由上下擺動地設置在輥輪的下側、能自由地與輥輪相接觸或脫離的傳動輥;與傳動輥同心地設置在旋轉軸上的轉輪;懸掛在轉輪和驅動旋轉軸上的無端皮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輥輪的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它設有通過使上述傳動輥與輥輪脫離而與輥輪相接觸的制動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輥輪的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的制動瓦是通過無端皮帶作用而經常貼緊接觸輥輪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成本低的能只使所要求的輥輪停止旋轉的輥輪式輸送帶的輥輪驅動裝置。它是通過使軸承擺動到上側、使傳動輥與前後一組承重輥相接觸,就能把傳動輥的旋轉傳遞給承重輥;另一方面,通過使軸承擺動到下側,使傳動輥與承重輥脫離,就能使傳動輥的旋轉不傳遞給承重輥。本發明適用於能使後續物品不與前邊物品相碰撞的輥輪式輸送帶上。
文檔編號B65G47/26GK1111210SQ9411938
公開日1995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10日
發明者原昭児, 柳井武則, 石川和広 申請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