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無菌氧氣溼化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1:44:06 1
專利名稱:一次性使用無菌氧氣溼化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說是一種用於醫療吸氧一次性使用的無菌氧氣溼化器。
背景技術:
吸氧是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現臨床普遍使用的吸氧裝置一氧氣吸入器由流量計和溼化瓶兩部分組成。為了防止因吸氧導致的交叉傳染溼化瓶須定期消毒,滅菌溼化 用水也需要經常添加和更換。但現有吸氧器械的缺點是成批消毒備用的溼化瓶因瓶口開 放在病房存放期間難於保證不被再汙染;添加和更換滅菌溼化用水的過程中無法實現無菌 操作;氧氣吸入器上用於氣泡溼化的導氧管通常無法消毒,一旦有菌浸入水中將再度汙染 溼化瓶。除了以上無菌處理困難外,上述一系列操作工作也較繁雜。另外,多數氧氣吸入器 在氧氣溼化時對氣泡大小不能有效控制,噪音較大,溼化效果也受影響。如能提供一種與現 吸氧裝置配套並能確保無菌、溼化效果良好、使用方便的氧氣溼化器對提高醫療質量和安 全將有積極意義。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能與現通用吸氧裝置匹配前提下,一次性解決氧氣溼化瓶及用水 的無菌、提高溼化效率、降低噪音、使用方便等諸多問題。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在現吸氧裝置流量計導入溼化瓶進氧埠處加裝密封 膠塞,而溼化瓶按一次性使用設計,在該溼化瓶入口處安裝特殊瓶口內蓋,瓶口內蓋中央設 上可與密封膠塞對接下可連接導氧管的進氧孔,外側設一至數個出氧口,導氧管下端連接 特殊氣泡控制器。氣泡控制器由上下壓板和擠壓其間的海綿構成,氧氣通過海綿中微小氣 孔時原本較大氣泡將會變小,調節上下壓板距離對海綿擠壓氧氣氣泡還可以進一步變小。 溼化瓶預先灌裝清潔溼化用水,將瓶口內蓋、導氧管、上下壓板和海綿構成的氣泡控制器連 接一體後裝入溼化瓶內,加封瓶口外蓋滅菌處理後完成本品。由於該無菌氧氣溼化器密封 包裝可長期存放不被汙染,使用時隨時打開瓶口蓋安裝在流量計上即可,工作時氧氣氣泡 細小溼化效果提高噪音降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徹底解決了吸氧溼化過程中的無菌問題,同時提高溼化效 果、降低噪音、使用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敘述
圖1為本發明現吸氧裝置一氧氣吸入器結構圖A.流量計B.導氧管C.溼化瓶D.氧氣氣泡圖2為本發明內部所需零部件結構圖a.密封膠塞b.瓶口內蓋C.出氧口 d.進氧孔e.導氧管f.上壓板g.海綿h.下壓板i.小氣孔圖3為本發明結構
圖1.瓶口外蓋2.瓶口內蓋3.溼化瓶4.導氧管5.上壓板6.海綿7.下壓板圖4為本發明工作原理圖I.流量計II.密封膠塞III.瓶口內蓋IV.出氧口 V.進氧孔VI.溼化瓶VII. 導氧管VIII.氧氣氣泡IX.氣泡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案
圖1為本發明現吸氧裝置一氧氣吸入器結構圖由流量計㈧、導氧管⑶和溼化瓶(C)構成。氧氣通過瓶內水中時形成氣泡(D)可帶走部分水分達到溼化作用,若氣泡較 大與水的接觸總面積小溼化效果欠佳(總體積一樣下少量較大氣泡與水接觸面積總和遠 遠小於無數細小氣泡),氣泡噪音也較大。溼化瓶(C) 口通過螺紋與流量計(A)活動連接, 取下可消毒或更換溼化用水,但消毒後瓶口開放不能保證不再汙染,添加水過程中不易實 現無菌操作,另外導氧管一般不消毒,一旦攜帶殘留病菌浸入水中即會汙染溼化瓶及用水。圖2為本發明內部所需零部件結構圖(右側為俯視圖)包括有密封膠塞(a)、瓶 口內蓋(b)、導氧管(e)和上下壓板(f、h)及海綿(g)組成的氣泡控制器。密封膠塞(a)用 於銜接流量計導入溼化瓶進氧埠和瓶口內蓋(b)中央的進氧孔(d),進氧孔(d)旁設出氧 口(c),導氧管(e)與瓶口內蓋(b)上進氧孔(d)下端和上壓板(f)接口匹配,下壓板(h) 上設多個小氣孔⑴,海綿(g)介於上下壓板(f、h)之間。圖3為本發明結構圖由瓶口外蓋(1)、灌裝溼化用水的溼化瓶(3)和安裝固定其 內依次連接一體的瓶口內蓋(2)、導氧管(4)、上下壓板(5、7)及擠壓其間的海綿(6)構成。圖4為本發明工作原理圖當開啟本品瓶口外蓋通過螺紋口連接在流量計(I)上 時,按流量計導入溼化瓶進氧埠和瓶口內蓋(III)上進氧孔(V)形狀及距離設計的密封 膠塞(II)恰好密封對接兩者將氧氣導入。氧氣再經由導氧管(VII)進入氣泡控制器(IX), 由於氣泡控制器(IX)能通過擠壓對海綿微小氣孔大小和氧氣通過阻力進一步調控產生所 需微小的氧氣氣泡,無數微小氧氣氣泡(VIII)與水接觸總表面積大大增加,溼化效果增 強,同時氣泡噪音明顯降低。過水溼化之氧氣再經由瓶口內蓋(III)上出氧口(IV)返回流 量計,氧氣溼化全過程均在溼化器內部完成。由於預先本品整體無菌處理密封包裝可保持 內部長期無菌,與通用吸氧裝置匹配並能批量生產,可廣泛推廣。
權利要求一次性使用無菌氧氣溼化器,由一次性使用灌裝清潔用水的溼化瓶(3)、瓶口外蓋(1)、瓶口內蓋(2)、導氧管(4)、上下壓板(5、7)和海綿(6)組合的氣泡控制器等組成,其特徵是溼化瓶(VI)瓶口外螺紋按現氧氣吸入器流量計(I)上螺口尺寸設計可安裝固定其上;設置對接流量計(I)出氧埠和瓶口內蓋(III)上進氧孔(V)的密封膠塞(II),進氧孔(V)下依次連接導氧管(VII)和由上壓板、海綿、下壓板組合的氣泡控制器(IX),瓶口內蓋(III)上進氧孔(V)外側設出氧口(IV)。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無菌氧氣溼化器,其特徵是瓶口內蓋(b)按溼 化瓶口內徑設計可安裝固定瓶口處,其中央設進氧孔(d),靠外側設出氧口(C);上下壓板 及海綿(f、g、h)用卡具固定可構成特殊氣泡控制器,氧氣通過海綿(g)中微小氣孔時氣泡 將會變小,調節上下壓板(f、h)距離對海綿(g)擠壓氧氣氣泡還可以進一步變小;瓶口內蓋 (b)、導氧管(e)、上壓板(f)接口匹配。
專利摘要吸氧是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但現吸氧裝置氧氣吸入器上溼化瓶及用水的消毒滅菌一直是個棘手問題,另外溼化效果欠佳、噪音較大、日常對溼化瓶消毒及添加更換用水工作繁雜。本實用新型裝置由一次性使用灌裝清潔用水的溼化瓶(6)、設有進出氧孔(4、5)的瓶口內蓋(3)、導氧管(7)、特殊設計可以調控氧氣氣泡大小和降低噪音的氣泡控制器(9)、用於密封連接流量計(1)的特殊密封膠塞(2)及封口外蓋等組成。由於本實用新型產品使用前經滅菌處理並封口可保證清潔無菌;使用時開啟瓶蓋連接流量計上即可使用方便;溼化過程中氣泡控制器經調控能產生微小氧氣氣泡,無數微小氧氣氣泡(8)與水接觸總表面積遠遠大於同樣容積的較大氣泡,溼化效果增強,同時氣泡噪音明顯降低。
文檔編號A61M16/16GK201551704SQ200920005929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3日
發明者董黎 申請人:董黎;宋青;唐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