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腳架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9 05:10:36
教學腳架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目的是提供一種攜帶方便、使用靈活的獨腳架。比起現有的獨腳架,是在其腳架杆體的下端增設了踏板,解決了三腳架攜帶不方便、使用不靈活,獨腳架沒有穩定性的缺點。為達到功能目的,包括踏板、雲臺和長度可調的獨腳架,獨腳架上增設了踏板,踏板通過軸和獨腳架活動連接,踏板和獨腳架之間還有定位機構。本發明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便於生產,獨腳架可以長時間輕鬆的保持直立狀態,也可以非常靈活的在地面上轉動各種角度,且便於攜帶。
【專利說明】教學腳架固定裝置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腳架,尤其是一種實用於教學時架置照相機、攝像機等影視器材的獨腳架。
[0003]
【背景技術】
[0004]目前,腳架技術很多,比如有三腳架、獨腳架等,具本人分析後,綜合起來看大致存在以下缺陷:1、三腳架架設影視器材是的穩定效果良好,但是笨重不便於攜帶、改變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角度時不夠靈活迅速,生產成本也較高;2、現有的獨腳架是由包括雲臺和長度可調的獨腳架架杆組成,獨腳架攜帶便於攜帶、調整角度靈活,但是沒有穩定性,需要長時間使用時必須手扶,費力且不穩定。
[0005]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教學時攜帶方便、使用靈活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及獨腳架腳套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比起現有的獨腳架,是在其腳架杆體的下端增設了踏板,解決了三腳架攜帶不方便、使用不靈活,獨腳架沒有直立穩定性的缺點。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包括踏板、雲臺和長度可調的獨腳架,獨腳架上增設了踏板,踏板通過軸和獨腳架活動連接,踏板和獨腳架之間還有定位機構。
[0008]該教學腳架固定裝置是獨腳架立杆在安裝踏板的一端具有與其軸線垂直的平面端面、球面或者錐形,平面是為了保證腳踩踏下踏板時,由踏板的軸銷傳遞給獨腳架的壓力將獨腳架的端面壓緊在底面上,以此來穩定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端面是球面或者錐形,是為了收起踏板後獨腳架能以球面或者錐形底端為支點在地面上靈活的轉動角度。
[0009]踏板的兩側分別有連接臂通過軸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的下端,定位環套於獨腳架的外周,當把踏板轉動到和獨腳架為90度時,定位環下滑,踏板上的凸臺頂於定位環上,同時踏板的下底沿頂於獨腳架的外周,這樣踏板和獨腳架之間就被固定的垂直定位了,使獨腳架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當將定位環沿獨腳架杆向上推動後,踏板便可向獨腳架杆收攏貼合,並將踏板端頭插入定位環的踏板孔套內,將踏板和獨腳架固定,以便攜帶。
[0010]獨腳架的管道內還設置了腳墊,當踏板向獨腳架杆收攏貼合後,管道內的軸上的凸臺便將腳墊頂出獨腳架的管道,獨腳架便可以球面或者錐形底端為支點在地面上靈活的轉動角度。
[0011]本發明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便於生產,獨腳架可以長時間輕鬆的保持直立狀態,也可以非常靈活的在地面上轉動各種角度,且便於攜帶。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一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二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三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四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五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六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7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七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8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八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9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九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10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十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1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十一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12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十二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13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十三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14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十四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5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十五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6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十六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是用於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一種至第八種實施方案的任意一種的腳墊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8是用於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一種至第八種和第十五、十六種實施方案的任意一種的腳墊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9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八種實施方案的有一種變形的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20是本發明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的第十三種實施方案的獨腳架和腳墊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如圖1至圖16任意方案所示,踏板2通過軸3和獨腳架1連接,踏板2和獨腳架1之間有多種形式的定位機構。
[0036]圖1、圖2、所示,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連接臂4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1的下端,定位環5套於獨腳架1的外周,在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個第二凸臺7。
[0037]如圖3所示,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連接臂4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1的下端,定位環5套於獨腳架1的外周,在踏板2上有第一凸臺6 (第一凸臺6可以是在踏板2橫向的中間位置)。
[0038]圖1、圖2、圖3所示,當把踏板2轉動到和獨腳架1為90度的位置時,踏板2上的第一凸臺6 (或第二凸臺7)頂於定位環5上,同時踏板2的下底沿頂於獨腳架1的外周,這樣踏板2和獨腳架1之間就被固定成相互垂直的關係,使獨腳架1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當將定位環5沿獨腳架1的架杆向上推動後,踏板2便可向獨腳架1收攏貼合,如圖1、圖2所示,在定位環5上做有與踏板2的外端端頭相配的踏板孔套8,並將踏板2的端頭插入定位環5的踏板孔套8內,將兩者固定,以便攜帶。圖3所示,定位環5的內徑大於獨腳架I架杆的外徑且形成的空隙正好能插入踏板2的自由端立而頭。
[0039]如圖4所示,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連接臂4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I的下端,獨腳架I上有從其內部伸出的按鍵12 ;當從按鍵12的端面施加壓力時按鍵12能縮、退進獨腳架I內,踏板2就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I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當轉動踏板2與獨腳架I為相互90度的位置時,踏板2的下底沿頂與獨腳架I且按鍵12彈出卡於連接臂4的上臂面,這樣踏板2和獨腳架I之間就被固定成相互垂直的關係;當轉動踏板2與獨腳架I收攏貼合時,按鍵12彈出卡於連接臂4的下臂面,將踏板2和獨腳架I固定,以便攜帶。
[0040]如圖5所示,踏板2通過軸3和獨腳架I的凸耳14連接,定位塊16套裝與軸3上,能在軸3上左右滑動;凸耳14的端面具有第一斜面(18),踏板2的端面具有第二斜面19,第一斜面(18)和第二斜面19的寬度分別>定位塊16的寬度,第一斜面(18)和第二斜面19相互平行且相對(第一斜面(18)和第二斜面19也可以改做成缺口的形狀)。凸耳14的端面除第一斜面(18)的部分是與獨腳架I的軸線平行的面、還與踏板2除第二斜面19的部分的平面平行且相對。當定位塊16沿軸3滑動到第一斜面(18)和第二斜面19的位置處時,踏板2能通過軸3和獨腳架I之間自由轉動;當定位塊16沿軸3滑動到另一邊時,定位塊16兩端端面將分別頂帖與凸耳14和踏板2的端面,把踏板2與獨腳架I固定為相互90度位置,使獨腳架I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
[0041]如圖6所示,踏板2通過軸3和獨腳架I的凸耳14連接,在踏板2與凸耳14連接的一端側邊帶有彈板15,可以是在凸耳14的兩側邊都帶有彈板15,或是只在凸耳14的一邊側邊帶有彈板15,彈板15的開口端端頭頂於凸耳14的端面上時,把踏板2與獨腳架I固定為相互90度位置,使獨腳架I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當向外搬動彈板15的自由端,使頂於凸耳14的端面的彈板15完全移離凸耳14的端面時,踏板2就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I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在踏板2收攏貼合於獨腳架I後,鬆開彈板15,彈板15的自由端端頭復位並頂於凸耳14的上平面上,將踏板2和獨腳架I固定,以便攜帶。
[0042]如圖7所示,踏板2通過軸3和獨腳架I的凸耳14連接,定位塊16上的連接杆17穿入踏板2的安裝孔內,定位塊16的相對的兩端面分別頂於踏板2的端面和凸耳14的端面上(可以是在踏板2的兩側面都裝置定位塊16,或是只在踏板2的一邊側面裝置定位塊16),把踏板2與獨腳架I固定為相互90度位置,使獨腳架I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當向外拉動定位塊16時,定位塊16帶動連接杆17從踏板2裡滑出,待定位塊16完全分離踏板2的端面和(或)凸耳14的端面時,踏板2就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I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可以在連接杆17和踏板2之間安裝彈簧,使其能靠彈力自動復位,在踏板2收攏貼合與獨腳架I後,鬆開定位塊16,定位塊16復位並頂於凸耳14的上平面和踏板2的端面之間,將踏板2和獨腳架I固定,以便攜帶。
[0043]如圖8、圖19所示,踏板2通過軸3和獨腳架I的凸耳14連接,踏板2的側邊凸出處有銷釘孔20,銷釘孔20的底部是穿通孔21,穿通孔21的直徑小於銷釘孔20的直徑;與銷釘孔20內徑形狀相配的銷釘22穿出銷釘孔20插入凸耳14的端面的第一定位孔23或凸耳14的上平面的第二定位孔23,銷釘22的後段與穿通孔21的內徑相配、且穿出穿通孔21連接手柄24,手柄24的直徑大於穿通孔21的內徑。踏板2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1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當踏板2與獨腳架1之間轉動為90度的時候,銷釘22插入凸耳14的端面的定位孔23,將踏板2與獨腳架1固定為相互90度位置,使獨腳架1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在踏板2與獨腳架1固定為相互90度位置時,拉動手柄24使銷釘22退出凸耳14的端面的定位孔23後,轉動踏板2,使踏板2與獨腳架1收攏貼合後,再將銷釘22插入凸耳14的上平面的定位孔23內,將踏板2和獨腳架1固定,以便攜帶。為了操作銷釘22簡便,功能性強,還可以採用壓力彈簧,並將壓力彈簧的兩端分別頂於銷釘孔20的底部和銷釘22的凸臺25處,在拉動手柄24時鬆開手後銷釘22將自動復位插入定位孔23且不會自動滑出。本裝置可以只在踏板2的一側設置一個,也可以分別在踏板2的兩側各設置一個。
[0044]如圖9所示,該定位機構是踏板2的一端端頭有第一連接臂4、第二連接臂35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1的下端,獨腳架1的下端是斜面或弧面;墊杆9的一端活動的安裝在踏板2的平面上(可以以轉軸的方式活動連接),另一端是自由端可以在踏板2的平面上自由轉動。還可以在墊杆9的固定端設置復位彈簧,讓其自由端有一個向獨腳架1的方向轉動的恆定力,如果不設置彈簧,即可用手搬動定位。獨腳架1的下端端面是斜面或弧面是為了能使踏板2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1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或收攏貼合的位置;當踏板2與獨腳架1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時,獨腳架1的底沿頂於踏板2上、即轉動角度不能大於90度,此時墊杆9的自由端嵌入獨腳架1斜面(或弧面)與踏板2的上平面之間,將踏板2與獨腳架1固定為相互90度位置,使獨腳架1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將墊杆9的自由端從獨腳架1斜面(或弧面)與踏板2的上平面之間搬離後,踏板2便可向獨腳架1轉動靠攏、貼合。
[0045]如圖10、圖11所示,踏板2的一端端頭有第一連接臂4和第二連接臂35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1的下端,獨腳架1的下端是第二斜面36或弧面10,獨腳架1的下端端面是斜面或弧面是為了能使踏板2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1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或收攏貼合的位置;定位環5套於獨腳架1的外周,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個第二凸臺7且頂於定位環5上。如圖10所示,當把踏板轉動到和獨腳架為90度時,獨腳架1的下端的底沿頂於踏板2上,踏板上的第二凸臺7頂於定位環5上,這樣踏板2和獨腳架1之間就被固定成相互垂直的關係,使獨腳架1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當將定位環5沿獨腳架1架杆向上推動後,踏板2便可向獨腳架1收攏貼合,(踏板2端頭還可插入定位環5和獨腳架1之間形成的夾縫裡將踏板2和獨腳架1固定,以便攜帶)。圖11所示,踏板2在有連接臂4的一端也可以是第一斜面11,當把踏板2轉動到和獨腳架為90度時,踏板2的第一斜面11頂於獨腳架1的第二斜面36,這樣的第三平面(38)結構是為了加大獨腳架1和踏板2的頂貼受力的接觸面,降低受力點的磨損,其餘原理和圖10所述相同。
[0046]如圖9所示,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連接臂4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1的下端;獨腳架1是空心管、在管內裝有與其內壁形狀相配的腳墊13 ;腳墊13的上帶有撥杆15,撥杆15從獨腳架1的管壁上做的「Z」形軌道槽14中穿出;腳墊13的底端是球形或者錐形。踏板2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1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或收攏貼合的位置。當踏板2與獨腳架I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時,撥動撥杆15使其卡停於「Z」形軌道槽14的上端頭,此時撥杆15也將卡壓於連接臂4的上平面,這樣踏板2和獨腳架I之間就被固定成相互垂直的關係,使獨腳架I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同時撥杆15帶動腳墊13在獨腳架I的管內向上提升,完全收進獨腳架I內,獨腳架I的底面為平面著地。當撥動撥杆15使其卡停於「Z」形軌道槽14的下端頭時,撥杆15將帶動腳墊13從獨腳架I的管內向下伸出,為底面是球形或者錐形腳墊13著地,同時踏板2便可向獨腳架I收攏貼合。這樣的結構軸3可分為兩段,分別裝置於獨腳架I的管壁兩側與連接臂4連接,獨腳架I的管內沒有軸3伸入。
[0047]如圖13、圖20所示,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連接臂4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I的下端;在獨腳架I管道內的軸3部分有第一平面26,在軸3繞第一平面26九十度的方向上有凸出的腳墊13 (腳墊13的底端是球形或者錐形的),在軸3繞腳墊13 —百八十度的方向上有第二平面37 ;獨腳架I管道內的軸向上設置有沿其軸向活動的按鍵27,按鍵27具有平面28,平面28頂於軸3的第一平面26或第二平面37。畫圖13、圖20時省去了踏板2,連接臂4和軸3是固定連接的,踏板2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I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或收攏貼合的位置。按鍵27在原位時其按鈕的按壓面與獨腳架I的底面相平或陷入獨腳架I的管道內。從按鍵27的按壓面沿獨腳架I的軸向向內按壓時,按鍵27沿獨腳架I的軸向向上運動,同時頂於軸3的第一平面26的按鍵27的平面28移離,踏板2便可帶動軸3在獨腳架I上轉動。壓動按鍵27後,讓踏板2與獨腳架I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時,鬆開按鍵27,按鍵27復位,按鍵27的平面28頂貼於軸3的第二平面37,這樣踏板2和獨腳架I之間就被固定成相互垂直的關係,使獨腳架I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同時軸3帶動腳墊13完全收入獨腳架I的管內,獨腳架I的底面做成平面、以平面著地,這樣獨腳架I和踏板2的底面為同一平面,穩定性更好。壓動按鍵27後,按鍵27的平面28移離軸3的平面26,踏板2便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I做收攏貼合,同時軸3帶動腳墊13轉出獨腳架I的底面,為底面是球形或者錐形腳墊13著地,獨腳架I便可以球面或者錐形底端為支點在地面上靈活的轉動角度;此時鬆開按鍵27,按鍵27復位,按鍵27的平面28頂貼於軸3的第一平面26,這樣踏板2和獨腳架I之間就被固定為收攏貼合的狀態,以便攜帶。按鍵27與獨腳架I之間可以設置有彈簧,使按鍵27有自動復位的功能。
[0048]如圖14所示,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連接臂4連接軸3後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I的下端;在獨腳架I管道內的軸3部分有一第三平面38,在軸3繞第三平面38九十度的方向上有凸臺29 ;獨腳架I管道內安裝有腳墊13,獨腳架I管道內的管口處的第一凸沿30,腳墊13的頂端外沿處帶有第二凸沿27、底端可以是球形或者錐形的,腳墊13的第二凸沿27上的外徑與獨腳架I管道內壁相配,腳墊13的腳體與獨腳架I的第一凸沿30相配,腳墊13可伸出獨腳架I或退進獨腳架I內。腳墊13的頂面頂於軸3的第三平面38或凸臺29的頂端;從獨腳架I的管壁外還穿入了定位釘31、其穿入部分的端頭頂於腳墊13的外壁上,定位釘31是以螺紋的形式從獨腳架I的管壁上旋入的(或定位釘31有向獨腳架I內壓入的彈力簧保持壓力、且定位釘31和獨腳架I之間是滑動的連接關係),定位釘31可以是頂帖於腳墊13的外壁上的,定位釘31還可以是頂入腳墊13的外壁上分布在軸向上的一個以上的定位孔內。繪製的圖14上省去了踏板2和連接臂4,連接臂4和軸3是固定連接的,踏板2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1做收攏貼合或分離張開的轉動,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或收攏貼合的位置。定位釘31可以把腳墊13定位在退回獨腳架1內或伸出獨腳架1的狀態。把定位釘31向外抽拉時,定位釘31移離腳墊13,踏板2便可帶動軸3在獨腳架1上轉動。當讓踏板2與獨腳架1轉動至相互90度的位置時,軸3的第三平面38朝下同時頂於腳墊13的頂面,腳墊13收回到獨腳架1內,鬆開定位釘31,定位釘31復位,定位釘31的端頭頂於腳墊13的外壁上,將腳墊13定位在獨腳架1內,這樣踏板2和獨腳架1之間就被固定成相互垂直的關係,獨腳架1的底面和踏板2的底面形成一個平面,使獨腳架1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把定位釘31向外抽拉,定位釘31移離腳墊13,踏板2便可以以軸3為轉動軸與獨腳架1做收攏貼合,同時軸3帶動凸臺29轉動,凸臺29將腳墊13頂出獨腳架1的底面,此時鬆開定位釘31,定位釘31復位,定位釘31的端頭頂於腳墊13的外壁上,將腳墊13定位在獨腳架1外,獨腳架1就可以以底面是球形或者錐形腳墊13著地,獨腳架1便可以球面或者錐形底端為支點在地面上靈活的轉動角度。定位釘31與獨腳架1之間設置有彈簧,使定位釘31有自動復位的功能。
[0049]如圖17所示,獨腳架1管道內的軸3部分有一第三平面38,在軸3繞第三平面38九十度的方向上有凸臺29 ;獨腳架1管道內安裝有腳墊13、從獨腳架1管道內的管口處的第一凸沿30處穿出且相配,腳墊13的頂端外沿處帶有第二凸沿27,腳墊13底端可以是球形或者錐形的,腳墊13的頂面頂於軸3的第三平面38或凸臺29的頂端。當軸3的第三平面38朝下的時候,腳墊13可以收回獨腳架1管道內,獨腳架1可以以底面為平面的形狀著地。當軸3凸臺29朝下頂於腳墊13的頂面時,腳墊13便被頂出獨腳架1,腳墊13的底端是球形或者錐形的,獨腳架1便可以球面或者錐形底端為支點在地面上靈活的轉動角度。這種結構的腳墊適用於第一種至第八種實施方案的任意一種方案。
[0050]如圖18所示,獨腳架1是空心管、在管內裝有與其內壁相配的腳墊13 ;腳墊13的上帶有撥杆15、從獨腳架1的管壁上的「Z」形軌道槽14中穿出;腳墊13的底端是球形或者錐形。當撥杆15卡停在「Z」形軌道槽14的上方時,腳墊13收進獨腳架1內,獨腳架1底面為平面的,穩定性好。當撥杆15卡停在「Z」形軌道槽14的下方時,腳墊13被推出獨腳架1,獨腳架1便可以球面或者錐形底端為支點在地面上靈活的轉動角度。這種結構的腳墊適用於第一種至第八種和第十五、第十六種實施方案的任意一種方案。
[0051]如圖15所示,獨腳架1的下端有凸耳14,凸耳14的上平面上有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23,凸耳14的側面上有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23,踏板2是半環形具有兩個端頭且分別插入凸耳14的上平面上的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23,或者踏板2的兩個端頭分別插入凸耳14的側面上有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23。當把踏板2插入凸耳14端面上的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23時,踏板2的底面和獨腳架1的底面形成同一個平面,獨腳架1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噹噹把踏板2插入凸耳14頂面上的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23時,踏板2與獨腳架1收攏貼合時,以便攜帶。
[0052]如圖16所示,獨腳架1的下端有凸耳14,凸耳14的上平面上有第一定位孔33和第二定位孔34,凸耳14的側面上有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32,踏板2包括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踏板2的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的其中一端分別插入凸耳14的上平面上的第一定位孔33和第二定位孔34,或者踏板2的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的其中一端分別分別插入凸耳14的側面上的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32。當把踏板2插入凸耳14頂面上的第一定位孔33和第二定位孔34時,踏板2與獨腳架I收攏貼合時,以便攜帶。當把踏板2插入凸耳14端面上的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32時,踏板2的底面和獨腳架I的底面形成同一個平面,獨腳架I在直立時可以用腳踩踏踏板2保證獨腳架保持直立狀態。凸耳14端面上的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32時的開孔方向可以向外,兩孔之間形成「八」形,這樣插入的踏板2的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之間也形成「八」形,且開口增寬,以便在腳底的受力面寬些,踩踏的穩定性就好些;同時踏板2的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的開口方的端頭分別有回折,以增大腳底踩踏的面積,還可以在踏板2的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的回折端的端頭處做卡扣,使踏板2插入凸耳14端面上的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32時,踏板2的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的回折端的兩端頭相互卡扣在一起,形成一個封閉環,受力性將會更好些。當踏板收納時踏板2的第一踏杆的其中一端插入凸耳14的上平面上的第一定位孔33,踏板2的第二踏杆的其中一端插入凸耳14的上平面上的第二定位孔34 ;當踏板使用時踏板2的第一踏杆的其中一端插入凸耳14的側面上的第三定位孔23,踏板2的第二踏杆的其中一端插入凸耳14的側面上的第四定位孔32。
[0053] 由本發明的所以【具體實施方式】可知,如圖1至圖16所示,獨腳架I的下端和獨腳架腳套I的結構和所帶機構和完成的任務目的及功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獨腳架I的穩定機構是和獨腳架本體為一體的。而獨腳架腳套I的穩定機構是和獨腳架腳套提供了能插入的孔、能安裝獨腳架本體的裝置,在使用時只需要將現有技術的獨腳架本體的下端和本發明的獨腳架腳套固定在一起即可。獨腳架腳套,這個技術方案是在前面描述的圖1至圖16的技術方案的變形,既相當於是把圖1至圖16的技術方案的獨腳架I只留取下端設置有踏板2及它們之間的定位機構的部分,再加上獨腳架I的架杆的安裝固定部件就形成了獨腳架腳套。獨腳架腳套上具有和獨腳架I的架杆的下端外形相配的安裝孔,將獨腳架的架杆插入所述的安裝孔,再用螺絲或者螺帽將兩者緊固;或者是獨腳架的架杆下端帶有螺紋,旋入與其相配的腳套的螺孔裡。踏板2通過軸3和獨腳架腳套連接,通常軸3的設置位置在獨腳架腳套的獨腳架的架杆的安裝孔以下。踏板2和獨腳架腳套之間還有定位機構,其原理和結構和圖1至圖16的技術方案的定位機構相同,這裡就不再一一描述。
【權利要求】
1.一種教學腳架固定裝置,包括雲臺和長度可調的獨腳架,其特徵在於:踏板⑵通過軸(3)和獨腳架(I)連接,踏板(2)和獨腳架(I)之間還有定位機構;或該獨腳架本體固定在獨腳架腳套內,踏板(2)通過軸(3)和獨腳架腳套連接,踏板(2)和獨腳架腳套之間還有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是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連接臂(4)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I)的下端;在獨腳架(I)管道內的軸(3)部分有一第三平面(38),在軸(3)繞第三平面(38)90度的方向上有凸臺(29);獨腳架(I)管道內安裝有腳墊(13)、從獨腳架(I)管道內的管口處的第一凸沿(30)處穿出且兩者相配,腳墊(13)的頂端帶有第二凸沿(27)、底端是球形或者錐形的,腳墊(13)的頂面頂於軸(3)的第三平面(38)或凸臺(29)的頂端;從獨腳架(I)的管壁外還穿入了定位釘(31)、其穿入部分的端頭頂貼於腳墊(1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獨腳架(I)是獨腳架腳套,獨腳架本體立杆的下端固定在獨腳架腳套的安裝孔內,踏板(2)通過軸(3)和獨腳架腳套連接,踏板(2)和獨腳架腳套之間還有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是踏板(2)的兩側分別有一連接臂(4)通過軸(3)活動的連接在獨腳架腳套的下端;在獨腳架腳套管道內的軸(3)部分有一第三平面(38),在軸(3)繞第三平面(38)90度的方向上有凸臺(29);獨腳架腳套管道內安裝有腳墊(13)、從獨腳架腳套管道內的管口處的第一凸沿(30)處穿出且兩者相配,腳墊(13)的頂端帶有第二凸沿(27)、底端是球形或者錐形的,腳墊(13)的頂面頂於軸(3)的第三平面(38)或凸臺(29)的頂端;從獨腳架腳套的管壁外還穿入了定位釘(31)、其穿入部分的端頭頂貼於腳墊(13)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獨腳架(I)管道內的軸(3)部分有一第三平面(38),在軸(3)繞第三平面(38)90度的方向上有凸臺(29);獨腳架(I)管道內安裝有腳墊(13)、從獨腳架(I)管道內的管口處的第一凸沿(30)處穿出且兩者相配,腳墊(13)的頂端帶有第二凸沿(27)、底端是球形或者錐形的,腳墊(13)的頂面頂於軸(3)的第三平面(38)或凸臺(29)的頂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學腳架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腳墊(13)的底面是平面、球形或者錐形。
【文檔編號】F16M11/38GK104390116SQ201410505013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6日
【發明者】田永茂 申請人:田永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