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6:29:06 3
專利名稱: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足浴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
背景技術:
足浴療法屬足療諸法中的一種,也同屬中醫外治法。在中醫文化中,足浴療法源遠流長,它源於我國遠古時代,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總結,至今已有 3000多年的歷史傳統。古人曾經有過許多對足浴的經典記載和描述,蘇東坡曰「熱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又在詩中寫道「它人勸我洗足眠,倒床不復聞鐘鼓」。清朝外治法祖師在《理論駢文》道「臨臥濯足,三陰皆起於足,指寒又從足心入,濯之所以溫陰,而卻寒也」。雖然中華文明史已歷經數千年的演變,但這一中華傳統保健術之精華並未因此而被人們遺棄,相反它不但被繼承下來,而且得到了更大的發展。今天它仍然是一種深得人心的保健養生方法。隨著藥物副作用的增多和藥源性疾病的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人們更加崇尚自然保健法。足浴保健療法是通過水的溫熱作用、機械作用、化學作用及藉助藥物蒸汽和藥液薰洗的治療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風降溫,透達筋骨,理氣和血,從而達到增強心腦血管機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勞、消除亞健康狀態、增強人體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足浴保健療法又分為普通熱水足浴療法和足藥浴療法。普通熱水足浴療法是指通過水的溫熱和機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進氣血運行、暢通經絡、改善新陳代謝,進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藥浴療法是指選擇適當的藥物、水煎後兌入溫水,然後進行足藥浴,讓藥液離子在水的溫熱作用和機械作用下通過黏膜吸收和皮膚滲透進入到人體血液循環進而輸布到人體的全身臟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使用本發明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進行足浴, 可預防和治療糜爛型腳氣。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由下述中藥組分組成關黃柏、胡蘆巴、 木瓜、吳茱萸、五加皮、薏苡仁、檳榔、蒼朮、赤小豆、大腹皮、防己、松花粉和蛇床子。優選的,一種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由下述中藥組分按重量份組成關黃柏 5-15份、胡蘆巴5-15份、木瓜5-15份、吳茱萸5_15份、五加皮5_15份、薏苡仁5_15份、檳榔5-15份、蒼朮5-15份、赤小豆5-15份、大腹皮5_15份、防己5_15份、松花粉40-60份和蛇床子40-60份。將上述中藥組分乾燥,按配比稱量後,混合均勻,即可製得本發明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將本發明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加水後,其中加水量為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重量的150-300倍,在100°C高溫煎煮30-60分鐘,過濾去渣取藥汁, 將煎好的藥汁倒入足浴盆中,進行足浴,控制足浴盆中的藥汁水溫為38-42 °C,足浴20-30 分鐘,每日3次,1日1齊IJ。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腳氣,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也有人終年不愈。本病是由皮膚癬菌(真菌、念珠菌、 黴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溼或鞋襪不通氣等都可誘發本病。皮膚癬菌常通過汙染的澡堂、遊泳池邊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腳盆而傳染。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腳氣。糜爛型腳氣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溼,浸漬發白,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溼潤、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癢,易繼發感染。水皰型腳氣好發於足緣、足底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鱗屑角化型腳氣好發於足跟、足緣部。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皮膚乾燥、角質粗厚、脫屑,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數患者由糜爛型、水皰型轉化而成。本發明基於中醫對糜爛型腳氣發病機理的研究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科研成果,按中醫理論組方,從中草藥中進行篩選、精心配伍,使藥物更直接、快速、完全地作用於病灶,專病專藥,辯證施治,安全可靠。中藥足浴是採用中藥煎汁泡腳,從足部給藥,通過皮膚黏膜吸收和藥液的溫熱燻洗使藥物離子迅速進入到血液中,並隨血液循環快速輸布到全身,不經過胃腸的破壞,直接作用於患處,充分發揮藥物的有效成份,從而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中藥足浴中藥物的攝取和內服藥物相比具有療效快、舒適、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等優點,藥物的有效成分未經胃腸破壞,同時也不會增加肝腎的負擔。浴足,既避免了藥物對腸胃的刺激及肝、腎的損害, 又防止了胃液及肝臟對藥物吸收的影響,無副作用,提高了藥物的利用率,比普通的溫水足浴有更強的針對性,治療和保健效果都十分顯著。使用本發明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進行足浴,可預防和治療糜爛型腳氣。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的製備將各中藥組分乾燥,稱取關黃柏5克、胡蘆巴15克、木瓜5克、吳茱萸15克、五加皮5克、薏苡仁15克、檳榔5克、蒼朮15克、赤小豆5克、大腹皮15克、防己5克、松花粉60克和蛇床子40克。混合均勻,即可製得本發明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王某,男,30歲,建築工人,患糜爛型腳氣多年,第四與第五趾間皮膚糜爛伴有裂口,奇癢。平時使用足光粉浸泡治療,會有一段時間病情好轉,但過一段時間,病情又會復發,將20克本發明實施例1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加3000克左右水後,在 100°C高溫煎煮30-60分鐘,過濾去渣取藥汁,將煎好的藥汁倒入足浴盆中,進行足浴,控制足浴盆中的藥汁水溫為38-42°C,足浴20-30分鐘,每日3次,1日1劑。連續足浴使用7天後,諸症狀明顯減輕,繼續足浴30天,治癒,經後期回訪無復發。實施例2 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的製備將各中藥組分乾燥,稱取關黃柏15克、胡蘆巴5克、木瓜15克、吳茱萸5克、五加皮15克、薏苡仁5克、檳榔15克、蒼朮5克、赤小豆15克、大腹皮5克、防己15克、松花粉40克和蛇床子60克。混合均勻,即可製得本發明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馬某,男,63歲,退休幹部,患腳氣多年,兩腳第三、四、五個腳趾紅腫,周邊皮膚潰爛,痛癢,流黃水,使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足浴5天後,紅腫,痛癢感消失,液體滲出明顯減少,繼續足浴10天後,病症消失,皮膚恢復正常,繼續足浴 20天鞏固療效後徹底治癒,經一年後回訪無復發。測試例本發明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共經過100例觀察了解治療糜爛型腳氣的效果;試用者為男女各50人,年齡10-70歲,中醫辯證為糜爛型腳氣,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50人,對照組50人。使用方法將12. 5克本發明實施例2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加2500克左右水後,在100°c高溫煎煮30-60分鐘,過濾去渣取藥汁,將煎好的藥汁倒入足浴盆中,進行足浴,控制足浴盆中的藥汁水溫為38-42°C,足浴20-30分鐘,每日3次,1日1劑。連續使用15 天,受試者在試驗期間停止使用其他足浴保健品及其它治療腳臭及糜爛型腳氣類的藥物。對照組爽腳一噴淨,外用,每日塗抹患處3次,連續用藥15日。療效標準治癒腳臭及糜爛型腳氣症狀完全消失。有效腳臭及糜爛型腳氣症狀大部分消失。無效腳臭及糜爛型腳氣症狀改善不明顯。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由下述中藥組分組成關黃柏、胡蘆巴、木瓜、吳茱萸、五加皮、薏苡仁、檳榔、蒼朮、赤小豆、大腹皮、防己、松花粉和蛇床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由下述中藥組分按重量份組成關黃柏5-15份、胡蘆巴5-15份、木瓜5-15份、吳茱萸5_15份、五加皮5_15份、薏苡仁5-15份、檳榔5-15份、蒼朮5-15份、赤小豆5_15份、大腹皮5_15份、防己5_15份、松花粉40-60份和蛇床子40-6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由下述中藥組分按重量份組成關黃柏5-15份、胡蘆巴5-15份、木瓜5-15份、吳茱萸5-15份、五加皮5-15份、薏苡仁5-15份、檳榔5-15份、蒼朮5-15份、赤小豆5-15份、大腹皮5-15份、防己5-15份、松花粉40-60份和蛇床子40-60份。使用本發明的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進行足浴,可適用於預防和治療糜爛型腳氣。
文檔編號A61P17/02GK102552745SQ20121002901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9日
發明者宋國新, 黃毅 申請人:上海韜鴻化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