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碾絲機和一種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2:34:11 2
專利名稱:一種碾絲機和一種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碾絲機和一種包括該碾絲機的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裝飾板,俗稱面板,是將實木板精密刨切成厚度為O. Imm以上的微薄木皮,以夾板為基材,經過膠粘工藝製做而成的具有單面或雙面裝飾作用的裝飾板材。甲醛具有較強黏合性,還具有加強板材的硬度及防蟲、防腐的功能,因此現有板材的黏合劑大都是以甲醛為主要成分的樹脂類黏合劑,在紫外線、溫度、陽光的共同作用下, 這些黏合劑大量分解,游離甲醛也就在室內四處遊走,板材中殘留的未參與化學反應的甲醛會逐漸的向周圍環境放射,這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甲醛是無色、具有強烈氣味的刺激性氣體,其35% -40%的水溶液通稱福馬林。甲醛是原漿毒物,能與蛋白質結合,吸入高濃度甲醛後,會出現呼吸道的嚴重刺激和水腫、眼刺痛、頭痛,也可發生支氣管哮喘。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壞死。經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現黏膜充血、皮膚刺激症、過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授權公告號為CN 101554741B公開了一種無甲醒裝飾板,由多層實木單板(中板)用粘合劑壓貼而成,其中,所述的粘合劑是塑料膜。該發明裝飾板材的甲醛含量為零,對人體和周圍環境不造成任何毒害或汙染,真正實現環境友好。所述多層實木單板(中板)由速成林中的樹木加工,批量生產時,仍然需要用到大量的樹木,成本較高。沙柳是一種沙漠地區具有防風固沙功能的優良鄉土灌木,生長期一般可達20年之久,它需要每隔3-4年平茬一次,如不及時平茬刺激生長,沙柳就會逐漸萎縮,以至死亡。因此,近年來出現了利用沙柳纖維製造纖維板的技術。公開號為CN 101148058的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沙柳複合人造木材和製備方法,所述人造木材通過將粘結劑與沙柳纖維和粉煤灰混合後熱壓獲得。所述人造木材中的沙柳纖維通過熱磨或錘砸沙柳獲得,獲得的纖維較短,因此,所述人造木材的加工性能較差。並且,所述人造木材的製造工藝複雜,生產成本較高。因此,如何降低生產人造木材的成本成為本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碾絲機和一種包括該碾絲機的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利用所述碾絲機能夠獲得長度較長的木材纖維,利用所述生產系統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無甲醛的人造木材。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木材的碾絲機,其中,該碾絲機包括擠壓裝置,該擠壓裝置包括轉動方向相反的上輥和下輥,該上輥和下輥之間存在間隙。[0011]優選地,所述上輥和下輥之間的間隙可調節。優選地,所述擠壓裝置包括多個並排設置的上輥和多個並排設置的下輥。優選地,所述擠壓裝置包括環繞所述多個上輥的上摩擦帶和環繞所述多個下輥的下摩擦帶,所述上摩擦帶能夠在所述上輥的帶動下運動,所述下摩擦帶能夠在所述下輥的帶動下運動,所述上摩擦帶和所述下摩擦帶相對的面之間存在間隙。優選地,所述上摩擦帶和所述下摩擦帶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從上遊至下遊逐漸減小。優選地,所述上摩擦帶和/或下摩擦帶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花紋,以增大所述上摩擦帶和/或所述下摩擦帶與所述木材之間的摩擦力。優選地,所述上摩擦帶的運動速度不等於所述下摩擦帶的運動速度。 優選地,所述碾絲機包括用於調節所述上輥的轉速的第一變速裝置;和/或所述碾絲機包括用於調節所述下輥的轉速的第二變速裝置。優選地,所述碾絲機包括驅動所述上輥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第一變速裝置為與所述第一電機電連接的第一變頻器;和/或所述碾絲機包括驅動所述下輥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第二變速裝置為與所述第二電機電連接的第二變頻器。優選地,所述上摩擦帶和/或所述下摩擦帶上設置有張緊輪。優選地,所述碾絲機包括具有木材通道的餵料裝置,該餵料裝置設置在所述擠壓裝置的上遊,所述木材通道與所述上摩擦帶和所述下摩擦帶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相通。優選地,該碾絲機包括設置在所述擠壓裝置的出口處的口模,該口模與所述上摩擦帶和所述下摩擦帶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相通。優選地,所述口模的寬度與所述上摩擦帶和所述下摩擦帶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的覽度相問。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其中,該生產系統包括從上遊至下遊依次排列的碾絲機、第一壓板機和第二壓板機,所述碾絲機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碾絲機,所述第一壓板機設置有加熱該第一壓板機的模板的加熱裝置。優選地,所述生產系統包括位於所述碾絲機和所述第一壓板機之間的傳送帶,該傳送帶的上方設置有噴膠裝置。優選地,所述噴膠裝置為膠線擠出機。優選地,該生產系統包括烘乾裝置,該烘乾裝置設置在所述噴膠裝置下遊,且與該噴膠裝置相鄰,所述傳送帶能夠移動穿過所述烘乾裝置。優選地,所述烘乾裝置為紅外線烘乾裝置。優選地,所述生產系統包括切斷裝置,該切斷裝置緊鄰設置在所述第一壓板機的上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碾絲機包括上輥和下輥,在上輥和下輥之間擠壓木材既能夠得到木材的纖維,又不會破壞木材纖維的原有結構,利用這種木材纖維加工獲得的人造木材性能幾乎與實木相同。並且,本實用新型所述人造木材生產系統能夠獲得無甲醛的人造木材,並降低了人造木材的成本,真正實現了節能環保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碾絲機的示意圖;圖2是具有圖I中所述的碾絲機的人造木材生產系統的生產過程示意圖;圖3是對木材纖維進行熱壓前的示意圖;和 圖4是木材纖維冷壓後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0 擠壓裝置11 上輥12 下輥13 上摩擦帶14 下摩擦帶 15 張緊輪20 餵料裝置21 木材通道30 口模40 第一壓板機50 第二壓板機 60 傳送帶70 噴膠裝置80 人造木材81 木材纖維片 82 塑料膜90 烘乾裝置 80a待加工木材80b碾絲中的木材80c木材纖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木材的碾絲機,其中,該碾絲機包括擠壓裝置10,該擠壓裝置10包括轉動方向相反的上輥11和下輥12,該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存在間隙。如圖2所示,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的間隙設置為小於待加工木材80a的直徑(或厚度),將待加工木材80a送入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的間隙中,轉動的上輥11和下輥12將待加工木材80a壓扁,獲得碾絲中的木材80b。碾絲中的木材80b與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存在摩擦力,該摩擦力帶動碾絲中的木材80b朝向擠壓裝置10的下遊移動。在碾絲的過程中,碾絲中的木材80b收到向下的壓力和和方向為朝向擠壓裝置10的下遊的摩擦力,從而有利於獲得較為完整的木材纖維,利用該木材纖維加工獲得的人造木材具有較高的韌性和握釘力,其性能幾乎與實木相同。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碾絲機對待加工木材80a進行碾絲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從擠壓裝置中出來的木材纖維是粘連在一起的,從而可以減少在後續的加工過程中的用膠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碾絲機適用於對沙柳進行碾絲,從而降低了人造木材的成本。沙柳的木材纖維韌性較高,但是,在現有技術中,為了獲得沙柳纖維,通常採取熱磨或錘砸等手段(見CN 101148058A中所公開的內容)。熱磨或錘砸只能獲得較短的沙柳纖維,利用較短的沙柳纖維獲得的人造木材握釘力和韌性都較差,不能充分發揮沙柳纖維原有的優勢。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碾絲機對沙柳進行碾絲能夠獲得長度較長的沙柳纖維,利用該長度較長的沙柳纖維能夠製造出韌性和握釘力媲美實木的人造木材。關於這點,將在下文中詳細描述。優選地,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的間隙可調節。從而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碾絲機能夠適用於各種直徑的木材。為了調節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的間隙,可以在擠壓裝置10中設置與上輥11和/或下輥12相連的間隙調節裝置。該間隙調節裝置可以是液壓調節裝置,也可以是機械的絲槓調節裝置,只要能夠實現調節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的間隙即可。擠壓裝置10既可以只包括一個上輥11和一個下輥12,也可以包括多個上輥11和多個下輥12。為了能夠實現木材碾絲的連續作業,並將木材更充分地碾成纖維,優選地,擠壓裝置10包括多個並排設置的上輥11和多個並排設置的下輥12。如圖I和圖2中所示,所述「並排」是指多個上輥11和多個下輥12從擠壓裝置的上遊到下遊依次排列。優選地,多個上輥11和多個下輥12的中心軸線互相平行。雖然圖I和圖2中所示的碾絲機包括三 個上輥11和三個下輥12,應當理解的是,所述碾絲機還可以包括兩個上輥11和兩個下輥12,或者更多個上輥11和下輥12。為了防止碾壓木材得到的纖維從多個下輥12之間的縫隙中漏出,優選地,擠壓裝置10還可以包括環繞所述多個上輥11的上摩擦帶13和環繞所述多個下輥12的下摩擦帶14,所述上摩擦帶13能夠在所述上輥11的帶動下運動,下摩擦帶14能夠在所述下輥12的帶動下運動,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存在間隙。設置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的另一個優勢還在於,能夠增大碾絲中的木材80b收到的朝向擠壓裝置10的下遊的摩擦力,更加有利於碾絲中的木材80b被碾壓成較長的纖維,並且不會破壞纖維的完整性。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可以由金屬材料製成,也可以由橡膠材料製成,只要具有足夠的強度將木材碾壓成絲,並且能夠與木材之間產生摩擦力即可。為了將碾絲中的木材80b完全破碎獲得更細的纖維,優選地,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從上遊至下遊逐漸減小。具有上述結構的擠壓裝置10還有助於將碾成絲狀的纖維壓實,使得從擠壓裝置10中輸出的纖維已經形成相對較為密實的板,能夠防止木材纖維80c在後續的過程中散開,並減少粘結劑的使用量。優選地,上摩擦帶13和/或下摩擦帶14的外表面上可以設置有花紋,以增大上摩擦帶13和/或下摩擦帶14與所述木材之間的摩擦力。所述花紋可以是形成在上摩擦帶13和/或下摩擦帶14上的凸起。優選地,所述花紋可以具有帶狀結構,且該帶狀的花紋的延伸方向傾斜於上摩擦帶13和/或下摩擦帶14的移動方向。上摩擦帶13的運動速度可以等於下摩擦帶14的運動速度,也可以不等於下摩擦帶14的運動速度。為了確保木材的纖維的完整性,獲得較長的纖維,優選地,上摩擦帶13的運動速度可以不等於下摩擦帶14的運動速度。優選地,所述碾絲機還可以包括用於調節上輥11的轉速的第一變速裝置;和/或所述碾絲機包括用於調節下輥12的轉速的第二變速裝置。從而可以根據需要調節上輥11和/或下輥12的轉速。通常,所述碾絲機可以包括驅動上輥11轉動的第一電機,第一變速裝置可以是齒輪變速器,為了簡化碾絲機的結構,並精確地控制上摩擦帶13的速度,優選地,所述第一變速裝置可以為與所述第一電機點連接的第一變頻器。通過該第一變頻器能夠調節第一電機的輸出轉速,從而調節上輥11的轉速,並最終調整上摩擦帶13的移動速度。同理,所述碾絲機可以包括驅動下輥12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第二變速裝置為與所述第二電機電連接的第二變頻器。通過第二變頻器調節第二電機的輸出轉速,從而調節下輥12的轉速,並最終調節下摩擦帶14的移動速度。為了保證上摩擦帶13和/或下摩擦帶14的張緊程度,從而確保擠壓裝置10正常工作,優選地,上摩擦帶13和/或下摩擦帶14上設置有張緊輪15。應當理解的是,雖然圖I中僅示出了上摩擦帶13上的張緊輪,但是下摩擦帶14上也可以設置張緊輪15。為了便於將待加工木材80a送入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的間隙(或者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優選地,所述碾絲機包括具有木材通道21的餵料裝置20,該餵料裝置20設置在擠壓裝置10的上遊,木材通道21與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相通。加工木材時,可將待加工木材80a放入餵料裝置20中,餵料裝置20內的木材通道21將待加工木材80a引導至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的間隙(或者上 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從而對木材進行碾壓獲得木材纖維。在碾絲結束後,為了進一步壓實木材纖維,優選地,所述碾絲機可以包括設置在擠壓裝置10的出口處的口模30,該口模30與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相通。木材纖維從擠壓裝置10的出口輸出後進入口模30,該口模30進一步將木材纖維壓實。從口模30中輸出的木材纖維的橫截面與口模30的出口形狀相同,從而更加有利於在後續過程(如,切斷工藝)中對木材纖維進行加工,並進一步減少了粘結劑的使用量。優選地,口模30的寬度與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的寬度相同。從而便於木材纖維從該間隙中輸出後直接進入口模30中進行壓縮。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如圖2所示,還提供一種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其中,該生產系統包括從上遊至下遊依次排列的碾絲機、第一壓板機40和第二壓板機50,所述碾絲機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碾絲機,第一壓板機40設置有加熱該第一壓板機40的模板的加熱裝置。在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人造木材生產系統生產人造木材時,首先將待加工木材80a (如沙柳)送入所述碾絲機,經過擠壓裝置10的擠壓後獲得木材纖維80c,然後將多層木材纖維堆疊在一起,且相鄰兩層木材纖維80c之間設置有塑料膜82,將堆疊好的木材纖維和塑料膜82設置在第一壓板機40的兩個模板之間,利用該兩個模板對木材纖維和塑料膜82進行熱壓(如圖3所示),由於第一壓板機40包括加熱其模板的加熱裝置,因此,在加壓的過程中,塑料膜82被融化。塑料膜82被融化後,如圖4所示,在利用第二壓板機50對木材纖維以及熔融的塑料膜進行冷壓,從而使熔融的塑料膜重新固化,並將木材纖維粘結在一起,獲得人造木材80。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冷壓獲得人造木材80後,可以根據需要對得到的人造木材進行各種加工。木材纖維和塑料膜82經第一壓板機40的熱壓及第二壓板機50的冷壓之後能夠獲得密度較大的人造木材80,該人造木材80具有較高的韌性和較好的握釘力。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在對待加工木材80a進行碾絲之前,可以對該待加工木材80a進行扒皮處理,以獲得雜質較少的木材纖維。並且,在對待加工木材80a進行扒皮處理後,還可以對待加工木材80a進行蒸煮處理,以便於對該待加工木材80a進行碾絲。本實用新型中,所述 熱壓和冷壓的條件的可選範圍較寬,其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調整。優選情況下,所述熱壓的條件包括熱壓的溫度為120°C以上,優選為150-240°C ;相對於每平方米的木材纖維,壓力為16噸以上,優選為32-340噸。所述冷壓的條件包括冷壓的溫度為90°C以下,優選為0-75°C;相對於每平方米的木材纖維,壓力為16噸以上,優選為25-405噸。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熱壓的溫度和冷壓的溫度是指實施熱壓和冷壓的機器如壓板機與木材纖維接觸的部件的表面溫度。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熱壓和冷壓的時間的可選範圍較寬,具體可以根據所要壓的所有木材纖維層的總厚度進行選擇,優選情況下,相對於I毫米厚度的木材纖維,所述熱壓的時間為1-5分鐘,優選為I. 5-3分鐘;所述冷壓的時間為1-5分鐘,優選為I. 5-3分鐘。本實用新型中,塑料膜82的用量的可選範圍較寬,優選情況下,塑料膜82的用量為50g/m2以上,優選為70-200g/m2。上述用量是指相對於每平方米的膠合面,塑料膜的用量為50g以上,優選為70-200g。對於相互膠合的相鄰兩層木材纖維,膠合面是指其中表面較小的一層木材纖維的表面。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塑料膜82可以為現有技術的各種塑料膜,優選情況下,所述塑料膜的組成成分中含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和乙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特別優選所述塑料膜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和乙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使用上述塑料膜可以解決使用現有膠粘劑如脲醛樹脂作為粘合劑帶來的甲醛汙染問題。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塑料膜的厚度的可選範圍較寬,優選情況下,所述塑料膜82的厚度為 O. 05-1. 2mm,優選為 O. 07-0. 12mm。本實用新型對所述塑料膜82的熔融性無特殊要求,但優選所述塑料膜的熔融溫度為 120-240°C。利用碾絲機獲得木材纖維80c之後,可以直接將木材纖維80c與塑料膜82間隔地堆疊在一起,對木材纖維80c和塑料膜82進行熱壓和冷壓,從而獲得人造木材80。為了防止木材纖維80c在後續的加工過程中散開,優選地,可以在木材纖維80c從碾絲機的出口中出來後,在木材纖維80c的表面上噴上一層無甲醛的粘合劑,該粘合劑的量不必太多,只要能夠維持木材纖維80c在後續的過程中不散開即可。為了便於對通過所述碾絲機獲得的木材纖維80c進行後續加工,優選地,所述生產系統可以包括位於所述碾絲機和第一壓板機40之間的傳送帶60,該傳送帶60的上方設置有噴膠裝置70。傳送帶60用於將木材纖維運輸至下一道工序,噴膠裝置70用於將從碾絲機中獲得的木材纖維80c粘合在一起,防止其在後續的工序中散開。優選地,噴膠裝置70可以為膠線擠出機。S卩,從噴膠裝置70中擠出的用於粘結木材纖維80c的膠為線狀,從而能夠減少膠的用量。並且,膠線擠出機能夠將粘性較好的膠擠出,從而能夠較好地防止木材纖維80c散開。優選地,所述生產系統還可以包括烘乾裝置90,該烘乾裝置90設置在所述噴膠裝置70下遊,且與該噴膠裝置70相鄰,傳送帶60能夠移動穿過烘乾裝置90。噴塗有膠的木材纖維經過烘乾裝置90烘乾,既能夠更好地粘結在一起,也能夠保證在後續的熱壓工序和冷壓工序獲得質量較好的人造木材80。如上所述,烘乾裝置90可以是隧道式烘乾箱。為了便於控制,優選地,烘乾裝置90可以為紅外線烘乾裝置。為了便於將木材纖維放置在第一壓板機40內,可以將從所述碾絲機中輸出的木材纖維80c切割為具有預定的長度 和寬度。在本實用新型中,可以人工地將木材纖維80c切割為具有預定長度和寬度。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優選地,所述生產系統還可以包括切斷裝置,該切斷裝置緊鄰設置在所述第一壓板機40的上遊。將木材纖維輸送至第一壓板機40前,利用切斷裝置將木材纖維切割成具有預定的長度和寬度的木材纖維片81,並將該木材纖維片81和塑料膜82間隔地設置在第一壓板機40的兩模板之間。此處,所述切斷裝置可以是任意能夠將木材纖維間斷的設備,例如,可以是剪板機。此外,利用切斷裝置還有助於生產不同規格的人造木材。下面參照圖2,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的工作過程進行詳細地描述。首先將待加工木材80a(沙柳枝)通過所述碾壓機的餵料裝置20送入擠壓裝置10。擠壓裝置10的上輥11帶動上摩擦帶13移動,下輥12帶動下摩擦帶14移動,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的相對的表面之間的間隙從上遊至下遊逐漸減小,待加工木材80a進入所述間隙內之後成為碾絲中的木材80b,該碾絲中的木材80b隨著上摩擦帶13和下摩擦帶14逐漸向下遊移動,並完全碾成木材纖維,該木材纖維經過口模30從碾絲機中輸出,並且形成木材纖維80c,該木材纖維80c的橫截面形狀與口模30的出口的形狀相同。從口模30中出來的木材纖維80c經傳送帶60運送至噴膠裝置70下方,噴膠裝置70中擠出的膠線將木材纖維80c粘結成一個整體。粘結成一個整體木材纖維被輸送帶輸送至烘乾裝置90,該烘乾裝置90將木材纖維上的膠固化,並將木材纖維烘乾,隨後傳送帶60將烘乾且粘結在一起的木材纖維輸送至切斷裝置處,該切斷裝置將烘乾且粘結在一起的木材纖維切割成多片具有預定的長度和寬度的木材纖維片81。隨後將木材纖維片81和塑料膜82間隔地設置在第一壓板機40的上下兩個模板之間,並對木材纖維片81和塑料膜82加熱、加壓,使塑料膜82融化,並將各層木材纖維片81粘結在一起。最後將通過融化的塑料膜粘結在一起的木材纖維片81放入第二壓板機50的上下兩個模板之間,並將其壓實,保壓一段時間後獲得最終的人造木材。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碾絲機包括上輥和下輥,在上輥和下輥之間擠壓木材既能夠得到木材的纖維,又不會破壞木材纖維的原有結構,利用這種木材纖維加工獲得的人造木材性能幾乎與實木相同。並且,本實用新型所述人造木材生產系統能夠獲得無甲醛的人造木材,並降低了人造木材的成本,真正實現了節能環保的目的。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1.一種木材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該碾絲機包括擠壓裝置(10),該擠壓裝置(10)包括轉動方向相反的上輥(11)和下輥(12),該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存在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的間隙可調節。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裝置(10)包括多個並排設置的所述上輥(11)和多個並排設置的所述下輥(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裝置包括環繞所述多個上輥(11)的上摩擦帶(13)和環繞所述多個下輥(12)的下摩擦帶(14),所述上摩擦帶(13)能夠在所述上輥(11)的帶動下運動,所述下摩擦帶(14)能夠在所述下輥(12)的帶動下運動,所述上摩擦帶(13)和所述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存在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碾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摩擦帶(13)和所述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從上遊至下遊逐漸減小。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摩擦帶(13)和/或所述下摩擦帶(14)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花紋,以增大所述上摩擦帶(13)和/或所述下摩擦帶(14)與所述木材之間的摩擦力。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摩擦帶(13)的運動速度不等於所述下摩擦帶(14)的運動速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該碾絲機包括用於調節所述上輥(11)的轉速的第一變速裝置;和/或所述碾絲機包括用於調節所述下輥(12)的轉速的第二變速 裝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該碾絲機包括驅動所述上輥(11)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第一變速裝置為與所述第一電機電連接的第一變頻器;和/或所述碾絲機包括驅動所述下輥(12)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第二變速裝置為與所述第二電機電連接的第二變頻器。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摩擦帶(13)和/或所述下摩擦帶(14)上設置有張緊輪(15)。
11.根據權利要求4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該碾絲機包括具有木材通道(21)的餵料裝置(20),該餵料裝置設置在所述擠壓裝置(10)的上遊,所述木材通道(21)與所述上摩擦帶(13)和所述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相通。
12.根據權利要求4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該碾絲機包括設置在所述擠壓裝置(10)的出口處的口模(30),該口模(30)與所述上摩擦帶(13)和所述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相通。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碾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口模(30)的寬度與所述上摩擦帶(13)和所述下摩擦帶(14)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的寬度相同。
14.一種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生產系統包括從上遊至下遊依次排列的碾絲機、第一壓板機(40)和第二壓板機(50),所述碾絲機為權利要求I至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碾絲機,所述第一壓板機(40)設置有加熱該第一壓板機(40)的模板的加熱裝置。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生產系統包括位於所述碾絲機和所述第一壓板機(40)之間的傳送帶(60),該傳送帶¢0)的上方設置有噴膠裝置(70)。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噴膠裝置(70)為膠線擠出機。
17.根據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生產系統包括烘乾裝置(90),該烘乾裝置(90)設置在所述噴膠裝置(70)下遊,且與該噴膠裝置(70)相鄰,所述傳送帶¢0)能夠移動穿過所述烘乾裝置(90)。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烘乾裝置(90)為紅外線烘乾裝直。
19.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生產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生產系統包括切斷裝置,該切斷裝置緊鄰設置在所述第一壓板機(40)的上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木材的碾絲機,其中,該碾絲機包括擠壓裝置(10),該擠壓裝置(10)包括轉動方向相反的上輥(11)和下輥(12),該上輥(11)和下輥(12)之間存在間隙。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所述碾絲機的人造木材的生產系統。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碾絲機包括上輥和下輥,在上輥和下輥之間擠壓木材既能夠得到木材的纖維,又不會破壞木材纖維的原有結構,利用這種木材纖維加工獲得的人造木材性能幾乎與實木相同。並且,本實用新型所述人造木材生產系統能夠獲得無甲醛的人造木材,並降低了人造木材的成本,真正實現了節能環保的目的。
文檔編號B27N3/00GK202540425SQ20122006156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3日
發明者戴武兵 申請人:戴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