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8:26:21 1
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屬於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電泵安裝位置固定,造成接線困難、安裝成本高的問題。本電泵的固定結構,包括呈筒狀的機座、用於支撐機座的地腳一和地腳二,地腳一與地腳二相對設置,機座上具有接線盒安裝部,接線盒安裝部位於機座外周面的0°處,機座外周面的90°、180°與270°處均設有用於安裝地腳一和地腳二的定位筋組,地腳一與地腳二安裝於其中的一個定位筋組處。本實用新型具有不受接線盒位置限制、組裝方便等優點。
【專利說明】—種電泵的固定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固定結構,特別是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企業所生產的電泵安裝位置固定,電泵接線盒的安裝方向也固定不變,當電泵的使用場合有特殊要求時,由於接線盒位置不能改變造成接線困難;而且電泵的出水口方向固定不變也給電泵出水口與出水管路的連接帶來不便,為了改變出水方向必須增加出水彎管和接頭,增加安裝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不受接線盒位置限制、組裝方便的電泵的固定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本電泵的固定結構,包括呈筒狀的機座、用於支撐機座的地腳一和地腳二,所述的地腳一與地腳二相對設置,所述的機座上具有接線盒安裝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線盒安裝部位於機座外周面的0°處,所述機座外周面的90°、180°與270°處均設有用於安裝地腳一和地腳二的定位筋組,所述的地腳一與地腳二安裝於其中的一個定位筋組處。
[0006]安裝電泵時,根據不同的安裝位置,將地腳一和地腳二裝到同一定位筋組內,使電泵能滿足各種安裝位置,適用範圍廣。
[0007]在上述電泵的固定結構中,所述的定位筋組包括用於安裝地腳一的定位筋一和用於安裝地腳二的定位筋二,所述的定位筋一與定位筋二相對設置,所述的定位筋一和定位筋二的橫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地腳一上具有與定位筋一相配合的梯形溝槽一,所述的地腳二上具有與定位筋二相配合的梯形溝槽二。
[0008]在上述電泵的固定結構中,所述地腳一的長度與機座的長度相等,所述地腳二的長度與機座的長度相等,所述地腳一上的梯形溝槽一為通槽,所述地腳二上的梯形溝槽二為通槽,所述定位筋一和定位筋二的長度沿機座的軸向延伸。
[0009]在上述電泵的固定結構中,所述機座的外周面上設有若干散熱筋,所述的定位筋一和定位筋二位於散熱筋之間,所述的定位筋一、定位筋二和散熱筋均勻設置。
[0010]在上述電泵的固定結構中,所述機座的外周面上具有三個均勻設置的連接支座,所述的連接支座上設有連接螺栓孔。
[0011]電泵安裝時,可根據不同的要求,將地腳一的梯形溝槽一沿機座的軸向套入到梯形定位筋一上,將地腳二的梯形溝槽二沿機座的軸向套入到梯形定位筋二上,即可完成電泵地腳一和地腳二的固定組裝,由於地腳一和地腳二呈梯形,梯形溝槽一和梯形溝槽二呈梯形,可解決地腳一和地腳二沿機座徑向串動。地腳一和地腳二的長度與機座的長度相等,地腳一和地腳二的軸向定位採用機座前後兩端的連接端蓋壓緊定位。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電泵的固定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0013]其結構設計合理,在機座外周面的90°、180°與270°處均設有用於安裝地腳一和地腳二的定位筋組,定位筋一和定位筋二呈梯形,地腳一上的梯形溝槽一與定位筋一配合,地腳二上的梯形溝槽二與定位筋二配合,防止地腳一和地腳二沿機座徑向串動,使電泵的穩定性提高;地腳一和地腳二的軸向定位採用機座前後兩端的連接端蓋壓緊定位,安裝時將機座的端部與地腳一和地腳二的端部對其為止,可使電泵安裝到有特殊要求的場合,由於安裝位置可以改變,導致接線盒位置可改變,方便接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機座;11、接線盒安裝部;12、散熱筋;13、連接支座;2、地腳一 ;3、地腳二 ;41、定位筋一 ;42、定位筋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0019]實施例一
[0020]如圖1所示,本電泵的固定結構,包括呈筒狀的機座1、用於支撐機座I的地腳一 2和地腳二 3,地腳一 2與地腳二 3相對設置,機座I上具有接線盒安裝部11。接線盒安裝部11位於機座I外周面的0°處,機座I外周面的90°、180°與270°處均設有用於安裝地腳一 2和地腳二 3的定位筋組,地腳一 2與地腳二 3安裝於其中的一個定位筋組處。
[0021]如圖1所示,定位筋組包括用於安裝地腳一 2的定位筋一 41和用於安裝地腳二 3的定位筋二 42,定位筋一 41與定位筋二 42相對設置,定位筋一 41和定位筋二 42的橫截面呈梯形,地腳一 2上具有與定位筋一 41相配合的梯形溝槽一,地腳二 3上具有與定位筋二42相配合的梯形溝槽二。
[0022]本實施例中,地腳一 2的長度與機座I的長度相等,地腳二 3的長度與機座I的長度相等,地腳一 2上的梯形溝槽一為通槽,地腳二 3上的梯形溝槽二為通槽,定位筋一 41和定位筋二 42的長度沿機座I的軸向延伸。
[0023]如圖1所示,機座I的外周面上設有若干散熱筋12,定位筋一 41和定位筋二 42位於散熱筋12之間,定位筋一 41、定位筋二 42和散熱筋12均勻設置。如圖1所示,在機座I的外周面上具有三個均勻設置的連接支座13,連接支座13上設有連接螺栓孔。
[0024]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定位筋一 41和定位筋二 42設置在機座I外周面的180°處,電泵安裝時,可根據不同的要求,將地腳一 2的梯形溝槽一沿機座I的軸向套入到機座I外周面180°處的梯形定位筋一 41上,將地腳二 3的梯形溝槽二沿機座I的軸向套入到機座I外周面180°處的梯形定位筋二 42上,即可完成電泵地腳一 2和地腳二 3的固定組裝,由於地腳一 2和地腳二 3呈梯形,梯形溝槽一和梯形溝槽二呈梯形,可解決地腳一 2和地腳二 3沿機座I徑向串動。地腳一 2和地腳二 3的長度與機座I的長度相等,地腳一 2和地腳二 3的軸向定位採用機座I前後兩端的連接端蓋壓緊定位。
[0025]實施例二
[0026]本實施例的原理同實施例一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如圖2所示,定位筋一 41和定位筋二 42設置在機座I外周面的270°處。
[0027]實施例三
[0028]本實施例的原理同實施例一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如圖3所不,定位筋一 41和定位筋二 42設置在機座I外周面的90°處。
[00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包括呈筒狀的機座(I)、用於支撐機座(I)的地腳一(2)和地腳二(3),所述的地腳一(2)與地腳二(3)相對設置,所述的機座(I)上具有接線盒安裝部(1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線盒安裝部(11)位於機座(I)外周面的0°處,所述機座(I)夕卜周面的90°、180°與270°處均設有用於安裝地腳一(2)和地腳二(3)的定位筋組,所述的地腳一(2)與地腳二(3)安裝於其中的一個定位筋組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位筋組包括用於安裝地腳一(2)的定位筋一(41)和用於安裝地腳二(3)的定位筋二(42),所述的定位筋一(41)與定位筋二(42)相對設置,所述的定位筋一(41)和定位筋二(42)的橫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地腳一(2)上具有與定位筋一(41)相配合的梯形溝槽一,所述的地腳二(3)上具有與定位筋二(42)相配合的梯形溝槽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地腳一(2)的長度與機座(I)的長度相等,所述地腳二(3)的長度與機座(I)的長度相等,所述地腳一(2)上的梯形溝槽一為通槽,所述地腳二(3)上的梯形溝槽二為通槽,所述定位筋一(41)和定位筋二(42)的長度沿機座(I)的軸向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座(I)的外周面上設有若干散熱筋(12),所述的定位筋一(41)和定位筋二(42)位於散熱筋(12)之間,所述的定位筋一(41)、定位筋二(42)和散熱筋(12)均勻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電泵的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座(O的外周面上具有三個均勻設置的連接支座(13),所述的連接支座(13)上設有連接螺栓孔。
【文檔編號】H02K5/04GK204030795SQ201420435085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4日
【發明者】韓鵬, 盧昌苗, 苗慧 申請人:台州凌霄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