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限制片(國內罕見上映的限制級恐怖片)
2023-04-19 06:26:13 2
溫子仁最新恐怖片來了。
繼《招魂2》之後,《招魂3》換了導演,風格有延續,但口味卻變了,溫子仁很多獨特的招牌私貨,沒有在《招魂3》裡得到延續,反而增加了偵探類型片元素,讓部分影迷悻悻而歸。
這次的新片《致命感應》(Malignant)顯然更加「溫子仁」一些,幽靈鏡頭語言,視角特別刁鑽的取位,以及色調的心理陰影,主題上對於家庭親情的重視,都非常的溫子仁。

最令人驚嘆的是,作為一部限制級影片(R級),居然引進到了內地,某視頻平臺與國外流媒體「同步」上映,給了國內影迷大大的驚喜。
不過,為此影迷也不得不看「刪減」片,因為限制級鏡頭實在不少,個別段落刪減程度堪稱「暴力」,對整部影片影響頗大。

這種影響,不在劇情上,而是溫子仁對於自身影片類型元素的調整,以及風格的追新。
目前,全網對《致命感應》的評價都較為一般,內地影迷給出了7.0分;國外影迷同樣打出了差不多的74分。

影迷的失望來自對於溫子仁式恐怖片的「刻板成見」,即太喜歡《招魂》的風格類型,而對導演在創新上的努力有些不適,特別是影片降低了恐怖的沉浸式體驗,增加了不少復古元素,變相抬高了觀影基礎。
溫子仁表示:在恐怖片的氛圍基礎上,我想要有一些原創性的、類型多元化的、與之前不同的創作。

他強調,「我也從不否認自己是義大利恐怖片的粉絲,像這部電影就包含了鉛黃電影獨有的美學,就像是蘭貝託巴瓦與達裡奧·阿金託的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那樣,當然這部片也含有大量肉體恐怖元素。」
所謂的「肉體恐怖」,包括身體分裂、80年代砍殺電影等表現身體與心理焦慮的驚悚恐怖片。
所以,《致命感應》除了溫子仁之前突出的類型風格,還融入了義大利鉛黃電影和美國80年代B級片元素,致敬了達裡奧·阿基多、史蒂芬·金,約翰·卡朋特等。

就像溫子仁自己說的,這部電影的力求「創新」,他也在尋求全新的類型元素平衡點,希望打破大眾對於《招魂》的固定審美期待。
類型
《致命感應》一開始還是溫子仁的傳統風格。溫氏光效與花樣運鏡,加上後置的驚嚇手法,都是溫導最拿手的好戲。

但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卻看到了明顯致敬淺黃電影《陰風陣陣》、身體撕裂類型片經典《怪形》,還有砍殺電影鼻祖《月光光心慌慌》的類型元素。

影片講述一個寄生殺手的故事。
女主角被兄弟「寄生」,兩人共用一副身體,但兄弟寄生的位置較為特殊,從她的腦部粘連,隨後控制女主角的身體,甚至有著異於常人的體力。
但對於外人來說,他的存在對於女主角來說就是一塊不穩定的、有危險的腫瘤。

醫生為了保護女主角的安危,選擇了手術切除。當所有人都以為「藥到病除」,可當女主角長大後,寄生於腦部的「兄弟」再度成長,通過吸收女主角孕體孩子的生命,獲得了新生,重新控制了女主角的身體,且在報復心作祟的情況下,開始了恐怖的「寄生」殺手之旅。
這位寄生於女主角後腦位置的「腫瘤」殺手,有著《怪形》裡外星生物的撕裂面容,而且導演特別給了一組鏡頭,表現它從腦中「長」出來的驚悚狀態。

隨後又是一組「炸裂」的砍殺橋段,被控制了身體的女主角,成為殺傷力驚人的怪物,開始了瘋狂報復,整個警局都成為他洩憤的屠場。

在這段限制級鏡頭之前,砍殺橋段也不少,一個接一個關鍵人物遭遇復仇,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致命感應》大量的砍殺橋段,以及復仇心理,的確很容易讓人想到《月光光心慌慌》以及卡朋特,溫導在動作類型上最明顯的調整就來於此。
另外,影片對於氛圍的渲染,加上了義大利鉛黃電影風格。

殺手總是神秘的,戴著帽子、輪廓模糊。殺人過程注重視覺化、藝術化,殺手們從來不用槍,而是剃刀。攝影機總是對準了刀鋒,閃著光亮,映襯出受害者因恐懼而扭曲的臉。

包括對於皮質服飾的眷戀,溫子仁也給殺手設計了皮質披風和手套,以及受害者的照片。
尖銳物、黑手套、華麗的內飾,描繪出了鉛黃電影裡那些戀物的細節。

《致命感應》致敬了鉛黃電影,關於迷戀和欲望的升華,無論是它戀物的部分,還是暴力的部分,目標都是要擊中一種名叫欲望的情緒,即復仇和自我認知的欲望。
影片有不少地方致敬了《陰風陣陣》,對於80年代的B級片也有較多模仿,這種調整,觀眾也許還需要時間適應吧。

主題
從《電鋸驚魂》、《潛伏》一直到《招魂》,溫子仁對於家庭親情一直非常重視,親情力量是戰勝邪惡,超越宗教的原力所在,也是他製造劇情觸底反彈的關鍵核心。

《致命感應》包裹了眾多類型元素,但主題還是親情,甚至超越了血緣關係。
女主角雖然被收養,但得到了家庭的溫暖,最後妹妹對她的呼喚,讓她奪回了身體的控制權。
而寄生於她腦內的「胞弟」,從小被忽視,視為「腫瘤」,無論是家人還是醫生,都將他看做「不祥之物」,多餘的存在。
他的復仇之心,來自被他人拋棄的自我否定,越是不受重視,越是想通過暴力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反過來,觀眾也看到了家庭對於一個人的深刻影響。寄生於腦內,不過是現實狀況的極端隱喻。
天使還是魔鬼,不光來自人生經歷,還有家人的態度。過上正常人的普通生活,還是化身魔鬼復仇,原生家庭無法給予愛,如果連後天也得不到補償,那麼恨意就會演變為失控的暴力。
溫子仁不僅讓魔鬼與天使「同體」,而且還在意識中,讓他們相互搏鬥。當弟弟佔據身體時,就會給女主角製造一個封閉其感覺的幻覺,將她的意識完全囚禁於腦中,牢牢把握住身體控制權。

這是從身體到意識、善與惡的反覆較量與拉扯。而幻境與現實的模糊,以及最後的幾次劇情大反轉,又增加了故事的耐看度。
究竟最後是殺手再次作惡得手,還是女主角找回主動權,將惡意囚禁。最後一個鏡頭的故意虛化,也給觀眾留下了懸念。
這有點像《潛伏》裡,男主角身體裡的靈魂究竟是誰一樣,讓觀眾去猜,把反轉和懸念做到了最後一秒。
總體來說,《致命感應》是溫子仁的一次大膽嘗試,雖然驚喜不夠,但質量依舊過硬,是一部體驗不錯的恐怖驚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