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口敷料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6:37:06 1
專利名稱:創口敷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創口敷料。
通常認為潮溼環境會促進創口的痊癒。同時防止形成痂從而幾乎不留疤痕。可以通過幫助創口痊癒的介質產生潮溼環境。為了此目的,通常使吸附性材料充滿這樣的介質從而用於創口。
DE 297 21 345 U1公開了一種創口貼膏,其中在粘貼膜和創口無紡布之間設置一個液體腔室。該液體腔室的放置應使其所含液體能由此滲透該創口無紡布。
DE 196 31 421 A1公開了一種抗菌創口敷料。該創口敷料由含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的疏水性細菌吸附材料組成,該化合物不會被釋放至創口。藉助於該疏水性材料並結合抗菌活性化合物,將來自創口液體的細菌吸收在創口敷料上並在此殺滅。通過將創口敷料去除,細菌也被去除。其不再幹擾創口的痊癒過程。
DE 197 27 032 A1公開了一種貼膏,其中粘貼區域具有第一粘貼區和配置於第一粘貼區之外的第二粘貼區。第一粘貼區的粘合力比第二粘貼區的小。
DE 198 60 759 C2公開了一種貼膏,藉助其可將皮膚表面覆蓋,其內部會產生注入。該貼膏由彈性表面組成,該彈性表面具有鄰接皮膚一側的粘貼表面,其間放置由吸附性材料製成的環形藥物活性載體。該載體包含用於該載體環繞的注入區域消毒的消毒劑。注入區域之上具有彈性表面,其具有開口、以及覆蓋粘貼表面和藥物活性載體、且在使用前必須揭掉的保護膜。
DE 697 18 035 T2公開了具有粘合劑組合物的粘性敷料,其形式為含有可調整加固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層。選擇該粘合劑組合物和該加固件使得該粘性敷料具有透氣性。
EP 1 005 301 B1公開了粘貼於皮膚上的創口敷料,所具有的第一區域與所具有的用於與創口接觸的基質相對,包含抗菌活性化合物的第二區域環繞著第一區域,以防止來自外部環境的細菌侵入。
WO 02/056927 A2公開了一種多層敷料。其包含吸附層、能透氣但不能透過液體的外層以及在吸附層中的用於釋放液體治療介質的腔室。該敷料還含有在創口上形成覆蓋的穿孔層。該外層可以具有能使該敷料固定在創口周圍的粘貼層。藉助該敷料,能使創口保持封閉以及溼潤。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使創口更好癒合的創口敷料。另外,將公開其製備方法。
通過權利要求1和27的特徵實現該目的。權利要求2-26的特徵提供了有益的具體實施方式
。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創口敷料包含由吸附性基質和抗菌活性物質形成的第一層,該物質與該基質的一表面呈現化學或者物理結合。該基質的表面包括該物質的表面塗覆有親水性聚合物。該基質包含纖維並且能由無紡布、紗布、發泡材料或者另一種軟吸附材料組成。發泡材料的優點在於其能固定從創口脫離的材料並且由此能保持遠離創口,以使其不幹擾癒合過程。該基質可以包含至少一種纖維或者由至少一種纖維形成。因而結合該物質的基質表面可以是纖維的表面。該物質優選結合於纖維或者該基質的表面,以使其如所期望的那樣在使用時不能或者幾乎不能從該基質流失。
該基質或者纖維能夠被製備,其中該物質與該基質或者纖維的表面結合而存在,例如,可以是通過處理聚合物形成帶有該物質的基質或者纖維以製備該基質或者纖維。在所生成的基質或者纖維中,該物質中的一些存在於纖維或者基質的表面。然而,更多部分通常進入到經聚合物處理的基質或者纖維的內部,以使其不接觸來自外部的液體。因此該物質最好完全結合到基質或者纖維的表面。因此,製備中不必使用不必要量的該物質,最終其是難得到的。
好的創口治療的先決條件在於在基質中以及基質周圍的液體中不期望的細菌不會繁殖。為此,該創口敷料含有抗菌活性物質。如果按DE 197 58 598 A1所述進行測試,其能顯著地延緩或者完全抑制微生物繁殖,那麼該物質就具有抗菌活性。抗菌活性物質還可以是一種物質,其在按要求使用創口敷料的環境中通過轉化而產生抗菌活性化合物。舉例說,如果抗菌活性化合物是金屬離子或者包含金屬離子的離子絡合物,那麼該金屬、其合金以及其在創口區域能夠釋放出上述金屬離子或者上述包含金屬離子的離子絡合物的其它物質也具有抗菌活性。金屬離子可以是銀、銅或者鋅的陽離子。另外,抗菌活性物質可以是金屬性的銀、銅或者鋅或者合金或者在創口區域能釋放出所述離子的其它物質。
抗菌活性物質可以具有抗表皮葡萄球菌或者其它微生物的抗菌活性。根據DE 197 58 598 A1公開的方法,使用在每一種情況下都進行研究的微生物而不是葡萄糖球菌對該物質針對其它微生物的抗菌活性進行測定。特別優選的物質是抗一種或者多種微生物的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質,該微生物選自由芽孢桿菌屬、芽孢梭菌屬、腸桿菌屬、埃希氏桿菌屬、假單胞菌屬、沙門氏菌屬、葡萄糖球菌屬、耶爾森氏菌屬、念珠菌屬以及麴黴屬組成的組。
已經發現抗菌活性物質,尤其是其有細胞毒性的,會干擾創口癒合。如果其具有如DIN-ISO 10993-5所述的細胞毒害作用,則該抗菌活性物質是有細胞毒性的。為防止幹擾,本發明提供的該物質應結合到基質或者基質纖維的表面上。通過結合,可以防止在創口處上述抗菌活性物質達到能干擾創口癒合的數量。而且,由此可以防止該抗菌活性物質由於被吸收進入體內而從創口敷料區域損失而不能在那裡有長時間的抗菌活性。而且,由此可以防止該物質吸收或在體內引起所不希望的反應,如過敏。
藉助於本發明的創口敷料,可以預防諸如創口處產生的細菌在創口處擴散從而導致創口感染或者創口再感染。通過長時間阻止細菌的繁殖,該創口敷料能一直覆蓋在創口上直到創口癒合。因此,可以避免剝離該創口敷料而產生的機械應力,而且可以確保對創口癒合有利的創口靜養。本發明所述的創口敷料的主要優點實際在於無菌,同時創口癒合過程中不受抗菌活性物質的幹擾。
聚合物的塗層要求薄且聚合物是經過選擇的,由此以使該物質的作用不被阻止。例如,上述聚合物可以是由六甲基二矽氧烷通過等離子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該塗層增強了該物質對於纖維或者基質的結合。例如通過蒸鍍或者沉積鍍覆的銀的顆粒簇被保護免受機械磨損。由於該層具有親水性,纖維或者基質的可潤溼性是優選的。由此能實現液體在基質上更均勻的分布。而且,通過改善纖維或者基質與液體的接觸,能發揮出抗菌活性物質更佳的作用。進而,藉助於該親水性聚合物,尤其是通過等離子聚合得到的,可以減少革蘭氏陽性菌和/或革蘭氏陰性菌粘附於纖維或者基質。再者,由於直接在經過塗覆的基質或者纖維的表面上形成液膜,該親水性層改善了該基質或者該基質的各個纖維在潮溼環境中的滑動狀態。
於是,如果基質存在於創口之上,在發生位移的情況下,其在創口上輕易的滑動,在這一過程中,僅對創口施加小的機械應力。因此,在減小該基質和創口之間的液體墊情況下,創口敷料的佩帶舒適度顯著增加。而且,在塗覆的薄膜或者基質上的液膜還能防止創口形成新組織生長到基質中。
該創口敷料優選具有由可透過氣體但不可透過液體的膜連接在基質上形成的第二層,並具有自粘性第一區域。該基質連接於第二區域的該膜。舉例說,該基質與膜連接方式是這樣的其與該膜粘貼在一起或者結合。該自粘性第一區域是該膜的一個區域,其環繞著第二區域,優選有一定間距,通過自粘性第一區域可以將該創口敷料粘貼在人或者動物的皮膚上。粘貼結果形成不透過液體的內部空間,其中充滿液體包含基質。該內部空間使得液體創口護理成為可能。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理論基礎是在通常的潮溼創口治療中,在創口癒合之前的階段吸附性材料開始變乾燥,因而結果是創口吸取水分。因此,創口癒合過程受到不利的影響。
而且,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基於這樣的認識創口癒合不僅可以通過創口保溼改善創口的癒合,而且提供更多的液體以使創口上形成液體墊。結果,改善了創口的癒合並且降低了留下疤痕的趨勢。這樣的創口護理在這裡命名為液體創口護理。使用本發明的創口敷料,首先通過將該創口敷料乾燥地放置在要治療的創口上來實現,並且藉助自粘性第一區域將其緊貼在創口周圍的皮膚上,以使該創口區域由此能被密封而不透過液體來實現。接著,可以藉助於套管將該膜刺穿從而液體注入下側的內部區域。在取出套管之後,在該膜中產生的開口可以通過粘合膜密封。多次注入該液體是有利的,例如每天一次。最終,可以確保該創口永久地保存在液體墊之下直到癒合以及直到將該創口敷料移除。
該自粘性第一區域優選提供粘合劑,該粘合劑具有對皮膚高度親和性並且不溶於水性液體。這樣的粘合劑在現有技術中是已知的,尤其是在貼膏領域。而且,該粘合劑應該能承受內部空間中增大的液體壓力而不會從皮膚脫離。液體注入以及該膜施加張力時就已經產生了增大的液體壓力。舉例說,增大的液體壓力也可能由患者引發的創口敷料上的機械應力造成,例如其創口所在的身體部分的移動。
由於事實上該基質與該膜相連接,該基質可以藉助於該液體墊而被抬升遠離創口。因此,創口與該基質和該抗菌活性物質不直接接觸。由於將基質抬升而遠離創口,還可以避免所不希望的在創口新形成的組織增生到基質中。因此,正如WO 02/056927 A2所公開的,穿孔層在創口上形成覆蓋並且將創口與基質分離不是必需的。正如與已知的創口敷料的情況一樣,此處的基質用作該物質的載體而不是為了保持創口潮溼的目的。通過將自粘性第一區域距第二區域一定距離安置,該基質通過該膜連接到第二區域,對於該基質從創口處被提升是幫助的。
創口消毒通過適當選擇液體來實現。例如,液體pH低到能最終抑制細菌的繁殖。而且,具有低pH的液體對於創口具有收斂作用,由此有助於癒合過程。而且,該溶液可以包含刺激細胞生長的要素和/或養分。
該物質優選是無機物,尤其是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這樣的抗菌活性物質通常不昂貴、易於獲得並且易於加工。本文中的金屬化合物理解的含義為至少兩種金屬混合物或者合金。金屬離子或者包含金屬離子的絡合物可以由作為活性物質的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形成並被釋放。優選地,微動力活性,例如很少量的抗菌活性金屬或者微動力活性的抗菌活性金屬化合物。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該物質選自由銀、銅和鋅、它們的離子以及它們的金屬絡合物或者混合物或者包含至少一種上述組分的合金。除了上述的金屬之外,該合金特別地還含有金和/或鉑。這些物質能抗禦許多種不同細菌並且能在許多方面幹擾它們的新陳代謝。因此,使用這些物質在細菌中發生的抗藥性現象要少於使用特殊作用的有機抗菌物質,如抗生素。這些物質優選是銀、銀的陽離子或者銀絡合物或者釋放銀陽離子的絡合物或者銀合金或者釋放銀陽離子的合金。尤其是金屬銀容易加工並且可以相對低的價格獲得較大的數量,以至於依次類推,本發明所述的創口敷料也能相對廉價地製備。
該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能以簇的形式鍍覆在纖維或者基質的表面,尤其通過蒸發作用或者由濺射工藝或者化學氣相沉積產生的沉積作用。在蒸發或者沉積的情況下,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在真空中加熱蒸發隨後金屬蒸汽沉積在纖維或者基質上。由蒸鍍或者沉積鍍覆使該金屬或者該金屬化合物以簇形式存在於纖維或者基質上。該簇具有特別好的抗菌性。
存在於本發明所述的創口敷料中的該物質適宜地呈粒狀,優選顆粒或者粒子的平均直徑為5-100納米。該物質可以以獨立顆粒或者以相互連結的顆粒的形式存在。可以容易地製備這些抗菌活性物質的細顆粒,尤其對於無機物質,本發明中尤其對於銀,而且還對於銅和鋅,以及所述這三種金屬的混合物、絡合物以及合金。由於平均粒徑小,該物質的比表面積大,以至於其容易從基質上脫離,尤其是通過擴散。而且,由於比表面積大,該顆粒狀活性化合物有時在創口環境中產生化學鈍性,但通常僅涉及表面的一部分,以至於在不利環境下可以從基質釋放該物質。已經證明該物質的平均粒徑是5-50納米,優選5-20納米,是有利的。如果該物質是銀或者銀合金,則這些顆粒粒徑分布也認為是納米級銀或者納米級銀合金。
該物質存在的層厚至少1納米,並且優選不大於1毫米。如果使用顆粒物質,該層至少與活性化合物顆粒一樣厚。優選平均層厚至少5納米-100納米,特別優選層厚度是10納米-50納米,特別地如果該物質是銀、銅和/或鋅或者它們的離子、金屬絡合物或者這些元素的混合物或者合金。已經表明即使抗菌物質的、尤其是包含納米級銀的層的厚度小,也足以能實現抗菌但無毒害細胞作用的目的。
該物質優選的含量應使其在使用基質中、尤其全部基質中的液體浸透基質的情況下有抗菌作用。可以通過簡單的常規試驗測定上述量。如果該物質是金屬銀,則通過使基質中銀含量是基質所覆蓋最大面積中每平方釐米1微克-200微克,可以獲得足夠的抗菌作用。更高的銀含量是不利的,因為銀離子釋放量足以對創口癒合產生不利影響。
優選地,該聚合物是降低細菌粘附於纖維或者基質的聚合物,該細菌優選是革蘭氏陰性細菌或者葡萄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除該物質之外,該方法還減少了細菌對基質的移地繁殖。
優選地,通過等離子聚合使纖維或者基質表面塗覆聚合物。因此,塗層非常薄的實施方式成為可能,這幾乎不會對該物質的作用有不利地影響。等離子聚合期間,藉助於參數的選擇,可以改變聚合物的性能。通過常規試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確定合適的原料以及合適的聚合物層的製備參數。舉例說,使用抗菌性物質和等離子聚合對該基質的塗覆可以如下實施第一步,納米級銀的顆粒簇鍍覆於由無紡布組成的基質上。為此目的,金屬銀在大約10毫巴的工作壓力下於諸如氬氣保護氣氛下蒸發。在此過程中,銀以獨立顆粒或者以相互連結的顆粒的形式沉積在基質上。銀的顆粒平均粒徑大約10納米-20納米。銀以大約20納米的厚度鍍覆。在第二步,含有六甲基二矽氧烷(HMDSO)的等離子聚合物層作為單體或者前體被塗覆。該等離子聚合在0.07毫巴的工作壓力下使用95%氧氣和5%HMDSO作為工作氣體。如此進行等離子聚合45秒後,該銀鍍覆厚度達45納米並具有強親水性等離子聚合物層。本文中該塗層表面能為105毫牛/米。
該聚合物塗覆於纖維發生於由纖維製備該基質之前或之後。如果之後發生,則整個基質,如無紡布或者紡織織物要進行塗覆過程,如等離子聚合。如果該聚合物在等離子聚合之後被氧化,則是特別優選的。由此,可以產生高度親水表面。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該聚合物由丙烯酸的單體、或者由基於矽氧烷尤其是六甲基二矽氧烷的單體形成。這樣的聚合物可以將抗細菌粘附性與優異的親水性相結合。其還使得聚合物所覆蓋的物質,如金屬銀,能對基質有好的作用。
該聚合物優選所在層的平均厚度是5納米-500納米。然而,尤其對於等離子聚合聚合物而言,該厚度優選是5納米-200納米,優選10納米-100納米。以這些層厚,尤其是使用由等離子聚合製備的聚合物層,能產生具有突出的抗菌性和無細胞毒性的塗層。同時,這些塗層很薄,以至於肉眼幾乎覺察不到它們或者甚至可以是透明的。
優選地,計算其中該物質的含量以使該物質產生和/或釋放的活性化合物的數量在應用情況下不會對創口發生細胞毒害作用。這樣的數量可以通過簡單的常規試驗測定。該活性化合物可以是如金屬離子或者這些金屬離子的絡合物。如果該物質是銀,基質中銀的合適含量是基質所覆蓋最大面積中每平方釐米1微克-200微克,優選5微克-35微克,特別是5微克-15微克。以前一直沒有認識到通常使用的含銀的創口敷料會釋放出銀離子,其總量對創口產生細胞毒害作用。因此,幹擾了創口癒合。
優選將有助於創口癒合的物質尤其是生長因子結合到基質上。這樣的物質可以是如表皮生長因子(EGF)、血小板生長因子(PDGF)、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或者角化細胞生長因子(KGF)。優選地,該基質用有助於創口癒合的液體完全浸泡或者充滿,尤其是酸性液體或者包含有助於創口癒合的養分的液體。
在一個特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該膜至少部分是透明的。由此,可以觀察到該膜以下的液面,從而一旦觀測到在內部空間的液體含量減少就可以再充填新液體。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特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全部創口敷料包括基質和膜是透光的,尤其對紫外光、紅外光或者近紅外光。
這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的材料實現。由此,可以使該創口無需將創口敷料移除就接受光線治療。光線治療可以顯著加速創口癒合。
優選該創口敷料含有指示劑。該指示劑可以是顏料,其能指示創口敷料或者創口的一定狀態。例如,pH指示劑與此有關,其能根據pH改變其顏色。透過至少平常位置是透明的膜可以看到顏色的變化。該指示劑還能由相互作用以指示某種狀態的大多數物質形成。該指示劑還可以是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是如導電聚合物,其根據創口或者創口敷料的狀態改變其導電性。該傳感器還可以是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理解含義為測量探頭,其中生物分子與信號轉換器耦合,例如電位器式傳感器。信號轉換器將某種特定物質與生物分子結合而產生的信號轉化為電信號。該傳感器可以屬於傳感器領域或者包含許多傳感器的生物傳感器領域中的一部分。藉助於不同的傳感器,可以同時測定許多表徵該創口或者該創口敷料的參數。
該指示劑還可以是指示該基質中液體含量的指示劑。因此,可以更好、更早地檢測到該基質的乾燥。該指示劑還可以是能指示基質或者創口微生物汙染程度或者種類的指示劑。例如,這可以通過免疫學指示劑來實現。在此情況下,舉例說,微生物或者微生物的局部會由抗體結合,並且由此引發顏色反應。該指示劑還可以是指示創口發炎症狀的指示劑。這樣的指示劑同樣是免疫學指示劑。在此情況下,炎症因子會與抗體特定結合,並且由此引發顏色反應。
而且,本發明涉及一種製備本發明所述創口敷料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驟-獲得吸附性基質,-獲得可透過氣體但不透過液體的膜,-在該膜上塗覆第一自粘性區域(16)以及-在該膜的第二區域將吸附性基質連接到該膜上,-該膜的第一區域環繞著該膜的第二區域,在基質或者形成基質的纖維上,首先通過蒸發或者沉積,濺射工藝或者化學氣相沉積抗菌活性物質,然後通過等離子聚合沉積聚合物。
該基質可以是無紡布、紗布、發泡材料或其它軟吸附性材料。該物質和該聚合物可以沉積在生成的基質上。該纖維不一定是形成該基質的唯一纖維。形成該基質的纖維可以是該基質製備過程中或之後結合入該基質的纖維。通過蒸發或者沉積,濺射工藝或者化學氣相沉積結合等離子聚合,可以獲得該物質特別薄並且同時有高抗菌活性的塗覆,以及具有特別性能的該高聚物對於纖維或者基質特別薄的塗覆。僅僅需要少量的物質或者聚合物。該物質為該聚合物所保護,尤其保護不受機械磨損。
以下通過附圖更詳細解釋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
圖1顯示的示意圖表示本發明創口敷料的側視圖,圖2顯示的示意圖表示本發明創口敷料的俯視圖,
圖3顯示一系列圖,表示與常規的基質以及本發明的創口敷料基質接觸時,根據光學密度(OD)形式測量的細菌生長的時間過程。
圖1和2顯示本發明的創口敷料10具有吸附基質12、可透過氣體但不透過液體膜14以及第一自粘性區域16。本文中第一區域16是膜的一個區域,其中塗覆有粘合劑。本文中第一區域16環繞著與基質接觸的該膜的第二區域17。當需要使用創口敷料10時,基質12置於創口18之上並且自粘性第一區域16在周圍與環繞著創口18皮膚粘貼在一起。之後,液體通過膜14注入通過粘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內部區域。在注射進入膜14時形成的孔通過粘合膜密封。
在應用研究中,在第一組患者中使用的本發明的創口敷料所具有基質的纖維為銀以及通過等離子聚合六甲基二矽氧烷而得到的親水性聚合物所塗覆。在此情況下的創口敷料使用至少4天以上,用於漏鬥胸臨床表現的術後液體創口護理。第二組患者使用常規的創口護理以作對比。在第一組患者中無感染發生,而第二組患者偶爾會出現感染。而且,由於親水性塗層,本發明創口敷料的佩帶舒適度顯著高於常規護理所用的創口敷料。使用本發明的創口敷料的液體創口護理可以更快痊癒同時形成傷疤的傾向更小。用於創口護理的創口敷料的基質4天後在創口上仍然還有抗菌活性,如圖3表示的試驗所示。
已經根據DE 197 58 598 A1所公開的方法測定出圖3顯示的結果。該方法還公開於Bechert,Thorsten等人的Nature Medicine(2000),第6卷,第8期,第1053-1056頁。上述兩篇文獻所公開的內容為本文所包括。按該試驗所述使用進行試驗的基質。
在圖3中,每個區域顯示x-y圖,其中時間標註於x軸而光密度標註於y軸。已經按A-H的批次平行試驗測定出在圖3的第1,2,4,5,11和12列顯示的試驗結果,相應的行A-H使用以下基質
列1,行A-H未塗覆基質,列2,行A-H用銀和通過等離子聚合六甲基二矽氧烷得到的聚合物塗覆的基質,列4,行A-H用銀和通過等離子聚合六甲基二矽氧烷得到的聚合物塗覆的基質,其來自上述應用研究中使用4天的第一創口敷料,列5,行A-H用銀和通過等離子聚合六甲基二矽氧烷得到的聚合物塗覆的基質,其來自上述應用研究中使用4天的第二創口敷料,列11,行A-H無菌對比列12,行A正面對比列12,行B反面對比列12,行E,F空白值在無菌對比的情形下,每種情形僅使用介質而不加入葡萄狀球菌,以顯示細菌繁殖不是由介質造成的。在正面對比的情況下,使用含金屬銀聚合物。數值表明所使用細菌對銀敏感並且能為之所殺滅。在反面對比的情況下,使用同樣的聚合物,然而不含有銀。空白數值是在中空的微量滴定盤中測定的數值,在所有測量的計算中將該數值減掉。
試驗結果表明,其中基質用銀和通過等離子聚合六甲基二矽氧烷而得到的聚合物塗覆的本發明的創口敷料具有高抗菌和殺菌作用。在4天後,創口上仍存在該作用。
權利要求
1.創口敷料(10),包括由吸附性基質(12)形成的第一層以及抗菌活性物質,該物質與該基質(12)的一個表面呈現化學或者物理連接,該基質表面包括塗覆有親水性聚合物的物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創口敷料(10)包括由可透過氣體但不可透過液體的膜(14)連接在基質(12)上而形成的第二層,以及具有自粘性第一區域(16),該基質(12)與膜(14)相連接於第二區域(17)並且第一區域是膜(14)的一個區域,該膜(14)環繞著第二區域(17),通過自粘性第一區域可以將創口敷料(10)粘貼在人或者動物的皮膚上,形成充滿包含基質(12)液體的不透過液體的內部空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創口敷料(10),該物質與該基質(12)和該基質(12)的表面結合,該基質(12)具有至少一種纖維或者由至少一種纖維形成,該基質(12)是該纖維的表面。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將該物質全部地結合到該基質或者纖維的表面。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物質是無機物,尤其是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
6.如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物質選自由銀、銅和鋅、它們的離子以及它們的金屬絡合物、或者混合物或者包含這些組分中的至少一種的合金組成的組。
7.如權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能以簇的形式鍍覆在纖維或者基質的表面,尤其通過蒸鍍或者沉積鍍覆,通過濺射工藝或者化學氣相沉積塗覆。
8.如權利要求5-7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物質的平均粒徑是5納米-100納米。
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物質所存在層的平均厚度是5納米-100納米。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物質的存在量能使基質(12)中的液體完全浸透基質(12)的情況下有抗菌活性。
11.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聚合物是降低細菌粘附於纖維或者基質的聚合物,該細菌優選是革蘭氏陰性細菌或者葡萄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
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基質(12)的纖維或者表面是通過等離子聚合塗覆該聚合物的纖維或者表面。
13.權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聚合物是在等離子聚合後經過氧化的聚合物。
1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聚合物由丙烯酸的單體、或者由基於矽氧烷尤其是六甲基二矽氧烷的單體形成。
1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聚合物所存在層的平均厚度是5納米-500納米。
1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物質存在量應使在應用時該物質形成和/或釋放的活性化合物的量不會對創口產生細胞毒害作用。
1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將有助於創口癒合的物質,尤其是生長因子結合到基質(10)上。
1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使用有助於創口癒合的液體,尤其是酸性液體或者包含有助於創口癒合的養分的液體完全浸泡或者充滿該基質(12)。
1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膜(14)是透明的,至少平常位置是透明的。
2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創口敷料可透過光,尤其可以透過紫外光、紅外光或者近紅外光。
21.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創口敷料包括指示劑,尤其是pH指示劑。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指示劑是傳感器,尤其是生物傳感器。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創口敷料,該傳感器是導電聚合物,該聚合物根據創口或者創口敷料的狀態改變其導電性。
24.如權利要求21-23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指示劑還可以是指示該基質(12)中液體含量的指示劑。
25.如權利要求21-23中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指示劑是能指示該基質(12)和/或創口微生物汙染程度或者種類的指示劑。
26.如權利要求21-23中所述的創口敷料(10),該指示劑是能指示創口發炎症狀的指示劑。
2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創口敷料(10)的製備方法,具有以下步驟-獲得吸附性基質(12),-獲得可透過氣體但不透過液體的膜(14),-在膜(14)上塗覆第一自粘性區域(16)以及-在膜(14)的第二區域(17)將吸附性基質(12)連接到該膜上。-第一區域環繞著該膜(14)的第二區域(17),在基質(12)或者形成基質(12)的纖維上,首先通過蒸發或者沉積,濺射工藝或者化學氣相沉積抗菌活性物質,然後通過等離子聚合沉積聚合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創口敷料包括由吸附性基質(12)形成的第一層以及抗菌活性物質,該物質與該基質(12)的一個表面以化學或物理結合方式連接,並在具有該物質的基質表面上塗覆親水性聚合物。
文檔編號A61F13/02GK1925819SQ200580002216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9日
發明者託爾斯滕·貝歇特, 彼得·施泰因呂克 申請人:比奧加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