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鼻衄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5:44:26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治療鼻衄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具體為一種以中藥材為原料製備的治療鼻衄的藥物。
背景技術:
鼻衄又稱鼻出血,是臨床常見症狀之一,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 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為單側,亦可
為雙側;可間歇反覆出血,亦可持續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 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覆出血則可導致貧血。
目前治療鼻衄主要為西醫療法, 一般釆用冷敷、壓迫、填塞、血管阻斷以 及灼燒等方法。冷敷法不適宜冬季使用,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等症狀;堵塞法可 能引發鼻竇或中耳併發症;燒灼法會對鼻腔黏膜造成損害,痛苦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明顯療效的用於治療鼻衄的藥物。
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製得的
生地IO--20丹皮10--14白芍 12~'16
馬勃10--20金銀花10--20白花蛇舌草15--25
夏枯草15 --25北沙參10--20麥冬 io--20
天冬10--20玄參10--20。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製得的:
生地15丹皮12白芍15
馬勃15金銀花15白花蛇舌草20
夏枯草20北沙參15麥冬15
天冬15玄參10。
可以將上述藥物製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劑型,如片劑、丸劑、散劑、膠 囊劑等。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膠囊劑。
3將本發明藥物製成膠囊劑的具體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上述中藥按所述重量份數混合均勻,加水煎煮2 4次,每次0.5 1小 時,合併煎液,過濾,濃縮成相對密度l. 1~1. 3 (60°C)的稠膏,於50 6(TC 乾燥後,粉碎成100 - 120目的藥粉,裝入膠囊中,滅菌消毒製成膠囊劑產品。
袓國醫學認為,鼻衄多由於"肺燥血熱",引起鼻腔乾燥,毛細血管韌度不 夠,導致破裂所致。本發明的藥物具有滋陰潤肺,清熱解毒,平肝降逆,收斂 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鼻衄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和過敏反應,而 且用藥量少,快速治癒,價格低廉,患者易於接受。
應用本發明藥物對100例鼻衄患者進行療效觀察,有效率達到96%,臨床試 驗證.明本發明藥物治療鼻衄作用明顯。治療後的療效統計結果見表1。
表l 兩組病例治療後療效比較
例數痊癒n ( % )顯效n (%)無效n(%)總有效率n (y。)
10050 ( 50. 0 )46 ( 46. 0 )4 (4.0)96 ( 96. 0 )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取生地200g、丹皮200g、白芍320g、馬勃200g、金銀花400g、白花蛇舌 草300g、夏枯草300g、北沙參200g、麥冬200§、天冬200g、玄參300g混合均 勻,加水煎煮2次,每次l小時,合併煎液,過濾,濃縮成6(TC相對密度1.2 的稠膏,於5(TC乾燥後,粉碎成120目的藥粉,裝入膠囊中,滅菌消毒製成膠
囊劑產品。 實施例2
取生地400g、丹皮280g、白芍240g、馬勃400g、金銀花200g、白花蛇舌 草500g、夏枯草500g、北沙參40(^、麥冬"0g、天冬400g,玄參M0g混合均 勻,加水煎煮3次,每次O. 5小時,合併煎液,過濾,濃縮成6(TC相對密度1. 3 的稠膏,於6(TC乾燥後,粉碎成100目的藥粉,裝膠囊製成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治療鼻衄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製備獲得生地 10~20丹皮 10~14白芍 12~16馬勃 10~20金銀花10~20白花蛇舌草15~25夏枯草15~25北沙參10~20麥冬 10~20天冬 10~20玄參 10~20。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用於治療鼻衄的藥物,其特徵是所述各組分的重 量份數為生地15丹皮12白芍15馬勃15金銀花15白花蛇舌草20夏枯草20北沙參15麥冬15天冬15玄參10。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用於治療鼻衄的藥物,其特徵是將上述藥物製成 膠囊劑。
4、 權利要求3所述用於治療鼻衄的藥物的製備方法,是將上述中藥按所述 重量份數混合均勻,加水煎煮2 4次,每次O. 5~1小時,合併煎液,過濾, 濃縮成6(TC相對密度1.3的稠膏,於50 6(TC乾燥後,粉碎成100-120 目的藥粉,裝入膠囊中,滅菌消毒製得膠囊劑產品。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治療鼻衄的藥物,是將生地、丹皮、白芍、馬勃、金銀花、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北沙參、麥冬、天冬、玄參混合均勻,加水煎煮後濃縮成稠膏,乾燥粉碎成藥粉,裝入膠囊中滅菌消毒製得膠囊劑。本發明藥物滋陰潤肺,清熱解毒,平肝降逆,收斂止血,用於治療鼻衄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和過敏反應,而且用藥量少,快速治癒,價格低廉,患者易於接受。經臨床試驗證明,有效率達到96%。
文檔編號A61P7/00GK101513496SQ20091007410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3日
發明者王晉元 申請人:王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