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室內機和植絨方法與流程
2023-05-05 16:08:26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和植絨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空調室內機在出風通道處會設置用於保溫的材料,例如泡沫材料等,這些材料直接粘貼到空調室內機的殼體上。在空調啟動和停止的過程中,或者制熱或製冷的過程中,由於泡沫材料與殼體的材料不一樣,二者的線性方向上的收縮膨脹的量不一樣,導致二者間會因相對運動產生摩擦,並造成異響。
現有技術中通過在泡沫材料和殼體之間設置絨布的方法避免產生異響,但絨布需要人工手工設置,難以實現自動化生產,降低了空調器的生產效率,並且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空調室內機和植絨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內機的保溫材料和殼體之間產生異響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殼體,殼體上設置有出風通道,空調室內機還包括保溫部,保溫部設置在殼體的出風通道處,保溫部與殼體相連接的外表面經過植絨處理。
進一步地,殼體包括上殼體,上殼體的一部分形成出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保溫部的至少一部分與上殼體連接。
進一步地,保溫部包括第一保溫部,第一保溫部設置在上殼體上。
進一步地,殼體包括下殼體,下殼體的一部分形成出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保溫部的至少一部分與下殼體連接。
進一步地,保溫部包括第二保溫部,第二保溫部設置在下殼體上。
進一步地,保溫部為泡沫材料製成。
進一步地,保溫部通過經植絨處理的表面與殼體粘接。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植絨方法,包括:在基材的待植絨的表面塗覆粘接材料;使絨毛落於粘接材料上;烘乾粘接材料,得到具有植絨的基材。
進一步地,在使絨毛落於粘接材料上的過程中,通過電場使得絨毛均勻分布。
進一步地,使絨毛落於粘接材料上的過程在真空環境中進行。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由於保溫部與所述殼體相連接的外表面經過植絨處理,植絨層可以避免保溫部與殼體之間摩擦產生的異響,並且經過植絨處理的保溫部與殼體的連接可以通過自動化生產完成,因此空調室內機的生產效率得到提高,成本也相應降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的實施例的上殼體部分的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的實施例的上殼體部分的爆炸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的實施例的下殼體部分的示意圖;以及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的實施例的下殼體部分的爆炸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1、上殼體;12、下殼體;21、第一保溫部;22、第二保溫部。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如圖1至4所示,該空調室內機包括殼體,殼體上設置有出風通道,空調室內機還包括保溫部,保溫部設置在殼體的出風通道處,保溫部與殼體相連接的外表面經過植絨處理。
由於保溫部與殼體相連接的外表面經過植絨處理,植絨層可以避免保溫部與殼體之間摩擦產生的異響,並且經過植絨處理的保溫部與殼體的連接可以通過自動化生產完成,因此空調室內機的生產效率得到提高,成本也相應降低。
優選地,如圖1和2所示,殼體包括上殼體11,上殼體11的一部分形成出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保溫部的至少一部分與上殼體11連接。更優選地,保溫部包括第一保溫部21,第一保溫部21設置在上殼體11上。
如圖1和2示出的實施例,殼體包括上殼體11,保溫部包括與上殼體11連接的第一保溫部21,其中圖2中示出的A方向為第一保溫部21向上殼體11上安裝的方向。
優選地,如圖3和4所示,殼體包括下殼體12,下殼體12的一部分形成出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保溫部的至少一部分與下殼體12連接。更優選地,保溫部包括第二保溫部22,第二保溫部22設置在下殼體12上。
如圖3和4示出的實施例,殼體包括下殼體12,保溫部包括與下殼體12連接的第二保溫部22,其中圖4中示出的B方向為第二保溫部22向下殼體12上安裝的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殼體包括相互連接的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之間形成出風通道,因而保溫部也包括安裝在上殼體11上的第一保溫部21和安裝在下殼體12上的第二保溫部22。並且可以看出,第一保溫部21主要位於出風通道的內部,而第二保溫部22主要位於出風通道的出風口處。第一保溫部21具有與上殼體11配合的弧形表面,該弧形表面經過植絨處理,具有植絨層;第二保溫部22具有與出風口處的下殼體12相適配的加工結構,包括孔、槽和凸起,第二保溫部22與下殼體12之間的安裝面經過植絨處理,具有植絨層。
優選地,保溫部為泡沫材料製成。例如EPS材料。
優選地,保溫部通過經植絨處理的表面與殼體粘接。具體連接步驟為在保溫部的植絨表面或殼體的安裝表面上塗覆粘膠,之後將保溫部壓緊在殼體上,靜置待粘膠凝固,即完成了保溫部與殼體的連接。
現有技術中在保溫材料和殼體之間設置絨布的結構,其製造過程中需要將三部分材料連接在一起,即保溫材料、殼體和設置在保溫材料和殼體之間的絨布,因此難以實現自動化材料。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保溫部經過植絨處理,因此在保溫部與殼體連接的過程中,僅需要將兩部分材料連接在一起即可,因此能夠簡單的實現自動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植絨方法,包括:在基材的待植絨的表面塗覆粘接材料;使絨毛落於粘接材料上;烘乾粘接材料,得到具有植絨的基材。
其中粘接材料可以為粘膠,在粘膠凝固之前將絨毛附於粘膠上,待粘膠凝固後,就能夠在基材表面形成植絨層。
優選地,在使絨毛落於粘接材料上的過程中,通過電場使得絨毛均勻分布。
絨毛在基材的表面上分布的越均勻,形成的植絨層的質量就越高,因此可以通過電場使得絨毛分布更加均勻。具體的做法是,在絨毛下落的過程中,向絨毛施加橫向或斜向的電場,驅使絨毛分散,從而分散地落到基材的表面。
優選地,使絨毛落於粘接材料上的過程在真空環境中進行。為了避免氣流導致絨毛分布不均勻,因此絨毛的下落、分散過程可以再真空環境下進行。具體地可以設置植絨設備,植絨設備具有真空腔,真空腔的底部設置基材,頂部設置絨毛釋放裝置,並且還可以再真空腔內施加電場,促使絨毛更加分散,得到更加均勻的植絨效果。
在進行植絨之前,需要對基材的整個表面進行清潔處理。在絨毛粘附到基材的表面上後,對基材進行烘乾與清潔,從而完成植絨過程。
在使用該植絨方法製造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保溫部時,基材可以為泡沫材料。本發明的植絨方法並不局限於泡沫材料的植絨處理,塑料材料或金屬材料等均可以使用該方法進行植絨處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