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9 08:39:46 1
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包括支架框,所述支架框上按輸送行進方向上依次設置提升輥軸、用於去除產品表面雜質的第一折彎輥軸、第二折彎輥軸和下路輥軸;所述第一折彎輥軸為膠輥,所述支架框上設置用於安裝第一折彎輥軸的軸承座,第一折彎輥軸的兩端穿出軸承座外並連接用於驅動第一折彎輥軸轉動的變向裝置。本裝置解決了原有設備龐大,檢查人員無法同時檢查同一區域的全貌,造成檢查的漏洞的問題,並提高了檢查的效率,並可以方便檢查人員通過本裝置直接穿梭於整個輸送線的兩側。
【專利說明】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皮革材料的輸送線,特別是輸送線上對於人工檢測這一部分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輸送線都十分的長,寬度也比較大,人工檢查人員無法仔細的看到皮革的兩側邊的質量,一般只有先看完一邊,然後走到輸送線末端,再繞到另一側面去觀察皮革另一側邊的情況。這樣整個檢查過程就十分麻煩,浪費了時間還不能同時觀察皮革一個部位的全貌質量,造成了檢查的漏洞。現在還有專門用於檢查皮革的紅外線傳感裝置,能通過紅外線掃描來進行檢查。但這種設置比較昂貴,而難以與輸送線本身結合,需要單獨拿出成本後,在送到檢測裝置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很好與輸送線結合,方便檢查人員快速、清楚檢查皮革的人工檢測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包括支架框,所述支架框上按輸送行進方向上依次設置提升輥軸、用於去除產品表面雜質的第一折彎輥軸、第二折彎輥軸和下路輥軸;所述第一折彎輥軸為膠輥,所述支架框上設置用於安裝第一折彎輥軸的軸承座,第一折彎輥軸的兩端穿出軸承座外並連接用於驅動第一折彎輥軸轉動的變向裝置,所述變向裝置包括一端與第一折彎輥軸固定連接的連接塊,連接塊的另一端鉸接一連接座,連接座下再設置一用於驅動連接座上下運動的氣缸,所述氣缸與支架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折彎輥軸通過驅動裝置控制其與第一折彎輥軸之間的水平距離。
[0005]本裝置通過先將皮革提升起來,然後用第一折彎輥軸去除皮革上的雜質,並使皮革水平的通往第二折彎輥軸,第二折彎輥軸並將導向皮革向下運動,再通過下路輥軸使皮革水平導出到輸送線上。這樣就是皮革通過支架框的路線向上走了一個提升,那檢查人員就可以在支架框下抬頭向上看,就可以之間看到皮革材料的全貌,並且方便檢查人員通過在支架框下行走來方便檢查。這樣就能提高檢查效率,並能同時檢查皮革一塊區域內的全貌。
[0006]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折彎輥軸的兩端通過滾珠軸承與支架框連接;支架框上開設用於配合滾珠軸承運動的導向槽。
[0007]作為優選,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兩端分別連接於一個滾珠軸承的凹形的推桿,設置於推桿中部上的加強板,加強板上連接用於驅動加強板水平運動的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通過擋板連接於支架框上。由於膠輥是不跟隨皮革轉動的,容易被磨損。所以設置驅動裝置可以轉動膠輥,使膠輥經常的轉動一下角度,避免一個部位經常使用,磨損過大,喪失了去除雜質的功能。並且本驅動裝置驅動膠輥轉動的角度時可以緩慢轉動的,不會影響皮革材料的張緊力。
[0008]作為優選,所述氣缸下設置擺臂,支架框上對應擺臂位置設置螺栓杆,擺臂通過兩個螺帽固定在螺栓杆上。由於氣缸只能直線方向的伸縮,而軸承座31的轉動的圓周運動,連帶著了連接塊的運動軌跡也是圓周運動。所以氣缸的底部與支架框通過兩個螺帽固定,而且可以通過螺帽來調整氣缸底部的擺臂的位置,使氣缸做連接塊圓周運動軌跡的切線運動。
[0009]作為優選,所述支架框的高度大於1.5m,小於2米。為了方便檢查人員的通過,而又不影響檢查人員檢查的距離。
[0010]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折彎輥軸和第二折彎輥軸之間再設置一壓輥。壓輥是將皮革壓下一些距離,造成皮革的繃緊,使檢查人員能清楚的觀察皮革的表面。
[0011]作為優選,所述支架框上設置用於照射在壓輥位置的照明燈。為了使檢查人員能更清楚的觀察到皮革的詳細紋路,所以設置照明燈。
[0012]作為優選,所述壓輥的兩端設置滾軸座,所述支架框上開設用於安裝滾軸座的凹槽。
[0013]作為優選,所述壓輥兩端的滾軸座上也設置一用於驅動壓輥水平運動的驅動裝置。這裡的驅動裝置結構與前面驅動第二折彎輥軸運動的驅動裝置結構一致。
[0014]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0015]本裝置解決了原有設備龐大,檢查人員無法同時檢查同一區域的全貌,造成檢查的漏洞的問題。提高了檢查的效率,並可以方便檢查人員通過本裝置直接穿梭於整個輸送線的兩側。
[0016]本裝置設置的第一折彎輥軸不僅可以抬升皮革的輸送路徑高度,還可以用於清潔皮革的表面,提高人工檢測的準確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施例的側面示意圖;
[0019]圖3為俯視不意圖;
[0020]圖4為變向裝置的安裝示意圖。
[0021]圖中:1_支架框,2-提升輥軸,21-加強筋,22-水平筋條,3-第一折彎輥軸,31-軸承座,4-變向裝置,41-連接塊,42-連接座,43-氣缸,44-擺臂,45-螺栓杆,451-螺帽,5-壓輥,51-照明燈,52-滾軸座,53-凹槽,6-第二折彎輥軸,61-滾珠軸承,7-驅動裝置,71-推桿,72-加強板,73-液壓油缸,74-擋板,8-下路輥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3]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0024]實施例1,如圖1-3所示,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包括兩根支架框1,所述支架框I的高度大於1.5m,小於2米。支架框I的兩端角處通過連杆相連,上部位置都是懸空的。所述支架框I上按輸送行進方向上依次設置提升輥軸2、用於去除產品表面雜質的第一折彎輥軸3、第二折彎輥軸6和下路輥軸8 ;所述第一折彎輥軸3為膠輥,所述支架框I上設置用於安裝第一折彎輥軸3的軸承座31,軸承座31設置於支架框I的上部,第一折彎輥軸3的兩端穿出軸承座31外直到支架框I外並連接用於驅動第一折彎輥軸3轉動的變向裝置4,如圖2和4所示,所述變向裝置4包括一端與第一折彎輥軸3固定連接的連接塊41,連接塊41的另一端鉸接一連接座42,連接座42下再設置一用於驅動連接座42上下運動的氣缸43,所述氣缸43與支架框I固定連接;連接塊41與連接座42鉸接,可以避免因氣缸43的直線運動而只是連接塊42的圓周運動有卡頓,使連接塊42的運動更順暢。另夕卜,所述氣缸43下設置擺臂44,支架框I上對應擺臂44位置設置螺栓杆45,擺臂44通過兩個螺帽451固定在螺栓杆45上。上面的連接座42鉸接,是在運動中自動調節,而這裡擺臂44的固定方向就可以進行手動調節,避免因第一折彎輥軸3大範圍的角度轉動,而需要氣缸行程比較長的驅動行程時出現卡住或憋住氣缸內活塞杆的問題。
[0025]所述第二折彎輥軸6通過驅動裝置7控制其與第一折彎輥軸3之間的水平距離。所述第二折彎輥軸6的兩端通過滾珠軸承61與支架框I連接。滾珠軸承61是設置於支架框I的上部,並且支架框I上開設用於配合滾珠軸承61運動的導向槽62 ;而滾珠軸承61可以設置配合塊於導向槽62內。
[0026]如圖3所示,所述驅動裝置7包括兩端分別連接於一個滾珠軸承61的凹形的推桿71,這樣保證推桿71與滾珠軸承61之間留有空隙,可以用於通過皮革材料的輸送。推桿71中部,其連接滾珠軸承61的另一相對的面上設置加強板72,加強板72上連接用於驅動加強板72水平運動的液壓油缸73,所述液壓油缸73通過擋板74連接於支架框I上。液壓油缸73通過擋板74作為固定基座點,驅動加強板72運動,也就帶動推桿71上的滾珠軸承61運動。這樣根據檢查人員需要檢查的範圍來調整可以檢查到的區域。
[0027]如圖2-3所示,所述第一折彎輥軸3和第二折彎輥軸6之間再設置一壓輥5。這樣可以避免要容易讓檢查人員通過而加高支架框I的高度,但不方便觀察皮革的問題。通過壓輥5將皮革壓下,改變原有直接平行行程的路徑。所述壓輥5的兩端設置滾軸座52,所述支架框I上開設用於安裝滾軸座52的凹槽53。壓輥5的作用就是壓下皮革,但如果壓下太多,超出支架框I的下表面,就可能會碰觸到人體,所以壓輥5設置於支架框I的中部,既不超出上端面,也不低於下端面。所述壓輥5兩端的滾軸座52上也設置一用於驅動壓輥5水平運動的驅動裝置7。這裡的驅動裝置7結構可以與前面驅動第二折彎輥軸6的驅動裝置7結構一致。
[0028]另外,為了方便檢查人員的觀察,所述支架框I上設置用於照射在壓輥5位置的照明燈51。一是便於觀察,二也是警示作用,避免檢查人員觸碰到。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框(I),所述支架框(I)上按輸送行進方向上依次設置提升輥軸(2)、用於去除產品表面雜質的第一折彎輥軸(3)、第二折彎輥軸(6)和下路輥軸(8);所述第一折彎輥軸(3)為膠輥,所述支架框(I)上設置用於安裝第一折彎輥軸(3)的軸承座(31),第一折彎輥軸(3)的兩端穿出軸承座(31)外並連接用於驅動第一折彎輥軸(3)轉動的變向裝置(4),所述變向裝置(4)包括一端與第一折彎輥軸(3)固定連接的連接塊(41),連接塊(41)的另一端鉸接一連接座(42),連接座(42)下再設置一用於驅動連接座(42 )上下運動的氣缸(43 ),所述氣缸(43 )與支架框(I)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折彎輥軸(6)通過驅動裝置(7)控制其與第一折彎輥軸(3)之間的水平距離。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折彎輥軸(6)的兩端通過滾珠軸承(61)與支架框(I)連接;支架框(I)上開設用於配合滾珠軸承(61)運動的導向槽(62)。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7)包括兩端分別連接於一個滾珠軸承(61)的凹形的推桿(71),設置於推桿(71)中部上的加強板(72),加強板(72)上連接用於驅動加強板(72)水平運動的液壓油缸(73),所述液壓油缸(73 )通過擋板(74)連接於支架框(I)上。
4.按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43)下設置擺臂(44),支架框(I)上對應擺臂(44)位置設置螺栓杆(45),擺臂(44)通過兩個螺帽(451)固定在螺栓杆(45 )上。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框(I)的高度大於1.5m,小於2米。
6.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折彎輥軸(3)和第二折彎輥軸(6)之間再設置一壓輥(5)。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框(I)上設置用於照射在壓輥(5 )位置的照明燈(51)。
8.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壓輥(5)的兩端設置滾軸座(52 ),所述支架框(I)上開設用於安裝滾軸座(52 )的凹槽(53 )。
9.按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輸送線的人工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壓輥(5)兩端的滾軸座(52)上也設置一用於驅動壓輥(5)水平運動的驅動裝置(7)。
【文檔編號】B65H26/00GK204079015SQ201420571699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曹忠德 申請人:浙江華祥皮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