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善於發現七年級作文
2023-05-18 19:39:48 1
我們應在生活中不斷觀察,不斷思考,積累更多的知識。我們應勇於發現、善於發現。小編收集了生活需要善於發現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生活需要善於發現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學老師上公開課。他在黑板上寫了五道題,然後叫一個學生上臺來做。
3×9=(27)4×9=(36)5×9=(45)6×9=(54)7×9=(62)
當這位學生寫完最後一道題的答案「62」時,臺下多數同學都大聲喊叫起來「老師,他錯了,最後一道題答錯了……」
我滿以為那位老師會馬上糾正這名同學的錯誤,沒想到他卻說了一段讓我至進記憶猶新的話。他說:「最後一道題是答錯了,可大家為什麼只說他答錯的這道題,而不說他前面四道題都做對了呢?看來,我們是多麼容易發現別人的錯誤,而忽略別人的正確……」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十分追求完美,渴望完美,但是很喜歡挑別人的毛病,容不得別人或自己犯一點錯誤,一但犯錯哪怕就是芝麻大點兒的小事也要指責別人,挑別人的「刺」。其實,如果你在別人犯錯誤時你不馬上指責他,而是給予他鼓勵,這樣別人增加自信心並注意下次不在犯,而自己去卻得到了經驗,揚長補短。這樣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揚長補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的更好,更強。
第二篇:生活需要善於發現
暑假的一個星期天早上,當我從睡夢中來時,天以大亮,爸爸媽媽早已上班去了。當我穿好衣服,肚子已經咕咕叫了。我趕緊洗臉牙,就去吃媽媽早已準備好的稀飯。我一邊吃,一玩弄著桌上的東西。忽然,我發現桌上還有一個雞蛋呢!我使勁一轉,真好玩!我又從冰箱裡拿了一個雞蛋,兩隻手同時將兩個雞蛋一起轉。原先的一個雞蛋轉得又快又穩,時間又長,可剛從冰箱裡拿出的那隻雞蛋卻轉不了兩三圈,就歪歪斜斜地躺在桌子上不轉了。
我一下子來了興趣,又去轉動那「罷工」的雞蛋,可還是老樣子。而原先的那個雞蛋還在歡快地轉呢!這是怎麼回是呢?
我看看「罷工」的雞蛋,又看看還在轉的雞蛋,真看不出有什麼差別!我摸摸「罷工」的雞蛋,又摸了摸剛才歡快地轉動的雞蛋,都一樣光滑,沉沉的,也沒有什麼兩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又不停地轉著雞蛋,一邊探索著它轉與不轉的原因。突然,「罷工」的雞蛋「啪」的一聲,掉到地上;蛋液流了一地。我急忙從桌子上拿了一塊抹布去擦地上的蛋液,不料卻把桌上的另一個雞蛋帶到了地上。咦,這個是熟蛋!然而,我冷靜下來想:為什麼熟雞蛋轉得快而生雞蛋轉得慢,甚至不動呢?
我看著兩個已破的雞蛋,熟雞蛋蛋白蛋黃凝結在一起,是一個整體;生雞蛋蛋白是液體而蛋黃是半固體。我用雙手搓轉熟蛋,整個蛋一起轉動;搓轉生蛋時,蛋白和蛋黃不能一下混合起來轉動,雞蛋自然就不能旋轉了。
啊!我高興極了!我發現了熟蛋和生蛋轉與不轉的秘密,我恨不得馬上告訴大家我有個「偉大」的發現!
第三篇:生活需要善於發現
兩百年前,當那個英國人坐在果園裡的蘋果樹下,看著蘋果從樹上落到地下,並思考它的原因時,歷史就已經註定,他的理論會影響整個人類的未來。他成功的所有秘訣就是善於發現。
發現是一種具有創造力的行為。
魯班發現小草的齒葉會劃破手指,於是鋸子誕生了;諸葛亮發現了天氣將要變化,於是借東風火燒赤壁;劉伯溫在街上看見一個買橘子的,於是寫成了一篇《賣柑者言》的寓言,流傳至今。作文
一切似乎都發生在一霎那間,說所有的靈感都在那一霎那間湧現出來,於是發明啊,理論啊,決策啊,都在這一霎那誕生了。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作文
如果魯班不是長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能從小草聯想到據子嗎?如果劉伯溫不是對明王朝不滿,有增怎麼寫出精闢見解?
當有人嘲笑愛迪生做燈絲實驗14次時,愛迪生說:「至少我發現1種材料不能做燈絲。」一個善於發現的人,必須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一個善於發現的人還必須善於觀察思考。舊北京人裡車夫多如牛毛,隨處可見,為什麼老舍先生發現了「駱駝祥子」這個典型?那是因為他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一個善於思考的頭腦。因此我說:善於發現的三大要訣是:觀察、思考、堅持。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我們就可以發現:人類的進步發展動力之一便是發現。
人類從茹毛飲血到學會用火,學會製作石器,學習種植農作物,那一件不是通過發現要實現的呢?向來使用青銅器,無非是因為發現了青銅比石頭耐用易加工,不久,又發現鐵更為堅硬。再後來到蒸汽機,再到電力時代,人類的進步歷程正是在經過發現這一環節,才得到不斷飛躍。可以說,發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
發現,同樣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誌。中世紀以前,正是一些古國發達的時期。古代埃及人發現了圓周率在3·12與3·16之間,古代巴比倫人發現了太陽的活動規律;我國張衡發明了地動儀......
然而不久,文明喬遷到歐洲,發現的火花也在歐洲的土地上爆開了花,從太陽中心到微積分。從斜塔試驗到電磁波,西方人踩著發現登上了世界頂峰,黯然的是東方古國,他們似乎才枯智竭,再也產生不出靈感。
中國就曾是這樣一個國家。
落後意味挨打,整整100年的屈辱,揉碎了中國人的心。
然而,我們又站起來了。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天安門上飄起來是,我們已下定決心,要把祖國建設為一強國,要把文明迎回東方。
石油、天然氣、煤礦,一個個被發現了,載入飛船升空......這一切難道不是意味著國人的創造力又回來了,難道不意味著「發現」又回來了?
本來,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發現的民族,中國人是善於發現的人。再者奮發向上的年月裡,難道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獻給祖國?
我們應在生活中不斷觀察,不斷思考,積累更多的知識。我們應勇於發現、善於發現。使自己有益於時代有益於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