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5-08 22:44:41 2
本發明屬於農業種植領域,具體涉及天麻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天麻,又名赤箭、獨搖芝、離母、合離草、神草、鬼督郵、木浦、明天麻、定風草、白龍皮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一種常用並且比較名貴的中藥。其根狀莖肥厚,無綠葉,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常以塊莖或種子繁殖。其根莖入藥用以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症,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頭痛失眠。
天麻的種植方法主要分為塊莖繁殖和種子繁殖兩種,天麻的種子繁殖是有性繁殖,主要是通過與萌發菌和蜜環菌共生,天麻在胚胎生長時靠萌發菌提供營養,當胚胎形成後,天麻的原球莖就需要與蜜環菌接觸從而共生,在其生長的過程中需要萌發菌和蜜環菌為其提供營養。
傳統的天麻有性繁殖的播種方法是:在準備好種天麻的床面上,先撒上一層溼潤的樹葉,再將已拌好的萌發菌蒴果種撒在樹葉上,上面再間隔壓上已培養好的密環菌菌棒,再蓋上培養料,最後再蓋上一層樹葉,進行保溼控溫管理,兩三年後收穫大小天麻。這種典型的廣種薄收的播種方法,種子萌發率低,原球莖接菌率低,因為只有直接壓在菌棒下面的種子萌發而形成的原球莖才有及時接上密環菌的可能,其他大部分種子萌發形成的原球莖與菌棒間由於培養料、樹葉的存在呈現隔離狀態,接上密環菌機會很少,而原球莖本身又不斷分生,消耗自身營養,營養耗盡後便自然死亡。
為解決上述問題,專利公開號為CN104221645B的中國專利提供了天麻的一種高效節能種植方法,採用大小、新舊菌材做成20cm左右長度的短菌材並交互混合使用,採用直徑為1—15cm、長20cm的菌材資源,先按照一般方法培養一半所需菌材,俗稱老菌材,然後將培養好的老菌材和新菌材相互搭配緊挨著擺放做成長度小於200cm、寬度20cm、高8—15cm的固定菌床,小菌材鑲嵌在大菌材的縫隙間,菌床四周為天麻生長區域,將天麻生長區與菌材佔地區域全部分開;天麻的種麻擺放為兩層,分別為菌床的底部和頂部,兩層種麻的間距為菌床的高度8—15cm,種麻擺放在新、老菌材交界處並緊挨老菌材,間距8—10cm;採收時不動菌床,先取走上面一層的所有大小天麻,底部的一層天麻只取走可以做商品的大天麻,然後同種植時方法一樣將上面一層天麻中的小天麻種植在菌床的頂部四周,到第二年的採收季節,將所生產的天麻和菌材全部取出,同傳統種植方法一樣進行歇地輪作。該專利使得菌材與天麻種子充分接觸,從而使得原球莖接菌率高,而且實現了間歇輪作,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一、天麻需要在潮溼的環境下生長,所以老菌材上會生長黴菌,老菌材的重複使用會導致新菌材感染老菌材上的黴菌,菌材上的黴菌會抑制蜜環菌的生長,導致天麻生長過程中的營養供給不夠充分;二、天麻種子沒有與萌發菌配合拌種,從而使得天麻種子的萌發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天麻種植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會使得菌材上生長黴菌從而抑制蜜環菌生長和天麻種子萌發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天麻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預培菌種,在半陰半陽的沙質土壤區培育菌種,挖開25-35cm深的坑,將闊葉樹木的木材切成長10-20cm的節段,木材的直徑為15-20cm,然後在木材上切開3-4cm的4-5排麟口,麟口的深度為5-10cm,然後將木材放入挖好的坑中,然後在木材上鋪上沙土,將坑填平,最後再進行澆水,使木材始終保持著需要的溼度;
2)拌種,將天麻種子進行拌種,將天麻的果實放入一個袋子中,將天麻的果實碾碎,使天麻種子從果實中漏出,然後再向袋子內加入萌發菌種,使得萌發菌種與天麻種子充分的混合;
3)種植,將菌種培育區的木材取出,然後把帶有菌種的木材和沒有帶有菌種的木材間隔設置,且設置成環形,在木材的上表面開設深度為2-3cm的開口,相鄰兩個開口之間的距離為10cm,在木材的周圍放置一層新木材,在新木材的外圍設置多層環形的高吸水性樹脂,然後把天麻種子種植在木材的周圍和木材的開口內;
4)添加防護層,天麻種植完之後,在木材的空隙之間設置潮溼的樹葉,然後在木材上覆蓋一層3-4cm後的沙土,然後在沙土上覆蓋一層3-4cm的黏土,最後在覆蓋上沙土使得沙土與土地表面平齊,然後在沙土的表面覆蓋一層稻草。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是:
首先選擇種有闊葉樹的沙質土壤區作為菌種培育地,然後在菌種培育地上挖開25-35cm深的坑,在澆水的時候能及時使得菌材接受水分,選擇直徑為15-20cm的闊葉樹木作為菌材,將闊葉樹木切成10-20cm的節段,該尺寸大小的菌材可以方便搬動,在木材的節段上切開3-4cm的4-5排麟口,麟口的深度為5-10cm,使得菌材能夠充分的生長蜜環菌,然後將菌材放入挖好的坑中,並埋好,在埋有菌材的培育地就會生長有蜜環菌,從而實現對天麻的種植地進行先培育,使得天麻的生長更好;
1-2個月後,將菌種培育地挖開,然後將天麻的果實放入一個袋子中碾碎,使得天麻的種子從果實中露出,然後將萌發菌撕碎,使得萌發菌與天麻種子充分混合,天麻的種子很小,每一個天麻果實內都約有3萬粒種子,如果用手進行捏碎,天麻種子就會亂飛,通過在袋子內進行拌種可以使得拌種均勻,且天麻種子不會亂飛導致浪費;
將挖開的菌種培育地裡的菌材取出,培育地裡的菌材上已經有蜜環菌,然後進行挖坑,挖坑完成後將新老菌材交替的放置在坑內,且環形設置,在菌材上開設2-3cm的開口,相鄰兩個開口之間的距離為10cm,使得天麻在生長的時候不會相互擠壓,從而使天麻的生長更好,在菌材的外圍設置一層木材,在木材的周圍設置多層的高吸水性樹脂,然後把經過拌種的天麻種子撒在開口和菌材的周圍,高吸水性樹脂可以對潮溼的木材進行吸水,使得木材上不會產生黴菌;在天麻種植完成後,在菌材的間隙放置潮溼的樹葉,然後覆蓋上一層3-4cm的沙土,利於透氣通風,再在沙土上覆蓋一層3-4cm的黏土,黏土的鎖水性較好,最後覆蓋上沙土,使得沙土與土地表面平齊,然後在沙土上覆一層稻草進行保溫,潮溼的樹葉可以使得蜜環菌與天麻的接觸更密切。
本方案能產生的技術效果是:1、對天麻的種植地進行先培育,可以使得天麻在種植的時候效果更好,能夠充分的與蜜環菌接觸;2、在袋子內對天麻進行拌種,可以使得天麻的種子不會到處亂飛,而且拌種更均勻;3、在木材的周圍設置多層高吸水樹脂,可以對菌材上多餘的水分進行吸收,從而使得菌材上的黴菌被抑制,使得蜜環菌大量生長;4、將天麻種子撒在菌材的開口和周圍,且菌材的間隙放置有潮溼的樹葉,潮溼的樹葉能夠生長蜜環菌,所以天麻與蜜環菌的接觸非常的密切,可以使得天麻在生長的過程中接受充足的養分;5、天麻種子與萌發菌進行拌種,能夠有效的提高天麻種子的萌發率。
以下是基於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
優選方案一:所述步驟(1)中的闊葉樹木為槲櫟樹,槲櫟樹的生長區域分布廣泛,而且栽種容易,使用後不會造成危害環境。
優選方案二:基於基礎方案,所述步驟(1)中的菌種的培育地為海拔1500-1600m的山區,山區的坡度小於45°,在該區域下種植天麻,可以使得天麻的產量高,而且栽種容易。
優選方案三:基於基礎方案,所述步驟(2)中的天麻果實為7月份成熟且採摘的天麻果實,果實採摘後通過玻璃容器保存在2-3℃的溫度條件下,此時的天麻果實的成熟度剛好夠,而且發芽率高,在2-3℃的溫度條件下保存,可以不降低天麻種子的發芽率。
優選方案四:基於基礎方案,所述步驟(2)中使用的萌發菌為紫萁小菇,紫萁小菇能為天麻種子提供在胚胎繁殖過程中需要的充足的養分。
優選方案五:基於基礎方案,所述步驟(3)中種植的時間為7月中、下旬,此時的天氣的溫度和溼度適合天麻的生長。
優選方案六:基於基礎方案,所述步驟(3)的木材的上層設置有向日葵的外殼,天麻的種子放置在向日葵的間隙上,向日葵的外殼上有與葵花籽配合的小孔,天麻的種子剛好可以放置在小孔內,向日葵的外殼的底部與菌材相接,使得天麻可以在向日葵的外殼上生長,等到天麻種子經過胚胎繁殖後形成小苗,就可以將向日葵的外殼取出,將小孔內的天麻小苗進行移植栽種。
優選方案七:基於基礎方案,所述步驟(4)中的樹葉的含水量為40%-60%,該範圍內的含水量可以使得樹葉充分的生長蜜環菌,使得天麻種子充分的與蜜環菌接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天麻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預培菌種;(2)拌種;(3)種植;(4)添加防護層。
具體如下:
(1)預培菌種,首先選擇海拔為1500-1600m的山區,作為天麻的種植和菌種培育地,山區的坡度小於45°,在該區域種植的天麻產量高並且條件適宜,在菌種培育地進行挖坑,坑的深度為30cm,然後將直徑為20cm的槲櫟樹切成15cm長的節段作為菌材,在菌材上切開3cm的5排麟口,麟口的深度為7cm,可以去掉菌材的樹皮,使得菌材能夠充分生長蜜環菌,最後將木材放入坑中,蓋上沙土,定時的對其進行澆水,使得木材保持適度的溼度,提供蜜環菌生長的條件。
(2)拌種,把7月成熟且採摘的天麻果實放入一個袋子中進行碾碎得到天麻種子,然後把紫萁小菇撕碎放入袋中作為萌發菌與天麻種子拌種,在袋子中進行拌種既可以使得天麻種子不會亂飛,又可以使得天麻種子與萌發菌充分的混合。
(3)種植,在7月中、下旬將菌材培育地的沙土挖開,取出菌材作為老菌材,然後把坑的範圍挖的更廣,再把取出的老菌材與新菌材間隔放置,使其形成環形,在菌材的表面開設深度為3cm的開口,每相鄰兩個開口間的間隔為10cm,然後在菌材的周圍放置環形的木材,木材的外圍設置5層高吸水樹脂,高分子吸水樹脂在木材的外圍圍成圓形,且從木材向外設置的高分子吸水樹脂的吸水性逐漸減弱,吸水樹脂可以對菌材進行吸水,使得菌材不會生長大量的黴菌,從而抑制蜜環菌的生長,高分子吸水樹脂設置5層可以使得與木材接近的高分子吸水樹脂快速的進行吸水,設置在外層的高分子吸水樹脂可以緩慢的進行吸水,以保證木材的溼度,由於木材與菌材接觸,而且在高分子吸水樹脂進行吸水的時候會經過木材,當木材的溼度達到一定程度後一會產生蜜環菌,對天麻生長提供養分,然後將拌種後的天麻種子撒在開口和菌材的周圍上,然後在菌材的空隙間放置含水量為50%的樹葉,使得天麻種子與蜜環菌充分的接觸,在菌材的頂部放置有向日葵的外殼,天麻的種子放置在向日葵的間隙上,向日葵的外殼上有與葵花籽配合的小孔,天麻的種子剛好可以放置在小孔內,向日葵的外殼的底部與菌材相接,使得天麻可以在向日葵的外殼上生長,等到天麻種子經過胚胎繁殖後形成小苗,就可以將向日葵的外殼取出,將小孔內的天麻小苗進行移植栽種。
(4)添加防護層,天麻種子種植完成後,覆蓋上一層4cm的沙土,再在沙土上覆蓋一層4cm的黏土,黏土的鎖水性較好,最後覆蓋上沙土,使得沙土與土地表面平齊,然後在沙土上覆一層稻草進行保溫。最後在定期對其進行澆水,以保證天麻生長所需的溼度。
通過以上方法進行種植的天麻的發芽率高,並且能夠對天麻進行先培育,再移栽種植,並且通過設置高分子吸水樹脂對菌材進行吸水,從而能夠保持菌材不會大量的生長黴菌,保證蜜環菌的生長為天麻生長提供養分。
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