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9:39:31 1
專利名稱: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摩託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合金車輪的輪輞總成。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鋁合金摩託車車輪的輪轂上裝有兩個軸承,一個安裝在輪轂的外側,一個安裝在輪轂的內側,兩個軸承均為輪轂承力軸承。當車輪處於整車高負載和惡劣路況條件下時,車輪的承載力達不到預期的要求,影響了車輪的可靠性及使用壽命,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在車輪上設置加強筋或增加鋁合金材料的強度,以改善車輪輪輞總成的強度。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對輪轂承力軸承進行改型設計,以提高鋁合金車輪輪輞總成的承載能力。[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包括輪輞(1),述輪輞(I)的輪轂外側裝有第一軸承(2),關鍵在於:所述輪輞(I)的輪轂內側裝有同軸布置的第二軸承(3)和第三軸承(4),所述第一軸承(2)與第二軸承(3)之間設置有襯套(5),所述襯套(5)的外側端抵在第一軸承(2)的內圈上,襯套(5)的內側端抵在第二軸承(3)的內圈上,在襯套(5)與輪輞(I)的軸孔之間還裝有支撐圈(6)。[0005]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軸承(2、3、4)的內圈相等,第二、第三軸承(3、4)的外圈相坐寸ο[0006]所述輪輞⑴的輪轂外側裝有緩衝膠(7),輪輞⑴的輪轂內側設置有制動鼓腔體(Ia)。[0007]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輪輞的輪轂內側設置兩個軸承,由傳統的兩個軸承受力改為三個軸承受力,使整車在高負載和惡劣路況條件下,車輪的承載能力更強,以增強產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經濟性。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09]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1]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由輪輞1、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3、第三軸承4、襯套5、支撐圈6和緩衝膠7組成。輪輞I的中部為輪轂,輪轂外側裝有第一軸承2,輪轂內側裝有同軸布置的第二軸承3和第三軸承4。第一軸承2與第二軸承3之間設置有襯套5,襯套5的外側端抵在第一軸承2的內圈上,襯套5的內側端抵在第二軸承3的內圈上,在襯套5與輪輞I的軸孔之間還裝有支撐圈6。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3、第三軸承4、襯套5、支撐圈6與輪輞I同軸設置。在輪轂的外側還軸向均布有若干減重槽lb。支撐圈6可防止襯套5徑向竄動,襯套5可防止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3和第三軸承4軸向竄動。[0012]最好是,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3、第三軸承4的內圈相等,第二軸承3、第三軸承4的外圈相等。輪輞I的輪轂外側裝有緩衝膠7,輪輞I的輪轂內側設置有制動鼓腔體la,用於布置制動鼓。
權利要求1.一種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包括輪輞(I),所述輪輞(I)的輪轂外側裝有第一軸承(2),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輞(I)的輪轂內側裝有同軸布置的第二軸承(3)和第三軸承(4),所述第一軸承(2)與第二軸承(3)之間設置有襯套(5),所述襯套(5)的外側端抵在第一軸承(2)的內圈上,襯套(5)的內側端抵在第二軸承(3)的內圈上,在襯套(5)與輪輞(I)的軸孔之間還裝有支撐圈(6)。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軸承(2、3、4)的內圈相等,第二、第三軸承(3、4)的外圈相等。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輞(I)的輪轂外側裝有緩衝膠(7),輪輞(I)的輪轂內側設置有制動鼓腔體(la)。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合金摩託車車輪輪輞總成,包括輪輞(1),所述輪輞(1)的輪轂外側裝有第一軸承(2),所述輪輞(1)的輪轂內側裝有同軸布置的第二軸承(3)和第三軸承(4),所述第一軸承(2)與第二軸承(3)之間設置有襯套(5),所述襯套(5)的外側端抵在第一軸承(2)的內圈上,襯套(5)的內側端抵在第二軸承(3)的內圈上,在襯套(5)與輪輞(1)的軸孔之間還裝有支撐圈(6)。通過在輪輞的輪轂內側設置兩個軸承,由傳統的兩個軸承受力改為三個軸承受力,使整車在高負載和惡劣路況條件下,車輪的承載能力更強,以增強產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經濟性。
文檔編號B60B27/02GK202986672SQ20122070611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伍毅, 楊成, 鄧長春 申請人:重慶銀鋼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