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用印刷網版的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與流程
2023-05-19 14:49:06 1

本發明涉及印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採用印刷網版的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背景技術:
印刷網版主要由網框,緊繃在網框上的金屬絲網構成。絲網的部分區域上塗覆有粘性較大的乳劑將絲網的孔洞遮擋住,以形成阻擋部;未被乳劑塗覆的區域則將絲網的孔洞露出,以形成透過部用於下料。
由於乳劑塗覆的厚度較小,容易發生破損,即在阻擋部上出現未被乳劑覆蓋的區域,造成玻璃膠等印刷膠從這些區域的絲網孔洞中印刷到基板上,產生漏膠問題;另外,由於印刷網版的透過部區域面積較小,在對應於阻擋部的絲網表面塗覆乳劑的過程中,容易在對應於透過部的絲網表面上也誤塗覆上乳劑,造成透過部絲網孔洞的堵塞,產生膠液圖案的印刷不良。
鑑於目前印刷網版的完整性容易出現問題,現有的印刷工藝只能在投入印刷網版的印刷作業前人為地檢查印刷網版的完整性,對肉眼無法識別的破損和/或堵塞不良難以檢查出,導致後續印刷膠印刷圖案不良發生;同時,在印刷作業過程中也無法對印刷網版的不良情況進行實時跟進和反饋,導致印刷刮刀在施壓移動的過程中對阻擋部破損處露出的絲網造成損壞;和/或,由於透過部的堵塞造成印刷圖案的不良,從而對印刷設備、基板、印刷膠、工藝時間和成本均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此,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採用印刷網版的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可在印刷作業前對印刷網版進行檢測,補正人為檢查的偏差;還可在印刷作業過程中對印刷網版進行檢測,避免在印刷作業時由於印刷網版破損帶來的對網版自身、印刷設備以及產品的進一步損壞,提高印刷圖案的良品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採用印刷網版的印刷方法,所述印刷方法包括,提供放置在設備機臺上方的印刷網版和刮塗器件,所述印刷網版包括阻擋部和透過部,所述刮塗器件可在所述印刷網版的版面內移動;在所述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所述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所述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以判斷所述阻擋部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和/或,所述透過部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當判斷所述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所述預設透光率,或者所述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停止所述刮塗器件的移動。
可選的,所述在所述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所述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所述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以判斷所述阻擋部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和/或,所述透過部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包括,獲取所述阻擋部和所述透過部的區域坐標;根據獲取的所述區域坐標將透光率檢測區域劃分為分別對應於所述阻擋部和所述透過部的第一檢測區域和第二檢測區域;在所述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所述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所述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獲取所述第一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以判斷所述阻擋部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和/或,在所述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所述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所述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獲取所述第二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以判斷所述透過部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
優選的,所述在所述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所述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所述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獲取所述第一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以判斷所述阻擋部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的步驟還包括,當判斷所述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所述預設透光率時,確定發生破損的所述阻擋部的位置坐標。
優選的,在所述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所述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所述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獲取所述第二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以判斷所述透過部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的步驟還包括,當判斷所述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確定發生堵塞的所述透過部的位置坐標。
可選的,所述刮塗器件的移動包括,下料刮刀在所述印刷網版上移動,以將待印刷的膠液塗覆在所述印刷網版上;或者,印刷刮刀在塗覆有膠液的所述印刷網版上移動,以將膠液通過所述透過部印刷到基板上。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印刷裝置,包括設備機臺、架設在所述設備機臺上的印刷機橫梁、控制機構和安裝在所述印刷機橫梁上的沿所述印刷機橫梁的長度方向的刮塗器件;所述控制機構用於控制所述印刷機橫梁在所述設備機臺的臺面內沿垂直於所述長度方向移動;所述印刷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的透光率檢測機構,用於判斷放置在所述設備機臺上方的印刷網版的阻擋部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和/或,放置在所述設備機臺上方的印刷網版的透過部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
可選的,所述印刷裝置還包括,計算機構,用於獲取所述阻擋部和所述透過部的區域坐標;所述透光率檢測機構包括,劃分單元,用於根據獲取的所述區域坐標將透光率檢測區域劃分為分別對應於所述阻擋部和所述透過部的第一檢測區域和第二檢測區域;檢測單元,用於獲取所述第一檢測區域和/或所述第二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
優選的,所述透光率檢測機構還包括,確定單元,用於在所述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所述預設透光率時,確定發生破損的所述阻擋部的位置坐標;和/或,用於在所述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確定發生堵塞的所述透過部的位置坐標。
優選的,所述控制機構還用於,在所述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所述預設透光率,或者所述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控制所述印刷機橫梁停止移動。
優選的,所述透光率檢測機構設置在所述印刷機橫梁上,且位於所述刮塗器件移動方向的前方。
基於此,通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印刷方法,一方面,可在印刷作業前對印刷網版的完整性進行透光率檢測,補正人為檢查的偏差,在檢測出印刷網版的完整性出現問題時,及時停止下料刮刀的繼續移動;另一方面,可在印刷作業過程中對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在檢測出印刷網版的完整性出現問題時,及時停止印刷刮刀的繼續施壓移動,避免在印刷作業時由於印刷網版破損帶來的對網版自身、印刷設備以及產品的進一步損壞,提高了印刷圖案的良品率,避免出現現有技術中對印刷完成的印刷圖案進行抽檢後,發現出現印刷不良問題而難以補救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印刷網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印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印刷網版;10-阻擋部;11-透過部;2-設備機臺;3-印刷機橫梁;4-刮塗器件;5-透光率檢測機構;6-基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定義,本發明實施例中所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共同理解的相同含義。還應當理解,諸如在通常字典裡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的上下文中的含義相一致的含義,而不應用理想化或極度形式化的意義來解釋,除非這裡明確地這樣定義。
例如,本發明專利申請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術語「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並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僅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出現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在該詞後面列舉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前」、「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的術語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採用印刷網版的印刷方法,該印刷方法包括,提供放置在設備機臺上方的印刷網版和刮塗器件,如圖1所示,印刷網版1包括阻擋部10和透過部11,刮塗器件可在印刷網版的版面內移動;步驟s1、在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以判斷阻擋部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和/或,透過部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步驟s2、當判斷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預設透光率,或者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停止刮塗器件的移動。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上述透光率檢測的具體原理可沿用現有技術,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再贅述。
第二、透光部是金屬絲網未被乳劑覆蓋的區域,其透光率應為100%;若檢測出的透光率小於100%,則可判定這一區域發生堵塞。
同理,阻擋部是金屬絲網上被乳劑所覆蓋的區域,根據乳劑的具體材料及塗覆厚度的不同,未發生破損的阻擋部應具有相應的預設透光率;若檢測出的透光率大於預設透光率,則可判定這一區域發生破損。
這裡,提供的印刷網版的阻擋部的預設透光率優選為0,以進一步提高透光率檢測的效率。即,只要檢測出的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0,則可說明這一區域發生了破損。
第三、上述刮塗器件具體可以為下料刮刀(或稱為回料刮刀),其在印刷網版的版面內移動以將待印刷的印刷膠液均勻塗覆鋪設在印刷網版表面。因此上述印刷方法可在印刷作業前(即每次下料刮刀進行動作前),對印刷網版中未鋪設印刷膠的區域進行透光率檢測,以補正人為觀察檢帶來的偏差。
上述刮塗器件還可以為印刷刮刀,其在已經塗覆有印刷膠液的印刷網版上施壓移動,以通過透過部將印刷膠液印刷到基板上。因此上述印刷方法可在印刷作業過程中,對印刷網版待印刷的區域進行透光率檢測,可實時地反饋印刷網版的完整性情況,避免由於印刷網版破損帶來的對設備以及產品的損壞;並且不會由於印刷網版出現破損後沒有及時反饋而繼續進行印刷工藝,對印刷網版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基於此,通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印刷方法,一方面,可在印刷作業前對印刷網版的完整性進行透光率檢測,補正人為檢查的偏差,在檢測出印刷網版的完整性出現問題時,及時停止下料刮刀的繼續移動;另一方面,可在印刷作業過程中對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在檢測出印刷網版的完整性出現問題時,及時停止印刷刮刀的繼續施壓移動,避免在印刷作業時由於印刷網版破損帶來的對網版自身、印刷設備以及產品的進一步損壞,提高了印刷圖案的良品率,避免出現現有技術中對印刷完成的印刷圖案進行抽檢後,發現出現印刷不良問題而難以補救的問題。
進一步的,上述步驟s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獲取阻擋部和透過部的區域坐標;
步驟s12、根據獲取的區域坐標將透光率檢測區域劃分為分別對應於阻擋部和透過部的第一檢測區域和第二檢測區域;
步驟s13、在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獲取第一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以判斷阻擋部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和/或,在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獲取第二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以判斷透過部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
這裡,上述檢測方法具體包括有3種情況,即:
一種情況為,利用軟體等處理方式對印刷網版的透過部(該區域對應於待印刷基板上各個小屏幕四周的封框膠塗覆區域)的位置進行檢測屏蔽,僅檢測反饋阻擋部的透光率情況,當檢測出的透光率大於預設透光率則可判定印刷網版出現破損不良,從而可即使停止刮塗器件的移動。
另一種情況為,利用軟體等處理方式對印刷網版的阻擋部(該區域對應於待印刷基板上除各個小屏幕四周的封框膠塗覆區域之外的區域)的位置進行檢測屏蔽,僅檢測反饋透過部的透光率情況,當檢測出的透光率小於0則可判定印刷網版出現堵塞不良,從而可即使停止刮塗器件的移動。
再一種情況為,利用軟體等處理方式阻擋部和透過部的位置進行分類,通過反饋的不同檢測區域的不同透光率來分類印刷網版的完好。利用這種方法可進一步監控印刷網版上的破損和堵塞情況。
在上述基礎上,針對在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獲取第一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以判斷阻擋部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的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當判斷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預設透光率時,確定發生破損的阻擋部的位置坐標,即獲取印刷網版上發生破損的具體位置,以便於對網版進行修補。
同樣的,針對在刮塗器件移動的同時,對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印刷網版進行透光率檢測,獲取第二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以判斷透過部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的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當判斷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確定發生堵塞的透過部的位置坐標,即獲取印刷網版上發生堵塞的具體位置,以便於對網版進行修補。
在上述基礎上,如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印刷裝置,包括設備機臺2、架設在設備機臺2上的印刷機橫梁3、控制機構(圖中未示意出)和安裝在印刷機橫梁3上的沿印刷機橫梁3的長度方向的刮塗器件4;控制機構用於控制印刷機橫梁3在設備機臺2的臺面內沿垂直於長度方向移動;設置在刮塗器件4移動方向前方的透光率檢測機構5,用於判斷放置在設備機臺2上方的印刷網版的阻擋部10的透光率是否大於預設透光率,和/或,放置在設備機臺2上方的印刷網版的透過部11的透光率是否小於100%。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控制機構用於控制印刷機橫梁3在設備機臺2的臺面內沿垂直於長度方向移動,以帶動刮塗器件4在印刷網版的版面內移動,從而在基板6(例如可以為蓋板玻璃或玻璃基板)上形成印刷圖案。
當判斷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預設透光率,或者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可以是人工操作以停止刮塗器件的移動;也可以是控制機構接收透光率檢測機構5發出的指令自動停止刮塗器件的移動,即:控制機構還用於,在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預設透光率,或者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控制印刷機橫梁停止移動。
為了簡化上述印刷裝置的結構,透光率檢測機構5優選地設置在上述印刷機橫梁3上,且位於刮塗器件4移動方向的前方,從而可在刮塗器件4移動的同時,對刮塗器件移動方向前方區域內的印刷網版進行完整性檢測,並反饋檢測結果。
進一步的,上述印刷裝置還包括,計算機構,用於獲取阻擋部10和透過部11的區域坐標;上述透光率檢測機構5包括,劃分單元,用於根據獲取的區域坐標將透光率檢測區域劃分為分別對應於阻擋部和透過部的第一檢測區域和第二檢測區域,即將印刷網版不同區域進行檢測分類;檢測單元,用於獲取第一檢測區域和/或第二檢測區域的透光率檢測結果。
這樣一來可實現前述方法說明中的3種具體情況的檢測,即僅檢測印刷網版的阻擋部或僅檢測印刷網版的透過部,以簡化監控過程;或者,是對印刷網版的阻擋部和透過部同時進行檢測,以全面地判斷印刷網版的完整性。
更進一步的,上述透光率檢測機構還包括,確定單元,用於在阻擋部的透光率大於預設透光率時,確定發生破損的阻擋部的位置坐標;和/或,用於在透過部的透光率小於100%時,確定發生堵塞的透過部的位置坐標,即獲取印刷網版上發生不良的具體位置,以便於對網版進行修補。
以上述刮塗器件4具體為下料刮刀為例,下面詳細描述上述印刷裝置的運作過程。
設定下料刮刀的工作方向為y軸零點向前,透光率檢測機構5則安裝在下料刮刀的y軸前面方向;為減少印刷機橫梁3來回往復地移動過程,設定印刷刮刀的工作方向為y軸反方向,則下料完成後將下料刮刀拆卸下後,為了避免出現由於反覆拆卸安裝透光率檢測機構5而出現的檢測偏差問題,可將印刷刮刀安裝在透光率檢測機構5靠近y軸正反向的一側,以便於對印刷刮刀移動方向前區域的印刷網版進行檢測。
將印刷網版1放置在基板6上方後,印刷網版1中的透過部11對應於基板6上各個小屏幕區域四周的待印刷封框膠或玻璃膠的區域,阻擋部10對應於各個小屏幕所在的區域(即矩形環狀的透過部11內環所在的區域)以及各個小屏幕之間的間隙所在的區域,下料刮刀需要在y軸方向從零點向前(即向正反向)運動以將待印刷的印刷膠液均勻塗覆鋪設在印刷網版表面,在下料刮刀的移動過程中,利用設置在下料刮刀移動方向前的透光率檢測機構5對印刷網版上未鋪設印刷膠的區域進行透光率檢測,以判定印刷網版是否出現破損和/或堵塞問題,從而實時監控印刷網版的完整性情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