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及製造方法
2023-05-18 20:30:26 2
專利名稱: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及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工工具及製造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管鉗及製造方法,鉗柄體由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66與嵌入其內的嵌件組成,對管鉗應力集中截面加強,並採用特定的製造工藝方法,保證管鉗具有足夠的剛性和強度。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強度高,成本低,重量輕,防裂且易於操作的工業標準管鉗。
背景技術:
管鉗是管道安裝中的必備工具,也是其他行業如機械、船舶、化工等工業中常用的工具。目前常用的德式和美式管鉗柄用金屬合金鑄造而成,這種管鉗柄強度較高,但生產成本較高、管鉗較重、不絕緣、不利於冷天操作等問題存在。若鉗柄用尼龍注塑而成,則會由於應力集中而導致鉗柄斷裂,工作時螺母易把尼龍壓塌,若在鉗柄體內加入一嵌件,由於鉗柄與尼龍之間的耦合問題而開裂,導致鉗柄失效。因此,尼龍管鉗的結構需要優化,製造工藝需要創新。
發明內容
本實發明的目的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通過尼龍管鉗結構的優化和製造工藝的創新,提供一種強度較高,結構簡單,成本低,重量輕,絕緣,防裂且易於操作的工業標準管鉗。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方案是
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由活動鉗口、固定鉗口、調節螺母、鉗柄體等組成,鉗柄體由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66 (尼龍)與嵌入其內的嵌件組成,嵌件(5)為一對稱結構,由整體或二部分組成,呈一「L」型,上呈「U」型,下呈「工」型結構。嵌件(5)可採用嵌件A (51),或嵌件B (52),或嵌件C (53)結構,對管鉗應力集中截面(7)進行加強,或增加尼龍鉗柄的剛性和強度。嵌件或採用分體結構的嵌件B (52 ),其有組件(521)和工字型鋼嵌件(522 )兩部分組成;嵌件B (52)為一對稱結構,組件(521)呈一「L」型,上「U」型,下為倒「凹」型結構, 工字型鋼嵌件(522)呈工字結構。工字型鋼嵌件(522)全部埋在鉗柄體(1)內,組件(521) 與工字型鋼嵌件(522)間隔有一層2飛mm的尼龍層;組件(521)在鉗柄體完成注塑成型後, 通過螺釘(15)和螺釘孔A(18)和螺釘孔B (181)連接安裝到鉗柄體(1)上;嵌件或採用整體結構的嵌件C (53),是嵌件B的兩部分合二為一,或是嵌件A(51)的下「工」型結構部分進行延伸。工字型結構沿鉗柄軸線呈變截面等強度設計。嵌件的工字型部分的腹板可設計許多孔眼,注塑時填充尼龍,可增強嵌件與尼龍的結合強度,防止工作時撕裂。嵌件上部「U」型結構的兩內壁分別與鉗柄體安裝孔的兩側孔壁重合,嵌件端面 (8)與端面(9)相距2mnT5mm或平齊,其餘部分位於鉗柄體(1)內,其表面的尼龍厚度為2 mm 6mmο
嵌件A(51)在鉗柄體注塑模具中是通過兩個直徑為3mnT6mm的定位孔A (6)以及與型芯(14)表面(12)相接觸的內壁(13)來定位。在注塑時,工字型鋼嵌件(522)靠定位孔B (22)在模具中定位
組件(521)與工字型鋼嵌件(522)間或無尼龍層,其通過螺釘(15)精密相連。主要製造工藝方法為嵌件鑄造或型材下料、嵌件去毛刺倒圓角、嵌件噴丸等表面處理、嵌件耦合處理、嵌件預熱、嵌件在模具定位裝配、注塑、冷卻、檢測。嵌件A(51)、嵌件B (52)的組件(521)部分、嵌件C (53)採用鑄造的方法製造,並進行熱處理強化;嵌件B (52) 的工字型鋼嵌件(522)部分採用工字型鋼;嵌件材料採用0. 5mm 8mm厚度。嵌件(5)在使用前進行除鏽、噴丸等表面處理,處理後在廣10小時內使用,否則應重新處理;嵌件在注塑前應該進行耦合處理,耦合劑可採用NL-6620、NL-6610、尼龍膠水等,處理必須均勻到位,處理後與使用前間隔不超過廣20小時;在進行鉗柄體(5)注塑之前需對嵌件進行適當預熱,預熱溫度控制在40°C 200°C,注塑後塑件在室內自然冷卻,冬季注意適當保溫;鉗柄體(5)在注塑時,澆口應該開在鉗柄體頭部附近,不應開在鉗柄體尾部;注塑機根據鉗柄體的大小應有選擇大型號的,以保證足夠的注塑壓力和保壓。注塑後塑件放入水中煮0. 5 2.0小時。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鉗柄體是由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66與嵌件構成,大大減輕了鉗柄的重量,便於操作和攜帶。(2)本發明的鉗柄體還起著絕緣的作用,冬季防寒,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適感和安全感。(3)將鉗柄體內嵌入嵌件,可以減小鉗柄體的應力集中,增加管鉗的強度。(4)嵌件使用前進行除鏽、噴丸等表面處理,在注塑前進行耦合處理,對嵌件進行適當預熱,注塑後塑件在室內緩冷等工藝,嵌件採用下倒「凹」型結構、工字結構等增加剛度,這些方法保證了,當鉗柄體受力時減小二者間的滑移,防止鉗柄體開裂。(5)採用嵌件端面8與端面9平齊,防止了工作時螺母把尼龍壓塌現象。(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強度較高,結構簡單,成本低,重量輕,絕緣,防裂且易於操作的工業標準管鉗。採用嵌件A能達到鋁柄標準;採用嵌件B或嵌件C結構能達到鐵柄標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示意圖。圖2尼龍管鉗柄及嵌件位置(1-1)示意圖。圖3尼龍管鉗柄及嵌件位置(1-2)示意圖。圖4嵌件A立體圖。圖5尼龍管鉗柄及嵌件位置(2-1)示意圖。圖6尼龍管鉗柄及嵌件位置(2-1)示意圖。圖7組件立體圖。圖8分體結構組件與嵌件B立體圖。圖中標記1、鉗柄體2、活動鉗口,3、固定鉗口,4、調節螺母,5、嵌件,51、嵌件A,52、嵌件B,521、組件,522、工字型鋼嵌件,53、嵌件C,6、定位孔A,7、管鉗應力集中截面,8、 嵌件端面,9、鉗柄端面,10、上「U」型,11、下「工」型,鉗柄體安裝孔的孔壁,12、「U」型結構的內壁,13、型芯表面,14、型芯,15、螺釘,16、嵌件B端面17、鉗柄端面(同9),18、螺釘孔A, 181、螺釘孔B,19、嵌件B內壁,20、型芯表面(同13),21、型芯(同14),22、定位孔B。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圖1和圖2,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由活動鉗口、固定鉗口、調節螺母、鉗柄體等組成,鉗柄體由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66 (尼龍)與嵌入其內的嵌件組成,嵌件5為一對稱結構, 由整體或二部分組成,呈一「L」型,上呈「U」型,下呈「工」型結構。結合圖4、圖8,嵌件5 可採用嵌件A51,或嵌件B52,或嵌件C53結構,對管鉗應力集中截面7進行加強,或增加尼龍鉗柄的剛性和強度。結合圖8,嵌件或採用分體結構的嵌件B52,其有組件521和工字型鋼嵌件522兩部分組成;嵌件B52為一對稱結構,組件521呈一 「L」型,上「U」型,下為倒「凹」型結構, 工字型鋼嵌件522呈工字結構。工字型鋼嵌件522全部埋在鉗柄體1內,組件521與工字型鋼嵌件522間隔有一層2飛mm的尼龍層;組件521在鉗柄體完成注塑成型後,通過螺釘 15和螺釘孔A(18)和螺釘孔B181連接安裝到鉗柄體1上。嵌件或採用整體結構的嵌件C53,是嵌件B的兩部分合二為一,或是嵌件A51的下 「工」型結構部分進行延伸。工字型結構沿鉗柄軸線呈變截面等強度設計。嵌件的工字型部分的腹板可設計許多孔眼,注塑時填充尼龍,可增強嵌件與尼龍的結合強度,防止工作時撕裂。嵌件上部「U」型結構的兩內壁分別與鉗柄體安裝孔的兩側孔壁重合,嵌件端面8 與端面9相距2mnT5mm或平齊,其餘部分位於鉗柄體1內,其表面的尼龍厚度為2 mm飛mm。結合圖4,嵌件A51在鉗柄體注塑模具中是通過兩個直徑為3mnT6mm的定位孔A6 以及與型芯14表面12相接觸的內壁13來定位。在注塑時,工字型鋼嵌件522靠定位孔 B22在模具中定位。結合圖5,組件521與工字型鋼嵌件522間或無尼龍層,其通過螺釘15精密相連。主要製造工藝方法嵌件鑄造或型材下料、嵌件去毛刺倒圓角、嵌件噴丸等表面處理、嵌件耦合處理、嵌件預熱、嵌件在模具定位裝配、注塑、冷卻、檢測。嵌件A(51)、嵌件B52 的組件521部分、嵌件C53採用鑄造的方法製造,並進行熱處理強化;嵌件B52的工字型鋼嵌件522部分採用工字型鋼;嵌件材料採用0. 5mm 8mm厚度。嵌件5在使用前進行除鏽、噴丸等表面處理,處理後在廣10小時內使用,否則應重新處理;嵌件在注塑前應該進行耦合處理,耦合劑可採用NL-6620、NL-6610、尼龍膠水等, 處理必須均勻到位,處理後與使用前間隔不超過廣20小時;在進行鉗柄體5注塑之前需對嵌件進行適當預熱,預熱溫度控制在40°C 200°C,注塑後塑件在室內自然冷卻,冬季注意適當保溫;鉗柄體5在注塑時,澆口應該開在鉗柄體頭部附近,不應開在鉗柄體尾部;注塑機根據鉗柄體的大小應有選擇大型號的,以保證足夠的注塑壓力和保壓。嵌件使用前進行除鏽、噴丸等表面處理,在注塑前進行耦合處理,對嵌件進行適當預熱,注塑後塑件在室內緩冷等工藝,嵌件採用下倒「凹」型結構、工字結構等增加剛度,這些方法保證了,當鉗柄體受力時減小二者間的滑移,防止鉗柄體開裂。採用嵌件端面8與端面9平齊,防止了工作時螺母把尼龍壓塌現象。注塑後塑件放入水中煮0. 5^2. 0小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強度較高,結構簡單,成本低,重量輕,絕緣,防裂且易於操作的工業標準管鉗。採用嵌件A能達到鋁柄標準;採用嵌件B或嵌件C結構能達到鐵柄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管鉗包括活動鉗口、固定鉗口、調節螺母、鉗柄體,其特徵在於,鉗柄體由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66 (尼龍)與嵌入其內的嵌件組成;嵌件( 為一對稱結構,由整體或二部分組成,嵌件(5)採用嵌件A(51),或嵌件B (52),或嵌件C (53)結構, 對管鉗應力集中截面(7)進行加強,或增加尼龍鉗柄的剛性和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其特徵在於,嵌件A(51)為一對稱結構,嵌件A(51)呈「L」型,上部為「U」型(10)、下部為「工」型(11)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嵌件A(51)在鉗柄體注塑模具中是通過兩個直徑為3mnT6mm的定位孔A (6)以及與型芯(14)表面(12)相接觸的內壁(13)來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嵌件B(52)由組件(521)和工字型鋼嵌件(522)兩部分組成;嵌件B (52)為一對稱結構,組件(521)呈「L」 型,上部為「U」型,下部為為倒「凹」型結構,工字型鋼嵌件(522)呈工字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嵌件C(53)是嵌件B的兩部分合二為一,或是嵌件A (51)的下「工」型結構部分進行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其特徵在於,嵌件(5)的工字型部分的腹板設若干孔眼,注塑時填充尼龍,增強嵌件與尼龍的結合強度,防止工作時撕裂;工字型結構沿鉗柄軸線呈變截面等強度設計。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嵌件A(51)上部「U」型結構的兩內壁(12)分別與鉗柄體安裝孔的兩側孔壁(13)重合,端面(8)與端面 (9)相距2mnT5mm或平齊,其餘部分位於鉗柄體(1)內,其表面的尼龍厚度為2 mm飛mm。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工字型鋼嵌件 (522)在注塑鉗柄體時作為嵌件預埋在尼龍鉗柄體中,在注塑時,工字型鋼嵌件(522)靠定位孔B (22)在模具中定位;組件(521)在鉗柄體完成注塑成型後,通過螺釘(15)和螺釘 ?L A(18)和螺釘孔B (181)連接安裝到鉗柄體(1)上;工字型鋼嵌件(522)全部埋在鉗柄體(1)內,組件(521)與工字型鋼嵌件(522)間隔有一層2飛mm的尼龍層。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組件(521)與工字型鋼嵌件(522)間或無尼龍層,其通過螺釘(15)精密相連。
10.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嵌件鑄造或型材下料、嵌件去毛刺倒圓角、嵌件噴丸等表面處理、嵌件耦合處理、嵌件預熱、嵌件在模具定位裝配、注塑、冷卻、檢測。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嵌件 A(51)、嵌件B (52)的組件(521)部分、嵌件C (53)採用鑄造的方法製造,並進行熱處理強化;所述嵌件B (52)的工字型鋼嵌件(522)部分採用工字型鋼;嵌件材料採用0. 5mm 8mm 厚度。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嵌件 (5)在使用前進行除鏽、噴丸等表面處理,處理後在廣10小時內使用,否則應重新處理。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嵌件在注塑前應該進行耦合處理,耦合劑採用NL-6620、NL-6610或尼龍膠水,處理必須均勻到位,處理後與使用前間隔不超過廣20小時。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進行鉗柄體(5)注塑之前需對嵌件進行適當預熱,預熱溫度控制在40°C 20(TC;注塑後塑件在室內自然冷卻,冬季注意適當保溫。
15.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一種嵌件增強尼龍管鉗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鉗柄體(5)在注塑時,澆口應該開在鉗柄體頭部附近,不應開在鉗柄體尾部;注塑機根據鉗柄體的大小應有選擇大型號的,以保證足夠的注塑壓力和保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工工具及製造工藝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管鉗及製造工藝方法,管鉗包括活動鉗口、固定鉗口、調節螺母、鉗柄體,其特徵在於,鉗柄體由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66與嵌入其內的嵌件組成;嵌件為一對稱結構,沿鉗柄軸線呈工字型變截面等強度設計,嵌件對管鉗應力集中截面具有加強效果,增加尼龍鉗柄的剛性和強度;嵌件的工字型部分的腹板設計許多孔眼,注塑時填充尼龍,可增強嵌件與尼龍的結合強度,防止工作時撕裂;注塑加工時在模具中可方便定位;製造方法採用嵌件鑄造或型材下料、嵌件去毛刺倒圓角、嵌件噴丸等表面處理、嵌件耦合處理、嵌件預熱、嵌件在模具定位裝配、注塑、冷卻、水煮、噴塑、管鉗裝配、檢測。
文檔編號B25B13/50GK102229129SQ201110043520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3日
發明者何玉中, 姜銀方, 戴亞春, 郭鎮寧, 黃勤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