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變再生纖維素纖維特性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7:11:36 1
專利名稱:一種改變再生纖維素纖維特性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紡織領域,涉及一種改變再生纖維素纖維特性的工藝。
背景技術: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由其製成的紡織品具有良好的吸溼性,穿著舒適,可紡性優良,常與各類棉、毛或各種合成纖維混紡、交織、用於各類服裝及裝飾用紡織品。但其溼強較低,在小負荷下容易變形,彈性回復性能差,因此織物容易伸長,尺寸穩定性較差。且懸垂感不佳,手感欠柔滑。本發明利用纖維素纖維表面的羥基基團和填加物中的活性基團共聚的特性,將成絲前的溶液與一種嵌段型線型聚合物相結合,噴絲凝固後能提高纖維結晶取向度,以此來增強再生纖維素纖維彈性,改善其彈性恢復差的缺點,提高其溼強度。然後再利用柔軟劑對纖維表面進行處理,使其具有滑爽、柔軟的手感效應。這方面的研究目前還沒有很多報導,公開(公告)號為CN101122090許並社、王淑花等發明的《粘膠纖維溼強度增強的表面處理工藝》,其主要特徵是公開了一種纖維溼強度增強的表面處理工藝,該發明僅局限於粘膠纖維溼強提高,但纖維手感降低。對於採用一種改變再生纖維素纖維特性的工藝進行再生纖維素纖維處理則未見相關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改變再生纖維素纖維特性的工藝。 本發明的工藝方案為 —種改變再生纖維素纖維特性的工藝,其工藝過程包括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改性處理,手感處理。
所述改性處理系在熟成後進行 1.熟成後膠液中加入嵌段型線型聚合物溶液,成絲烘乾後再對其纖維表面利用柔軟劑進行纖維表面處理。
2.所述其工藝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驟進行 (1)嵌段型線型聚合物的添加將嵌段型線型聚合物按O. 5% _3%膠液重量加入,攪拌使其均勻; (2)消泡將配製好的膠液裝入器皿中抽真空進行消泡處理。時間50-60分鐘;
(3)紡絲通過酸性凝固浴進行噴絲、塑化拉伸成形;
(4)水洗將成絲用40°C -45水清洗兩遍; (5)脫硫採用NaOH進行脫硫處理,用量為3_6克/升,溫度40°C _45°C ;
(6)水洗將脫硫後的長絲用40°C _451:水清洗兩遍; (7)烘乾採用網簾循環風導流,烘乾溫度為75°C -85t:,烘乾時間為20分鐘;[OO16] (8)切斷將長絲切成51mm長度;
(9)纖維表面處理
3
a浴比:1 : 30 ; b溫度35。C _50°C ; C柔軟柔軟劑用量為重物的5% -10% ; d時間3-5分鐘; e烘乾; 3.所述嵌段型線型聚合物配方以膠液重量份數計為 (1)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份重) 聚醚61 10-18份 聚醚64 15-20份 脂肪酸甲酯聚醚 10-1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8份 氨基矽油 60-39份 打開攪拌器升溫(1°C /2分鐘),溫度升至4(TC時,保持攪拌速度在50轉/分,攪
拌30分鐘。停止攪拌,抽真空,開均質機,以6000轉/分速度均質30分鐘; (2)停均質機,抽真空,開攪拌器,40 100轉/分,攪拌30分鐘; (3)放料待用; 4.所述柔軟劑製備工藝如下 (1)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矽酮柔軟劑60 80份,打開攪拌器並升溫(1°C /2分 鍾),等溫度升至4(TC時,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 10份,保持攪拌速度在50轉/分,攪 拌30分鐘; (2)停止攪拌,加入由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椰油脂肪酸單乙醇銨,組成的乳液 10 30份,抽真空;開均質機,以6000轉/分速度均質30分鐘或間歇式開5分鐘,停5分 鍾; (3)停均質機,抽真空,開攪拌器,40 100轉/分,攪拌30分鐘;
(4)放料待用。 本發明的實質在於提高再生纖維素纖維溼強度,增強纖維彈性,使其具有滑爽,柔 軟的手感風格。其改進點是利用纖維素纖維表面的羥基基團和填加物中的活性基團共聚 的特性,將成絲前的膠液與一種嵌段型線型聚合物相結合,噴絲凝固後能使纖維中微原纖、 原纖的尺寸與天然纖維素纖維接近,且排列方向趨向整齊化,提高纖維結晶取向度,平衡纖 維皮層大分子與芯層大分子結晶度,以此來增強再生纖維素纖維彈性,改善其彈性恢復差 的缺點,提高其溼強度。然後再利用柔軟劑對纖維表面進行處理,改善纖維素纖維的手感特 性,使其具有滑爽、柔軟的手感效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使織物表面無微纖化效果,具有垂墜與飄逸動感,輕盈柔 軟的觸感,牢度好,吸色度極佳而且色澤持久,特別是與羊絨混紡能提升織物爽滑的手感, 穿著倍感舒適。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1.製備嵌段型線型聚合物溶液
1. 1該嵌段型線型聚合物的製備方法依次按下列工藝步驟進行(1)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份重)
聚醚61 10-18份
聚醚64 15-20份
脂肪酸甲酯聚醚 10-1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8份
氨基矽油 60-39份 打開攪拌器升溫(1°C /2分鐘),溫度升至4(TC時,保持攪拌速度在50轉/分,攪拌30分鐘。停止攪拌,抽真空,開均質機,以6000轉/分速度均質30分鐘;
(2)停均質機,抽真空,開攪拌器,40 100轉/分,攪拌30分鐘;
(3)放料待用;
1. 2製備柔軟劑 (1)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矽酮柔軟劑60-80份,打開攪拌器升溫(1°C /2分鐘),等溫度升至4(TC時,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 10份,保持攪拌速度在50轉/分,攪拌30分鐘; (2)停止攪拌,加入由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椰油脂肪酸單乙醇銨,組成的乳液10 30份,抽真空,開均質機,以6000轉/分速度均質30分鐘或間歇式開5分鐘,停5分鐘均質; (3)停均質機,抽真空,開攪拌器,40 100轉/分,攪拌30分鐘;
(4)放料待用;
實施例1 現對膠液處理工藝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驟進行 (1)嵌段型線型聚合物的添加將嵌段型線型聚合物按0. 8%膠液重量加入,攪拌使其均勻; (2)消泡將配製好的膠液裝入器皿中抽真空進行消泡處理。時間50-60分鐘;
(3)紡絲通過酸性凝固浴進行噴絲、塑化拉伸成形;
(4)水洗將成絲用40°C -45水清洗兩遍; (5)脫硫採用NaOH進行脫硫處理,用量為3克/升,溫度40°C _45°C ;
(6)水洗將脫硫後的長絲用40°C _45°〇水清洗兩遍; (7)烘乾採用網簾循環風導流,烘乾溫度為75°C _85°C,烘乾時間為20分鐘;
(8)切斷將長絲切成51mm長度;[OOes] (9)纖維表面處理
a.浴比1 : 30 ;
b.溫度35。C _50°C ; C.柔軟柔軟劑用量為重物的6% ; d.時間:3-5分鐘; e.烘乾; 實施例2
按照上述實施例1的工藝方法步驟,將嵌段型線型聚合物調節到1%,脫硫處理 NaOH用量為4克/升,柔軟劑用量調整到物重量的8% 。
實施例3 按照上述實施例1的工藝方法步驟,將嵌段型線型聚合物調節到2%,脫硫處理 NaOH用量為4. 5克/升,柔軟劑用量調整到物重量的5% 。
實施例4 按照上述實施例1的工藝方法步驟,將嵌段型線型聚合物調節到3%,脫硫處理 NaOH用量為5克/升,柔軟劑用量調整到物重量的10%。
權利要求
一種改變再生纖維素纖維特性的工藝其方法包括將成絲前膠液中加入嵌段型線型聚合物溶液,成絲烘乾後再對其纖維表面利用柔軟劑進行處理。
2.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其工藝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驟進行(1) 嵌段型線型聚合物的添加將嵌段型線型聚合物按O. 5% _3%膠液重量加入,攪拌 使其均勻;(2) 消泡將配製好的膠液裝入器皿中抽真空進行消泡處理。時間50-60分鐘;(3) 紡絲通過酸性凝固浴進行噴絲、塑化拉伸成形;(4) 水洗將成絲用40°C -45水清洗兩遍;(5) 脫硫採用NaOH進行脫硫處理,用量為3-6克/升,溫度40°C _45°C ;(6) 水洗將脫硫後的長絲用40°C _451:水清洗兩遍;(7) 烘乾採用網簾循環風導流,烘乾溫度為75°C _851:,烘乾時間為20分鐘;(8) 切斷將長絲切成51mm長度;(9) 纖維表面處理 a浴比1 : 30 ;b溫度35。C -50°C ;C柔軟柔軟劑用量為重物的5% -10% ; d時間3-5分鐘;e烘乾;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嵌段型線型聚合物配方以膠液重量份數計為(1) 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份重)聚醚61 10-18份聚醚64 15-20份脂肪酸甲酯聚醚 10-1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8份 氨基矽油 60-39份打開攪拌器升溫,1 °C /2分鐘,溫度升至40°C時,保持攪拌速度在50轉/分,攪拌30分 鍾。停止攪拌,抽真空,開均質機,以6000轉/分速度均質30分鐘;(2) 停均質機,抽真空,開攪拌器,40 100轉/分,攪拌30分鐘;(3) 放料待用。
3. 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柔軟劑製備工藝如下(1) 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矽酮柔軟劑60 80份,打開攪拌器並升溫(1°C /2分鐘), 等溫度升至4(TC時,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 10份,保持攪拌速度在50轉/分,攪拌30 分鐘;(2) 停止攪拌,,加入由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椰油脂肪酸單乙醇銨,組成的乳液 10 30份,抽真空;開均質機,以6000轉/分速度均質30分鐘或間歇式開5分鐘,停5分 鍾;(3) 停均質機,抽真空,開攪拌器,40 100轉/分,攪拌30分鐘;(4) 放料待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變再生纖維素纖維特性的工藝。該方法主要是利用纖維素纖維表面的羥基基團和填加物中的活性基團共聚的特性,將成絲前的溶液與一種嵌段型線型聚合物相結合,噴絲凝固後能提高纖維結晶取向度,再利用機械性能沿取向方向拉伸,以此來增強再生纖維素纖維彈性,改善其彈性恢復差的缺點,提高其溼強度。然後再利用柔軟劑對纖維表面進行處理。從而改善了纖維素纖維的手感特性,使其具有滑爽、柔軟的手感效應。本發明的效果是使改性後的纖維素纖維製成的織物表面達到無微原纖化效果,具有垂墜與飄逸動感,輕盈柔軟的觸感,牢度好,色澤持久,與羊絨混紡能提升織物爽滑的手感,穿著倍感舒適,是用於各類服裝及裝飾用紡織品的極佳原料。
文檔編號D06M13/46GK101705524SQ20091013184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9日
發明者曲嫻, 李青山, 狄友波, 秦記珍, 羅群芳, 許並社, 賈虎生, 邢廣忠, 馬印 申請人:品德實業(太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