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式採血針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0:37:41 1
專利名稱:一種安全式採血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機械的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安全式採血針,特別涉及其機械結構。
背景技術:
對比文件一,公開號CN2574599,專利號ZL02258299.1,專利權人古鵬飛,公開了「推射型一次性安全自動採血針」,它包括殼體、帶帽採血針以及彈簧,殼體構成一彈射腔,採血針由針帽和針柄包裹針體形成,針柄位於彈射腔內,並與殼體滑動連接,針帽從殼體的出針孔中伸出,彈簧從採血針後部作用於針柄,其特徵是殼體內側壁上設有扣體,針柄上設有帶鉤體的彈性臂,鉤體與扣體形成一對卡勾結構;殼體的後部設有與殼體滑動連接的按鈕,按鈕一方面作用於彈簧,另一方面通過延伸推壓部的斜面或弧面利用側向分力作用於鉤體。
對比文件二,公開號CN2619583,專利號ZL 03221437.5,專利權人施國平,公開了「自鎖型一次性安全自動採血針」,它包含外殼、端蓋、針芯、彈簧和推發器,其連接結構為端蓋蓋在外殼埠處,端蓋在外殼內伸出一對彈性爪從而形成彈性夾,針芯被夾持在彈性夾之間,彈簧作用在針芯尾部與端蓋之間的彈射方向上,針芯兩側設有側耳,彈性夾未端利用卡鉤和夾持力將針芯兩側的側耳卡住;推發器滑動設在外殼中,推發器對應兩個彈性爪迎面設有迫使其向兩側分離的斜面或錐面,推發器的中空部分為射擊腔,其前部從外殼中伸出一採血端面,端面中央設有出針孔,後部設有兩個長腳,長腳內側分別設有導向槽,導向槽與針芯兩側對稱設置的導向塊配合形成射擊導向結構,該導向結構與彈性夾結構在俯視狀態下呈十字形交叉布置;針芯的側耳頂部設有一自鎖面,該自鎖面在射擊後與卡鉤底部配合形成一防止針芯上行復位的結構。
對比文件三,公開號CN2486104,專利號ZL 01245140.1,專利權人施國平,公開了「一種新型卡射結構的一次性安全自動採血針」,它包括殼體、採血針以及彈簧,殼體中設有彈射腔,採血針和彈簧置於彈射腔內並在彈射方向上連接成彈性滑動結構,殼體上設有與彈射方向一致的出針孔,採血針與殼體側向之間在彈簧壓縮路徑上設有卡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射結構由從殼體上延伸出的彈性臂A、彈性臂B和設在採血針上的卡口組成,彈性臂A和卡口位於殼體的同一側且配合構成鎖定結構,彈性臂B作為發射結構位於殼體的另一側,並通過橫穿彈射腔的延伸段接近或接觸彈性臂A的懸臂端。
上述三篇對比文件結構過於複雜,組裝起來十分不方便,直接導致日生產量低,組裝時報廢率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結構簡單實用,使用精確度高,組裝方便,克服了現有技術上的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它主要包括兩端設有開口的筒體,針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一端套接有底座,底座表面至少設有兩片限位翼片,兩片限位翼片之間的底座表面設有彈簧,彈簧一端固定於底座表面,另一端設有針座,針座頂端設有針管,針管下部針座的外壁處至少設有兩塊凸塊,限位翼片內側處設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筒體另一端的腔體內設有推桿,推桿的上部露出筒體開口,推桿下部設有至少一片觸發翼片,觸發翼片的下端抵住兩片限位翼片,觸發翼片與限位翼片之間成垂直分布。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結構簡單合理,實用性高,組裝方便,只需先將推桿裝入筒體內,針座、彈簧、底座組裝在一起,再將其裝入筒體內即可,產品使用時精準度高,易於推廣應用。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2為本發明針座結構示意3為本發明底座結構示意4為本發明推桿結構示意5為本發明採血完成後狀態示意6為本發明立體圖本發明主要包括兩端設有開口的筒體1,針管6,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一端套接有底座2,底座表面至少設有兩片限位翼片3,兩片限位翼片之間的底座表面設有彈簧4,彈簧一端固定於底座表面,另一端設有針座5,針座頂端設有針管,針管下部針座的外壁處至少設有兩塊凸塊7,限位翼片內側處設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8,筒體1另一端的腔體內設有推桿9,推桿的上部露出筒體開口,推桿下部設有至少一片觸發翼片18,觸發翼片的下端抵住兩片限位翼片,觸發翼片與限位翼片之間成90度垂直分布,觸發翼片的兩側均設有斜面12,呈下窄上寬的結構,而限位翼片內側靠近凹槽上部處設有倒角11,所述針座5由上下兩部固定連接而成,上部呈圓柱體,其頂端設有針管6,針座下部呈柱體,其對稱的兩個側面處設有凸塊7,而另外兩個對稱的側面設有導向筋13,所述推桿內壁處設有與導向筋向配合的導向槽14,筒體1一端靠近開口的內壁處設有環形且封閉的限位槽15,而底座表面限位翼片的外壁處設有與限位槽相配合的弧形的限位筋16,筒體另一端開口處固定設有限位圈17,而推桿呈柱體結構,其上部的直徑與限位圈的直徑相同,推桿中部的直徑大於限位圈的直徑,底座表面固定設有彈簧底座19,彈簧底座處設有長方形孔,孔的一側設有開口,彈簧一端被固定卡設在長方形孔內,其另一端與針座底部的卡件20連接,推桿頂端開設有出針孔21,推桿前部套接有護帽22。
在具體實施時,用拇指抵住底座後部,食指和中指夾住筒體,而推桿前端頂住患者採血處皮膚,稍用力向前推動筒體,由於推桿前端露出筒體開口,其直徑又與開口處的限位圈直徑相同,所以在作用力下推桿會向後發生位移,推桿下部的觸發翼片抵住兩片限位翼片,觸發翼片又與限位翼片之間成90度垂直分布,觸發翼片的兩側均設有斜面,整體呈下窄上寬的結構,當其向下位移時,會將兩片限位翼片向兩側頂開,由於限位翼片靠近頂部處設有倒角,故在觸發翼片的作用力下很容易受力向兩邊張開,當張開的角度過大時,凸塊會從凹槽內滑出,針座下方的彈簧在裝配時是被壓緊的,當凸塊從凹槽內滑出的瞬間,與彈簧彈力相抵消的阻力消失,在彈簧向上的作用力下,針座瞬間向前射出,在導向筋和導向槽的配合下,針座沿直線快速射出,由於初始彈力很大,在慣性的作用下,針座前端的針管會從推桿頂端的出針孔射出,直接射入患者皮下血管,而出針孔又很小,針座是無法被射出的,由於所用彈簧的長度是經過精確計算的,當針管完全射出時,彈簧到達最大位移,此時,彈簧已經拉伸到最大的長度,這時彈簧產生一個向內的最大拉力,在這個拉力的作用下,針座帶著針管迅速向後發生位移,當彈簧恢復到自然狀態時,針管的頂部完全進入推桿內,達到安全使用的效果,整個採血的過程在瞬間內完成,最大限度得降低患者的刺痛感。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它主要包括兩端設有開口的筒體(1),針管(6),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一端套接有底座(2),底座表面至少設有兩片限位翼片(3),兩片限位翼片之間的底座表面設有彈簧(4),彈簧一端固定於底座表面,另一端設有針座(5),針座頂端設有針管,針管下部針座的外壁處至少設有兩塊凸塊(7),限位翼片內側處設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8),筒體(1)另一端的腔體內設有推桿(9),推桿的上部露出筒體開口,推桿下部設有至少一片觸發翼片(18),觸發翼片的下端抵住兩片限位翼片,觸發翼片與限位翼片之間成垂直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觸發翼片的兩側均設有斜面(12),呈下窄上寬的結構,而限位翼片內側靠近凹槽上部處設有倒角(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座(5)由上下兩部固定連接而成,上部呈圓柱體,其頂端設有針管(6),針座下部呈柱體,其對稱的兩個側面處設有凸塊(7),而另外兩個對稱的側面設有導向筋(1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推桿內壁處設有與導向筋向配合的導向槽(14)。
5.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筒體(1)一端靠近開口的內壁處設有環形且封閉的限位槽(15),而底座表面限位翼片的外壁處設有與限位槽相配合的弧形的限位筋(16)。
6.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筒體另一端開口處固定設有限位圈(17),而推桿呈柱體結構,其上部的直徑與限位圈的直徑相同,推桿中部的直徑大於限位圈的直徑。
7.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底座表面固定設有彈簧底座(19),彈簧底座處設有長方形孔,孔的一側設有開口,彈簧一端被固定卡設在長方形孔內,其另一端與針座底部的卡件(20)連接。
8.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推桿頂端開設有出針孔(21)。
9.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推桿前部套接有護帽(2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安全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筒體一端套接有底座,底座表面至少設有兩片限位翼片,兩片限位翼片之間的底座表面設有彈簧,彈簧一端固定於底座表面,另一端設有針座,針座頂端設有針管,針管下部針座外壁處至少設有兩塊凸塊,限位翼片內側處設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其結構簡單合理,實用性高,組裝方便只需先將推桿裝入筒體內,針座、彈簧、底座組裝在一起,再將其裝入筒體內即可,產品使用時精準度高,易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61B5/15GK1994225SQ20061002314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6日
發明者張洪傑 申請人:張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