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處理生活汙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4:41:1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於處理生活汙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農村人口佔總人口數的70%,約為9.1億人,每年向環境中排放的BOD負荷總量約為1330萬噸(BOD負荷量為40g/人·日),嚴重汙染著農村的水體。農村生活汙水因分散而難以集中處理,根據我國農村實施自來水化的配套工程的現有狀況,每家農戶實施自來水,必須安裝相應的水初級處理的化糞池,這些簡單的裝置由於採用了生物方法,可以對生活汙水進行了發酵和水解,但是其在使用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缺陷:1、在化糞池等簡易裝置中,厭氧過程的降解能力還是有限的,處理後的汙水固體顆粒多、濃度高,出水水質不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需要進行後續處理,該後續處理量大,管道負荷大,對於管網要求高,所需費用多。2、化糞池等簡易裝置長期使用後,表面會有浮渣,每隔一段時間需要進行清缸處理,因此增加了後期維護的人力及物力成本。3、如果在化糞池等簡易裝置中增加曝氣裝置,雖然可以增加降解速度、提高汙水處理質量,但是曝氣方式需要使用能源,其能耗大、費用高,還不能適應我國農村,尤其是無電山區或者是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自清潔功能,能夠提高降解速度、減輕後期管網負荷,且不會增加經濟負擔的用於處理生活汙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於處理生活汙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包括槽體、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槽體的一端側壁安裝進水管路,另一端側壁安裝出水管路,進水管路的 出口和出水管路的進口均延伸至槽體內部液面的下方,其特徵在於:在槽體內安裝一個豎直的隔板,該隔板的上端面高於槽體內部液面,隔板的下底面與槽體底面之間具有間隙,在隔板與出水管路之間的槽體內安裝一個生物濾床,該生物濾床位於出水管路進口的下方;在槽體的頂板上扣裝一個上蓋,該上蓋的內腔與槽體內部相連通,該上蓋的一側安裝空氣進氣管,該空氣進氣管的進氣埠位於槽體外側,出氣埠位於槽體內部液面的上方,上蓋的另一側安裝廢氣排放管。
而且,所述的進水管路的進水端高於出水管路的出水端。
而且,所述的隔板設置在靠近出口管路一側。
而且,所述的生物濾床是板式填料濾床,板式填料濾床採用多孔波紋板,且該板式填料濾床的表面進行了拉毛處理形成毛刺結構,便於掛膜。
而且,所述的廢氣排放管由水平管和豎直管連接組成,水平管插裝在上蓋上,且水平管的安裝位置低於空氣進氣管的進氣端,豎直管位於上蓋外側,藉助於牆體直立伸向屋頂,使進出氣體管形成壓差,空氣會通過進氣管進入槽內,而槽內的氣體經過排氣管排除,水解槽上部空間在無動力的條件下,仍然可以形成有氧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1、本水解槽與化糞池截然不同,它是由厭氧水解區、生物濾床區和好氧區構成,能夠讓不同的家庭生活汙水歸一化,形成水溶性的汙水排出,大大地降低了後續的管網管徑要求以及生化處理負荷,降低了投資和處理成本,適合在農村廣泛推廣使用。
2、本水解槽不但可以讓家庭生活中進入水解槽的泥土之類以及微生物不能降解的固體物在此沉降分離,減少後續的新型處理裝置的負荷。還可以利用厭氧微生物初步處理或降解,讓更多的汙染物轉變成可溶性的汙染物,有利於後續新型處理裝置的降解。
上述二點作用可以實現汙水的歸一性,出水儘可能不帶有微生物不能降解的泥土之類的物質,而是一種水溶性的汙水。每家都以這種汙水經過管路流入新型處理裝置,所以對管路的要求就可以放低,在多戶有限的範圍下,可以選擇標準 的內徑為10公分的PVC下水管,可以大大地減少管路費用和施工費用。
3、本水解槽在槽體的頂板上扣裝一個上蓋,在上蓋的一側安裝空氣進氣管,在另一側安裝廢氣排放管。利用負壓原理使槽體頂板與液面之間形成一個好氧區,好氧區的微生物以及後生動物能夠進一步快速分解所形成的浮渣。由於浮渣可以被有效分解,因此不必再專門進行清槽工作,可以減少人力及物力資源的投入。此外,本好氧區是採用負壓原理形成的,不需要藉助電力等能源,因此適合在無電或者貧困山區使用,真正可以實現節能減排。
4、本水解槽中好氧區易於好氧微生物和後生動物的生存,實現了浮渣的清除,而且排氣管還具有排除異味的功能。
5、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設計科學、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節能減排的用於處理生活汙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使用水解槽既能增強汙水的降解處理效果,簡化管網建設,減少成本投入,又具有自清潔、免清理功能,不用進行清槽處理,能減少後期維護的人力及物力成本,而且本水解槽無需動力,使用費用低,不但可在普通農村推廣應用,而且還特別適合在無電或者貧困山區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一種用於處理生活汙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包括槽體2、進水管路1和出水管路9,槽體的一端側壁安裝進水管路,另一端側壁安裝出水管路,進水管路的進水端高於出水管路的出水端。進水管路的出口採用直接伸入槽體內部液面下方的方式,進水管形成液封,厭氧過程產生的氣味不能返回到屋內;出水管路的進口也延伸至槽體內部液面的下方,可以防止可能產生的浮渣進入出水管路,避免下水管的堵塞。
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在於:在槽體內安裝一個豎直的隔板6,該隔板設置在靠近出口管路一側。隔板的上端面高於槽體內部液面,隔板的下底面與槽體底面 之間具有間隙。在隔板與出水管路之間的槽體內安裝一個生物濾床10,該生物濾床位於出水管路進口的下方。所述的生物濾床是板式填料濾床,板式填料濾床採用多孔波紋板,且該板式填料濾床的表面進行了拉毛處理形成毛刺結構,使波紋板表面更為粗糙,目的就是為了微生物在表面快速形成生物濾床。
在槽體的頂板上扣裝一個上蓋5,該上蓋的內腔與槽體內部相連通,該上蓋的一側安裝空氣進氣管4,該空氣進氣管的進氣埠位於槽體外側,出氣埠位於槽體內部液面的上方,上蓋的另一側安裝廢氣排放管7,廢氣排放管由水平管和豎直管連接組成,水平管插裝在上蓋上,且水平管的安裝位置低於空氣進氣管的進氣端,豎直管位於上蓋外側,且豎直管可以沿著用戶的牆壁延伸至屋頂,儘可能使空氣進氣口與排氣的出氣口形成較大的壓力差,使水解槽的上部空間在無動力的條件下形成有氧的環境,有利於好氧微生物以及後生動物的生存,促使浮渣生物降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
進水管路的進水端連接用戶,進水管路的出口位於槽體內部液面下方形成液封。汙水經進水管路進入槽體內部,在厭氧水解區12先進行厭氧處理,浮渣3漂浮於液面上,淤泥11沉降於槽體內部,經厭氧水解處理後的汙水從隔板下方進入生物濾床,再經過生物濾床的處理,汙水由出水管路排出,進入後續處理。
空氣進氣管的出氣埠位於槽體內部液面的上方,利用負壓原理使槽體頂板與液面之間形成一個好氧區8,該好氧區能夠有效去除浮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1、利用汙水中的矽酸鹽顆粒物自身的重力,自由沉降到底部,與汙水分離。
2、厭氧微生物產生的氣體使有機顆粒物以及膠體等上浮。
3、好氧區的微生物以及後生動物進一步快速分解所形成的浮渣。
4、生物濾床增大了水相中的微生物濃度,加快了水解過程,可以降低後續的生化負荷和管道的流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