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溫度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8:25:56 2
專利名稱:車內溫度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內溫度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由於時代的變遷與進步,汽車已成為現代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且乘坐汽車不需忍受風吹雨打之苦。但在豔陽高照的日子裡,尤其當車輛停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後,車內溫度會升高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需先將車門打開,通過空氣的流通使溫度下降;或者,先忍耐不適的高溫,將車輛發動,開啟冷氣,使溫度下降。但是,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均需經過一段等待的時間,車內的溫度才能下降。
為克服上述缺陷,臺灣第195264號專利公開了一種「車內加速冷卻及兼具滅火功能之控制裝置」,如圖1所示,其包括一液態乾冰(CO2)鋼瓶儲槽;一輸出量控制閥,用以控制該液態乾冰鋼瓶儲槽的輸出流量,或轉換填充液態乾冰;一常溫電磁閥開關;一緩衝器,該液態乾冰鋼瓶儲槽的輸出端,經常溫電磁閥開關後,接通在緩衝器輸入端,而緩衝器的輸出端則送至一氣體混合器中;一氣體混合器,其具有空氣引入口、一海綿體、一放置海綿體的水槽,在液態乾冰經過氣體混合器時,由空氣引入口引入空氣,並由水槽上的海綿體吸引適量水份,由氣體混合器噴出冷卻的混合氣;一排冷器,其包括一冷凝器和一風扇,該氣體混合器所送出的混合氣送入冷凝器中並由風扇送風,以降低車廂內溫度,該冷凝器的廢氣則由一洩放口排出車廂外;一消防器,其具有一火警偵測感應器,以及一由高溫電磁閥控制的噴霧口,用於在車廂內溫度升高至一預定溫度時,噴出大量液態乾冰,達到滅火的功效;一微處理控制器,用於控制上述常溫電磁閥開關、高溫電磁閥、風扇等的動作。但是,該裝置的組件繁多、體積較大,必須與車廠配合進行車內空間規劃方可安裝,因此費用很高。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內溫度控制裝置,包括頂端開口的盒體;可覆蓋所述盒體開口的太陽能板;設置在所述盒體的外面、並使車內空氣流動的風扇;設置在所述盒體內、並與所述太陽能板相連的蓄電池;設置在所述盒體前面壁外側的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盒體內、並與蓄電池相連的控制裝置,其上設有用於預先設定溫度的功能鍵;設置在所述盒體內、並裝有冷卻劑的冷卻裝置;設置在所述盒體前面壁外側、並與所述冷卻裝置相連的噴嘴;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冷卻裝置及風扇相連,用於控制它們的動作;當溫度傳感器測得車內溫度高於預先設定的溫度時,控制裝置立即被啟動,由此使所述冷卻裝置通過噴嘴向車內噴出冷卻劑,同時通過風扇的作用冷卻劑被吹散在車內。
所述太陽能板通過對稱設置的、可收折的一對支撐杆連接在所述盒體上,所述支撐杆的一端設在盒體側面壁的內側,另一端設在太陽能板的底面。
所述風扇的葉片為渦輪式、離心機翼式、混流式或軸流式。
在所述盒體側面壁的外側還設有勾環,所述風扇可掛設在該勾環上。
所述風扇可通過一根具有支撐力、可隨意彎折定型的管體連接在盒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成本低,價格大眾化。
2)體積小,佔用車內空間少;結構簡單緊湊,可自行在車內安裝。
3)當車內溫度超過預先設定的溫度時,可自動啟動控制裝置,以使車內溫度保持在適當範圍內。這樣,當駕駛員回到車內就會感到非常涼爽,不用打開車門和車窗降溫,既使人感到舒適又節省了時間。
圖1是現有技術的車內冷卻裝置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的太陽能板打開時的立體圖;圖4、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使用時的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風扇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包括一頂端開口的盒體10,該盒體10的開口上覆蓋有太陽能板11,盒體10的開口的面積與太陽能板11的面積相同。通過對稱設置的、可收折的一對支撐杆13,可將太陽能板連接在盒體上,該支撐杆13的一端設在盒體側面壁的內側,另一端設在太陽能板的底面。通過該支撐杆13的作用,太陽能板11既能覆蓋在盒體10的開口上,又能支撐在該開口上。
在所述盒體10的外面還設有一風扇23,該風扇可使車內空氣流動。在盒體10側面壁的外側設有兩個勾環14,當車內溫度控制裝置不使用的時候,所述風扇23可掛設在勾環14上。
在所述盒體10內設有與太陽能板11相連的蓄電池12、與該蓄電池相連的控制裝置20、以及一內部裝有冷卻劑的冷卻裝置30。在所述盒體10的前面壁的外側分別設有與控制裝置20相連的溫度傳感器22、和與冷卻裝置30相連的噴嘴31。
所述太陽能板11與蓄電池12相連,太陽能板吸收的光能可轉換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12中,使用時可向控制裝置20提供電能。
所述控制裝置20內設有控制電路21,該控制裝置20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於預先設定溫度的功能鍵24。該控制裝置20與所述溫度傳感器22、冷卻裝置30及風扇23相連,以控制它們的動作。
如圖4、圖5所示,當汽車50在行駛時,由於車內開有冷氣或開窗的緣故,故車內溫度不高,控制裝置不會啟動。
當駕駛員準備離開汽車時,且汽車又必須停放在陽光下時,可先將汽車的出風口切換成連通外界空氣,再將風扇23從勾環14上取下放置在汽車的出風口處。一段時間之後,車內溫度上升,太陽能板11持續吸收太陽光並將光能轉換成電能,儲存在蓄電池12中,當溫度傳感器22感測到車內溫度已超過預設溫度時,控制裝置20立即被啟動,由此使所述冷卻裝置30通過噴嘴31向車內噴出冷卻劑,與此同時,所述風扇23也開始動作,將外界空氣導入車內,使冷卻劑被吹散在車內,以吸收車內熱量,再通過汽車內部與後車箱連通的空隙,使車內空氣流通,以降低車內溫度。這樣,當駕駛員回到車內,就會感到非常涼爽,不用再去開門開窗降溫,大大節省了時間。
所述風扇23為一種強力型送風機,以較小的軸動力就能得到較大的壓力,該風扇的葉片為渦輪式、離心機翼式、混流式或軸流式。
如圖6所示,所述風扇23可通過一具有支撐力、可隨意彎折定型的管體15而與盒體10連接,由此該風扇可以延伸到車內任意位置。當汽車行駛時,該風扇可當作電風扇使用。
但是,上述出風口可調整的汽車屬於普通型汽車,而高級汽車多採用電子式設定,當停車時排氣自動關閉,由此,當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時,可將風扇23裝設在後車箱,同樣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車內溫度控制裝置,包括頂端開口的盒體(10);可覆蓋所述盒體開口的太陽能板(11);設置在所述盒體的外面、並使車內空氣流動的風扇(23);設置在所述盒體內、並與所述太陽能板(11)相連的蓄電池(12);設置在所述盒體前面壁外側的溫度傳感器(22);設置在所述盒體內、並與蓄電池(12)相連的控制裝置(20),其上設有用於預先設定溫度的功能鍵(24);設置在所述盒體內、並裝有冷卻劑的冷卻裝置(30);設置在所述盒體前面壁外側、並與所述冷卻裝置相連的噴嘴(31);所述控制裝置(20)與所述溫度傳感器(22)、冷卻裝置(30)及風扇(23)相連,用於控制它們的動作;當溫度傳感器(22)測得車內溫度高於預先設定的溫度時,控制裝置(20)立即被啟動,由此使所述冷卻裝置(30)通過噴嘴向車內噴出冷卻劑,同時通過風扇的作用冷卻劑被吹散在車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太陽能板(11)通過對稱設置的、可收折的一對支撐杆(13)連接在所述盒體(10)上,所述支撐杆的一端設在盒體側面壁的內側,另一端設在太陽能板的底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扇(23)的葉片為渦輪式、離心機翼式、混流式或軸流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盒體(10)側面壁的外側還設有勾環(14),所述風扇(23)可掛設在該勾環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內溫度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扇(23)可通過一根具有支撐力、可隨意彎折定型的管體(15)連接在盒體(10)上。
專利摘要一種車內溫度控制裝置,包括頂端開口的盒體;可覆蓋盒體開口的太陽能板;設置在盒體的外面、並使車內空氣流動的風扇;設置在盒體內、並與太陽能板相連的蓄電池;設置在所述盒體前面壁外側的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盒體內、並與蓄電池相連的控制裝置,其上設有用於預先設定溫度的功能鍵;設置在盒體內、並裝有冷卻劑的冷卻裝置;設置在盒體前面壁外側、並與冷卻裝置相連的噴嘴;控制裝置與溫度傳感器、冷卻裝置及風扇相連,用於控制它們的動作;當溫度傳感器測得車內溫度高於預先設定的溫度時,控制裝置立即被啟動,由此使冷卻裝置通過噴嘴向車內噴出冷卻劑,同時通過風扇的作用冷卻劑被吹散在車內。該裝置體積小、結構緊湊,可自行安裝在車內。
文檔編號B60H1/00GK2592416SQ0228975
公開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10日
發明者賴冠元 申請人:賴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