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恐龍1億年都沒有進化(恐龍上億年都沒進化出智慧)
2023-04-19 18:00:20
大約46億年前,我們的地球誕生了,並且在經過漫長的演化之後,成為一顆生機勃勃的星球,各種生命物種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地球誕生大約10億年之後,最原始的生命才誕生,隨後又開始了漫長的演化之旅,生命形態從簡單到複雜,直到如今我們看到的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不過,在幾十億年的漫長演化史上,地球上的生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絕,最近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地球上3/4以上的物種因此而滅絕,其中就包括了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
不過即使地球上大多數物種都走向了滅絕,但大自然的自愈能力也非常強大,在之後的漫長時間裡,地球上的生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演化,其中就包括了人類的誕生,人類用大約百萬年的時間演化出了智慧,然後開始用智慧統治地球。
百萬年時間,你可能覺得太漫長了。不過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百萬年的時間實在太短了,幾乎是短暫的一瞬間。人類用百萬年時間演化出智慧堪稱奇蹟,太不可思議了,再對比一下恐龍,它們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也沒能演化出智慧。
為何會這樣?為何恐龍在長達1.6億年的時間裡都沒能演化出智慧,而人類短短百萬年時間就擁有了智慧呢?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都是大自然的力量,所以我們也需要從大自然的角度去分析上述問題。
簡單講,生命到底朝哪個方向演化,是由大自然決定的,而非生命本身。
恐龍起源於大約2.4億年前,它們的祖先是一種原始鳥類,而恐龍朝著大型化演化也是大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這是由當時的自然環境等綜合因素決定的。
在恐龍誕生初期,當時的地球上氧氣的含量比現在要高很多,當時的地球甚至被稱為「巨蟲時代」,有很多體型龐大的巨蟲,昆蟲稱霸的時代,比如說,蜻蜓的翼展可以達到74釐米。
氧氣含量高,氣候溼潤,溫暖,地球上擁有大片的沼澤和熱帶雨林,這種特殊的環境造就了巨蟲時代。恐龍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現的。
那麼,為何1.6億年的漫長時間裡,恐龍都沒能演化出智慧呢?
主要還是因為,對於當時體型龐大的恐龍來講,智慧的作用實在太小了,甚至會成為「負作用」。
在物種進化的道路上,最終的目標和方向都是朝著適應環境,儘可能站在食物鏈頂端。那麼對於當時的恐龍來講,體型龐大和智慧哪個更能讓恐龍站在食物鏈最頂端呢?
你可能會說:智慧更有用,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於當時的恐龍來講,恰恰是體型龐大更容易站在食物鏈最頂端。
本質來講,生命生存的唯一目的其實就是生命,能夠依靠體型龐大就能稱霸,就沒有必要依靠智慧。
我們經常這樣說:在超強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異都是過眼雲煙。比如說,在我們眼裡,大猩猩比獅子要聰明很多,而且大猩猩會使用棍棒,但即便是拿著棍棒擁有智慧的大猩猩,在獅子面前也只有逃跑的份了。
這說明了一點,在智慧和龐大身體之間做出選擇,顯然龐大的身體對於恐龍來講更為有用,除非是進化出像人類這樣擁有的高級智慧,而即便是人類擁有高級智慧,面對一隻龐大的恐龍,如果沒有現代化武器,也是很難戰勝恐龍的。想一想,僅僅在幾百年前,現代化武器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人類同樣擁有高級智慧,但如果面對恐龍,人類也很難有辦法對付它們。
同時,高級智慧意味著超大的腦容量,而大腦對能量的消耗是很大的,比如說人類大腦消耗了總能量的20%,是其他部位消耗能量的10倍。對於任何物種來講,能量的獲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腦消耗過多能量而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物種肯定會被大自然淘汰。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智慧在物種演化的過程中作用不是很明顯,為何人類演化出了智慧呢?
簡單講,人類演化出智慧是被大自然逼出來的。
大約在2000萬年前,人類和類人猿還擁有共同的祖先。在400萬年前,南方古猿邁出了關鍵一步,從猿到人的關鍵一步。
當時的猿類幾乎處於食物鏈的最低端,在森林裡能威脅到它們的物種有很多,再加上由於氣候變化,森林大面積退化成草原,人類祖先不得不從森林來到草原。
但來到草原後,猿類唯一的優勢:在樹上靈活的攀爬,也消失不見了。為了生存,猿類不得不動腦思考如何活下去,如何獲取食物,於是它們開始朝著智慧的方向演化,沒能演化的就會被大自然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