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撥樂器的橋碼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5:13:21 1
專利名稱:彈撥樂器的橋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彈撥樂器的琴弦支撐件。
琴弦支撐件稱雁柱(俗稱琴碼),其起傳導作用,將弦的振動傳導到樂器面板而產生共嗚,目前我國生產的多弦彈撥民族樂器,均一弦一柱,如以三十六弦的箜篌為例,則有三十六隻雁柱,每柱兩足,共七十二足,壓於音箱的面板上,嚴重地防礙音箱之共振,影響音質。且由於雁柱多,使琴的製作工藝更複雜。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橋狀的琴弦支撐件,使琴的音箱共振效果更理想,且使琴的製作工藝簡化。
圖1,所述橋碼的俯視圖。
圖2,是
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
圖1的B-B剖視圖。
所述的橋碼,以一件整木塊為材,為橋狀,其橫截面為梯形,頂部開多條弦槽1用以架弦,底部五或六足2,用於撐在琴箱面板上。橋碼的縱向軸線可為直線,亦可為曲線。
彈撥樂器採用所述的橋碼,較之用雁柱,更有利於音箱的共振,可改善音質。且結構簡單,使琴的製作簡單化,降低造價。本實用新型可用於我國多弦的彈撥樂器。如箜篌、古箏、瑟等。
權利要求1.彈撥樂器的橋碼,其特徵在於以一件整木塊為材,為橋狀,其截面為梯形,頂部開多條弦槽1用以架弦,底部五或六足2,用於撐在琴箱面板上。
專利摘要彈撥樂器的橋碼,其以一塊整木為材,為橋狀,模截面為梯形,頂部開多條弦槽用以架弦,底部五或六足,用於撐在琴箱板面上。採用橋碼的彈撥樂器,較之採用雁柱(琴碼)一弦一柱,更有利於音箱共振,且使琴的製作工藝簡化。
文檔編號G10D3/00GK2101313SQ91219198
公開日1992年4月8日 申請日期1991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1991年7月26日
發明者黃褘琦 申請人:黃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