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鏈格孢菌y1309-1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7:19:21 4
一種鏈格孢菌y1309-1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鏈格孢菌Y1309-1,其製備納米銀的方法條件溫和,無需使用多種化學試劑,反應成本低,環境友好。本發明還公開了鏈格孢菌Y1309-1在製備金屬納米材料方面的應用。本發明還公開了鏈格孢菌Y1309-1在製備納米銀方面的應用。本發明製得的納米銀顆粒均勻性好,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溫下穩定。本發明產生的納米銀對大腸桿菌和銀黃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本發明可在醫藥、催化、環境修復等領域得到應用。CCTCC No:M 201431120140703
【專利說明】一種鏈格孢菌Y1309-1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鏈格孢菌Y1309-1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0002]納米銀具有獨特的熱、光、電、磁、催化和敏感等特性,在催化劑材料、防靜電材料、低溫超導材料、電子漿料和生物傳感器材料、生物醫學等方面均有廣泛應用。
[0003]目前納米銀的合成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對儀器設備要求高,生產費用昂貴,且耗能高。化學法使用的化學品會對環境造成汙染,還會吸附在納米銀的表面而影響其在醫藥領域的應用;且其生產的納米銀會隨著時間的延長出現聚集,因此存儲會影響納米銀的粒徑。生物合成方法因具有成本低廉、反應條件溫和、環境友好,合成的納米顆粒尺寸分布窄、穩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已成為納米合成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
[0004]微生物具有自然分布廣、分離培養簡單、生長代謝快、適應性強、易於操作等優點,是合成納米材料的綠色生物工廠。而真菌由於其菌絲表面積較大,能分泌大量的胞外蛋白質,有助於提高納米銀產量;且其生產過程經濟環保,經濟可行性好,下遊加工方便,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發明內容】
[0005]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鏈格孢菌Y1309-1,其製備納米銀的方法條件溫和,無需使用多種化學試劑,反應成本低,環境友好。本發明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了鏈格孢菌Y1309-1在製備金屬納米材料方面的應用。本發明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了鏈格孢菌Y1309-1在製備納米銀方面的應用。本發明製得的納米銀顆粒均勻性好,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溫下穩定。本發明產生的納米銀對大腸桿菌和銀黃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本發明可在醫藥、催化、環境修復等領域得到應用。
[0006]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鏈格孢菌Y1309-1,其分類命名為鏈格孢菌Y1309-lM7ter/?aria sp.Y1309-1A該菌株已於2014年7月3號保藏於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 No:M 2014311。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武漢大學保藏中心(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對面)。
[0007]該鏈格孢菌菌落初白色,漸變為灰褐色,菌絲稀疏,基質黑褐色。分生孢子梗單枝,長短不一,頂生不分枝,分生孢子有縱橫隔膜,倒棍棒形、卵形。
[0008]上述的鏈格孢菌Y1309-1的篩選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取實驗室保藏的分離自東南大學校園土壤的35株真菌,分別在PDA固體培養基上於28°C培養3-5天;
2)將35株菌種分別接種於10mL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養基,於28°C、150rpm培養2天得到菌體;
3)收集菌體並用無菌水洗滌,將20g溼菌體加入10ml無菌去離子水中,於28°C、pH7、150rpm 培養 48h ; 4)離心除去步驟3)中的菌體,收集上清液,將終濃度0.5-2.0 mmol/L的硝酸銀溶液加入步驟4)的上清液中,於28°C、150rpm反應12_48h,根據反應後溶液的顏色判斷是否生成納米銀(生成納米銀的溶液為黃褐色至深褐色),對發生反應的體系重複篩選實驗並對生成的納米銀進行確證;
5)收集步驟3)中的菌體,經無菌水洗滌後,將20g溼菌體加入10ml終濃度0.5-2.0mmol/L的無菌硝酸銀溶液中,於28°C、pH 7、150rpm反應12_48h,根據反應後菌體的顏色判斷其胞內是否生成納米銀(生成納米銀的細胞為黃褐色至深褐色),對發生反應的體系重複篩選實驗並對生成的納米銀進行確證;將篩選得到的能夠生成納米銀的菌株選取一株保藏,並命名為鏈格孢菌Y1309-1。
[0009]上述的鏈格孢菌Y1309-1在製備金屬納米材料方面的應用。
[0010]上述的鏈格孢菌Y1309-1在製備納米銀方面的應用。
[0011]上述的應用,所述鏈格孢菌Y1309-1胞外製備納米銀的方法步驟如下:
1)將鏈格孢菌Y1309-1在PDA固體培養基上於28°C培養4天;
2)將鏈格孢菌Y1309-1接種於10mL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養基,於28°C、150rpm培養2天得到菌體;
3)收集菌體並用無菌水洗滌,將20g溼菌體加入10ml無菌去離子水中,於28°C、pH7、150rpm 培養 48h ;
4)離心除去步驟3)中的菌體,收集上清液;
5)將終濃度0.5-2.0 mmol/L的硝酸銀溶液加入步驟4)的上清液中,於28°C、150rpm反應12-48h,得到納米銀顆粒,其粒徑為40-50nm。
[0012]上述的應用,所述鏈格孢菌Y1309-1胞內製備納米銀的方法步驟如下:
1)將鏈格孢菌Y1309-1在PDA固體培養基上於28°C培養4天;
2)將鏈格孢菌Y1309-1接種於10mL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養基,於28°C、150rpm培養2天;
3)收集菌體,經無菌水洗滌後,將20g溼菌體加入10ml終濃度0.5-2.0 mmol/L的無菌硝酸銀溶液中,於28°C、pH 7、150rpm反應6-48h,胞內製得納米銀;
4)破碎菌體,收集納米銀顆粒。
[0013]目前普遍認為微生物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包括蛋白質、還原糖、還原性穀胱甘肽等可將金屬離子如銀、鎘、鈀、鉬等進行富集還原成納米材料,或將體系內的兩種金屬離子還原成納米合金,且生物分子對納米金屬穩定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本發明中的鏈格孢菌也可以具有將金、鎘、鈀、鉬等離子還原組裝為納米粒子或合金的能力。
[0014]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製得的納米銀顆粒均勻性好,可以在水中自主分散,常溫下穩定。本發明產生的納米銀對大腸桿菌和銀黃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本發明可在醫藥、催化、環境修復等領域得到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實施例2的鏈格孢菌Y1309-1胞外製備納米銀的效果圖;
圖2為實施例3的鏈格孢菌Y1309-1胞內製備納米銀的效果圖;
圖3為實施例2的鏈格孢菌Y1309-1胞外製備的納米銀的紫外-可見分光光譜圖; 圖4為實施例2的鏈格孢菌Y1309-1胞外製備的銀納米顆粒的透鏡TEM照片;
圖5為實施例2的鏈格孢菌Y1309-1胞外製備的銀納米顆粒的透鏡SEM照片;
圖6為實施例3的鏈格孢菌Y1309-1胞內製備納米銀的透鏡TEM照片;
圖7為實施例2製備的納米銀抑制大腸桿菌的效果圖;
圖8為實施例2製備的納米銀抑制金黃色葡萄菌的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內容,但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發明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換,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0017]實施例1:鏈格孢菌Y1309-1的培養條件
鏈格孢菌Y1309-1在PDA固體培養基(馬鈴薯20%,葡萄糖2%,去離子水lOOOmL,pH自然,121°C滅菌30min待用)上於28°C培養,在液體培養基(PDA固體培養基:馬鈴薯20%,葡萄糖2%,瓊脂1.5%,去離子水100mL,pH自然,121°C滅菌30min待用)中於28°C、150rpm培養。
[0018]實施例2鏈格孢菌Y1309-1胞外製備納米銀
步驟I將鏈格孢菌在PDA固體培養基上於28°C培養4天;
步驟2將鏈格孢菌接種於10mL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養基,於28°C、150rpm培養2天;步驟3收集菌體並用無菌水洗滌,將20g溼菌體加入10ml無菌去離子水中,於28°C、pH 7、150rpm 培養 48h ;
步驟4除去菌體,收集上清液;
步驟5將硝酸銀溶液(終濃度0.5-2.0 mmol/L)加入上述上清液中,於28°C、150rpm反應12-48h,得到納米銀顆粒,其粒徑為40-50nm。
[0019]附圖1左為加硝酸銀之前的上清液,右為加入硝酸銀反應48h後的深褐色納米銀溶液。附圖3為實施例1製備的納米銀的紫外-可見分光光譜圖。附圖4和附圖5分別為鏈格孢菌胞外製備的納米銀顆粒的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照片,顯示納米銀顆粒分散性好,且顆粒均勻,大小多為40-50nm左右。
[0020]實施例3微生物鏈格孢菌Y1309-1胞內製備納米銀步驟I將鏈格孢菌在PDA固體培養基上於28°C培養4天;
步驟2將鏈格孢菌接種於10mL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養基,於28°C、150rpm培養2天;步驟3收集菌體,經無菌水洗滌後,將20g溼菌體加入10ml無菌硝酸銀溶液(終濃度0.5-2.0 mmol/L)中,於 28°C、pH 7、150rpm 反應 6_48h,胞內製得納米銀;
步驟4破碎菌體,收集納米銀顆粒。
[0021]附圖2左為加硝酸銀之前的菌體,右為加入硝酸銀反應48h後的包裹納米銀的菌體,為黃褐色。
[0022]附圖6為鏈格孢菌胞內製備的納米銀顆粒的透射電鏡照片,顯示納米銀顆粒均勻。
[0023]實施例4實施例2所合成的納米銀對細菌的抑菌作用
步驟I將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塗布於固體培養基(牛肉膏0.5%,NaCl 0.5%,蛋白腖 1%,pH 7.6-7.8);
步驟2在固體培養基上放置一張已滅菌濾紙,其上添加實施例2所製備的納米銀溶液
5μ1 ;
步驟3將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於37°C培養24h,分別測量其抑菌圈直徑並取平均值,確定大腸桿菌在納米銀作用下的抑菌圈直徑為1.51cm,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納米銀作用下的抑菌圈直徑為1.40cm。
[0024]附圖7和附圖8是實施例2所合成的納米銀對大腸桿菌和銀黃色葡萄球菌抑菌圈大小,說明鏈格孢菌Y1309-1製備的納米銀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都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鏈格孢菌Y1309-1,其特徵在於,其分類命名為鏈格孢菌Y1309-1 ( Alternariasp.Y1309-1A該菌株已於2014年7月3號保藏於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 No:M 2014311。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格孢菌Y1309-1在製備金屬納米材料方面的應用。
3.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格孢菌Y1309-1在製備納米銀方面的應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鏈格孢菌Y1309-1胞外製備納米銀的方法步驟如下: 1)將鏈格孢菌Y1309-1在PDA固體培養基上於28°C培養4天; 2)將鏈格孢菌Y1309-1接種於10mL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養基,於28°C、150rpm培養2天得到菌體; 3)收集菌體並用無菌水洗滌,將20g溼菌體加入10ml無菌去離子水中,於28°C、pH7、150rpm 培養 48h ; 4)離心除去步驟3)中的菌體,收集上清液; 5)將終濃度0.5-2.0 mmol/L的硝酸銀溶液加入步驟4)的上清液中,於28°C、150rpm反應12-48h,得到納米銀顆粒,其粒徑為40-50n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鏈格孢菌Y1309-1胞內製備納米銀的方法步驟如下: 1)將鏈格孢菌Y1309-1在PDA固體培養基上於28°C培養4天; 2)將鏈格孢菌Y1309-1接種於10mL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養基,於28°C、150rpm培養2天; 3)收集菌體,經無菌水洗滌後,將20g溼菌體加入10ml終濃度0.5-2.0 mmol/L的無菌硝酸銀溶液中,於28°C、pH 7、150rpm反應6-48h,胞內製得納米銀; 4)破碎菌體,收集納米銀顆粒。
【文檔編號】C12R1/645GK104480025SQ201410819654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5日
【發明者】陳峻青, 李黎, 吉民, 戚文秀 申請人:東南大學