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5:19:41 1
專利名稱: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貨車座椅,具體地指一種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
背景技術:
鐵路貨車的車型種類繁多,內部空間大小不一,不同車型對座椅的大小和安裝位置需求也不相同。因此,現有鉄路貨車內部除安裝有鉄道部部頒標準規定的客車通用座椅夕卜,還安裝有大量非標準的翻板式座椅,這些翻板式座椅的結構形式、安裝位置各異,多為框架結構。座椅使用時通過人工手動翻平,離開時無自動回位功能。這樣,座椅上不僅容易累積大量灰塵,而且妨礙貨車工作人員走行,進而影響貨物裝卸和運輸效率,甚至還存在安 全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其可在貨車工作人員離開座椅後自動驅使椅面回靠緊貼在車壁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鉄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包括支撐螺栓、調整墊圈、內套筒、外套筒和螺旋彈簧。所述支撐螺栓依次貫穿座椅支座和座椅框架、且與座椅支座螺紋連接、與座椅框架活動連接;所述調整墊圈套裝在座椅支座和座椅框架之間的支撐螺栓上、且通過墊圈定位螺釘與支撐螺栓相互鎖定;所述內套筒套裝在座椅框架內側的支撐螺栓上、且其端部與座椅框架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筒安裝在內套筒上、且兩者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旋彈簧套裝在內套筒中的支撐螺栓上、且其一端與調整墊圈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外套筒固定連接。進ー步地,所述外套筒的筒壁上設置有與內套筒抵接配合的套筒緊固螺釘。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所述支撐螺栓、調整墊圈和墊圈定位螺釘與座椅支座形成ー個整體,所述外套筒和內套筒與座椅框架形成另ー個整體,兩個整體之間通過螺旋彈簧可轉動連接。調節外套筒和內套筒的間距可以改變螺旋彈簧的撓度,調節完畢後通過套筒緊固螺釘鎖定,阻止外套筒和內套筒相互轉動。工作人員翻轉座椅框架即可使用座椅,離開時座椅框架在螺旋彈簧的回弾力作用下自動復位。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幹所設計的座椅自動回位裝置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復位可靠,有效解決了鉄路貨車上非標準客車通用座椅無法自動回位的缺陷,可用於改造目前國產鐵路貨車上的各型座椅,特別是非標準翻板凳的改造,有利於提高鐵路貨車座椅的舒適度及便捷性。
圖I為ー種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支撐螺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調整墊圈的主視結構示意圖。[0011]圖4為圖I中內套筒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I中外套筒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I中螺旋彈簧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詳細描述。圖中所示的鉄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主要由支撐螺栓7、調整墊圈6、內套筒 4、外套筒I和螺旋彈簧3等部件組成。支撐螺栓7依次穿過座椅支座8和座椅框架9,其與座椅支座8通過螺紋固定連接,其與座椅框架9則採用活動連接,座椅框架9可相對於支撐螺栓7旋轉。調整墊圈6套裝在座椅支座8和座椅框架9之間的支撐螺栓7上,調整墊圈6和支撐螺栓7上分別開設有與其配合弧面相垂直的通孔,其中插入有墊圈定位螺釘5,用以將調整墊圈6和支撐螺栓7相互鎖定。內套筒4套裝在座椅框架9內側的支撐螺栓7上,其靠近座椅框架9的一端與座椅框架9焊接為一體,其遠離座椅框架9的一端開設有外螺紋。外套筒I安裝在內套筒4上,其端蓋內側對應開設有內螺紋,與內套筒4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外套筒I的筒壁上設置有與內套筒4抵接配合的套筒緊固螺釘2,用於鎖定外套筒I和內套筒4之間的周向位置。螺旋彈簧3套裝在內套筒4中的支撐螺栓7上,其一端與調整墊圈6連接形成固定端,其另一端與外套筒I連接形成旋轉端。本實施例中,在調整墊圈6的端面上開設有彈簧固定孔6a,螺旋彈簧3的一端穿過座椅框架9上的圓孔插接在彈簧固定孔6a中,其結構簡單實用、插接穩定可靠。同理,在外套筒I的端蓋上開設有彈簧定位孔la,螺旋彈簧3的另一端插接在彈簧定位孔Ia中。作為優選方案,彈簧固定孔6a和彈簧定位孔Ia各設置有三個,三個彈簧固定孔6a和三個彈簧定位孔Ia均呈扇形分布。這樣,可方便地調節螺旋彈簧兩端的安裝位置。本實用新型使用吋,將ー對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安裝在座椅的兩端,兩端的結構除螺旋彈簧的旋向不同外,其他完全一祥。工作時,根據需要旋轉外套筒1,用以調整其與內套筒4的軸向間距,從而調整螺旋彈簧3的撓度或剛度,要求其回弾力能夠確保座椅自動回位。調整完畢後,擰緊套筒緊固螺釘2,使外套筒I和內套筒4不再相互轉動即可。鐵路エ作人員翻轉座椅框架9即可使用座椅,離開時座椅框架9在兩端螺旋彈簧3的回弾力作用下自動復位。
權利要求1.一種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包括支撐螺栓(7)、調整墊圈¢)、內套筒(4)、外套筒(I)和螺旋彈簧(3),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螺栓(7)依次貫穿座椅支座(8)和座椅框架(9)、且與座椅支座(8)螺紋連接、與座椅框架(9)活動連接;所述調整墊圈(6)套裝在座椅支座(8)和座椅框架(9)之間的支撐螺栓(7)上、且通過墊圈定位螺釘(5)與支撐螺栓⑵相互鎖定;所述內套筒⑷套裝在座椅框架(9)內側的支撐螺栓(7)上、且其端部與座椅框架(9)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筒(I)安裝在內套筒(4)上、且兩者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旋彈簧(3)套裝在內套筒(4)中的支撐螺栓(7)上、且其一端與調整墊圈¢)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外套筒(I)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套筒(I)的筒壁上設置有與內套筒(4)抵接配合的套筒緊固螺釘(2)。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墊圈(6)的端面上設置有彈簧固定孔(6a),所述螺旋彈簧(3)的一端插接在彈簧固定孔(6a)中。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套筒(I)的端蓋上設置有彈簧定位孔(Ia),所述螺旋彈簧(3)的另一端插接在彈簧定位孔(Ia)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外套筒(I)的端蓋上設置有彈簧定位孔(Ia),所述螺旋彈簧(3)的另一端插接在彈簧定位孔(Ia)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固定孔(6a)設置有三個,三個彈簧固定孔^a)呈扇形分布;同樣,所述彈簧定位孔(Ia)設置有三個,三個彈簧定位孔(Ia)也呈扇形分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鐵路貨車座椅自動回位裝置。它包括支撐螺栓、調整墊圈、內套筒、外套筒和螺旋彈簧。支撐螺栓依次貫穿座椅支座和座椅框架、且與座椅支座螺紋連接、與座椅框架活動連接;調整墊圈套裝在座椅支座和座椅框架之間的支撐螺栓上、且通過墊圈定位螺釘與支撐螺栓相互鎖定;內套筒套裝在座椅框架內側的支撐螺栓上、且其端部與座椅框架固定連接;外套筒安裝在內套筒上、且兩者之間通過螺紋連接;螺旋彈簧套裝在內套筒中的支撐螺栓上、且其一端與調整墊圈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外套筒固定連接。其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復位可靠,有效解決了鐵路貨車上非標準客車通用座椅無法自動回位的缺陷,有利於提高鐵路貨車座椅的舒適度及便捷性。
文檔編號B61D33/00GK202413817SQ20112055655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何世球, 梅琨, 湯楚強 申請人:南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