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1:46:46 2
專利名稱: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椅子靠背,具體說涉及裝設於椅子靠背上的撓性支撐架。
椅子的靠背用於協助使用者背脊支撐上半身的重量,以便使用更為舒適,一般椅子靠背的設置可分成固定型及調整型兩種,固定型的靠背固定裝設在椅子座墊後側,無法調整靠背與座墊之間的相對角度,而調整型靠背則可依照使用時的需要可作前傾、後仰或上下升降的調整,但是,固定型或調整型靠背,在使用時被靠躺的曲線弧度都是固定的,無法依照人體自然形態而作適度的調整,在坐靠時仍然無法讓使用者的背脊得到完全依靠,因此,一些使用者在坐靠時常常直接在靠背與身體背部之間夾塞一個柔軟的靠墊,以改善背部靠躺時的舒適性,雖然靠墊能適度地填補人體背部與靠背間的空隙,但仍無法服貼地順應人體背部型態,而且該靠墊的位置需要不定時地予以調整,這與椅子整體也不相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裝設在椅子上而可改變靠背的曲線弧度,以使在靠躺時更為舒適的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
本實用新型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是裝設在椅子靠背上,它包含一個固定基架、一個旋轉盤、一個驅動機構及一活動杆,該固定基架裝設在椅子靠背上,具有一個固設在椅子上的底座,該底座內設有相互連通的第一、二容室,在該底座頂部向上延伸有兩個平行對應且具有可撓性的支杆,在該兩支杆頂緣固設有一個與底座平行的銜連杆,該旋轉盤裝設在該第一容室內,旋轉盤周緣設有數齒片,該驅動機構包含一個蝸杆及一個可驅動該蝸杆轉動的驅動器,該蝸杆裝設在該第二容室內與裝設於第一容室內的旋轉盤的齒片對應配合,該活動杆平行地設置於兩支杆之間,活動杆頂端與銜連杆固定連接,而底端偏設於該旋轉盤上,驅動器驅動蝸杆帶動旋轉盤作旋轉,以使偏設於旋轉盤上的活動杆向下移動時,拉引銜連杆向下移動,而使固設在底座上的各支杆朝靠背前方成弧形彎曲,以改變靠背的曲線弧度。
下面通過較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組裝在椅子上在未被調整前的側視圖。
圖2是
圖1中較佳實施例調整後的立體圖。
圖3是
圖1中較佳實施例調整後的部份剖視圖。
圖4是
圖1中較佳施例組裝在椅子上的調整側視示意圖。
如
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椅子靠背的可撓性支撐架2是裝設在一椅子1上,椅子1具有一支撐腳架10,在支撐腳架10上方裝設一個座墊11,座墊11後側組裝一個靠背12,靠背12前側具有一個由軟性材質製成的靠躺部120,可撓性支撐架2包含一個固定基架3、一個旋轉盤4、一個驅動機構5及一活動杆6。
如圖2、3所示,固定基架3裝設在椅子1的靠背12的內部,具有一個底座30,底座30底緣樞接一個對應固設在椅子1的座墊11上的固定座7,藉助固定座7使底座30固設在靠背12內,在底座30中央內部形成上下連通的第一、二容室31、32,第一容室31的前後側壁上設有前後對應的開孔33,在底座30兩側向上延伸固接兩個相互平行的支杆34,每一支杆34都是以可撓性材質製成的杆體,該兩支杆34遠離底座30一端並鉚合於一個與該底座30平行的銜連杆35上。
旋轉盤4是裝設於第一容室31內的圓形盤體,該盤體在第一容室31內具有一定的裕度,所以可在第一容室31內作適度的轉動,且具有一個夾設於兩開孔33之間的本體40,本體40周緣等距離地設有多個齒片41,齒片41的齒列可形成360度的環繞狀或180度的半圓弧狀。
驅動機構5包含一個裝設於第二容室32內的蝸杆50及一個可驅動蝸杆50轉動的驅動器51,蝸杆50表面具有與旋轉盤4的齒片41對應嚙合的蝸杆螺紋500,在蝸杆50兩端各嵌套有一個環狀的連接元件52,驅動器51包含一連動杆510及一個調整塊511,連動杆510一端與連接元件52樞接,而另一端則突伸出該靠背12外而與該調整塊511固接。
活動杆6平行地設置於兩支杆34之間,其頂端與該銜連杆35固接,而底端形成一個活動端60,活動端60藉助一個穿經該開孔33及該旋轉盤4的本體40的鉚合元件61而固設在該旋轉盤4上,且活動端60與旋轉盤4固接的位置是緊沿著該開孔33環壁而設置,在該活動杆6與兩支杆34之間橫向隔設有多個加強肋片8,每一加強肋片8都位於該活動杆6後方,且相對於活動杆6處各形成一個朝該靠背12後側凹弧的凹陷部80。
如
圖1、4所示,固定基架3在未調整前幾乎是呈垂直狀,所以對於椅子1靠背12的靠躺部120來說,其表面並沒有明顯凸現出任何彎曲弧度。而在調整時,通過轉動驅動器51的調整塊511,使連接元件52帶動蝸杆50轉動,而蝸杆50的轉動動力藉助蝸杆螺紋500而傳遞給旋轉盤4的齒片41,以驅使旋轉盤4轉動,同時,旋轉盤4的轉動將帶動活動杆6的活動端60沿著開孔33環壁旋轉移動,當活動杆6活動端60沿著開孔33環壁而向下移動時,將拉引銜連杆35向下移動,而驅使兩端分別固設於該底座30及銜連杆35上的兩支杆34朝靠背12前方彎曲成弧形,使該固定基架3形成一曲線弧度(如圖4所示),且因該靠背12的靠躺部120是由軟性材質所製成,所以該固定基架3向前彎曲成弧形將使靠背12的靠躺部120順應著其彎弧形狀,而形成一符合人體學的彎弧曲度,以供使用時可舒適靠躺。圖4所示的狀態是本實用新型可調整出的最大彎曲弧度,但是,本實用新型也可依需要而調整出彎曲度小於圖4所示的型態,以供使用時可以調整出一舒適的最佳靠躺狀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藉助旋轉盤4與驅動機構5的轉動關係而帶動活動杆6拉引銜連杆35向下移動,使該固定基架3可以由原本的垂直狀,形成朝椅子1靠背12前側彎弧的彎弧曲度,改變該靠背12靠躺部120的靠躺弧度,而可以達到符合人體學、使用時可舒適靠躺的目的,並且,因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撓性支撐架2在製造椅子時,可以直接裝設於椅子1內,所以椅子1的實用價值增高,且也不會破壞椅子1的整體視覺感,使用時,也不用再另加裝其他的撐墊物。
權利要求1.一種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裝設在具有靠背的椅子上,其特徵在於,它包含一個固定基架、一個旋轉盤、一個驅動機構及一活動杆;所述固定基架裝設在該椅子靠背上,並且具有一個固設於椅子上的底座,所述底座內設有相互連通的第一、二容室,在所述底座的頂部向上延伸有兩個平行對應且具有可撓性的支杆,所述兩支杆頂緣固設有一個與底座平行的銜連杆;所述旋轉盤裝設在該第一容室內,其周緣設有多個齒片;所述驅動機構包含一個蝸杆及一個可驅動該蝸杆轉動的驅動器,該蝸杆裝設在該第二容室內,且與裝設在該第一容室內旋轉盤的齒片對應配合;所述活動杆平行地設置在所述兩支杆之間,其頂端與該銜連杆固接,而底端偏設在該旋轉盤上,所述活動杆與兩支杆之間橫向隔設有多個加強肋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杆及兩支杆都是朝所述靠背前方彎弧成一小角度的杆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每一加強肋片都位於該活動杆後方,且相對於所述活動杆處各形成一個朝所述靠背後側凹弧的凹陷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器有一個藉助一連接元件可驅動所述蝸杆轉動的連動杆,並且遠離所述蝸杆一端設有一個與所述連動杆固接的調整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固定基架的底座上樞接有一個對應固設在所述椅子的座墊上的固定座。
專利摘要一種椅子靠背的撓性支撐架,包含一固定基架,它有一設在椅子上的底座,底座內設有相連通的第一、二容室,第一容室內設有一周緣帶齒片的旋轉盤,第二容室設有一與其對應的蝸杆,蝸杆藉助一驅動器帶動旋轉盤,底座頂部向上延伸相平行的兩根可撓性支杆,兩支杆頂緣固設一與底座平行的銜連杆,兩支杆間平行地設有一活動杆,其頂端與銜連杆固接,底端偏設在旋轉盤上,在蝸杆旋轉時,旋轉盤使活動杆拉引銜連杆向下,而使各支杆朝靠背前方成弧形彎曲。
文檔編號A47C7/44GK2294635SQ9721102
公開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1997年5月8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8日
發明者曾春榮 申請人:欣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