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芯烘膠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6:17:31 1
一種鐵芯烘膠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鐵芯烘膠系統,包括:鐵芯正面烘膠段,其包括第一輸送帶和第一烘乾機構;鐵芯反面烘膠段,其包括第二輸送帶和第二烘乾機構;鐵芯翻轉段,其設置於所述鐵芯正面烘膠段和所述鐵芯反面烘膠段之間,其包括第一翻轉機構和第二翻轉機構,所述第一翻轉機構包括第一驅動裝置和L形第一承置板,所述第二翻轉機構包括第二驅動裝置和L形第二承置板,所述第一承置板的長邊承接於所述第一輸送帶的末端,所述第二承置板的長邊承接於所述第二輸送帶的起始端。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單向進行的傳送帶生產線,能夠高效率地進行鐵芯正反面的烘乾,開放式架構的烘膠系統能夠保證烘乾質量,提升生產線的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鐵芯烘膠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設備領域,具體設計一種鐵芯烘膠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電力運輸之中,變壓器擔當相當重要的角色,變壓器可以將電能轉化成高壓電低電流形式,然後再轉換回去,因此大大減少了電能在輸送過程中的損失。變壓器構造主要為主線圈、絕緣材料及提供磁路用的鐵芯;而變壓器鐵芯為了降低損耗(鐵損)及噪音,大多系由薄矽鋼片堆疊而成,由於鐵芯系由非晶質合金薄片彼此迭積而成,故需於成型後之鐵芯之正反兩端面上分別塗布黏膠以做為固定與支撐之用。一般來說,非晶質鐵芯退火完成出爐之後,隨即進入鐵芯正反面塗膠以及固化乾燥上述塗膠的步驟。
[0003]傳統的固化乾燥處理方式是在鐵芯的一面上先塗布膠液,再將鐵芯吊掛於高處以使前述膠液可自然乾燥。當前述膠液固化乾燥之後,再於鐵芯另一面上塗布膠液,再同樣地將鐵芯吊掛自然乾燥。當鐵芯正反兩面的黏膠乾燥膠結完成後,即可進行下一道次的生產流程。然而,採用自然乾燥的方式等待膠液的膠結固化,必須花費非常長的乾燥時間,而無法提高整體的生產效率。另外,採用烤箱的方式加速上述膠液的膠結固化時間,先將鐵芯正面塗上膠液,以將其傳送至烤箱中;待鐵芯正面的膠液固化乾燥之後,再於鐵芯另一端面(即反面)上塗布膠液,並再將鐵芯送入同一個烤箱中,以完成鐵芯反面的膠液固化乾燥作業,鐵芯進行正面烘乾後的鐵芯進行反面烘乾時重複烘烤,生產效率低,且不適用於大量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變壓器鐵芯正反面塗膠烘乾周期長、不能夠自動化、生產效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單向進行的鐵芯烘膠系統,能夠高效率地進行鐵芯正反面的烘乾作業,保證烘乾質量,提升生產線的效率。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鐵芯烘膠系統,包括:
[0007]鐵芯正面烘膠段,其包括第一輸送帶和至少一個設置於所述第一輸送帶上的第一烘乾機構;
[0008]鐵芯反面烘膠段,其包括第二輸送帶和至少一個設置於所述第二輸送帶上的第二烘乾機構;
[0009]鐵芯翻轉段,其設置於所述鐵芯正面烘膠段和所述鐵芯反面烘膠段之間,其包括第一翻轉機構和第二翻轉機構,所述第一翻轉機構包括第一驅動裝置和L形第一承置板,所述第二翻轉機構包括第二驅動裝置和L形第二承置板,所述第一承置板的長邊承接於所述第一輸送帶的末端,所述第二承置板的長邊承接於所述第二輸送帶的起始端,所述第一承置板的短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短邊並排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承置板長邊的寬度不小於所述第一輸送帶的寬度,所述第二承置板長邊的的寬度不小於所述第二輸送帶的寬度,所述第一承置板的短邊不小於所述鐵芯的寬度,所述第二承置板的短邊不小於所述鐵芯的寬度,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分別推動所述第一承置板和第二承置板的下表面使其繞轉動軸運動;
[0010]其中,至少一鐵芯承載於所述第一輸送帶並單向移動,進入所述第一烘乾機構正面烘膠後,進入所述鐵芯翻轉段翻面,然後傳送到所述第二輸送帶並單向移動,進入所述第二烘乾機構反面烘膠。
[0011]優選的是,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承置板的短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短邊均為梳齒結構,且所述第一承置板的梳齒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梳齒交錯排列設置。
[0012]優選的是,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承置板的長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長邊上表面均設有多個傳遞元件,對於任意一個傳遞元件,所述傳遞元件包括一個凹槽和一個凸設在所述凹槽中的可轉動的耐高壓滾球。
[0013]優選的是,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烘乾機構和所述第二烘乾機構均包括一個烘乾箱體和一個設在所述烘乾箱體上表面的自動溫控裝置。
[0014]優選的是,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烘乾箱體內採用中短波紅外線照射、微波輻射或熱風烘乾。
[0015]優選的是,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烘乾箱體對應所述第一輸送帶和所述第二輸送帶的截面均開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均設有閘門。
[0016]優選的是,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輸送帶和所述第二輸送帶均為滾筒式傳送帶,由直列輸送帶和弧狀輸送帶組接而成。
[0017]優選的是,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承置板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上表面外邊緣均設有橡膠條。
[0018]優選的是,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承置板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上表面均塗覆有阻尼高分子塗料,所述耐高壓滾球內填充有阻尼高分子材料。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第一、鐵芯承載於第一輸送帶上單向移動至第一烘乾機構,對正面進行烘烤,然後移動至翻轉段的第一承置板上,第一承置板在第一驅動裝置的推動下繞軸作90°翻轉,將鐵芯推送至第二承置板上,在第二驅動裝置的拉力下繞軸翻轉至水平位置,並運送到第二輸送帶上,進入第二烘乾機構,對反面進行烘烤,整個作業系統設計合理、簡單有效,可實現自動化鐵芯烘膠,鐵芯正反面可在不互相影響的階段進行烘烤,簡化烘乾流程,避免延遲,開可以根據產品的生產特性生產線上烤箱的數量,以提升整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
[0021]第二、第一承置板和第二承置板的短邊設計成梳齒結構,當第一承置板和第二承置板旋轉時,第一承置板的梳齒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梳齒交錯排列設置,形成共平面,保護鐵芯的翻轉,摩擦面積大,承載力量更大,且不容易損壞;
[0022]第三、第一承置板和第二承置板的長邊的上表面設計滾球和恰好能容納滾球的凹槽,滾球通過插銷固定在凹槽中自由滾動,當鐵芯從第一輸送帶移動到第一承置板上時,滾球能夠支撐鐵芯,幫助鐵芯移動,當第一承置板繞軸轉動時,幫助鐵芯順利翻轉至第二承置板,然後給鐵芯一個滑動的推力,使其順利移動到第二輸送帶上;
[0023]第四、在烘乾箱體外表面設計自動溫控裝置,可自動控制烘烤溫度、時間等參數,使得鐵芯的表面烘乾更全面和徹底;在烘乾箱體內設計中短波紅外線照射、微波輻射或、熱風烘乾或其他發熱元件,採用電磁加熱的方式使得鐵芯表面在短時間被烘乾;在烘乾箱體的兩側設置閘門,閘門的開啟和閉合可由自動溫控裝置操縱,一方面不浪費電磁加熱的熱量,減少熱損失,另一方面鐵芯可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有效利用熱量;
[0024]第五、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採用滾筒式傳送帶,由直列輸送帶和弧狀輸送帶組成,利於整個系統對上一步塗膠的承接,對生產線進行擴充;在第一承置板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上表面外邊緣均設有橡膠條,有減振功效;在第一承置板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上表面均圖覆有阻尼高分子塗料,所述耐高壓滾球內填充有阻尼高分子材料,有降噪功效。
[0025]本實用新型所述鐵芯烘膠系統,是一種單向進行的傳送帶生產線,能夠高效率地進行鐵芯正反面的烘乾作業,開放式架構的烘膠系統能夠保證烘乾質量,提升生產線的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鐵芯翻轉段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烘乾機構或第二烘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0030]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鐵芯烘膠系統,包括:鐵芯正面烘膠段,鐵芯翻轉段和鐵芯反面烘膠段,其中,鐵芯正面烘膠段和鐵芯反面烘膠段組接形成單向傳送系統,而鐵芯翻轉段設置於鐵芯正面烘膠段和鐵芯反面烘膠段中間,使得經過正面烘乾後的鐵芯14翻面,以進行鐵芯14的另一面的烘乾作業。具體地,
[0031]鐵芯正面烘膠段,其包括第一輸送帶I和至少一個設置於所述第一輸送帶I上的第一烘乾機構,如圖1所示,本圖例有兩座第一烘乾機構;
[0032]鐵芯反面烘膠段,其包括第二輸送帶2和至少一個設置於所述第二輸送帶2上的第二烘乾機構,如圖1所不,本圖例有兩座第二烘乾機構;
[0033]鐵芯翻轉段,其設置於所述鐵芯正面烘膠段和所述鐵芯反面烘膠段之間,其包括第一翻轉機構和第二翻轉機構,所述第一翻轉機構包括第一驅動裝置3和L形第一承置板4,所述第二翻轉機構包括第二驅動裝置5和L形第二承置板6,所述第一承置板4的長邊承接於所述第一輸送帶I的末端,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長邊承接於所述第二輸送帶2的起始端,所述第一承置板4的短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短邊並排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承置板4長邊的寬度不小於所述第一輸送帶I的寬度,所述第二承置板6長邊的的寬度不小於所述第二輸送帶2的寬度,所述第一承置板4的短邊不小於所述鐵芯14的寬度,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短邊不小於所述鐵芯14的寬度,所述第一承置板4和第二承置板6的一側端面樞接有一個支撐架轉動軸,所述第一承置板4和第二承置板6均可以相對所述第一輸送帶I和所述第二輸送帶2進行樞轉,所述第一驅動裝置3和第二驅動裝置5分別推動所述第一承置板4和第二承置板6的下表面使其繞轉動軸運動;
[0034]其中,至少一鐵芯14承載於所述第一輸送帶I並單向移動,進入所述第一烘乾機構正面烘膠後,進入所述鐵芯翻轉段翻面,然後傳送到所述第二輸送帶2並單向移動,進入所述第二烘乾機構反面烘膠。
[0035]在這種技術方案中,所述鐵芯14承載於所述第一輸送帶I上單向移動至第一烘乾機構,對正面進行烘烤,然後移動至翻轉段的所述第一承置板4上,所述第一承置板4在所述第一驅動裝置3的推動下繞軸作90°翻轉,將所述鐵芯14推送至所述第二承置板6上,在所述第二驅動裝置5的拉力下繞軸翻轉至水平位置,並運送到所述第二輸送帶2上,進入第二烘乾機構,對反面進行烘烤,整個作業系統設計合理、簡單有效,可實現自動化鐵芯烘膠,所述鐵芯14正反面可在不互相影響的階段進行烘烤,簡化烘乾流程,避免延遲,開可以根據產品的生產特性生產線上烤箱的數量,以提升整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
[0036]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承置板4的短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短邊均為梳齒結構,且所述第一承置板4的梳齒15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梳齒15交錯排列設置。
[0037]當所述鐵芯14移動至所述第一承置板4上,所述第一承置板4翻轉定位,所述第一承置板4的梳齒結構交錯容置到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梳齒結構之間,藉由上述的兩個梳齒結構形成共平面,再將所述第二承置板6翻轉回原位,以實現翻轉過程順利將所述鐵芯14由所述第一輸送帶I翻面且傳送到所述輸送帶上,梳齒結構的設計能夠保護鐵芯14的翻轉,摩擦面積大,承載力量更大,且不容易損壞。
[0038]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承置板4的長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長邊上表面為承載面,所述承載面上均設有多個傳遞元件,所述傳遞元件可幫助所述鐵芯14翻轉和移動,對於任意一個傳遞元件,所述傳遞元件包括一個凹槽7和一個凸設在所述凹槽7中的可轉動的耐高壓滾球8。
[0039]所述第一承置板4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長邊的上表面設計所述滾球8和恰好能容納所述滾球8所述的凹槽7,所述滾球8通過插銷固定在凹槽7中自由滾動,當所述鐵芯14從所述第一輸送帶I移動到所述第一承置板4上時,所述滾球8能夠支撐所述鐵芯14,幫助所述鐵芯14移動,當第一承置板4繞軸轉動時,幫助所述鐵芯14順利翻轉至所述第二承置板6,然後給所述鐵芯14 一個滑動的推力,使其順利移動到所述第二輸送帶2上。
[0040]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烘乾機構和所述第二烘乾機構均包括一個烘乾箱體9和一個設在所述烘乾箱體9上表面的自動溫控裝置10。
[0041]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烘乾箱體9內採用中短波紅外線照射、微波輻射或熱風烘乾。
[0042]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烘乾箱體9對應所述第一輸送帶I和所述第二輸送帶2的截面均開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均設有閘門11。當所述鐵芯14移動至所述第一烘乾機構時,所述入口閘門11開啟,所述鐵芯14藉由所述第一輸送帶I傳送至所述第一烘乾機構,烘烤完畢後,所述鐵芯14由所述出口閘門11傳送出所述第一烘乾機構。
[0043]在所述烘乾箱體9外表面設計所述自動溫控裝置10,可自動控制烘烤溫度、時間等參數,使得所述鐵芯14的表面烘乾更全面和徹底;在所述烘乾箱體9內設計中短波紅外線照射、微波輻射、熱風烘乾或其他發熱元件,採用電磁加熱的方式使得所述鐵芯14表面在短時間被烘乾;在所述烘乾箱體9的兩側設置所述閘門11,所述閘門11的開啟和閉合可由所述自動溫控裝置10操縱,一方面不浪費電磁加熱的熱量,減少熱損失,另一方面鐵芯14可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有效利用熱量。
[0044]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輸送帶I和所述第二輸送帶2均為滾筒式傳送帶,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為滾球、滾輪、履帶、皮帶等其他輸送元件組成的輸送結構,使得所述鐵芯14通過上述輸送元件在所述第一輸送帶I和所述第二輸送帶2上移動,為了節約廠房的長度和空間所述第一輸送帶I和所述第二輸送帶2由直列輸送帶和弧狀輸送帶組接rfn 。
[0045]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承置板4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上表面外邊緣均設有橡膠條13。
[0046]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中,所述第一承置板4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上表面均塗覆有阻尼高分子塗料,所述耐高壓滾球8內填充有阻尼高分子材料。
[0047]所述第一輸送帶I和所述第二輸送帶2採用所述滾筒式傳送帶,由直列輸送帶和弧狀輸送帶組成,利於整個系統對上一步塗膠的承接,對生產線進行擴充;在所述第一承置板4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上表面外邊緣均設有所述橡膠條13,有減振功效;在所述第一承置板4和所述第二承置板6的上表面均圖覆有阻尼高分子塗料,所述耐高壓滾球8內填充有阻尼高分子材料,有降噪功效。
[0048]儘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權利要求】
1.一種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鐵芯正面烘膠段,其包括第一輸送帶和至少一個設置於所述第一輸送帶上的第一烘乾機構; 鐵芯反面烘膠段,其包括第二輸送帶和至少一個設置於所述第二輸送帶上的第二烘乾機構; 鐵芯翻轉段,其設置於所述鐵芯正面烘膠段和所述鐵芯反面烘膠段之間,其包括第一翻轉機構和第二翻轉機構,所述第一翻轉機構包括第一驅動裝置和L形第一承置板,所述第二翻轉機構包括第二驅動裝置和L形第二承置板,所述第一承置板的長邊承接於所述第一輸送帶的末端,所述第二承置板的長邊承接於所述第二輸送帶的起始端,所述第一承置板的短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短邊並排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承置板長邊的寬度不小於所述第一輸送帶的寬度,所述第二承置板長邊的的寬度不小於所述第二輸送帶的寬度,所述第一承置板的短邊不小於所述鐵芯的寬度,所述第二承置板的短邊不小於所述鐵芯的寬度,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分別推動所述第一承置板和第二承置板的下表面使其繞轉動軸運動; 其中,至少一鐵芯承載於所述第一輸送帶並單向移動,進入所述第一烘乾機構正面烘膠後,進入所述鐵芯翻轉段翻面,然後傳送到所述第二輸送帶並單向移動,進入所述第二烘乾機構反面烘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承置板的短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短邊均為梳齒結構,且所述第一承置板的梳齒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梳齒交錯排列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承置板的長邊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長邊上表面均設有多個傳遞元件,對於任意一個傳遞元件,所述傳遞元件包括一個凹槽和一個凸設在所述凹槽中的可轉動的耐高壓滾球。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烘乾機構和所述第二烘乾機構均包括一個烘乾箱體和一個設在所述烘乾箱體上表面的自動溫控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烘乾箱體內採用中短波紅外線照射、微波輻射或熱風烘乾。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烘乾箱體對應所述第一輸送帶和所述第二輸送帶的截面均開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均設有閘門。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輸送帶和所述第二輸送帶均為滾筒式傳送帶,由直列輸送帶和弧狀輸送帶組接而成。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承置板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上表面外邊緣均設有橡膠條。
9.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鐵芯烘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承置板和所述第二承置板的上表面均塗覆有阻尼高分子塗料,所述耐高壓滾球內填充有阻尼高分子材料。
【文檔編號】B05D3/04GK204194257SQ201420671138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2日
【發明者】劉新春 申請人:華城電機(武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