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2:08:51 2
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包括:支架、上外殼、下外殼和鋁芯;支架用於與動力總成固定連接;上外殼與下外殼固定連接,下外殼用於與車身固定連接;鋁芯上設置有內螺紋,內螺紋與螺栓配合將支架與鋁芯固定連接;鋁芯設置在上外殼和下外殼之間,且鋁芯的上部從上外殼中露出;支架的底面與鋁芯的頂面接觸配合;支架的底面設置有限位部,限位部夾持在鋁芯的外壁面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通過在支架的底面設置限位部來夾持鋁芯,使得支架在與鋁芯受到外力的作用是不會產生較大的相對滑動,從而保證螺栓連接處不會輕易鬆動,提高了發動機懸置系統的可靠性。
【專利說明】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懸置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能防止螺栓鬆動的發動機懸置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發動機懸置系統是指動力總成(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及附件等)和車架(或車身)之間的連接元件,以及這些連接元件所構成的彈性支撐系統。
[0003]發動機懸置系統通常由支架、橡膠襯套和金屬件等構成,橡膠襯套通過硫化工藝或者機械固定工藝與金屬架組成一體,支架則通過緊固件(螺栓或螺母)與車身(或動力總成)連接。
[0004]在車輛開發中發現,螺栓或螺母的鬆動是發動機懸置系統中最為常見的緊固件失效形式。而一旦某個螺栓發生鬆動,不僅不能提供足夠的承載能力,還可能繼而引起其他螺栓的失效,造成整個懸置系統的失效。因此,要提高懸置系統的可靠性,就有必要設計一種穩健的螺栓連接結構,防止螺栓發生鬆動。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防止螺栓鬆動,提高懸置系統的可靠性。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包括:支架、上外殼、下外殼和鋁
-1-H
心;
[0007]所述支架用於與動力總成固定連接;
[0008]所述上外殼與所述下外殼固定連接,所述下外殼用於與車身固定連接;
[0009]所述鋁芯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螺栓配合將所述支架與所述鋁芯固定連接;所述鋁芯設置在所述上外殼和所述下外殼之間,且所述鋁芯的上部從所述上外殼中露出;所述支架的底面與所述鋁芯的頂面接觸配合;
[0010]所述支架的底面設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夾持在所述鋁芯的外壁面上。
[0011]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限位部為環狀的凸起,所述凸起突出於所述支架的底面。
[0012]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凸起的外側輪廓為圓形,所述凸起的內側輪廓為矩形。
[0013]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凸起的高度為3_5mm,所述凸起的寬度是3-6mm。
[0014]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限位部是由所述支架的底面局部凹陷形成的凸緣。
[0015]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凸緣的內側輪廓為矩形。
[0016]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支架的底面凹陷深度為3-5mm。
[0017]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懸置系統還包括橡膠主簧,所述橡膠主簧與所述鋁芯硫化固定,所述橡膠主簧和所述鋁芯共同設置在所述上外殼和所述下外殼之間。
[0018]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懸置系統還包括連接板和下限位板,所述連接板設置在所述橡膠主簧的下方且與所述橡膠主簧固定連接,所述下限位板設置在所述連接板和所述下外殼之間。
[0019]如上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中,優選的是:所述上外殼、連接板和下外殼通過焊縫連接為一體。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通過在支架的底面設置限位部來夾持鋁芯,使得支架在與鋁芯受到外力的作用是不會產生較大的相對滑動,從而保證螺栓連接處不會輕易鬆動,提高了發動機懸置系統的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結構剖視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結構剖視圖;
[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後」、「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27]實施例一
[002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結構剖視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包括支架1、上外殼2、下外殼3和鋁芯4。
[0029]所述支架I用於與動力總成固定連接;所述上外殼2與所述下外殼3固定連接,所述下外殼3用於與車身固定連接;所述鋁芯4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螺栓5配合將所述支架I與所述鋁芯4固定連接;所述鋁芯4設置在所述上外殼2和所述下外殼3之間,且所述鋁芯4的上部從所述上外殼2中露出;所述支架I的底面與所述鋁芯4的頂面接觸配合;所述支架I的底面設置有限位部11,所述限位部11夾持在所述鋁芯4的外壁面上。
[0030]如圖1和圖2所示,在支架I上,除了支架I與鋁芯4連接的固定點之外,在支架I上還設置有三個固定孔12,在固定孔12中穿設螺栓,將支架I與發動機連接。上外殼2和下外殼3的結構分別與現有技術中的上外殼和下外殼結構相同,在下外殼3上設置有四個安裝孔31,用於與車身相連。
[0031]優選的是,在鋁芯4的外部硫化固定有橡膠主簧5,橡膠主簧5和所述鋁芯4共同設置在所述上外殼2和所述下外殼3之間,橡膠主簧5的作用是減緩來自發動機的振動向車身的傳動。
[0032]鋁芯4的上部從上外殼2中露出,且支架I的底面與鋁芯4的頂面接觸配合,在支架I的底面設置有限位部11,對鋁芯4進行限位。限位部4的具體形式可以有多種,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限位部11為環狀的凸起,該凸起突出於支架I的底面。如圖2和圖3所示,該凸起的外側輪廓可以是圓形,圓形的外輪廓更便於工藝實施,凸起的內輪廓為矩形,以與鋁芯4的外壁面形狀相適配。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凸起的內側輪廓和外側輪廓並不限於此,可以根據鋁芯4的形狀來具體設定。
[0033]進一步地,可以設置該凸起的高度為3_5mm,所述凸起的寬度是3_6mm,從而可以對鋁芯4形成穩定牢固的夾持。
[0034]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懸置系統還包括連接板6和下限位板7,所述連接板6設置在所述橡膠主簧5的下方且與所述橡膠主簧5固定連接,所述下限位板7設置在所述連接板6和所述下外殼3之間。連接板6和下限位板7共同對橡膠主簧5起到支撐的作用。
[0035]進一步地,所述上外殼2、連接板6和下外殼3通過焊縫8連接為一體。通過裝配工藝,鋁芯4、上外殼2、下外殼3、橡膠主簧5、焊縫8、連接板6和下限位板7形成一個總成的零件。
[003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通過在支架的底面設置限位部來夾持鋁芯,使得支架在與鋁芯受到外力的作用是不會產生較大的相對滑動,從而保證螺栓連接處不會輕易鬆動,提高了發動機懸置系統的可靠性。
[0037]實施例二
[0038]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結構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3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了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與實施例一的區別是,支架I上的限位部11設置形式的不同。
[0040]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支架I上的限位部11是由支架I的底面局部凹陷形成的凸緣,鋁芯4則被限制在該凹陷的部位中,被凸緣所夾持。
[0041]該凸緣的內側輪廓為矩形,以與鋁芯4的外壁面形狀相適配。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凸緣的內側輪廓也可以設置為其他形狀。
[0042]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架I的底面凹陷深度為3_5mm,從而可以對鋁芯4形成穩定牢固的夾持力。
[0043]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上外殼、下外殼和招芯; 所述支架用於與動力總成固定連接; 所述上外殼與所述下外殼固定連接,所述下外殼用於與車身固定連接; 所述鋁芯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螺栓配合將所述支架與所述鋁芯固定連接;所述鋁芯設置在所述上外殼和所述下外殼之間,且所述鋁芯的上部從所述上外殼中露出;所述支架的底面與所述鋁芯的頂面接觸配合; 所述支架的底面設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夾持在所述鋁芯的外壁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部為環狀的凸起,所述凸起突出於所述支架的底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的外側輪廓為圓形,所述凸起的內側輪廓為矩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的高度為3-5_,所述凸起的寬度是3-6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部是由所述支架的底面局部凹陷形成的凸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凸緣的內側輪廓為矩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的底面凹陷深度為3_5mm0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懸置系統還包括橡膠主簧,所述橡膠主簧與所述鋁芯硫化固定,所述橡膠主簧和所述鋁芯共同設置在所述上外殼和所述下外殼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懸置系統還包括連接板和下限位板,所述連接板設置在所述橡膠主簧的下方且與所述橡膠主簧固定連接,所述下限位板設置在所述連接板和所述下外殼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動機懸置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外殼、連接板和下外殼通過焊縫連接為一體。
【文檔編號】B60K5/12GK203995638SQ201420384149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明者】瞿承瑋, 黃小飛, 王朝營 申請人: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