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的文物有哪些(原來文物的名字是這麼起的)
2023-05-09 06:01:19 2
逛博物館的時候,我經常忍不住懷疑自己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
簋(guǐ)鬲(lì)卣(yǒu)罍(léi)等一輩子也用不到幾次的生僻字,不認識也就算了。但「灰緞地平針繡一路連科團花繡片」——明明文物說明牌上的每個字都認識,但這麼長讀下來卻依然一頭霧水,連斷句都斷不利索。
其實,你只需了解一點文物定名的小知識,比這更長的文物名認起來也是輕輕鬆鬆。
在給文物定名的過程中,一條重要標準是「觀其名而知其貌」。為此,一件文物的名字往往由三個要素組成:年代、特徵、器物通稱。
拿上面的「灰緞地平針繡一路連科團花繡片」來舉例,最後的「團花繡片」四個字,才是點破了文物本體的器物通稱。前面長長的一堆,都是這件繡片能跟其他繡片區分開來的特徵。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織繡類文物的特徵定名,往往從質地、工藝、紋飾內容三個方面考量。
現在我們來拆解一下這件文物的名字:
灰緞地/平針繡/一路連科(紋)/團花繡片
(質地/工藝/紋飾/通稱)
「灰緞地」:從字面理解就行,以灰色的緞子為地料。
「平針繡」:刺繡的傳統針法之一。
「一路連科(紋)」:白鷺與「路」諧音,又繡有一叢「連棵」的荷花,故名「一路連科」。
是不是這就「觀其名而知其貌」了呢?我們再來看一個同類型的文物定名:彩緞地盤金鋪絨繡高山流水扇套。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彩緞地/盤金鋪絨繡/高山流水/扇套
(質地/工藝/紋飾/通稱)
彩緞地:同樣從字面上去理解。這件文物採用了藍緞、白緞、黃緞多種顏色的緞子拼接成地料。
鋪絨繡:紗繡針法的一種,通常在素色底上滿繡花紋,不露底子。
高山流水:這件扇套整體被做成了古琴造型,並有平針繡有「古琴」「高山流水」字樣。
是不是感覺已經get到了竅門?來,做幾道練習題,檢驗一下學習成果:
藍綢地平金五彩繡海水江崖九團龍獸皮裡長袍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藍綢地/平金五彩繡/海水江崖九團龍/獸皮裡長袍 (質地/工藝/紋飾/通稱)
紅色綢繡金雙喜萬字地五彩雲蝠鶴八團龍鳳紋女棉袍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紅色綢/繡金雙喜萬字地/五彩雲蝠鶴八團龍鳳紋/女棉袍 (質地/綢料上的紋飾/衣服紋飾/通稱)
紅色地五彩雲蝠龍鳳紋妝花緞袍料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紅色地/五彩雲蝠龍鳳紋/妝花緞/袍料 (質地/紋飾/質地/通稱)
絳色納紗繡佛手花鳥檀柄團扇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絳色/納紗繡/佛手花鳥/檀柄/團扇 (質地/工藝/紋飾/特徵/通稱)
同樣的道理,瓷器也是遵循著「觀其名而知其貌」的標準來定名的。
在博物館遇到名字長的瓷器時,文物名字裡的年款(如「清乾隆」)和窯口(如「耀州窯」)是很容易先分辨出來的,接下來便是特徵、質地和器形這三個要素。但瓷器的質地實際上基本都是「瓷」,所以在定名的時候,質地偶爾會被省略。
瓷器特徵的定名,同樣也是包含了釉色、工藝、紋飾等方面。
現在我們來拆解這件「清光緒淡黃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紋花口花盆」:
故宮博物院藏
淡黃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紋/花口花盆
(釉色/工藝/紋飾/器形)
花口花盆:因口部呈24花瓣形而得名。
在給瓷器定名的時候,有時會碰到多種花紋在一件文物上共存的情況。就像下面這件瓷碗,仔細看,碗內內壁有刻劃的魚藻紋,而外壁則刻著蓮瓣紋。
(上)內壁:魚藻紋 (下)外壁:蓮瓣紋
這種情況下,依然是為了實現「觀其名而知其貌」的目標,每種紋飾往往會在定名中一一體現。所以這件瓷碗在定名中,將內壁與外壁的花紋均指了出來:
定窯/白釉/刻劃花/內魚藻/外蓮瓣紋/溫碗
(窯口/釉色/紋飾所用的工藝/內壁紋飾/外壁紋飾/器形)
接下來再次測試一下吧。
甜白釉暗花纏枝蓮託八吉祥紋碗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甜白釉/暗花/纏枝蓮託八吉祥紋/碗 (釉色/工藝/紋飾/器形)
綠地粉彩嬰戲紋雙螭耳撇口瓶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綠地/粉彩/嬰戲紋/雙螭耳/撇口瓶 (釉色/工藝/紋飾/特徵/器形)
當然,在給文物定名的時候,並不是一定非得一板一眼地恪守「死」標準。否則,遇到像乾隆同學這樣的甲方,真的就只有跪下來求爸爸饒命的份兒了。
乾隆時期燒制的這件釉彩/雙螭耳/瓷/瓶(工藝/特徵/質地/器形),只這一件瓶子上,光釉彩就有足足17種,同時周身施有10種紋飾並12幅開光吉祥圖案……
要是老老實實定名的話,大概會是「清乾隆琺……」
算了,還是你們自己看圖說話吧。
故宮博物院藏©️故宮志願者張甡
所以,這件瓷瓶被定名為「各種釉彩大瓶」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現如今傳世的也只有這麼一件,人們無論是提各種釉彩大瓶,還是提它更廣為人知的外號「瓷母」,大家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它的身影。畢竟見過此件瓷器真容後就很難忘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各種釉彩大瓶的名字其實也是符合了「觀其名而知其貌」的文物定名標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