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市政汙水處理再利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0:22:1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市政汙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市政汙水處理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市政汙水主要來源為生活汙水,人們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廢水,主要是生活廢料和人的排洩物,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淋浴、洗衣等的廢水以及衝洗廁所等的汙水。
現有的汙水處理裝置主要針對一些大型的企業和化工工廠所排洩的汙水進行處理,這些汙水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與市政汙水內有害物含量不同,使用這些裝置對市政汙水進行處理時,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不適應市政汙水的處理淨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市政汙水處理再利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市政汙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包括汙水收集池、汙水沉澱池、生化反應池、臭氧淨化池和淨水收集池,所述汙水收集池底部的出水口通過第一出水管與汙水沉澱池連通,所述汙水沉澱池通過第二出水管與生化反應池連通,所述生化反應池通過第三出水管與臭氧淨化池連通,所述臭氧淨化池通過第四出水管與淨水收集池連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和第四出水管的中部分別設有高壓水泵。
優選的,所述汙水收集池的頂部設有汙水進水口,所述汙水收集池的內部位於汙水進水口的下側水平固定安裝有過濾格柵。
優選的,所述汙水沉澱池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絮凝劑盛放盒,所述汙水沉澱池的底部設有汙泥排管,所述汙泥排管的另一端與汙水沉澱池外部設有的汙泥堆肥裝置連通,所述汙泥排管位於汙水沉澱池內部段的管壁上設有吸汙口。
優選的,所述生化反應池的內部安裝有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為汙水處理用微孔曝氣器。
優選的,所述臭氧淨化池的內部設有臭氧發生器。
優選的,所述淨水收集池的外部設有水質檢測儀,所述水質檢測儀的採集端設置在淨水收集池的內部,所述淨水收集池的頂部安裝有消毒液盛放盒,所述淨水收集池的底部設有淨水出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市政汙水處理再利用裝置,採用多級淨化處理的方式,首先通過汙水收集池對汙水進行初級過濾收集,然後由汙水沉澱池進行二次沉澱過濾,進而由生化反應池和臭氧淨化池對汙水進行微生物淨化吸附過濾和臭氧消毒淨化,通過多級淨化處理的方式達到汙水淨化的目的,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建設成本較低,維護方便,且汙水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汙染,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汙水沉澱池的內部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淨水收集池的內部結構圖。
圖中:1汙水收集池、2汙水沉澱池、3生化反應池、4臭氧淨化池、5淨水收集池、6第一出水管、7第二出水管、8第三出水管、9第四出水管、10高壓水泵、11過濾格柵、12絮凝劑盛放盒、13汙泥排管、131吸汙口、14汙泥堆肥裝置、15曝氣裝置、16臭氧發生器、17水質檢測儀、18消毒液盛放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3 所示的一種市政汙水處理再利用裝置,包括汙水收集池1、汙水沉澱池2、生化反應池3、臭氧淨化池4和淨水收集池5,所述汙水收集池1底部的出水口通過第一出水管6與汙水沉澱池2連通,所述汙水沉澱池2通過第二出水管7與生化反應池3連通,所述生化反應池3通過第三出水管8與臭氧淨化池4連通,所述臭氧淨化池4通過第四出水管9與淨水收集池5連通,所述第一出水管6、第二出水管7、第三出水管8和第四出水管9的中部分別設有高壓水泵10。
具體的,所述汙水收集池1的頂部設有汙水進水口,所述汙水收集池1的內部位於汙水進水口的下側水平固定安裝有過濾格柵11,過濾格柵11採用微孔玻璃鋼材料製成,具有耐酸鹼、耐腐蝕的特性,對於強酸、鹼、鹽等有機溶劑的抗性非常高,可提高使用壽命。過濾格柵11的孔徑大小為1.9*1.9cm,可對進入汙水收集池1內的汙水進行初步過濾,能夠阻擋一些雜物進入處理池,提高汙水處理效果。
具體的,所述汙水沉澱池2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絮凝劑盛放盒12,所述汙水沉澱池2的底部設有汙泥排管13,所述汙泥排管13的另一端與汙水沉澱池2外部設有的汙泥堆肥裝置14連通,所述汙泥排管13位於汙水沉澱池2內部段的管壁上設有吸汙口131,絮凝劑盛放盒12內盛放有絮凝劑,通過在汙水沉澱池2內投放絮凝劑,可加速汙水沉澱速度,提升汙水處理效率,汙泥排管13通過吸汙口131可將汙水沉澱池2池底沉澱的汙泥通過汙泥泵轉移至汙泥堆肥裝置14內,通過汙泥堆肥裝置14將廢棄的汙泥轉變為易於處理的物料或創造為有價值的堆肥產品,避免了汙水處理過程中因汙泥排放造成二次汙染,保護了環境。
具體的,所述生化反應池3的內部安裝有曝氣裝置15,所述曝氣裝置15為汙水處理用微孔曝氣器,生化反應池3內的汙水通過曝氣裝置15進行一段時間的曝氣後,水中會產生一種以好氧菌為主體的茶褐色絮凝體,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這種汙泥絮體就是活性汙泥。活性汙泥是以細菌、原生動物和微生物所組成的活性微生物為主題,活性汙泥結構疏鬆,表面積很大,對有機汙染物有著強烈的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能力,可降解汙水中的COD。
具體的,所述臭氧淨化池4的內部設有臭氧發生器16,經過生化反應池3處理後的汙水進入臭氧淨化池4內,臭氧發生器16工作產生臭氧可對汙水進行再次淨化處理。
具體的,所述淨水收集池5的外部設有水質檢測儀17,所述水質檢測儀17的採集端設置在淨水收集池5的內部,所述淨水收集池5的頂部安裝有消毒液盛放盒18,所述淨水收集池5的底部設有淨水出口,水質檢測儀17可對淨水收集池5內處理後的淨水進行檢測,防止水質不合格,消毒液盛放盒18內可盛放次氯酸鈉消毒液,對淨水收集池5內的淨水進行最後一步消毒處理,進一步提高該新型汙水處理的質量。
具體的,該市政汙水處理再利用裝置,採用多級淨化處理的方式,首先通過汙水收集池1對汙水進行初級過濾收集,然後由汙水沉澱池2對汙水進行二次沉澱過濾,進而由生化反應池3和臭氧淨化池4對汙水進行微生物淨化吸附過濾和臭氧消毒淨化,通過多級淨化處理的方式達到汙水淨化的目的,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建設成本較低,維護方便,且汙水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汙染,值得推廣。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