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兩用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8:44:11 1
專利名稱:高效兩用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改進的採暖、炊事兩用爐,特別是採暖溫差動力強和炊事火力旺的高效兩用爐。
消除火爐改用小水暖(土暖氣),對於杜絕煤氣中毒、改善居住條件有著立杆見影的效果,尤其小水暖在自然循環狀態下運行,無噪聲又不耗電,且投資少維持費用低,因而許多「集中供熱」所不及的家庭安裝了小水暖。由於市場經濟激發了科技進步,爐具方面也有了許多改進和更新,但就溫差動力和炊事火力來講,還很不夠。例如有些蜂窩煤爐為採暖需要製成雙眼、三眼甚至四眼,有些爐的炊事能力很低,燒開一壺水都困難,這對於需要炊事又沒有燃氣條件的家庭來講,是一個不能允許的缺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溫差動力強、節煤和炊事火力旺的高效兩用爐。
本實用新型採用一種套筒式窄腔水道。水道之間的容水量很少,少到只能向上平流的單向流動;由於是增長了的圓筒形結構,水道中向上流動的水逐步得到輻射增溫;內外套筒頭部各有風翅受熱群體,這個增大了的直接受熱面對有了一定溫度的水道水進行雙面反覆加溫,使本來不多的工質水水溫迅速提高,從而生成較強的溫差動力;外套筒頂上均布三個出水連接管,其上座落一個由上、下臺面板組成的臺面水盒,臺面水盒周圍有一個水盒圍裙將外套筒頭部的受熱風翅圍住,引導高溫煙氣成蘑菇狀反轉,再由圍裙外圍的煙箱進入煙囪。水盒圍裙近似於「開式熱管」,是一種沒有下進水的單向熱導結構,其中的工質水只有超過臺面水溫時才開始流動,由於也是雙面受熱,過熱時會產生氣泡而高速傳導熱量,對於溫差效應的生成,尤其增大受熱面的燃燒和溫差動力調節有相當益處。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改進是爐瓦上方增設了一個兩半球形燃燒室,用於充分燃燒和增加封火煤量。由於灰箱、爐瓦、燃燒室和受熱風翅設置在同一軸線上,增大了爐體自身的引風能力,在本爐受熱面增大,排入煙囪的升力溫度很低(有時近於常溫)的情況下,也能較好燃燒;本爐採用一個擋火增溫蓋將高溫煙氣引向風翅群體成蘑菇形反轉,加溫工質水。炊事時換上增溫套,將採暖煙路切斷,火焰只能向上衝刷鍋底由鍋圍兩側的返煙道進入煙箱。由於增溫套的撥火作用以及鍋底吸熱的局限性,排入煙囪的升力溫度較高,從而烹炒火力旺盛,滿足了炊事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高效兩用爐正面剖視圖,圖2是
圖1沿著A-A線的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結構的細節及其工作情況。
本實用新型由灰箱(1)和爐體分節組成,用螺釘(3)緊固,便於更換爐瓦(4),爐體主要由各頭部焊有風翅群體(24)的內、外套筒(5,6)構成的水套、上、下臺面板(28,27)構成的臺面水盒以及由煙箱託板(15)、護板(18)構成的煙箱等組成。內套筒(5)的風翅群體底部有託環(37)用於放置增溫套(32),切斷去受熱面的煙路,增強炊事火力。外套筒(6)頭部均布三個上水連接管(35),將水送入臺面水盒,下臺面板(27)有孔套焊在此連接管上。下臺面板內緣有平臺放置增溫蓋(34),外緣有近似於「開式熱管」的水盒圍裙(23)圍住外套筒(6)頭部的風翅群體,引導煙氣成蘑菇狀反轉,對工質水進行雙面加溫;上檯面板(28)內緣焊接在下臺面板上,外緣底下有水盒圍裙(23)的一個邊同其焊為一體,構成一個臺面水盒,臺面水盒上有鍋圍(39)可坐尖底炒鍋,平鍋火圈(30)和標準火圈(31)用於燒水做飯,臺面靠煙囪位置的出水口上焊有導熱水盒(26),將上水引入上水管(29)。鍋圍內側有兩條側孔,採暖時用側蓋(33)封閉,炊事時撤去側蓋,煙氣由側孔經左右返煙道(40)返入煙箱;煙箱主板(17)焊接在煙箱託環(15)和上檯面板(28)上,主板上下各自對接有用作襯託煙箱圍板(18)的扁鐵擋邊(16),扁鐵擋邊分別焊接在煙箱託環(15)和上檯面板(28)上,煙箱圍板(18)是柔性的用卡扣固定在扁鐵擋邊和煙箱主板上,可隨時分解、清理其積塵。煙箱託環(15)上有調節煙氣流向的斜邊擋圈(14),使煙氣反轉均勻;煙箱主板(17)正面和上檯面板(28)的相關位置焊有煙囪主板(22),煙囪底板(21)的排汙孔用一個盤條壓框(19)壓緊一塊排汙板(20)密封並可隨時排除積塵。煙囪上焊有帶風門機構的煙囪連接管(25),用風門機構和帶抱爪的灰門(2)開度共同控制燃燒量度或封火;回水管(7)向上到煙箱託環(15),向下到內套筒(5)底邊分別焊有連接扁鐵(13),長連接扁鐵有一塊加固板(11),巖棉保溫層(10)用一張柔性護板(36)圍裹裝飾,柔性護板靠擋邊(38)和內套筒底邊託襯,用螺釘(9)緊固在連接扁鐵(13)上;爐瓦(4)上方有一個用耐火材料鏜制的兩半圓形燃燒室(12),用於充分燃燒,爐瓦與內套筒之間用石棉粉充填,用於定位和保溫。
本實用新型於其它同類爐比較,成本低,佔地面積小,採暖效率高,可完成雙眼、三眼蜂窩煤爐所完成的任務,而且由採暖轉為炊事火力旺盛,是其它同類爐目前所不具備的。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採暖、炊事兩用爐,特別是採暖溫差動力強和炊事火力旺的高效兩用爐,其特徵是採用頭部各帶有風翅群體(24)的內、外套筒(5,6)構成的窄腔水道,外套筒(6)頭部均布三個上水連接管(35),將水道水送入由上、下臺面板(28,27)構成的臺面水盒,臺面水盒內緣有平臺放置增溫蓋(34),迫使煙氣流向風翅群體(34),外緣有一個近似於開式熱管的水盒圍裙(23),包圍風翅群體,圍裙外圍的煙箱中有斜邊擋圈(14)調整煙流方向,使煙氣成蘑菇狀均勻反轉,從而工質水得到雙面反覆加溫;臺面水盒上有鍋圍(39)、平鍋火圈(30)和標準火圈(31)用於炊事,內套筒(5)風翅群體底部有託環(37),炊事時換上增溫套(32)切斷去風翅群體的煙路,打開鍋圍內側的側蓋(33),煙氣由返煙道(40)返入煙箱,煙箱外圍的圍板(18)用卡扣固定在煙箱託環(15)、扁鐵擋板(16)和煙箱主板(17)上,可隨時分解清除積塵,煙囪底蓋(21)有孔,用一個盤條壓框(19)壓緊一塊排汙板(20)密封,也可隨時排塵;本爐爐瓦(4)上方有一個耐火材料鏜制的燃燒室(12),爐瓦與內套筒(5)之間用石棉粉(8)充填;灰箱(1)與爐體分為兩節,用螺釘(3)緊固,巖棉保溫層(10)用一張柔性護板(13)圍裹裝飾,用連接扁鐵(13)上的螺釘(9)緊固,便於更換爐瓦時分解;用風門機構(25)和帶抱爪的灰門(2)開度共同控制燃燒量度和封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兩用爐,其特徵是燃燒室分為兩半球形。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採暖、炊事的高效兩用爐,採用窄腔水道;水盒臺面和開式熱管式的水盒圍裙,煙氣成蘑菇狀反轉,雙面反覆加溫工質水,溫差動力強,採暖效率高;檯面上有鍋圍,炊事時換上增溫套,切斷採暖煙路改由鍋圍兩側返煙,火力旺盛;全爐為直筒形,爐瓦上方有一個兩半球燃燒室,自身燃燒能力較好,排煙熱損失少,煙箱、煙囪均有排塵裝置,可隨時排塵,保溫層外的柔性護板簡單且易於美化。
文檔編號F24B9/00GK2197586SQ94201290
公開日1995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9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9日
發明者鄒寶璋 申請人:鄒寶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