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
2023-05-05 21:04:01 1
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鑄造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靜壓成型線的砂模澆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外的靜壓線造型採用的都是單機澆注方法,澆注機一包鐵水澆注完後需要加注鐵水,這時整條靜壓線都要停止等待加注鐵水完成,然後繼續進行澆注。這樣就造成了時間的嚴重浪費,生產效率低下,從而使澆注件的成本升高,一般只能完成90模/小時。為了提高效率,一些靜壓線的造型效率已提高至120模/小時,但一臺澆注機的澆注效率被限制在90模/小時,因而整條靜壓線的效率仍無法提高,在澆注開始後,造型線不能連續生產。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以提高靜壓線的砂模澆注效率。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在同一條砂模輸送線的澆注區域內順序設置兩臺澆注機,所述砂模輸送線按照砂模停留-砂模推送的節奏行進;包括以下步驟:
[0006]I)將砂模排放在所述砂模輸送線的澆注區域內;
[0007]2)位於下遊側的一臺澆注機獲得鐵水後,在所述澆注區域的一個澆注工位進行定位,在砂模停留的時間內澆注屬於其管轄的第一個砂模,澆注完成後,砂模推送,再澆注第二個砂模,直至最後一個;
[0008]3)位於上遊側的一臺澆注機獲得鐵水後,在所述澆注區域的另一個澆注工位進行定位,在砂模停留的時間內澆注屬於其管轄的第一個砂模,澆注完成後,砂模推送,再澆注第二個砂模,直至最後一個;兩臺澆注機的澆注工位相距規定的砂模數;
[0009]4)所述兩臺澆注機的鐵水均澆注完成後,已澆注砂模相繼離開所述澆注區域,未澆注砂模順序排在所述澆注區域內,在此時段,所述兩臺澆注機相繼接受中轉包運來的鐵水;
[0010]5)循環步驟2)?步驟4)。
[0011]優選的,所述第一澆注機的澆注工位位於所述澆注區域的最下遊的位置。
[0012]優選的,所述兩臺澆注機的澆注鐵水均為所述中轉包運來的鐵水的一半。
[0013]優選的,獲得鐵水後,所述兩臺澆注機同時澆注。
[0014]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發明所揭示的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只需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增加一臺澆注機並調整澆注工藝,就能在靜壓線場地不變的情況下,使生產效率比原先的單澆注工藝大約提尚I / 3。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澆注開始時的工作狀態參考圖;
[0017]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饒注完成後的工作狀態參考圖;
[0018]圖3是公知技術的工作狀態參考圖;
[0019]其中,1-澆注機;2-澆注區域;3-未澆注砂模;4-已澆注砂模。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1]為了清楚闡明本發明的精神,對附圖中相關圖形做以下界定:澆注機接受鐵水後用實心圓表示,澆注機未接受鐵水時用空心圓表示,已澆注砂模用實心方框表示,未澆注砂模用空心方框表示,箭頭方向表示砂模輸送線的行進方向。實施時,澆注機位於砂模輸送線的上方,為了方便,附圖中將澆注機畫在了砂模輸送線的一側。
[0022]以澆注某型號汽車輪轂為例,在澆注區域2內,砂模輸送線共有14個澆注工位,砂模輸送線按照砂模停留-砂模推送的節奏行進,具體澆注工藝如下:
[0023]I)將未澆注砂模3排放在所述澆注區域2內;
[0024]2)獲得鐵水後,位於下遊側的澆注機I運行至澆注區域2的最下遊的澆注工位,定位後,在砂模停留的時間內澆注屬於其管轄的第一個砂模,澆注完成後,砂模推送,再澆注第二個砂模,直至第八個;
[0025]3)獲得鐵水後,位於上遊側的澆注機I運行至與上一個澆注機相距8個砂模的澆注工位(這8個砂模是給第一澆注機I預留的),定位後,在砂模停留的時間內澆注屬於其管轄的第一個砂模,澆注完成後,砂模推送,再澆注第二個砂模,直至第八個;
[0026]4)兩臺澆注機的鐵水均澆注完成後,此時澆注機I和澆注區域2內砂模狀態如圖2所示,已澆注砂模4相繼離開所述澆注區域,未澆注砂模3順序排在所述澆注區域2內,在此時段,所述兩臺澆注機相繼接受中轉包運來的鐵水;
[0027]5)循環步驟2)?步驟4)。
[0028]在本實施例中,從電爐到澆注包的鐵水轉運由4噸中轉包完成,通過電子秤稱量鐵水重量,向兩臺澆注機分別注入中轉包鐵水的一半。
[0029]在本實施例中,獲得鐵水後的下遊側的澆注機I運行至澆注區域2的最下遊的澆注工位,是為了使兩臺澆注機之間的間隔足夠遠,為該澆注機預留足夠多的砂模。
[0030]在本實施例中,下遊側的澆注機I接受鐵水後可以等待上遊側的澆注機I,待上遊側的澆注機I接受鐵水完畢,然後同時開始澆注,這樣,基本上,兩臺澆注機可同時完成澆注。當然,兩臺澆注機是獨立的,其也可以先後開始澆注,但兩臺澆注機一定存在同時澆注的時間段,利用砂模推送時間,後續工序完成從中轉包到澆注機的鐵水注入。
[0031]在本實施例中,澆注工位數為14個,單個砂模澆注耗時大約為20?23秒,將澆注完畢的砂模推送至下一工位約7秒,一包鐵水大約可澆注8模,既雙澆注機在一個工藝循環內可澆注16模(8模*2 = 16模),澆注推送耗時約4分鐘((23秒+7秒)*8 = 240秒),鐵水加注約耗時3?4分鐘,加注鐵水的同時已澆注砂模相繼離開澆注區域,未澆注砂模順序排在所述澆注區域內。也就是說,7?8分鐘可完成16模澆注並加注好鐵水,一個小時就能夠澆注大約120模(60分鐘/8分鐘*16模=120模)。而如圖3所示的公知技術中,由於澆注機I在加注鐵水時,生產線需要暫時停下來,因而一個小時最多只能澆注90模。
[0032]本發明所揭示的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只需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增加一臺澆注機並調整澆注工藝,在靜壓線場地不變的情況下,就能使生產效率比原先的單澆注工藝提高大約1/3。
[0033]本發明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例如:澆注工位數的數量、每包鐵水的重量以及可以澆注的砂模數、澆注時間以及推送時間等,都可以根據靜壓線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這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的。
【主權項】
1.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其特徵在於, 在同一條砂模輸送線的澆注區域內順序設置兩臺澆注機,所述砂模輸送線按照砂模停留-砂模推送的節奏行進;包括以下步驟: 1)將砂模排放在所述砂模輸送線的澆注區域內; 2)位於下遊側的一臺澆注機獲得鐵水後,在所述澆注區域的一個澆注工位定位,在砂模停留的時間內澆注屬於其管轄的第一個砂模,澆注完成後,砂模推送,再澆注第二個砂模,直至最後一個; 3)位於上遊側的一臺澆注機獲得鐵水後,在所述澆注區域的另一個澆注工位定位,在砂模停留的時間內澆注屬於其管轄的第一個砂模,澆注完成後,砂模推送,再澆注第二個砂模,直至最後一個;兩臺澆注機的澆注工位相距規定的砂模數; 4)所述兩臺澆注機的鐵水均澆注完成後,已澆注砂模相繼離開所述澆注區域,未澆注砂模順序排在所述澆注區域內,在此時段,所述兩臺澆注機相繼接受中轉包運來的鐵水; 5)循環步驟2)?步驟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位於下遊側的澆注工位位於所述澆注區域的最下遊的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兩臺澆注機的澆注鐵水均為所述中轉包運來的鐵水的一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其特徵在於,獲得鐵水後,所述兩臺澆注機同時澆注。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在同一條砂模輸送線的澆注區域內順序設置兩臺澆注機,砂模輸送線按照砂模停留?砂模推送的節奏行進;在兩臺澆注機分別獲得鐵水後,分別進行定位,在砂模停留的時間內澆注屬於其各自管轄的第一個砂模,砂模推送,再澆注第二個砂模,直至最後一個;兩臺澆注機的澆注工位相距規定的砂模數;兩臺澆注機的鐵水均澆完後,已澆注砂模相繼離開所述澆注區域,未澆注砂模順序排在所述澆注區域內,在此時段,兩臺澆注機相繼接受中轉包運來的鐵水。本發明所揭示的靜壓線砂模澆注方法,只需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增加一臺澆注機並調整澆注工藝,在靜壓線場地不變的情況下,就能使生產效率比原先的單澆注工藝提高大約1/3。
【IPC分類】B22D47/02, B22D35/04
【公開號】CN105710353
【申請號】CN201610058659
【發明人】郭楠, 袁超
【申請人】山東康邁信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