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振動吸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5:57:26 1
專利名稱: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振動吸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涉及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振動吸收裝置,特別涉及用於可靠吸收電梯轎突然加速或降速時產生的運行振動的裝置的減振橡皮的結構改進。
參考
圖1,示出了有典型動子振動吸收裝置的直線電動機電梯的透視圖。如該圖中所示,電梯包括一對水平支承軸1,其相對端固定到一對側支持柱2上使得該軸1有間隔地平行隔開布置。各支承軸1裝有一對可轉動的滑輪3。二繩索5繞於滑輪3,使各繩索5通常繞於第一軸1的滑輪3之一上並繞於第二軸1的滑輪3之一上。繩索5的一端通常接到電梯轎4,而繩索5的另一端通常接到副支持單元20。
通常接到繩索5另一端的該副支持單元20是一直角六面體單元,其前和後壁分別對前和後敞開。該單元20裝有杆型的直線電動機定子6,該電動機定子6垂直地貫穿直角六面體單元20。垂直布置的定子6的頂端固定到頂支持框2a底面的中心,而定子6底端固定到底支持框8的中心。直線電動機的中空圓柱動子7固定地置於副支持單元20的中心。定子6垂直地貫穿該動子7,使得動子7在垂直布置的定子6上滑動時垂直地直線往復運動。
一對第一導軌9垂直地設置在有動子7的副支持單元20的相對側。用於引導由直線電動機驅動的副支持單元20的垂直往復運動的該第一導軌9與定子6以相同間隔隔開並與之平行。為引導電梯轎4的垂直往復運動,在轎4的相對側垂直地設置一對第二導軌9a。
如結合圖2A、2B和3來詳細描述副支持單元20,固定置於單元20中心的動子7的底部和頂部分別接到頂和底框21和22。再接到單元20的頂和底面的該頂和底框21和22在它們的中心部位開有縱向溝槽從而成為凹形框。頂和底框21和22的內部被作成凹形,以便它們與中空的環型頂和底吸振橡皮30和40更加牢固地接合。副支持單元20亦有與單元20內側接合的輔助支撐23。輔助支撐23的寬度稍小於副支持單元20的寬度。
在上述電梯中,當電梯轎4突然加速或減速時,動子7的頂面可能猛撞在頂框21的突邊21a上且產生劇烈的機械振動。為吸收該撞擊振動,該電梯包括吸振裝置。該吸振裝置有包括頂框21的突邊21a、頂支持件31和若干頂吸振橡皮30的頂吸振單元50。
以同樣的方式,當電梯轎4突然加速或減速時,動子7的底面可能猛撞在頂框22的突邊22a上且產生劇烈的機械振動。為吸收該撞擊振動,該電梯亦有包括底框22的突邊22a,底支持件41和若干底吸振橡皮40的底吸振單元51。該頂和底吸振單元50和51構成了典型的吸振裝置。
在下面將對該裝置的頂和底吸振單元50和51的構造加以更詳細的說明。
在頂吸振單元50中,如圖3所示,在中空圓柱動子7的頂面上裝有中空的圓柱頂支持件31。四塊吸振橡皮即頂吸振橡皮30置於頂框21的突邊21a和頂支持件31的突邊31a之間的空間中,使該四塊頂橡皮30以90°角相隔設置。為把這些元件裝配成頂吸振單元50,若干第一螺栓32往上穿過頂支持件31的突邊31a、與其相關的中空環型頂吸振橡皮30和頂框21的突邊21a。第一螺栓32再與位於頂框21的突邊21a頂面上相關的第一螺帽33緊密地擰合。
在底吸振單元51中,如圖3所示在中空圓柱動子7的底面上裝有中空圓柱形底支持件41。四塊吸振橡皮即底吸振橡皮40置於底框22的突邊22a和底支持件41的突邊41a之間的空間中,使該四塊底橡皮40以90°角相隔設置。為把這些元件裝配成底吸振單元51,若干第二螺栓42往下穿過底支持件41的突邊41a、與其相關的中空環型底吸振橡皮40和底框22的突邊22a。該第二螺栓42再與位於底框22的突邊22a底面上相關的第二螺帽43緊密擰合。
在上述直線電動機電梯的運行中,動子7被通電,以便啟動該直線電動機。傳導磁場由此產生在直線電動機的定子6和動子7間,而使動子7與副支持單元20一起在第一導軌9的導引下沿垂直布置的定子6垂直地往上或往下移動。由此電梯轎4與副支持單元20相配合在第二導軌9a的導引下垂直地往下或往上移動。
在上述直線電動機電梯的電梯轎4的垂直往復運動中,當電梯轎4被突然加速或減速時由動子7的頂和底面在頂和底框21和22上撞擊所引起的機械振動被頂和底吸振橡皮30和40所吸收。這就是說,由於動子7頂面在頂框21上撞擊而在頂框21的突邊21a和頂支持件31的突邊31a二者中所產生的衝力被頂吸振單元50所吸收。在頂吸振單元50中,在穿過環型頂吸振橡皮30的第一螺栓32的無螺紋柄部的導引下頂支持件31的突邊31a往上移動,由此壓縮橡皮30並使橡皮30吸收碰撞衝力。
以同樣的方式,由於動子7底面在底框22上撞擊而在底框22的突邊22a和底支持件41的突邊41a二者中所產生的衝力被底吸振單元51所吸收。在底吸振單元51中,在穿過環型底吸振橡皮40的第二螺栓42的無螺紋柄部的導引下底框41的突邊41a往下移動,由此壓縮橡皮40並使橡皮40吸收碰撞衝力。
但在這典型的吸振裝置中,底吸振橡皮40在電梯轎被停止時被直接加上了動子7的重量。底吸振橡皮40在電梯轎4停運期間總是這樣被動子7的重量所壓縮。關於這一點,在經過預定時間之後,比起頂吸振橡皮30的彈性回復力底吸振橡皮40的彈性回復力將降低更多。
如上所述,所設計的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典型吸振裝置使得底吸振橡皮被直接加上了直線電動機動子的壓力。由此吸振裝置存在底吸振橡皮的彈性回復力比頂吸振橡皮的彈性回復力降低更多的問題。另外,在裝置的頂吸振單元中,在經過預定時間之後,由於動子的重量將在頂框突邊的底面和頂吸振橡皮頂面間以及在頂支持件突邊的頂面和頂吸振橡皮的底面間形成間隙。由於間隙,頂框與動子分離而使得當直線電動機動子在啟動和停止時,動子不能與頂吸振橡皮平穩接觸。由此造成頂吸振橡皮的不均勻磨損並產生副支持單元的振動和電梯轎的振動。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吸振裝置,從而使上述問題得以克服且能可靠地吸收電梯轎突然加速或突然減速所產生的振動而在電梯轎正常速度運行中達到平穩的吸振效果。
為完成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的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吸振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副支持單元的頂和底部的頂和底框;分別與該頂和底框的突邊配合的上鋼板;分別設置在直線電動機中空圓柱動子的頂和底面上的頂和底支持件;分別與該頂和底支持件的突邊配合的下鋼板;頂和底吸振橡皮,其各放置在相應的上鋼板和相應的下鋼板之間;和固定裝置,用於把上鋼板固定到頂和底框的突邊上以及把下鋼板固定到頂和底支持件的突邊上。
從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說明中將會對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徵和其它優點有更清楚的了解,其中圖1是有典型動子吸振裝置的直線電動機電梯的透視圖;
圖2A是說明副支持單元的頂框與典型吸振裝置的頂吸振橡皮接合的平面圖;
圖2B是說明副支持單元的底框與典型吸振裝置的底吸振橡皮接合的平面圖;
圖3是說明典型吸振裝置的結構的沿圖1截線A-A剖開的剖視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動子吸振裝置的吸振橡皮的分解剖視圖;
圖5是對應於圖3但以分解剖視圖的方式說明本發明的視圖;
圖6是對應於圖3但說明本發明的視圖。
在用於本發明的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吸振裝置中,電梯的外形和構造類似於圖1的現有實施例,但以改變其頂和底吸振單元來實現發明目的。因此,在下面的說明中不對電梯的外形和構造另作解釋。
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的吸振裝置的特徵在於頂吸振橡皮90和底吸振橡皮100的新構型,為電梯副支持單元(參見圖1)而設的該橡皮90和100用以吸收由動子67與頂和底框81和82撞擊而引起的機械振動。請注意由於頂和底橡皮90和100有同樣構型和同樣的作用效果,因此下面僅就頂吸振橡皮90加以說明。
中空環型的各頂吸振橡皮90在其頂部和底部分別與上鋼板94和下鋼板95相配,該鋼板94和95為比環形橡皮90的外徑有更大直徑的盤。上鋼板94的中心焊有第一螺栓92,而在下鋼板95中心形成有第一螺栓92從中穿過的螺栓接納孔(未示出)。在把相應元件裝配成頂吸振單元110的過程中,各上鋼板94的第一螺栓92穿過相應頂吸振橡皮90的內孔(未示出)後,插入相應下鋼板95的螺栓接納孔中,以使該螺栓92從下鋼板95的底面伸出。在這之後,伸出下鋼板95的螺栓的有螺紋端部與第一螺帽93接合。以預定力擰緊該第一螺帽93,使該頂吸振橡片90適度地壓縮在上鋼板94和下鋼板95間。請注意各底吸振橡皮100比各頂吸振橡皮90被更多壓縮,以使底橡皮100克服直線電動機動子67的重量。
作為對第一和第二螺栓92和102分別擰緊第一和第二螺帽93和103而把頂和底吸振橡皮90和100壓縮的結果,橡皮90和100的高度被縮短了,而橡皮90和100的中部被隆起。按上述方式壓縮了的頂和底橡皮90和100分別有往上和往下方向的彈性回復力。由於各底橡皮100比各頂橡皮90受到更多壓縮,壓縮了的底橡皮100的高度要低於壓縮了的頂橡皮90的高度。
在頂吸振單元110中,如圖4、5和6所示,中空圓柱頂支持件91裝在中空的圓柱動子67的頂面上。四塊吸振橡皮即頂吸振橡皮90置於頂框81的突邊81a和頂支持件91的突邊91a間的空間中,使該四塊頂吸振橡皮90以90°角相隔。為裝配頂吸振單元110,各頂橡皮90的下鋼板95的四端用固定裝置即以螺栓和螺帽96固定到頂支持件91的突邊91a上,使下鋼板95的四端以90°角相隔。另外,各頂橡皮90的上鋼板94按與所述用於頂橡皮90的下鋼板95的相同方式固定到頂框81的突邊81a上。
在底吸振單元111中,中空圓柱底支持件101裝在中空圓柱動子67的底面上。四塊吸振橡皮即底吸振橡皮100置於底框82的突邊82a和底支持件101的突邊101a間的空間中,使該四塊底吸振橡皮100以90°角相隔。為裝配底吸振單元111,各底橡皮100的下鋼板105的四端用固定裝置即以螺栓和螺帽96固定到底支持件101的突邊101a上,使該下鋼板105的四端以90°角相隔。另外,各底橡皮100的上鋼板104按與所述用於橡皮100的下鋼板105的相同方式固定到底框82的突邊82a上。
在裝配完頂和底吸振單元110和111後,分別壓縮頂橡皮90和底橡皮100的第一螺帽93和第二螺帽103被適當地鬆動,從而頂橡皮90和底橡皮100具有了它們預定的彈性回復力。在這種情況下,與動子67的頂面相連接的頂支持件91與頂框81通過頂橡皮90藉助於固定裝置96相互緊密地配合。以同樣的方式與動子67的底面相連接的底支持件101與底框82通過底橡皮100藉助於固定裝置96相互緊密地配合。因此,即使頂單元110如上述被鬆動時,動子67受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也不下沉。但動子67的頂面和底面分別通過頂和底橡皮90和100的彈性回復力被壓縮。
在圖4中,標號102表示用於底吸振橡皮100的第二螺栓。
與現有實施例不同,本發明裝置的底吸振橡皮100的彈性回復力不管電梯的長時間使用也不降低。本發明的吸振裝置由此可靠地吸收電梯轎突然加速或突然減速所產生的振動,並使電梯轎和副支持單元都不振動。
在圖4中,標號102表示用於底吸振橡皮100的第二螺栓。
與現有實施例不同,本發明裝置的底吸振橡皮100的彈性回復力不管電梯的長時間使用也不降低。本發明的吸振裝置由此可靠地吸收電梯轎突然加速或突然減速所產生的振動,並使電梯轎和副支持單元都不振動。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吸振裝置中,頂吸振橡皮和底吸振橡皮分別設置在副支持單元頂部和動子頂面之間以及副支持單元底部和動子底面之間,並被它們的上和下鋼板所壓縮。在這方面,與電梯的長時間使用無關,該頂和底吸振橡皮不降低它們的彈性回復力而可靠地吸收振動。本發明的吸振裝置可靠地吸收電梯轎突然加速或突然減速所產生的振動,且達到電梯轎正常速度運行時平穩的吸振效果。
儘管本發明僅揭示了用於說明目的最佳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懂得在不違背公開在所附權利要求中的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和精神的前提下,可做出各種變型、增添和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吸振裝置,所述電梯包括通過直線電動機沿電梯轎相對方向垂直往復運動的副支持單元,杆型的定子垂直地貫通該副支持單元,其頂和底端分別固定到頂支持框和底支持框,以及設置在該副支持單元中心的中空圓柱動子,其中心可滑動地接納定子並沿定子垂直往復運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副支持單元的頂和底部上的頂和底框;分別與頂和底框的突邊配合的上鋼板;分別設置在中空圓柱動子頂和底面上的頂和底支持件;分別與所述頂和底支持件的突邊配合的下鋼板;頂和底吸振橡皮,其各放置在相應的上鋼板和相應的下鋼板之間;以及固定裝置,用於把上鋼板固定到頂和底框的突邊上以及把下鋼板固定到頂和底支持件的突邊上。
2.根據權利要求1的動子吸振裝置,其中所述裝置至少有兩塊頂吸振橡皮和兩塊底吸振橡皮。
3.根據權利要求1的動子吸振裝置,其中所述頂和底吸振橡皮放在所述上和下鋼板之間通過螺栓和螺帽以預定壓力被壓縮。
4.根據權利要求3的動子吸振裝置,其中所述上和下鋼板通過螺栓和螺帽被相互擰緊或鬆動以便以預定壓力壓縮頂和底吸振橡皮。
5.根據權利要求3的動子吸振裝置,其中各底吸振橡皮的彈性回復力要強於各頂吸振橡皮的彈性回復力。
6.根據權利要求1的動子吸振裝置,其中所述固定裝置至少包括兩個螺栓和兩個螺帽。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直線電動機電梯的動子吸振裝置,該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副支持單元的頂和底部上的頂和底框。若干上鋼板分別與頂和底框的突邊配合,分別在直線電動機的中空圓柱動子的頂和底面上設置有頂和底支持件。若干下鋼板分別與頂和底支持件的突邊相配合。每個頂和底吸振橡皮被放在相應的上鋼板和相應的下鋼板之間。採用螺栓和螺帽把上鋼板固定到頂和底框的突邊上以及把下鋼板固定到頂和底支持件的突邊上。
文檔編號B66B9/02GK1109841SQ9411868
公開日1995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1993年11月5日
發明者趙吉熙 申請人:金星產電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