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0:41:26 2
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包括行走系統、模板系統和支撐裝置,行走系統包括行走架和行走裝置;模板系統包括左、右側模,左、右側模的下部均向內彎曲90°;支撐裝置包括縱向設置的支撐杆,支撐杆的上端與橫梁連接,支撐杆的下部設有與支撐杆活動連接的左、右液壓千斤頂,左、右液壓千斤頂分別與左、右側模下部的彎曲處內壁連接。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的在隧道中間排水溝的施工中,支撐體系為模板組拼而成,穩定性差,易出現支撐失穩,跑模或者脹模的問題,且人工作業量大、勞動強度高的缺點,提供一種穩定性高,避免出現支撐失穩、跑模或者脹模的問題,且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的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
【專利說明】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隧道輔助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
【背景技術】
[0002]在雙線鐵路隧道工程中,上下行線之間的仰拱填充砼頂面的中間設有排水溝,但是由於排水溝砼的標號通常與仰拱填充砼的標號不同,在水溝施工前需先完成仰拱填充工程,之後再施工中間排水溝。
[0003]排水溝砼施工目前多採取組合鋼模、定型鋼或木模板現場組拼模板後澆築砼,但是因為模板是單塊組拼而成,支撐體系的穩定性差,易出現支撐失穩、跑模或脹模等質量問題,另外還存在人工作業量大,勞動強度高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在隧道中間排水溝施工中,支撐體系為模板組拼而成,穩定性差,易出現支撐失穩、跑模或者脹模的問題,且人工作業量大、勞動強度高的缺點,提供一種穩定性高,避免出現支撐失穩、跑模或者脹模的問題,且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的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包括行走系統、模板系統和支撐裝置,行走系統包括行走架和行走裝置,行走架包括兩條縱向設置的縱梁和一組設於縱梁之間的橫梁,一組橫梁均勻設於縱梁的下端,行走裝置分別位於縱梁前部和尾部的橫梁下端兩側;模板系統包括左、右側模,左、右側模的下部均向內彎曲90° ;支撐裝置包括豎向設置的豎向支撐杆,豎向支撐杆的上端與橫梁連接,豎向支撐杆的下部設有與豎向支撐杆活動連接的左、右液壓千斤頂,左、右液壓千斤頂分別與左、右側模下部的彎曲處內壁連接。
[0006]採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包括行走系統、模板系統和支撐裝置,行走系統包括行走架和行走裝置,行走架包括兩條縱向設置的縱梁和一組設於縱梁之間的橫梁,一組橫梁均勻設於縱梁的下端,行走裝置分別位於縱梁前部和尾部的橫梁下端兩側;行走架給予行走裝置支撐力,行走裝置可輕鬆帶動縱向桁架移動位置。模板系統包括左、右側模,左、右側模的下部均向內彎曲90° ;模板系統即固定後,在施工排水溝時在模板系統的外側填入砼體,即可形成排水溝的側壁,左、右側模即固定後用於填充排水溝的兩個側壁,左、右側模的下部均向內彎曲90 °便於移動固定。支撐裝置包括豎向設置的豎向支撐杆,豎向支撐杆的上端與與橫梁連接,豎向支撐杆的下部設有與豎向支撐杆活動連接的左、右液壓千斤頂,左、右液壓千斤頂分別與左、右側模下部的彎曲處內壁連接;豎向支撐杆一方面為支撐裝置提供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將行走系統和支撐裝置連接,左、右液壓千斤頂給予左、右側模支撐固定力,且左、右液壓千斤頂可根據需要伸長並給予壓力,將左、右側模固定牢固,當拆模時,可收縮左、右液壓千斤頂,同時給予左、右側模拉力,利於左、右側模從排水溝內壁脫離。當一段施工段完成後,將左、右液壓千斤頂收縮,左、右側模從排水溝的側壁上拆除,即可滑動行走裝置,行走裝置帶動行走架即支撐裝置移動至下一施工段,左、右側模同樣移動至下一工段,再固定施工,與傳統的單個模板組拼而成的支撐體系而言,左、右液壓千斤頂和豎向支撐杆可根據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撐力,使得左、右側模固定牢固,穩定性高,避免出現支撐失穩、跑模或者漲模的問題,另外,行走系統使得支撐裝置移動時輕鬆快捷,操作簡單,省時省力。
[0007]進一步,所述的兩條縱梁之間設有一組連接杆件,一組連接杆件與縱梁連接且呈連續的Z形排列。由連接杆件和縱梁組成的具有三角形單元的平面結構,形成桁架,由直杆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單元的平面或空間結構,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軸向拉力或壓力,從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強度,在跨度較大時可比實腹梁節省材料,減輕自重和增大剛度。
[0008]進一步,所述的左、右側模內壁均設有橫向加勁肋,且左、右側模上部的加勁肋上均設有限位託,左、右側模上的限位託上設有可拆卸連接的橫向支撐杆。加勁肋是為保證左、右側模局部穩定並傳遞集中力所設置的條狀加強件,限位託提供支撐作用,橫向支撐杆用於限位,給予左、右側模上部壓力並固定,避免左、右側模上部出現跑模、脫模的現象。
[0009]再進一步,所述的左、右側模下部彎曲處的內壁設有左、右底座,左、右液壓千斤頂分別與左、右底座連接。左、右底座減輕左、右液壓千斤頂對左、右側模下部的彎曲處內壁的壓強,避免損害左、右側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包括行走系統、模板系統和支撐裝置,行走系統包括行走架和行走裝置14,行走架包括兩條縱向設置的縱梁I和一組設於縱梁I之間的橫梁2,一組橫梁2均勻設於縱梁I的下端,行走裝置14分別位於縱梁I前部和尾部的橫梁2下端兩側;模板系統包括左側模3、右側模4,左側模3、右側模4的下部均向內彎曲90 ° ;支撐裝置包括豎向設置的豎向支撐杆5,豎向支撐杆5的上端與與橫梁2連接,豎向支撐杆5的下部設有與豎向支撐杆5活動連接的左液壓千斤頂6、右液壓千斤頂7,左液壓千斤頂6、右液壓千斤頂7分別與左側模3、右側模4下部的彎曲處內壁連接;所述的兩條縱梁I之間設有一組連接杆件8,一組連接杆件8與縱梁I連接且呈連續的Z形排列;所述的左側模3、右側模4內壁均設有橫向加勁肋9,且左側模3、右側模4上部的力口勁肋9上設有限位託10,左側模3、右側模4的限位託10上設有可拆卸連接的橫向支撐杆11 ;所述的左側模3、右側模4下部的彎曲處內壁設有左底座12、右底座13,左液壓千斤頂6、右液壓千斤頂7分別與左底座12、右底座13連接。
[0013]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橫梁2設有兩個,左液壓千斤頂6、右液壓千斤頂7分別與豎向支撐杆5鉸接,左液壓千斤頂6、右液壓千斤頂7分別與左底座12、右底座13可拆卸連接,橫向支撐杆11放置於限位託10上,左側模3、右側模4均縱向延伸,與行走架的長度相仿,行走架的兩個橫梁2下各設一個支撐裝置,兩個橫梁2之間的間距1.5m,行走裝置14包括行走輪、軸座及輪軸,軸座的下部設有兩個側壁且固定於橫梁2底部,行走輪設有兩個側壁之間,輪軸穿過軸座的側壁和行走輪,行走裝置14設有四個,且其中兩個行走裝置14設於縱梁I前端的橫梁2下端兩側,另兩個行走裝置14設於縱梁I後端的橫梁2下端兩側。使用時,先將左側模3、右側模4初步固定,橫向加勁肋9加強左側模3、右側模4的強度,縱梁1、橫梁2和一組連接杆件8給予行走裝置14支撐力,然後將行走裝置14放置於排水溝兩側,將兩個支撐裝置分別位於此段工段的首部和尾部,開啟左液壓千斤頂6、右液壓千斤頂7,使得左液壓千斤頂6、右液壓千斤頂7與左底座12、右底座13相抵,給予左側模3、右側模4下部彎曲處的內壁足夠的壓力,使其固定,再將橫向支撐杆11放置於左側模3、右側模4上部的加勁肋9上的限位託10上,使其固定左側模3、右側模4的上部,再向左側模3、右側模4的外側灌入砼,使其生成排水溝的側壁,完成此工段的施工,施工完成後,將左液壓千斤頂6、右液壓千斤頂7收縮,滑動行走裝置14的行走輪,使其帶動行走架和支撐裝置移動至下一工段嗎,拆卸左側模3、右側模4,移至下一工段,重複操作。
[0014]若橫梁2設有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或者更多數量,且均勻安裝於縱梁I的底部,行走裝置14設有六個、八個、十個、十二個或者更多數量,每個橫梁2下端兩側設有兩個行走裝置14,橫向支撐杆11通過卡塊連接於限位託10上,左側模3、右側模4均縱向延伸,與行走架的長度相仿,行走架的兩個橫梁2下各設一個支撐裝置,兩個橫梁2之間的間距
1.8m、2m均在保護範圍之內。
[0015]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
1.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其特徵在於:包括行走系統、模板系統和支撐裝置,行走系統包括行走架和行走裝置,行走架包括兩條縱向設置的縱梁和一組設於縱梁之間的橫梁,一組橫梁均勻設於縱梁的下端,行走裝置分別位於縱梁前部和尾部的橫梁下端兩側;模板系統包括左、右側模,左、右側模的下部均向內彎曲90° ;支撐裝置包括豎向設置的豎向支撐杆,豎向支撐杆的上端與橫梁連接,豎向支撐杆的下部設有與豎向支撐杆活動連接的左、右液壓千斤頂,左、右液壓千斤頂分別與左、右側模下部的彎曲處內壁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條縱梁之間設有一組連接杆件,一組連接杆件與縱梁連接且呈連續的Z形排列。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右側模內壁均設有橫向加勁肋,且左、右側模上部的加勁肋上均設有限位託,左、右側模上的限位託上設有可拆卸連接的橫向支撐杆。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用於隧道水溝的自行車式模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右側模下部彎曲處的內壁設有左、右底座,左、右液壓千斤頂分別與左、右底座連接。
【文檔編號】E21F16/02GK203685224SQ201420012755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9日
【發明者】王清江, 王悅 申請人: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王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