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鋸片磨床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3:30:26
專利名稱:自動鋸片磨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鋸片加工設備,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鋸片磨床。
背景技術:
在進行外圓機加工時,操作的工具機有普通工具機、臥式外圓磨床等,這些工具機都是通 用加工設備,因考慮到設備的使用範圍,工具機的床身都比較長,且佔地面積大,在進行平板 類工件加工時,特別是鋸片,操作很不方便,且由於目前的磨床的砂輪的砂輪面一般是豎直 設置,且在進行磨削加工時都是靠人工來調控工件和磨頭的位置,這樣再加工時增加了人 工強度,生產效率低且質量不易保證;在加工平板類工件的側面時,工件和磨頭的位置調節 尤為不易,加工難度較大。中國專利局於2009年10月21日公開了公開號為CN101559575A的中請專利文 獻,名稱為一種數控多功能平面磨床。該平面磨床包括一立柱、一垂直磨頭機構、一水平磨 頭機構、一操作箱、一工作檯機構和一底座,該垂直磨頭機構和水平磨頭機構均設於立柱 上,立柱、操作箱和工作檯機構均設於底座上。採用垂直磨頭機構和水平磨頭機構的配合使 用,並與工作檯的往返運動聯動,配合精密光柵尺反饋相關位置的信息形成全閉環控制,可 在工件一次裝夾後實現磨削平面、曲面或導軌面等。但由於該裝置仍需要人工進行控制加 工,且對操作的要求較高,勞動強度較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了 傳統平面磨床的位置調整機構操作複雜、精度難以控制, 人工勞動強度大的問題,提供了加工精度高、操作方便、全自動化的一種自動鋸片磨床。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自動鋸片磨床,包括PLC、前支架、固定在前支架 上的水平導軌、與水平導軌相配合的滑塊、固定在滑塊上的機械手、位於水平導軌下方的工 作臺、與工作檯連接且位於前支架一側的氣缸、固定在前支架和氣缸之間的後支架、與後支 架連接的磨頭機構、固定在後支架上端的固定板和固定在後支架上的垂直伺服進給機構, 所述的後支架上設有用於安裝磨頭機構的垂直導軌,磨頭機構與垂直導軌活動連接,磨頭 機構的上端與垂直伺服進給機構連接;所述的滑塊上設有驅動裝置,所述的氣缸、垂直伺服 進給機構、機械手和驅動裝置均與PLC連接。首先,PLC控制滑塊在水平導軌上移動並將機械手移動到待加工的磨片區,機械手 在PLC的控制下取片,接著PLC控制滑塊帶著機械手移動到工作檯區,機械手在PLC的控 制下放下磨片到工作檯上相應位置,放下磨片後,滑塊在PLC的控制下移開;此時,氣缸拉 動工作檯到相應位置,同時垂直伺服進給機構在PLC的控制下帶動磨頭機構移動到相應位 置,並驅動磨頭機構對磨片進行精加工,磨片加工完後,磨頭在垂直伺服進給機構的控制下 沿著後支架的垂直導軌上升,氣缸推動工作檯的原始位置,滑塊帶動機械手到磨片上方,機 械手取出加工好的磨片,並在滑塊的帶動下移至放片區,機械手放下磨片,再在滑塊的帶動 下移至待加工區進行取片,如此循環。整個過程均在PLC的控制下進行,自動程度高,節省了勞動成本,且提高了生產效率。作為優選,所述的機械手主要由氣缸和電磁吸片組成,氣缸豎直向下的固定在滑 塊上,電磁吸片固定在氣缸向下的伸出端,通過電磁吸片可以更加方便的取片和放片。作為優選,磨頭機構上還設有吹風機,工作前,可以對工作檯進行清理。作為優選,所述的工作檯下設有滑輪,便於工作檯的移動。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採用伺服進給機構,進給精度高;運動機構均由PLC 來控制,無需人工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降低生產強度,降低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其中1、氣缸,2、砂輪,3、固定板,4、垂直導軌,5、前支架,6、水平導軌,7、滑塊,8、 機械手,9、工作檯,10、垂直伺服進給機構,11、後支架,12、磨頭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自動鋸片磨床(參見圖1),包括PLC、前支架5、固定在前支架上的水平導 軌6、與水平導軌6相配合的滑塊7、固定在滑塊上的機械手8、位於水平導軌6下方的工作 臺9、與工作檯9連接且位於前支架5 —側的氣缸1、固定在前支架5和氣缸1之間的後支 架11、與後支架連接的磨頭機構12、固定在後支架11上端的固定板3和固定在後支架11 上的垂直伺服進給機構10,所述的後支架11上設有用於安裝磨頭機構12的垂直導軌4,磨 頭機構12與垂直導軌4活動連接,磨頭機構12的上端與垂直伺服進給機構10連接;所述 的滑塊7上設有驅動裝置,所述的氣缸1、垂直伺服進給機構10、機械手8和驅動裝置均與 PLC連接。其中,機械手8主要由氣缸和電磁吸片組成,氣缸豎直向下的固定在滑塊上,電磁 吸片固定在氣缸向下的伸出端;磨頭機構上還設有吹風機,工作檯下設有滑輪。工作時,首先PLC控制滑塊7在水平導軌6上移動並將機械手8移動到待加工的 磨片區,機械手8在PLC的控制下取出磨片,接著PLC控制滑塊7帶著機械手8移動到工作 臺9區,機械手8在PLC的控制下放下磨片到工作檯9相應位置,放下磨片後,滑塊7在PLC 的控制下移開;此時,氣缸1拉動工作檯9到相應位置,同時垂直伺服進給機構10在PLC的 控制下帶動磨頭機構12的砂輪2移動到相應位置,並驅動砂輪2對磨片進行精加工,磨片 加工完後,對磨片進行吹風,清理工作檯,磨頭機構12在垂直伺服進給機構10的控制下沿 著後支架11的垂直導軌4上升,氣缸1推動工作檯9的原始位置,滑塊7帶動機械手8到 磨片上方,機械手8取出加工好的磨片,並在滑塊7的帶動下移至放片區,機械手8放下磨 片,再在滑塊7的帶動下移至待加工區進行取片,如此循環。整個過程均在PLC的控制下進 行,自動程度高,節省了勞動成本,且提高了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鋸片磨床,其特徵在於其包括PLC、前支架、固定在前支架上的水平導軌、 與水平導軌相配合的滑塊、固定在滑塊上的機械手、位於水平導軌下方的工作檯、與工作檯 連接且位於前支架一側的氣缸、固定在前支架和氣缸之間的後支架、與後支架連接的磨頭 機構、固定在後支架上端的固定板和固定在後支架上的垂直伺服進給機構,所述的後支架 上設有用於安裝磨頭機構的垂直導軌,磨頭機構與垂直導軌活動連接,磨頭機構的上端與 垂直伺服進給機構連接;所述的滑塊上設有驅動裝置,所述的氣缸、垂直伺服進給機構、機 械手和驅動裝置均與PLC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鋸片磨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械手主要由氣缸和電 磁吸片組成,氣缸豎直向下的固定在滑塊上,電磁吸片固定在氣缸向下的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鋸片磨床,其特徵在於磨頭機構上還設有吹風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鋸片磨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工作檯下設有滑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鋸片加工設備,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鋸片磨床。本實用新型包括PLC、前支架、固定在前支架上的水平導軌、與水平導軌相配合的滑塊、固定在滑塊上的機械手、位於水平導軌下方的工作檯、與工作檯連接且位於前支架一側的氣缸、固定在前支架和氣缸之間的後支架、與後支架連接的磨頭機構、固定在後支架上端的固定板和固定在後支架上的垂直伺服進給機構,所述的後支架上設有用於安裝磨頭機構的垂直導軌,磨頭機構與垂直導軌活動連接,磨頭機構的上端與垂直伺服進給機構連接;所述的滑塊上設有驅動裝置,所述的氣缸、垂直伺服進給機構、機械手和驅動裝置均與PLC連接。本實用新型進給精度高;能夠降低生產強度和成本。
文檔編號B24B5/36GK201881214SQ201020277419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30日
發明者楊富裕 申請人:浙江勤龍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