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制動主缸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9:41:46 4
專利名稱:一種制動主缸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制動設備,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制動主缸總成。
背景技術:
制動主缸是汽車制動系統中的關鍵部件,其通過踏板力的作用推動主缸中的活塞向前移動,使制動主缸產生液壓力,並通過主缸出油口向整車制動系統輸送液壓力來實現制動。但普通制動系統在溼滑路面上制動,或在緊急制動的時候,車輪容易因制動 力超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而完全抱死。為了解決該問題,人們研製出了 ABS系統(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剎車系統)。ABS系統通過電子或機械的控制,用速度傳感器檢測車輪速度,然後把車輪速度信號傳送到微電腦裡,微電腦根據輸入車輪速度,通過重複地減少或增加在輪子上的制動壓力來控制車輪的打滑率,保持車輪轉動,防止抱死。在制動過程中保持車輪轉動,不但可保證控制行駛方向的能力,使車輛在緊急制動時也具有躲避障礙的能力,而且,在大部分路面情況下,與抱死〔鎖死〕車輪相比,能提供更高的制動力量。但是汽車液壓制動系統中制動主缸總成,若對缸體上補償孔中的毛刺如處理不好,將直接影響皮碗的使用壽命,若皮碗非正常磨損產生的磨屑堵塞補償孔將發生制動失效現象。為克服該結構的缺點,人們又設計了多種結構,特別是ABS制動防抱系統專用中心閥式結構的制動主缸總成,中心閥一般裝配在活塞頭端開設的臺肩空腔內,由閥頂杆、閥密封圈、閥回位彈簧、限位銷構成,中心閥隨活塞移動開啟或關閉,控制制動腔的制動液壓力。免除皮腕與補償孔的往返摩擦,提高制動主缸的使用壽命。但與普通型制動主缸總成比較,中心閥結構複雜,零件種類、數量多,對裝配工藝要求高。該實用新型中活塞及減壓環總成是替代中心閥式活塞結構的專用零件,其主缸總成結構簡單,零件種類少,易於總成裝配。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動主缸總成,該制動主缸總成結構簡單,零件種類少,易於總成裝配,並且可替代中心閥式活塞結構的制動主缸總成。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一種制動主缸總成,包括主缸缸體,兩個主皮碗總成,以及位於主缸缸體內的第一活塞總成和第二活塞總成,所述第二活塞總成位於第一活塞總成前方;所述主皮碗總成分別套在第二活塞總成和第一活塞總成上;還包括有減壓環總成一和減壓環總成二,所述減壓環總成一套在第一活塞總成上;所述減壓環總成二套在第二活塞總成上,分別與主皮碗總成一、主皮碗總成二配合,當制動系統處於非工作狀態時,主皮碗總成一與減壓環總成一之間形成間隙,主皮碗總成二與減壓環總成二之間形成間隙,使儲液罐制動液體與第一活塞工作腔及第二活塞工作腔構成液體通路;當制動系統實施制動時,上述間隙封閉,使儲液罐制動液體與第一活塞工作腔及第二活塞工作腔構成的液體通路封閉。本實用新型還可做以下改進所述第二活塞徑向上設有兩級階梯,並形成直徑小的階梯平面一和直徑大的階梯平面二 ;所述減壓環總成二包括減壓環二和限位銷二 ;所述減壓環二的環形部位設有與該限位銷二匹配的裝配孔;所述限位銷二的一端面與第二活塞限位銷接觸,另一端面穿過裝配孔將主皮碗二頂起,使主皮碗二底部與第二活塞階梯平面二之間形成間隙;並使儲液罐內的液體進入第二活塞工作腔,使儲液罐制動液體與第二活塞工作腔構成液體通路;所述第一活塞徑向上設有兩級階梯,並形成直徑小的階梯平面三和直徑大的階梯平面四;所述減壓環總成一包括減壓環一和限位銷一;所述減壓環一的環形部位設有與該限位銷一匹配的裝配孔;所述限位銷一的一端面與第一活塞限位環接觸,另一端面穿過裝配孔將主皮碗一頂起,使主皮碗一底部與第一活塞階梯平面四之間形成間隙;並使儲液罐內的液體進入第一活塞工作腔,使儲液罐制動液體與第一活塞工作腔構成液體通路。第一活塞的階梯平面四內設有環形槽一,第二活塞的階梯平面二內設有環形槽二,所述減壓環總成一位於環形槽一內,減壓環總成二位於環形槽二內;所述環形槽一底部設有至少一個通液孔一,該通液孔一兼做回油孔,所述環形槽二底部設有至少一個通液孔二,該通液孔二兼做回油孔;所述減壓環總成一上也設有至少一個通液孔三,減壓環總成二上也設有至少一個通液孔四,所述通液孔一與通液孔三相通,所述通液孔二與通液孔四相通。所述限位銷一和限位銷二均為階梯狀圓柱形,並分別通過其小端裝配至裝配孔內。第二活塞總成包括第二活塞回位彈簧,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第二活塞限位銷,副皮碗;所述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為環形管狀,其小端具有向軸心延伸的平臺一,該平臺抵靠於第二活塞的階梯平面一上,其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平臺二;所述第二活塞回位彈簧大端抵靠於主缸缸體端部,小端套住第二活塞前端並抵靠在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的平臺一上;所述主皮碗總成二包括主皮碗二、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二和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二 ;所述主皮碗二安裝於第二活塞的階梯處;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二一端抵靠在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的平臺二上,另一端壓在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二上,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二壓置在主皮碗二的碗口底部;所述副皮碗套在第二活塞的環形槽內,將第一活塞工作腔與第二活塞工作腔分隔開;所述第二活塞限位銷與第二活塞的階梯端面接觸,限定第二活塞的位置;第一活塞總成包括第一活塞回位彈簧,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限位環,埠副皮碗,埠擋圈,孔用彈性擋圈,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所述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為環形管狀,其小端具有向軸心延伸的平臺三,該平臺抵靠於第一活塞的的階梯平面三上,其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平臺四;所述第一活塞回位彈簧大端抵靠於第二活塞尾部的凸臺上,小端套住第一活塞前端並抵靠在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的平臺三上;所述第一活塞限位環壓靠在主缸缸體底部的凸臺上,並與第一活塞階梯端面接觸,限制第一活塞的位置;所述主皮碗總成一包括主皮碗一、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一和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所述主皮碗一安裝於第一活塞的階梯平面四處;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一的一端抵靠在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一的平臺四上,另一端壓在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上,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壓置在主皮碗一的碗口底部;所述埠擋圈一端與第一活塞限位環接觸,另一端抵靠於主缸缸體尾部;其與第一活塞限位環的接觸面設有環形凹槽,該環形凹槽內設有埠副皮碗;所述孔用彈性擋圈卡在主缸缸體尾部的環形槽內,並抵靠埠擋圈尾端;所述埠擋圈與主缸缸體接觸的外側面具有環形槽,該環形槽內還設有密封圈。分別在環形槽一和環形槽二內設有與限位銷一和限位銷二對應的導向銷孔,在減壓閥總成中的限位銷做軸向運動時,對限位銷起導向作用。所述減壓環總成一和減壓環總成二上分別設有六個通液孔三和通液孔四。所述減壓環一和限位銷一裝配為一體,減壓環二和限位銷二裝配為一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制動主缸總成,採用了減壓環總成,與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主皮碗總成匹配使用,替代了「ABS」制動防抱系統專用中心閥式制動主缸總成中的中心閥結構,其零件少,結構簡單,易於總成裝配,並且制動主缸總成在工作時,制動液回流暢通補液速度快,制動效果好,尤其是均適用於低、中、高檔車制動系統中的液壓制動主缸總成。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制動主缸總成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I處局部結構放大圖。圖3為圖I中II處局部結構放大圖。圖4為圖I中III處局部結構放大圖。圖5為圖I中A處局部結構放大圖。圖6為第一活塞結構剖面視圖。圖7為第一活塞結構軸向視圖。圖8為第二活塞結構剖面視圖。圖9為第二活塞結構軸向視圖。圖10為減壓閥總成結構軸向視圖。圖11為減壓閥總成結構剖面視圖。圖中1.主缸缸體;2.第二活塞回位彈簧;3.第二活塞;4.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5.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二 ;6.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二 ;7.主皮碗二 ;8.第二活塞限位銷;9.副皮碗;10.第一活塞回位彈簧;11.第一活塞;12.減壓環總成一;13.第一活塞限位環;14.埠副皮碗;15.密封圈;16.埠擋圈;17.孔用彈性擋圈;18.埠擋圈與第一活塞限位環接觸面的環形凹槽;19.主缸缸體尾部的環形槽;20.埠擋圈外側面的環形槽;21.主缸缸體底部的凸臺;22.限位銷二;23.第一活塞工作腔;24.第二活塞尾部的凸臺;25.第二活塞環形槽;26.供液孔;27.制動液體;28.第二活塞工作腔;29.主皮碗 二碗口底部;30.階梯平面二 ;31.減壓環二 ;32.通液孔四;33.通液孔二 ;34.第二活塞的階梯端面;35.環形槽二 ;37.第二活塞階梯;39.第一活塞階梯端面;40.限位銷二的一端面;41.導向銷孔;42.限位銷二的另一端面;45.裝配孔;46.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7.平臺一 ;48.平臺二 ;51.平臺三;52.平臺四;55.減壓環總成二 ;56.減壓環一 ;57.限位銷一;58.限位銷一的一端面;59.主皮碗一 ;60.階梯平面四;61.環形槽一 ;62.通液孔一;63.通液孔三;64.主皮碗一的碗口底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並不對本實用新型造成任何限制。如圖1-11所示 的一種制動主缸總成,包括主缸缸體I,兩個主皮碗總成,以及位於主缸缸體I內的第一活塞總成和第二活塞總成,所述第二活塞總成位於第一活塞總成前方;所述主皮碗總成分別套在第二活塞總成和第一活塞總成上;還包括有減壓環總成一 12和減壓環總成二 55,所述減壓環總成一 12套在第一活塞總成上;所述減壓環總成二 55套在第二活塞總成上,分別與主皮碗總成一、主皮碗總成二配合。所述第二活塞3徑向上設有兩級階梯,並形成直徑小的階梯平面一和直徑大的階梯平面二 30 ;所述減壓環總成二 55包括減壓環二 31和限位銷二 22 ;所述減壓環二 31的環形部位設有與該限位銷二 22匹配的裝配孔45 ;所述限位銷二 22的一端面40與第二活塞限位銷8接觸,另一端面42穿過裝配孔45將主皮碗二 7頂起,使主皮碗二 7底部與第二活塞3階梯平面二 30之間形成間隙;並使儲液罐內的液體27進入第二活塞3工作腔28,使儲液罐制動液體27與第二活塞3工作腔28構成液體通路;所述第一活塞11徑向上設有兩級階梯,並形成直徑小的階梯平面三和直徑大的階梯平面四60 ;所述減壓環總成一 12包括減壓環一 56和限位銷一 57 ;所述減壓環一 56的環形部位設有與該限位銷一 57匹配的裝配孔;所述限位銷一 57的一端面58與第一活塞限位環13接觸,另一端面穿過裝配孔將主皮碗一 59頂起,使主皮碗一 59底部與第一活塞11階梯平面四60之間形成間隙;並使儲液罐內的液體27進入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使儲液罐制動液體27與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構成液體通路。第一活塞11的階梯平面四60內設有環形槽一 61,第二活塞3的階梯平面二 30內設有環形槽二 35,所述減壓環總成一 12位於環形槽一 61內,減壓環總成二 55位於環形槽
二35內,;所述環形槽一 61底部設有至少一個通液孔一 62,該通液孔一 62兼做回油孔,所述環形槽二 35底部設有至少一個通液孔二 33,該通液孔二 33兼做回油孔;所述減壓環總成一 12上也設有至少一個通液孔三63,減壓環總成二 55上也設有至少一個通液孔四32,所述通液孔一 62與通液孔三63相通,所述通液孔二 33與通液孔四32相通。在制動主缸總成裝配狀態時,儲液罐中的液體27與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或第二活塞3工作腔28相通。所述限位銷一 57和限位銷二 22均為階梯狀圓柱形,並分別通過其小端裝配至裝配孔45內。第二活塞總成包括第二活塞回位彈簧2,第二活塞3,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第二活塞限位銷8,副皮碗9 ;所述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為環形管狀,其小端具有向軸心延伸的平臺一 47,該平臺抵靠於第二活塞3的階梯平面一上,其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平臺二 48 ;所述第二活塞回位彈簧2大端抵靠於主缸缸體I端部,小端套住第二活塞3前端並抵靠在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的平臺一 47上;所述主皮碗總成二包括主皮碗二 7、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二 5和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二 6 ;所述主皮碗二 7安裝於第二活塞3的階梯37處;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二 5 —端抵靠在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的平臺二48上,另一端壓在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二 6上,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二 6壓置在主皮碗二 的碗口底部29 ;所述副皮碗9套在第二活塞3的環形槽25內,將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與第二活塞3工作腔28分隔開;所述第二活塞限位銷8與第二活塞3的階梯端面34接觸,限定第二活塞3的位置;第一活塞總成包括第一活塞回位彈簧10,第一活塞11,第一活塞限位環13,埠副皮碗14,埠擋圈16,孔用彈性擋圈17,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6 ;所述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6為環形管狀,其小端具有向軸心延伸的平臺三51,該平臺抵靠於第一活塞11的的階梯平面三上,其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平臺四52 ;所述第一活塞回位彈簧10大端抵靠於第二活塞3尾部的凸臺24上,小端套住第一活塞11前端並抵靠在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6的平臺三51上;所述第一活塞限位環13壓靠在主缸缸體I底部的凸臺21上,並與第一活塞11階梯端面39接觸,限制第一活塞11的位置;所述主皮碗總成一包括主皮碗一59、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一和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所述主皮碗一 59安裝於第一活塞 11的階梯平面四60處;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一的一端抵靠在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一46的平臺四52上,另一端壓在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上,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壓置在主皮碗一的碗口底部64 ;所述埠擋圈16 —端與第一活塞限位環13接觸,另一端抵靠於主缸缸體I尾部;其與第一活塞限位環13的接觸面設有環形凹槽18,該環形凹槽18內設有埠副皮碗14 ;所述孔用彈性擋圈17卡在主缸缸體I尾部的環形槽19內,並抵靠埠擋圈16尾端;所述埠擋圈16與主缸缸體I接觸的外側面具有環形槽20,該環形槽20內還設有密封圈15。分別在環形槽一 61和環形槽二 35內設有與限位銷一 57和限位銷二 22對應的導向銷孔41。所述減壓環總成一 12和減壓環總成二 55上分別設有六個通液孔三63和通液孔四32。所述減壓環一 56和限位銷一 57裝配為一體,減壓環二 31和限位銷二 22裝配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描述如下當制動系統處於初始位置時(未實施制動),第一活塞11階梯端面39與第一活塞限位環13相接,第二活塞3階梯端面34與第二活塞限位銷8相接,減壓環總成一 12中的限位銷一 57的一端面58與第一活塞限位環13相接,減壓環總成二 55中的限位銷二 22的一端面40與第二活塞限位銷8相接,限位銷一 57和限位銷二 22的另一端面分別將主皮碗總成一和主皮碗總成二頂起,使主皮碗總成一底部與第一活塞11階梯平面四60之間形成間隙,使主皮碗總成二與第二活塞3階梯平面二 30之間形成間隙,此時,液體27同時分別進入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及第二活塞3工作腔28,並使儲液罐制動液體與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及第二活塞3工作腔28構成液體通路。當制動系統實施制動時,在力的作用下,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3同時分別與第一活塞限位環13、第二活塞限位銷8脫離開,此時主皮碗總成一與主缸缸體I產生摩擦力,該摩擦力經主皮碗總成一對減壓環總成一 12產生壓力並做軸向移動,當主皮碗總成一完全與第一活塞11階梯平面四60觸並封閉與儲液罐通路後,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產生液壓;此時主皮碗總成二與主缸缸體I產生摩擦力,該摩擦力經主皮碗總成二對減壓環總成
二55產生壓力並做軸向移動,當主皮碗總成二完全與第二活塞3階梯平面二 30接觸並封閉與儲液罐通路後,第二活塞3工作腔28產生液壓;上述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和第二活塞3工作腔28產生液壓同時完成整車制動過程。當解除制動時,在第二活塞回位彈簧2及第一活塞回位彈簧10的作用下,及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3在回位的過程中,在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及第二活塞3工作腔28瞬間同時產生負壓,由於主皮碗總成一與主缸缸體I的摩擦力,使主皮碗總成一脫離第一活塞11的階梯平面四60,使主皮碗總成一與第一活塞11的階梯平面四60產生間隙;由於主皮碗總成二與主缸缸體I的摩擦力,使主皮碗總成二脫離第二活塞3的階梯平面二 30,使主皮碗總成二與第二活塞3的階梯平面二 30產生間隙;在第一活塞11或第二活塞3回位 過程中,非工作腔的液體同時對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及第二活塞3工作腔28補充液體並使多餘的液體經供液孔26回流到儲液罐中,當第一活塞11及第二活塞3完全恢復到初始位置(未實施制動狀態)時即完成解除制動過程。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制動主缸總成,包括主缸缸體(I),兩個主皮碗總成,以及位於主缸缸體(I)內的第一活塞總成和第二活塞總成,所述第二活塞總成位於第一活塞總成前方;所述主皮碗總成分別套在第二活塞總成和第一活塞總成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減壓環總成ー(12)和減壓環總成ニ(55),所述減壓環總成一(12)套在第一活塞總成上;所述減壓環總成ニ(55)套在第二活塞總成上,分別與主皮碗總成一、主皮碗總成ニ配合,當制動系統處於非エ作狀態時,主皮碗總成一與減壓環總成ー(12)之間形成間隙,主皮碗總成ニ與減壓環總成ニ(55)之間形成間隙,使儲液罐制動液體(27)與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及第ニ活塞(3)工作腔(28)構成液體通路;當制動系統實施制動時,上述間隙封閉,使儲液罐制動液體(27)與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及第ニ活塞(3)工作腔(28)構成的液體通路封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幹所述第二活塞(3)徑向上設有兩級階梯,並形成直徑小的階梯平面一和直徑大的階梯平面ニ(30);所述減壓環總成ニ(55)包括減壓環ニ(31)和限位銷ニ(22);所述減壓環ニ(31)的環形部位設有與該限位銷ニ(22)匹配的裝配孔(45);所述限位銷ニ(22)的一端面(40)與第二活塞限位銷(8)接觸,另一端面(42)穿過裝配孔(45)將主皮碗ニ(7)頂起,使主皮碗ニ(7)底部與第二活塞(3)階梯平面ニ(30)之間形成間隙, 所述第一活塞(11)徑向上設有兩級階梯,並形成直徑小的階梯平面三和直徑大的階梯平面四¢0);所述減壓環總成一(12)包括減壓環一(56)和限位銷ー(57);所述減壓環一 (56)的環形部位設有與該限位銷ー(57)匹配的裝配孔;所述限位銷ー(57)的一端面(58)與第一活塞限位環(13)接觸,另一端面穿過裝配孔將主皮碗一(59)頂起,使主皮碗一(59)底部與第一活塞(11)階梯平面四¢0)之間形成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幹第一活塞(11)的階梯平面四(60)內設有環形槽ー(61),第二活塞(3)的階梯平面ニ(30)內設有環形槽ニ(35),所述減壓環總成ー(12)位於環形槽ー ¢1)內,減壓環總成ニ(55)位於環形槽ニ(35)內;所述環形槽一 ¢1)底部設有至少ー個通液孔ー(62),該通液孔ー ¢2)兼做回油孔,所述環形槽ニ(35)底部設有至少ー個通液孔ニ(33),該通液孔ニ(33)兼做回油孔;所述減壓環總成一(12)上也設有至少ー個通液孔三(63),減壓環總成ニ(55)上也設有至少ー個通液孔四(32),所述通液孔ー ¢2)與通液孔三¢3)相通,所述通液孔ニ(33)與通液孔四(32)相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銷ー(57)和限位銷ニ(22)均為階梯狀圓柱形,井分別通過其小端裝配至裝配孔(45)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於第二活塞總成包括第二活塞回位彈簧(2),第二活塞(3),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第二活塞限位銷(8),副皮碗(9);所述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為環形管狀,其小端具有向軸心延伸的平臺一(47),該平臺抵靠於第二活塞(3)的階梯平面一上,其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平臺ニ(48);所述第二活塞回位彈簧(2)大端抵靠於主缸缸體(I)端部,小端套住第二活塞(3)前端並抵靠在第ニ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的平臺一(47)上;所述主皮碗總成ニ包括主皮碗ニ(7)、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ニ(5)和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ニ ¢);所述主皮碗ニ(7)安裝於第二活塞(3)的階梯(37)處;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ニ(5) —端抵靠在第二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的平臺ニ(48)上,另一端壓在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ニ(6)上,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ニ(6)壓置在主皮碗ニ(7)的碗ロ底部(29);所述副皮碗(9)套在第二活塞(3)的環形槽(25)內,將第一活塞(11)工作腔(23)與第二活塞(3)工作腔(28)分隔開;所述第二活塞限位銷(8)與第二活塞(3)的階梯端面(34)接觸,限定第二活塞(3)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於第一活塞總成包括第一活塞回位彈簧(10),第一活塞(11),第一活塞限位環(13),端ロ副皮碗(14),端ロ擋圈(16),孔用弾性擋圈(17),第一活 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6);所述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6)為環形管狀,其小端具有向軸心延伸的平臺三(51),該平臺抵靠於第一活塞(11)的的階梯平面三上,其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平臺四(52);所述第一活塞回位彈簧(10)大端抵靠於第二活塞(3)尾部的凸臺(24)上,小端套住第一活塞(11)前端並抵靠在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46)的平臺三(51)上;所述第一活塞限位環(13)壓靠在主缸缸體(I)底部的凸臺(21)上,並與第一活塞(11)階梯端面(39)接觸,限制第一活塞(11)的位置;所述主皮碗總成一包括主皮碗一(59)、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ー和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所述主皮碗一(59)安裝於第一活塞(11)的階梯平面四(60)處;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ー的一端抵靠在第一活塞回位彈簧限位座一(46)的平臺四(52)上,另一端壓在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上,主皮碗總成回位彈簧座一壓置在主皮碗一的碗ロ底部(64);所述端ロ擋圈(16) —端與第ー活塞限位環(13)接觸,另一端抵靠於主缸缸體(I)尾部;其與第一活塞限位環(13)的接觸面設有環形凹槽(18),該環形凹槽(18)內設有端ロ副皮碗(14);所述孔用弾性擋圈(17)卡在主缸缸體(I)尾部的環形槽(19)內,並抵靠端ロ擋圈(16)尾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幹所述端ロ擋圈(16)與主缸缸體(I)接觸的外側面具有環形槽(20),該環形槽(20)內還設有密封圈(15)。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於分別在環形槽ー¢1)和環形槽ニ(35)內設有與限位銷ー(57)和限位銷ニ(22)對應的導向銷孔(4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減壓環總成一(12)和減壓環總成ニ(55)上分別設有六個通液孔三¢3)和通液孔四(32)。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動主缸總成,其特徵在幹所述減壓環ー(56)和限位銷一 (57)裝配為一體,減壓環ニ(31)和限位銷ニ(22)裝配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動主缸總成,屬於汽車制動技術領域。它採用了減壓環總成,與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主皮碗總成匹配使用,當制動系統處於非工作狀態時,主皮碗總成與減壓環總成,使儲液罐制動液體與第一活塞工作腔及第二活塞工作腔構成液體通路;當制動系統實施制動時,上述間隙封閉,使儲液罐制動液體與第一活塞工作腔及第二活塞工作腔構成的液體通路封閉。本實用新型可替代「ABS」制動防抱系統專用中心閥式制動主缸總成中的中心閥結構,還具有零件少,結構簡單,易於總成裝配的優點,並且制動主缸總成在工作時,制動液回流暢通補液速度快,制動效果好,尤其是均適用於低、中、高檔車制動系統中的液壓制動主缸總成。
文檔編號F16D125/02GK202418352SQ20112054317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武長江 申請人:廣東中博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