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容油式軸承座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8:55:46 1
專利名稱:一種容油式軸承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於紡織、印染行業中支承旋轉軸的容油式軸承座。
背景技術:
在紡織、印染業的染整設備中,旋轉導輥及各運轉件是大量使用的部件,要保持良好的的旋轉性能,對軸承的潤滑就十分重要。現有的軸承座一般為敞開式或半封閉式等類型。敞開式軸承座由於不能容油,且軸承被裸露於惡劣的工況環境中,軸承經常處於潤滑不良的狀態,機器在工作過程中須每班對軸承加油,但仍難保證軸承良好的潤滑效果, 影響了機器的傳動性能。半封閉式軸承座雖然將沒有轉動軸的一端用軸承蓋封閉,但軸承座的另一端由於有旋轉軸頭,所以無法封閉,軸承仍處於半封閉狀態,雖能少量注油,但在有旋轉軸頭的一端會產生洩漏,影響潤滑效果,並造成機器表面油汙。由於這兩種形式的軸承座都存在軸承座不能大量容油,須經常加油,操作不便,軸承裸露於惡劣的工況環境下且經常處於潤滑不良的狀態,大大縮短了軸承的使用壽命並影響機器的傳動性能。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克服上述缺陷,對軸承潤滑效果好、操作方便,從而使軸承經久耐用的容油式軸承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包括固定不動的軸承座體,軸承座體兩側分布設將軸承內置其中的軸承蓋和擋油圈,軸承蓋、軸承座體和擋油圈三者之間形成容油腔,軸承蓋上設和容油腔連通的進油口,擋油圈設置在軸上並和軸承座之間保持微小間隙,軸經擋油圈伸入軸承座內。所述軸承蓋和軸承座體密閉連接。擋油圈靠近軸承的端面設若干由擋油圈中心向外放射的凹槽。擋油圈外端面上設有和軸旋轉方向一致的外螺紋。本發明的容油式軸承座由於軸承始終處於潤滑良好的封閉環境中,大大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旋轉件的運行阻力,提高了運轉精度,注油操作方便,且一次加油可長期使用,減少了其他形式軸承座須頻繁加油的麻煩和不便。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中1是油杯、2是軸承蓋、3是軸承座、4是軸承、5是擋油圈、6是旋轉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軸承蓋2旋緊在軸承座3的一端並將軸承4定位,擋油圈5套在旋轉軸6上並隨擋油圈一起旋轉,擋油圈有螺紋的外圓與軸承座的內圈具有極小的旋轉間隙,既能形成阻油效果又不影響旋轉軸的旋轉。軸承蓋及擋油圈與軸承兩端之間均形成容油腔,且兩容油腔之間通過軸承的保持架相通連。在軸承蓋2上旋上油杯1,通過油杯1向軸承座 3的容油腔內注入潤滑油,潤滑油液面高度不超過軸承座供旋轉軸出軸孔的最低點,在軸承座容油腔的下部形成油池。 當旋轉軸6運轉時,擋油圈5隨著旋轉軸一起運轉,擋油圈靠近軸承4端面上的沿擋油圈中心向外放射狀的凹槽不斷攪動油池內的潤滑油,並將潤滑油帶出形成對軸承濺油潤滑的效果,並使兩容油腔的潤滑油通過軸承的保持架不斷流通交換。擋油圈外圓上與旋轉軸旋向一致的外螺紋在旋轉過程中不斷將欲通過擋油圈外圓與軸承座內圈的間隙向外匯洩漏的潤滑油向容油腔內反推,形成旋轉封閉作用,確保潤滑油不會洩漏逸出。
權利要求
1.容油式軸承座,其特徵在於,包括固定不動的軸承座體,軸承座體兩側分布設將軸承內置其中的軸承蓋和擋油圈,軸承蓋、軸承座體和擋油圈三者之間形成容油通道,軸承蓋上設和容油通道連通的進油口,擋油圈設置在軸上並和軸承座之間保持微小間隙,軸經擋油圈伸入軸承座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油式軸承座,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蓋和軸承座體密閉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油式軸承座,其特徵在於,擋油圈靠近軸承的端面設若干由擋油圈中心向外放射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油式軸承座,其特徵在於,擋油圈外端面上設有和軸旋轉方向一致的外螺紋。
全文摘要
容油式軸承座。涉及一種應用於紡織、印染行業中支承旋轉軸的容油式軸承座。包括固定不動的軸承座體,軸承座體兩側分布設將軸承內置其中的軸承蓋和擋油圈,軸承蓋、軸承座體和擋油圈三者之間形成容油通道,軸承蓋上設和容油通道連通的進油口,擋油圈設置在軸上並和軸承座之間保持微小間隙,軸經擋油圈伸入軸承座內。本發明的容油式軸承座由於軸承始終處於潤滑良好的封閉環境中,大大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旋轉件的運行阻力,提高了運轉精度,注油操作方便,且一次加油可長期使用,減少了其他形式軸承座須頻繁加油的麻煩和不便。
文檔編號F16C35/04GK102252027SQ201010178038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0日
發明者吳文兵, 譚永貴 申請人:江都印染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