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午休對心臟有益(午睡會影響壽命)
2023-04-19 15:41:54 2
老王最近突然腦中風,要不是搶救及時,恐怕他現在已經不能陪著老朋友們在公園下棋了。他總覺得自己中風跟午睡有關係。
他之前從來不午睡,年輕的時候工作也是從上午九點一直到下午五點,整個一天精神都不錯。可隨著年齡增加,他又有高血壓,現在的體力精力早就大不如前。為此,他特意增加了午睡時間,沒想到午睡後竟然出現了中風症狀!
關於午睡,大部分人都覺得午睡對於保持下午精力旺盛是很重要的,而且還能預防心臟病的發生,是一種特別健康的行為。
但實際情況卻是,有的人午睡後精神抖擻,有的人卻越睡越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午睡雖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午睡也有講究的。
午睡是生物鐘發揮作用的表現,能夠保持頭腦清醒、精力旺盛、提高午後的學習或工作效率。科學的午睡,對於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增強大腦記憶力、提高身體免疫力等都有積極的意義。
午睡能夠調整體內激素水平,減少血壓血脂不穩定對心臟和大腦的影響。人在午睡的時候,大腦會分泌一種有助於緩解心腦血管緊張度的物質,有利於人體血壓的穩定,從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有研究表明,適當的午睡能夠使心腦血管疾病和猝死的風險降低37%,因此對於有午睡條件的人,選擇短時間內進行休息對身體大有好處。
我國中小學生都會安排午睡的時間。有人對規律午休和從不午休的人群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午休的學生在下午上課時精神集中、大腦記憶力強,比不午休的孩子學習效率高。
大腦是人體重要的記憶器官,它是24小時不斷運轉的,人的意識和大腦的功能有緊密關係。早晨醒來以後,大腦就進入密集記憶的工作當中,如果不午休,它將連續工作近14個小時,才能進入睡眠的鬆散記憶當中。
疲勞能影響大腦的記憶功能,使其判斷能力下降。午休能讓大腦的密集記憶得到短暫休整,對於午後的工作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好處。
午休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尤其重要。人體疲勞時,血液的流通速度變慢,對血管壁的壓力增加,導致血壓升高。人在午睡的時候,能保持血液流通平穩,醒後也不會導致血壓的大幅增高。
有研究表明,中午睡覺的高血壓患者24小時動態血壓的平均收縮壓,比不午休的患者低6mmHg。
因此,長壽的老人、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工作效率高的成年人,都有午休的習慣,這些人的身體素質也更好。
午睡跟晚上睡覺不同,它需要限定時間,不同的午休時長,對人的身體有不同的影響。
午睡的目的,主要是想讓身體和精神都得到短暫的休息,為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加油」。但午睡的時間是有講究的,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
2020年歐洲心血管學會在年會上公布了一項研究,長時間午睡會增加30%死亡率,提高34%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關於「長時間」具體有多長,則要根據各人的年齡、身體素質等條件來確定。我們在此無法指出一個確定的數值,不過大家可以根據午睡後的身體感受,來決定自己的午睡時長。
10分鐘以內的短暫睡眠,人的大腦得到片刻休息,記憶力開始增強。大腦分泌的記憶因子開始發揮作用,從而影響人的記憶功能。
對於時間不寬鬆的人群,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休息,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睡眠時間10~15分鐘,人的大腦可以經過深度放鬆,清醒以後能感覺到身心舒適,大腦和身體都輕鬆。這個時間對於具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比較適合,但具體還要根據各自的身體狀況。如果醒來以後感覺沒有睡夠,依然疲憊,那就需要再延長睡眠時間。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如果午睡時間太長,可能會對晚上的睡眠造成影響,時間長了容易失眠。
理論上來說,中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會有縮短,但午睡的質量高,能夠維持血壓的基本穩定,對於心血管有良好的保養作用。
午睡20~30分鐘,能夠讓大腦和身體得到最大程度的休息,身體和頭腦的整體靈敏度上升,不僅能預防突發疾病,還能穩定情緒,讓人輕鬆愉悅。
這也是醫學專家建議的最佳的午休時長,尤其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少年兒童,能分泌生長激素,讓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平穩健康成長。
午睡時間超過40分鐘,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屬於超量睡眠,醒後容易疲倦,大腦混沌感增加,午休後並沒有起到放鬆身心的作用。
因此,午睡的時長一定要控制好,才能獲得理想的休息效果。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午睡,有些人群身體條件不允許,午睡容易導致病發。
午睡雖然有諸多好處,但也有禁忌,如果身體條件或環境不允許,不建議強行午休,這樣不但不會達到放鬆身心的目的,還有可能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午飯吃得過飽或者喝酒以後的人,不建議午睡。
吃飯以後,胃裡面充滿食物,臥倒睡覺會使消化系統變慢,增加食物在腸胃中存在的時間,容易產生胃酸過多、噁心嘔吐的現象。因此,午飯如果吃得過飽,建議等食物消化一部分再休息或者乾脆不休息。
午飯喝酒的人也不建議午休。酒進入人體後會發熱發酵,使人的腸胃難受並且影響到頭部。喝酒後有人想立刻休息,但這反而不利於酒的發散,會延長酒精對人體的影響。
睡覺的硬體條件不足的人,不建議午睡。
睡眠是講究姿勢的,因為中午一般在教室或者辦公室,條件所限睡眠只能是趴在桌子上。但趴在桌上睡覺的姿勢,容易對心臟造成壓迫,而且醒來後會有頭痛、頸椎疼痛的表現。這說明午休並沒有起到放鬆身心的作用,如此情況下不如不睡。
血壓低、血脂高的人,不建議午睡。
對於血壓低的人,身體相對比較虛弱,午睡的時間短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時間長又可能會影響大腦,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問題。血脂高的人血液比較黏稠,午休時血液流通速度變慢,有發生中風的危險。
如果這類人群實在需要午休,那建議睡覺時長控制在30分鐘以內,做好保暖工作,採用平臥的睡姿,這樣能減少午睡不當引起病發的風險。
晚上睡眠質量不高的人,不建議午睡。
有睡眠障礙的人,如果再有午休,那晚上的睡眠更加無法保證,會擾亂身體的生物鐘,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總之,每個人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是否需要午睡或者調整午睡時長,避免由此引發的健康風險。一般來說,對於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午睡有一些禁忌要好好把握。
午睡作為人體健康的「加油站」,有著諸多的積極作用。但是對於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如果不注意這三點「不要」,午睡可能會成為健康殺手。
1.午睡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
人在睡眠時,大腦的活躍程度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加深。超過一個小時以後,大腦將進入深度睡眠,而從深度睡眠到清醒,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來緩衝。但午睡不可能睡幾個小時,因此人醒了以後,大腦依然無法恢復,人會感覺很累。
對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來說,這種狀況會更加嚴重。疲憊會導致患者血壓升高、血液流通變慢,很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發。
2.不要午睡以後立即起身。
年輕人一般會在午睡後立即起來去工作,因為他們一般不存在血壓問題,這麼做沒有問題。但對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來說,午睡時很容易出現血壓較低的情況,如果立刻起身,會引起不同程度的頭暈目眩、站不穩等情況。
下午發生的一些急性腦出血、骨折、血栓等疾病,有一部分跟午睡處理不當有很大關係。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特別是對於本身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人,這一點非常重要。
3.不要坐著睡。
相比於年輕人和學生,中老年人更有條件在睡眠姿勢上進行糾正。有些中老年人感到疲憊時,就靠在椅子上睡覺,這樣午睡很容易摔倒,而且頸椎被頭部拉扯著,醒來後很容易出現落枕或者其他部位疼痛。
中老年人要對午睡加以重視,最好是平躺的姿勢,坐著或者趴著都不安全,如果摔倒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午睡對於人體健康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好好午睡的人,能夠保持身體活力、維護血壓正常、減少疾病的發生。但午睡的時長很關鍵,建議睡眠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時間長了可能會對大腦造成損傷。
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要重視午睡,不要超時、不要坐著睡、不要醒了以後立即起身。切實發揮午睡對身體的保健作用,避免它帶來的不利影響。
參考資料:
【1】孫紫怡,彭陽,羅佐傑,秦映芬,鄒雲鋒,楊曦.睡眠時長和午睡與代謝症候群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糖尿病雜誌,2022,30(01)
【2】馬小鳳,汪李玲,周愛保.午睡對提取誘發遺忘的影響[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7,33(06)
【3】文浩,樊雙義.午睡習慣對人健康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誌,2017,4(04)
【4】孫訓明,胡淑娟,姚舜,劉足雲,楊亞軍,袁子宇,金力,王笑峰.午睡與高血壓的相關性[J].中華高血壓雜誌,2016,24(04)
#健康真知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