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腹腔自動拉鉤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1:36:51
專利名稱:微型腹腔自動拉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確切地說涉及微型腹腔手術用自動拉鉤。
目前,國內闌尾切除等腹腔手術所需的微小切口器械幾乎是空白,一般的手術器械較大,手術時,需要術者及助手各用一隻手拉鉤操作,在處理關鍵部位時,如結紮止血時,稍有不慎,易拉鉤滑脫,因切口小而增加操作困難,甚至手術失敗,同時手術暴露差。腹腔鏡手術雖能行微創小口手術,但其價格昂貴,手術時需人工氣腹,可造成二氧化碳瀦留、縱隔氣腫、腦缺氧等併發症,同時,需在腹部打三各洞,三個洞相加創口也在2cm左右,而每個洞需用特殊的鑽頭鑽,對組織的挫傷較重,若闌尾等臟器粘連及解剖不清時,仍需改為經腹手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能有效地增大手術視野、固定穩定、操作方便的適用於微小切口的手術器械。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由左拉鉤、右拉鉤和螺杆組成,螺杆通過左拉鉤和右拉鉤上的螺母將它們連為一體。。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
圖1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中1為左拉鉤,2為右拉鉤,3為螺杆,4、4』為橫梁,5、5』為螺母,6為擋板,7為手柄,8為凸起物,9為螺絲。
本實用新型足由左拉鉤(1)、右拉鉤(2)和螺杆(3)組成,左拉鉤(1)和右拉鉤(2)都是「∽」形片狀體,在左拉鉤(1)「∽」的中部有一橫梁(4),在橫梁(4)上面的兩側各有一螺母(5),在右拉鉤(2)「∽」的中部有一橫梁(4』),橫梁(4』)上有擋板(6),橫梁(4』)上面的兩側各有一螺母(5』),螺杆(3)通過螺母(5)和螺母(5』)將左拉鉤(1)和右拉鉤(2)連為一體(見
圖1)。其中,左拉鉤(1)和右拉鉤(2)的「∽」形片狀鉤體橫向帶有一定弧度,使左拉鉤(1)和右拉鉤(2)相對放置時形成環形(見
圖1);螺母(5』)上有一開口(見
圖1);螺杆(3)上端頭帶有手柄(7),螺杆(3)下端頭帶有一凸起物(8),在螺杆(3)的上部有螺絲(9)(見
圖1)。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切開創口,將左拉鉤(1)和右拉鉤(2)放入創口內,再將左拉鉤(1)上螺杆(3)安裝在右拉鉤(2)上的螺母(5』)內,通過轉動螺杆(3)上的手柄(7)將右拉鉤(2)撐開,使兩個拉鉤形成環形口,可牽動拉鉤向四周移動,也可拆開左拉鉤(1)和右拉鉤(2),當作手動拉鉤使用。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用螺杆撐開雙拉鉤的形式,使形成的環形創口最大限度地擴大,並可在一定範圍水平移動,有效地增大手術視野,且固定穩定,真正地做到了皮膚只縫合一針的「一針化」手術,使手術操作簡單化,方便術者及助手,減低手術費用,當人員緊張時,可一人獨立完成手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為微小切口用手術器械領域提供一種新型實用的產品。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腹腔自動拉鉤,其特徵在於它是由左拉鉤[1]、右拉鉤[2]和螺杆[3]組成,左拉鉤[1]和右拉鉤[2]都是「∽」形片狀體,在左拉鉤[1]「∽」的中部有一橫梁[4],在橫梁[4]上面的兩側各有一螺母[5],在右拉鉤[2]「∽」的中部有一橫梁[4』],橫梁[4』]上有擋板[6],橫梁[4』]上面的兩側各有一螺母[5』],螺杆[3]通過螺母[5]和螺母[5』]將左拉鉤[1]和右拉鉤[2]連為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腹腔自動拉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拉鉤[1]和右拉鉤[2]的「∽」形片狀鉤體橫向帶有一定弧度,使左拉鉤[1]和右拉鉤[2]相對放置時形成環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腹腔自動拉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母[5』]上有一開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腹腔自動拉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杆[3]上端頭帶有手柄[7],螺杆[3]下端頭帶有一凸起物[8],在螺杆[3]的上部有螺絲[9]。
專利摘要一種微型腹腔自動拉鉤,它是由左拉鉤(1)、右拉鉤(2)和螺杆(3)組成,左拉鉤(1)和右拉鉤(2)都是「∽」形片狀體,左拉鉤(1)和右拉鉤(2)相對放置時形成環形,螺杆(3)通過螺母將左拉鉤(1)和右拉鉤(2)連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用螺杆(3)撐開雙拉鉤形式,使形成的環形創口最大限度地擴大,並可在一定範圍移動,有效地增大手術視野,且固定穩定,真正地做到了皮膚只縫合一針的「一針化」手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為微小切口用手術器械領域提供一種新型實用的產品。
文檔編號A61B17/02GK2548565SQ02213840
公開日2003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2日
發明者張成峰, 李天振, 陳民, 陳立參, 劉宣平, 趙合慶 申請人:張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