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比賽含金量比較高的比賽(十年尋夢薪火相傳)
2023-05-01 02:27:24
昨晚,2019「敦煌杯」中國二胡演奏比賽頒獎典禮及音樂會在江陰大劇院舉行,標誌著「敦煌杯」民族樂器系列比賽的第四個二胡專業賽季正式收官,也為「敦煌杯」的第一個十年畫下圓滿句號。
圖說:比賽海報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薪火相傳
十年尋夢,「敦煌杯」見證了新一代「二胡人」的成長。許多出現在今年賽場上的「老面孔」,讓人欣喜又欣慰。
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二胡教師張詠音帶著她的學生來參賽。十年前,她自己也背著琴遠赴北京,拿下了首屆「敦煌杯」二胡大賽青年組的金獎。「敦煌杯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賽事之一。在敦煌杯的賽場上,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民族樂器演奏者,如今他們也都成長為民樂領域的佼佼者。一代代人薪火相傳,現在舞臺上的年輕人正是國樂未來的希望。」
令評委會主席宋飛印象最深刻的是職業青年組金獎獲得者張鍾雲。2016年,第三屆「敦煌杯」中國二胡演奏比賽上,這位小選手就曾在少年組的比賽中脫穎而出拿下金獎。3年過去,她又一次站上「敦煌杯」的最高領獎臺。宋飛說:「每次以評委的身份參加敦煌杯,我都能看到選手們的成長變化。而每次參加賽事相關的論壇、音樂會,我也抱著學習的態度。我相信,孩子們在比賽的過程中收穫的也不止是獎盃。」
圖說:小選手在比賽中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走出國門
隨著近年來中國民樂的不斷發展,今年,「敦煌杯」首次走出國門,在日本和新加坡舉辦國際賽事。比賽章程一出,便引發國外眾多二胡學習者和愛好者踴躍參與。
在日本,北至北海道、南至九州島,均有選手遠道而來參加比賽。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八歲,最年長的已近八十,既有學生、律師、醫生,也有考入中國專業音樂學院的留學生、嗶哩嗶哩網站知名動漫音樂博主等。中國二胡已經在日本形成一股熱潮。
新加坡賽場還舉辦了藝術工作坊。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華樂系主任黃晨達以及張尊連、馬向華、張玉明三位二胡演奏家,先後就二胡演奏方法、作品解讀、情感把握、藝術領悟等多個方面分享了經驗。許多慕名而來的新加坡二胡學習者與愛好者獲得了難得的交流機會,讓中國傳統音樂的種子生根、發芽。
國內的比賽中也不乏外國選手的身影。來自美國的尼爾斯·施沃茲曼是其中之一。他回憶:「第一次聽二胡是在一款三國主題的遊戲裡,當時我就想:『太好聽了,就像一個人在歌唱!』二胡在美國比較小眾,我在網上找到一個中國老師學習。五年前,我來中國定居,想更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尼爾斯的參賽曲目《一枝花》《秦腔》都是非常傳統的中國曲目。平時,他還會學太極拳、茶道、插花。因為二胡,他深深愛上中國文化。
一簇簇散落在民間的煙火,匯聚成束,方發現其光芒之璀璨。「敦煌杯」的舞臺上,中國民族音樂正不斷散發魅力,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